Workflow
婚庆
icon
搜索文档
婚纱摄影,已死
投资界· 2025-09-07 15:19
婚纱摄影行业趋势变化 - 婚纱摄影巨头出现门店停摆和客服失联现象 反映行业经营困难[6] - 国内热门城市旅拍起步价8000元 出国旅拍价格突破2-3万元[8] - 隐形收费项目增多 包括机票住宿服装升级及道具使用均需额外付费[9] 消费者行为转变 - 新人倾向于用手机自拍或朋友帮拍 成本仅数百元[22] - 婚纱照从婚礼标配变为可选项 流程删减趋势明显[22][27] - 相册成品使用率低 多数被存放数年不再翻阅[13] 婚礼环节精简趋势 - 钻石需求下降 黄金因保值性重回首选[22] - 喜糖被香皂牙膏等实用礼品替代[25] - 婚纱租赁占比提升 数百元可租到满意款式[27] 婚庆服务模式变革 - 传统婚礼流程从5-6页缩减至3个核心环节[35] - 仪式时间压缩至3小时内 取消煽情环节和情绪设计[35] - 新人自主主持婚礼增多 婚庆行业主持风格转向轻量化[35] 成本控制与预算重分配 - 酒店场地费数万元 存在临时加价现象[38] - 新人采用二手布置材料 家庭餐厅举办控制成本[38] - 节省预算转向房贷装修旅行等实用领域[39] 婚宴形式创新 - 取消婚闹堵门等传统环节 避免低俗化[31][34] - 聚焦亲友聚餐交流 强调真实情绪体验[36][39] - 份子钱转为新婚储蓄 增强家庭财务安全感[40]
幸福长沙“甜蜜经济”一路走高
长沙晚报· 2025-08-31 10:49
核心观点 - 长沙通过创新婚姻登记服务和婚恋产业融合 推动甜蜜经济发展 七夕当天全市结婚登记1925对 同比增长近一倍 241对外地新人预约登记 全产业链发展"恋购影礼宴住游娱"模式 将甜蜜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 [2][9] 婚姻登记服务创新 - 桃花岭公园打造国潮集体婚礼 体验结发礼和合卺礼 未来将作为结婚登记目的地推出系列浪漫活动 [2][3] - 婚姻登记机关创新个性化颁证仪式 推动服务向场景化转型 串联幸福产业链 [4] - 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全面达到3A级以上评级 平均办证时间仅8分钟 实现幸福零等待 [8] - 提供婚俗文化宣传 心理疏导和法律服务 面向老年群体开展公益婚纱摄影等服务 [8] 婚恋+产业融合 - 长沙县举办"浪漫星沙·良缘集市"聚集30余家婚庆品牌供应商 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5] - 宁乡市打造"栀子花路"特色路线 打通喻家坳栀子花海和炭河古城等景点 [5] - 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推出全市海拔最高情侣告白路线 带动1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5] - 串联婚恋+婚庆 文旅 购房 餐饮 购物等业态 提供一站式产品服务并带动周边文旅消费 [5][9] 城市营销与流量吸引 - 线上话题"幸福长沙甜蜜出彩"等冲上微博热搜 全网总阅读量突破5.3亿次 [6] - 线下五一广场巨型LED轮播甜言蜜语 全城弥漫浪漫气息 [6] - 福利彩票中心发起爱情故事征集 发放专属彩票和超大结婚证等甜蜜惊喜 [6] - 全市百家婚登商户启动宠婚计划 从婚纱摄影到蜜月旅行全线消费享优惠 [6] 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系毕业生参与策划毕业答辩婚礼秀 [7] - 婚庆人才培养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 小而精 定制化 高品质婚礼成为新趋势 [7] - 一站式旅游婚礼项目热度显著攀升 [7] 城市竞争力支撑 - 基础教育医疗水平全国名列前茅 房价收入比全国35个主要城市最低 [9] - GDP超1.5万亿元 24小时不打烊烟火气 连续17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9] - 成为年轻人婚恋定居首选地 通过甜蜜场景活动服务升级展现城市魅力 [9]
碧海映婚书,宝安“深爱启航”解锁浪漫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12
活动概况 - 深圳宝安区于8月20日至9月20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七夕甜蜜经济活动月" [5] - 活动采用主会场引领、多街道分会场联动、核心商圈参与的模式 [5] - 8月29日在深圳机场码头举行海上游轮集体婚礼,包含鸣鼓祈愿、同心牌绘制、深中通道旅拍等环节 [1] 商业推广举措 - 推出含联盟商家优惠的"甜蜜大礼包",实现浪漫体验与消费推动有机结合 [1] - 开展婚姻课堂并推介文创产品 [1] - 新安街道联合四大核心商圈(前海壹方城、中粮大悦城、海雅缤纷城、华润雪花啤酒小镇)推出主题场景与促销活动 [7] - 前海壹方城创新"政务+商业"模式设置流动登记点 [7] - 中粮大悦城组织限时优惠和甜蜜告白活动 [7] - 海雅缤纷城打造浪漫打卡点和花瓣雨盛典 [7] - 华润雪花啤酒小镇以"音乐+啤酒"主题聚焦年轻消费群体 [7] 产业发展战略 - 活动标志着宝安区"甜蜜经济"进入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 [5] -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业态联动加快构建"甜蜜经济"生态圈 [7] - 航城街道联合深圳机场航空城动员婚庆、酒店、珠宝等商家推出专属活动和礼遇 [7] - 在重点区域营造浪漫消费环境,服务商旅及本地市民,拉动多元消费 [7] - 旨在释放内需潜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7] 公共服务配套 - 宝安区通过增加预约量、加强设施检修与隐患排查应对婚姻登记高峰 [7] - 推行延时服务做到"不办完不打烊",提供"五心"级服务 [7] - 升级登记环境、设立主题展区与打卡点,开展集体颁证活动 [7] - 开展公益婚姻讲座及婚事新办倡议活动,传递文明婚俗理念 [7]
在杭州,七夕这样过
杭州日报· 2025-08-29 11:31
活动策划与执行 - 天目里国际街区举办首届甜蜜杭州博览会 为期三日 设置四大主题市集 近百个摊位 [2][3]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办首届西溪甜蜜会 提供全链条婚恋服务 汇聚30余家婚恋行业企业 [4] -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七夕民俗活动 包含非遗乞巧市集 比武招亲互动 登山打卡等环节 [5][6] - 滨江区星光会客厅举办交响音乐会 连续三日推出消费福利 包括赠奶茶 电影票 购物卡等 [7] 参与品牌与行业 - 婚嫁板块吸引婚礼纪 金夫人等品牌 提供婚纱 珠宝 酒店等一站式服务 [3] - 智慧生活区携手华为智能汽车 机器狗等科技产品 展示未来家庭场景 [3] - 西溪甜蜜会涵盖婚礼策划 婚纱摄影 形象设计 婚庆礼品等服务内容 [4] - 滨江区民政局联动星光会客厅 星光大道等示范点 推出集体颁证 消费券发放活动 [7] 活动规模与形式 - 天目里无人机表演使用500架无人机 持续20分钟 呈现鹊桥相会 爱心律动等画面 [2] - 西溪湿地设置同心牌书写 Q版肖像定制 实时摄影打印等互动环节 [4] - 半山活动采用宋韵主题 参与者身着华服 市集以古风形式展陈 [5][6] - 滨江音乐会演奏《梁祝》《甜蜜蜜》《千年等一回》等中外经典爱情歌曲 [7]
从“场面优先”到“体验至上” 年轻人重新定义婚礼
中国青年报· 2025-08-28 09:31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达353.9万对 同比增长10.9万对[2] - 年轻人婚恋观念从"场面优先"转向"体验至上" 更注重形象管理与情绪价值[2] - 个性化妆容需求成主流 80%新娘要求按自身想法定制妆容[4] - 宋制/明制等传统婚礼形式兴起 推动专属妆造设计与配饰搭配需求增长[4] 服务模式变革 - 跟妆师需在半天内完成4-5套造型 成为新人优先锁定角色[1] - 服务模式从"单向输出"转为"项目合伙人式"平等协作[5] - 平均每位新娘试妆2-3次 提前3-4个月预约试妆成为常态[5] - 行业共识从"复制网红模板"转向"放大新娘本身的美"[5] 产业化发展 - 行业从"单打独斗"向规模化发展 催生婚庆创业者与就业岗位[7] - 服务标准化成为新常态 包括年度培训、消毒流程、专属顾问等标准[8] - 出现跨区域工作室合作与行业协会交流 推动精细化运营转型[8] - 跟妆产业串联培训、就业、创业链条 形成完整产业链[9] 商业模式创新 - 独立化妆师通过系统学习"美学设计"提升服务能力[7] - 跟妆培训课程新增客户沟通技巧、审美偏好分析等内容[7] - 工作室规模显著扩张 案例显示从40平方米扩展至300平方米[8] - 团队结构多元化 包含化妆师、婚纱整理师、客户顾问等岗位[8]
百年老街焕新、“甜蜜经济”上新,看厦门如何激活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31
文旅消费新业态 - 全球首个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还原四大生活场景 深度植入83项非遗技艺 带动景区综合消费超4500万元[8] - 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 通过影音互动、全息投影等技术呈现《千年回响》舞台剧 实现文化元素从抽象符号向实体场景转化[4][8] - 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为全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通办"婚姻登记场所 通过挖掘闽南婚庆文化打造"爱情地标"[10][12] 传统街区改造与消费激活 - 中山路骑楼街区融合AR技术、元宇宙数字街区等现代科技 实现历史风貌与数字消费体验结合 全年举办12大主题70项重点活动[14][16] - 街区通过老字号节、文创市集等8场大型促消费活动带动人气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 网络零售额增长19.2%[19] - 百年骑楼采用"业态体验化+场景沉浸化"模式 将街区转化为艺术科技融合的秀场与舞台[16] 便民生活圈建设 - 深田社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 生活圈内聚集近2000家业态商铺 配套养老服务、医疗等基础设施 形成10处改造提升的服务空间[23] - 莲兴社区构建"儿童发展支持+老年终身教育"全龄教育生态圈 配备自习室、VR科普安全站等教学空间[23] - 厦门市已建设61个试点社区 覆盖98万居民 包含21247个商业网点 形成"试点先行、标准引领、全域提质"的标准化经验[25] 文旅消费整体表现 - 上半年厦门接待游客6376.1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95% 游客总花费923.42亿元 同比增长14.02%[12] - 市政府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城市功能 将消费提振与民生需求结合 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2]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纸婚书到一串消费链 “甜蜜经济”再添新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20:51
行业核心观点 - 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 自2025年6月16日启用至8月16日累计办理402对新人登记 其中涉外及港澳台华侨18对 省内户籍新人315对 省外户籍69对 单日最高办理45对 [2] - 婚姻登记与旅游需求结合形成"旅游+结婚"模式 推动婚庆 伴手礼 住宿等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以婚姻登记为核心的甜蜜经济链 [2][4][7] 婚庆服务升级 - 厦门花好悦缘婚庆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发线上小程序 提供登记预约 领证跟拍 婚庆文创商品选购等一站式服务 依托鼓浪屿爱情地标美誉提升服务效率 [4] - 传统喜饼习俗融入甜蜜经济链 林秉记馅饼店销量明显上涨 可满足定制化需求并提供价格优惠 [4][7] 政策与产业协同 - 2025年5月中国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多省份结合旅行需求助推甜蜜经济发展 [7] - 甜蜜经济覆盖鲜花预订 领证跟拍 婚宴筹备 喜饼定制等环节 并通过结婚纪念日等特殊节点持续延伸民宿 餐饮等服务边界 [7]
新婚夫妇来杭领证可享1000元消费券
每日商报· 2025-08-22 10:47
消费券政策 - 杭州市将于2025年8月28日至12月31日期间向每对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总额1000元消费券 包含10张"满2000元减100元"券 [2] - 消费券覆盖婚纱摄影 婚宴婚庆 伴手礼 蜜月旅拍 婚礼服装 婚嫁首饰 婚俗文创等消费场景 [2] - 消费券通过银联云闪付APP在指定线下商家使用 有效期20天 逾期作废 退款时按实际支付金额处理 [2] 结婚登记情况 - 截至8月21日 杭州市已有超过1800对新人预约8月29日七夕节结婚登记 [3] - 上城 拱墅 萧山 余杭等城区七夕登记名额已约满 滨江 桐庐 淳安 建德仍有部分名额 [3] - 全市婚姻登记处将增加窗口和工作人员 实行分批分时段登记以满足需求 [3] 登记流程要求 - 新人需通过"杭州民政"微信公众号或"浙里办"APP在8月27日前完成预约 已预约者按时间段错峰办理 [3] - 登记需携带双方有效身份证 3张二寸近期合影彩照 自2025年5月10日起实行全国通办 [4] - 婚姻状况声明与核查信息不一致时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如离婚需提供司法文书或离婚证 丧偶需提供死亡证明等 [4]
“抠门”的新人,急坏了婚纱城的老板们
创业邦· 2025-08-01 11:24
行业变革背景 - 传统婚礼消费观念以"排面文化"为主导,涉及接亲车队、婚纱、宴席、三金首饰等高额支出[3] - 90后、00后适婚人群更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推动婚庆行业消费降级[3][8] - 苏州虎丘婚纱城作为全国70%婚纱产量基地,成为观察行业变革的核心样本[4][28] 消费行为转变 - 新人简化婚礼流程,取消接亲、缩减三金预算、采用千元级轻婚纱替代万元套餐[9] - 新娘礼服从6套缩减至1-2套,单场婚礼服饰支出从3万元降至千元级[11][14] - 二手平台交易兴起,部分新人重复利用同一礼服于领证、订婚、婚礼等多环节[18] 市场供需变化 - 高端重工婚纱销量下滑,素净缎面款和日常可穿的轻婚纱占比提升[21][22] - 婚纱城旺季单店月销量从超百件跌至不足十件,销售提成从月入2万锐减[21][23] - 结婚登记人数从年超千万对持续下降,导致婚纱馆等B端客户进货频次降低[30][36] 产业链困境 - 婚纱城租金峰值达300平年租50万元,固定成本压力挤压利润空间[33][38] - 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无工厂店铺抄袭爆款,原创设计店铺被迫月均上新[39][41] - 设计师成本高企,部分转向"致敬"大牌或社交平台热门款式[42][44] 渠道转型尝试 - 展销会效果不佳,亚洲市场整体需求萎缩且展位费高昂[53] - 零售渠道因价格不透明(实体店报价达电商3倍)和货不对板问题受阻[55][58] - 线上转型加剧价格战,部分商家通过主播/买手引流但利润进一步压缩[66][67] 商业模式调整 - 手工定制旗袍等小众路线受限于高门槛,仅少数非遗商家可维持[63][64] - 品牌化运营成为新方向,但流量获取成本侵蚀线下实体优势[65][68] - 行业从业者普遍面临年龄/技能转型困境,退出成本较高[48][49]
“抠门”的新人,急坏了婚纱城的老板们
36氪· 2025-07-30 12:13
行业趋势变化 - 婚庆行业传统"排面文化"逐渐被年轻人摒弃,转向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 [1] - 苏州虎丘婚纱城作为全国婚纱产量70%的产业地标,正经历深刻变革 [1][12] - 年轻人婚礼消费模式转变:取消接亲车队、缩减三金预算、精简宴席桌数、采用千元级轻婚纱替代万元套餐 [1][6][9] 消费行为转变 - 新娘服饰从6-10套缩减至1-2套,预算从近3万元压缩至千元级别 [3][6] - 二手平台婚纱交易兴起,多环节重复利用同一礼服成为新趋势 [9] - 选购标准从"华丽度"转向"未来复用可能性",缎面婚纱和日常可穿款式需求上升 [10][11] 市场供需变化 - 高端重工婚纱单件成交价从5000-10000元跌至素净款主导,轻婚纱占比提升 [10][11] - 婚纱城旺季单日销量从"爆单"状态降至月销不足10件,从业者提成收入从2万元/月锐减 [11] - 全国结婚登记人口从超千万对持续下滑,导致婚纱馆进货频次大幅减少 [14][15] 产业链困境 - 虎丘婚纱城30万平方米商业体中,300平旺铺年租金超50万元的历史高点难维持 [15] - 同质化竞争加剧:无工厂店铺抄袭爆款,原创设计店铺被迫月均上新一次 [17][19] - 设计师成本压力导致抄袭现象普遍,库存积压使运输成本占比提升 [19][21] 商业模式转型尝试 - 展销会拓展受限于亚洲结婚人口下降和展位费高昂 [24] - 零售转型受阻于价格不透明历史问题,实体店报价普遍高于电商平台30%-60% [24][26] - 手工定制旗袍等小众路线仅限少数非遗商家,多数店铺转向流量争夺但利润率受压 [28][29][31] 行业结构性矛盾 - 传统旺季"抢四大金刚、抢酒店"盛况消失,产业链上下游均陷入价格战 [14][17] - 试纱费无标准、定价随意等历史乱象反噬行业信誉,维权纠纷频发 [15][26] - 线上渠道冲击加剧:电商价格仅为实体店3-4折,进一步降低线下客流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