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
icon
搜索文档
中报最高预增140%,吉林敖东大涨逾4%!药ETF(562050)放量涨1%,溢价频现!
新浪基金· 2025-07-14 10:39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4日早盘A股制药板块震荡拉升 药ETF(562050)上涨1% 成交额近1300万元 场内溢价显示买盘强势 [1] - 药ETF(562050)是国内首只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ETF 重仓创新药和中药 不含医疗和CXO [1] - 药ETF成分股中 博瑞医药 吉林敖东 艾力斯涨幅超4% 康弘药业 丽珠集团 迪哲医药跟涨 三生国健 百济神州调整居前 [2] 业绩与政策催化因素 - 吉林敖东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显示 预计净利润12.36亿~12.90亿元 同比增长130%~140% [3] - 药ETF成分股中甘李药业 新和成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分别为114.12%和70% [3] - 国家医保局明确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将同步进行 [3] 行业基本面支撑逻辑 - 医药行业迎来政策底与需求顶双重支撑 医保谈判规则优化 创新药械扶持力度加大 企业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增强 [3] - 老龄化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未改 医疗支出刚性增长逻辑坚实 [3] - 药ETF(562050)覆盖化学药 生物药品 中药三大领域 创新药驱动高成长 中药降低指数波动 [3] 相关ETF产品特点 - 药ETF(562050)专注制药领域 不含医疗和CXO [1][3]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覆盖6只CXO龙头股 与AI医疗相关度高 [3]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年内涨幅暂居同标的第一,机构:以创新药为首的医药板块强势表现有望贯穿全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0:19
市场表现 - 5月12日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弱势震荡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跌1.88% 换手率3.18% 成交额超829万元 [1] - 成分股中翔宇医疗、联影医疗涨超1% 亚辉龙、诺禾致源等多股跟涨 该ETF年内涨幅暂居同标的第一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表现 [1] -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060 C类:021061) [1] 行业分析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医药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整体下滑 细分板块业绩分化 多数子行业利润端承压 [1]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端向好的子板块包括医疗研发外包、医院、其他生物制品 利润端向好的有医疗研发外包、医院、原料药、其他生物制品 [1] - 2025年以来化学制药板块二级市场表现较好 市场关注度聚焦创新驱动、国产化、政策免疫等主线 [1] 投资主线 - 创新药是医药最明确的长期主线 建议配置龙头及存在明确催化的创新药标的 [2] - 消费医疗兼具消费属性 重点关注医药自主可控及医药内需 是内需消费刺激的受益板块 [2] - Q1业绩逐步出清 部分低估低配但后续拐点明确的标的有望迎来反转 关注国企改革、中药等方向 [2]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涨逾4%,药明康德涨超13%,机构:继续关注港股Biotech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8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18日港股市场集体高开,医疗保健行业涨幅明显,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表现突出,机构对港股Biotech等医药方向给出投资建议 [1][2] 市场表现 - 3月18日港股市场集体高开,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3%,恒生指数涨超2.1%,医疗保健行业涨幅明显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涨逾4%,换手率超20%,3月17日“吸金”346万元,最新流通规模为5.34亿元,最新流通份额为4.64亿份,均续创历史新高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成分股中,药明康德一度涨超15%,现涨13.3%,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涨幅随后,康诺亚 - B、乐普生物 - B等多股涨超5% [1] 公司动态 - 药明康德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与经调整non - IFRS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还公布10亿元回购计划,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92.05元/股 [1] 机构观点 - 民生证券建议继续关注港股Biotech方向,医药板块进入基本面复苏、优质资产业绩驱动估值修复周期,政策催化不断,应关注医药消费与医药创新优质资产及创新药板块产品研发及BD进展 [2] - 中泰证券认为当前市场风格松动变化,Q1尾声医药生物行业应关注以业绩为导向的底部困境反转、红利等板块及标的,CRO & CDMO、科研上游、特色原料药等细分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Q1业绩有望改善,还可关注低估值红利、Q1业绩稳健的中药个股 [2] - 光大证券从支付视角梳理医药产业三种付费渠道,看好院内政策支持、人民群众需求扩容、出海周期上行三大方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