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

搜索文档
中拉共话“命运与共” 文明互鉴“越走越亲”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当地时间6月22日至28日,"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系列活动走进拉美,先后在阿根廷布 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研讨会与圆桌论坛,邀请中拉各界人士对话交流,在思想激荡中增 进彼此认知、促进互学互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全球南方正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完善的重要力量, 各方应携手努力,加强对话交流,凝聚团结合作力量,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不以"山海为远" 志在携手发展 在6月25日举行的"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中拉圆桌论坛"上,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通过 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和巴西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两 国关系进入携手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黄金期"。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全方位 拓展互利合作,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旅游、媒体、地方等领域交流,不断丰富两国关系的时代内 涵。 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塞尔索·阿莫林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在全球面临多重挑战的当下,拉美 国家同中国不断扩大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这对于促进拉美地区整体发展和社会繁荣至关 重要。 环球时报社社长、总编辑范正伟表示,全球南方代表着一 ...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的真正瓶颈,并非“消费不足”?
虎嗅· 2025-07-01 22:13
经济增长模式 - 长期经济增长不存在"消费驱动"模式,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核心驱动力 [3][4][5] - 马克思主义和新古典理论均表明经济增长由投资率与投资效率决定,消费增加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3][4] - 技术进步驱动实质是注重创新的投资驱动,两者均需通过投资实现 [4][5] 消费与投资关系 - 当期消费和投资存在取舍关系,长期则相互促进形成"先苦后甜"路径 [8][9] - 中国商品消费占GDP比约为美国的1.25倍,但服务消费占比显著低于美国 [13][15] - 房地产投资中部分应计入居民消费,调整后中国消费率高于统计数字 [16] 收入分配与消费 -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按资金流量表计算为59.3%,入户调查存在系统性低估 [18][19] -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核心问题,基尼系数稳定在0.46-0.47高位水平 [22] -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2.4%的高净值客户持有81.8%储蓄资产 [22] 短期政策效果 - 2024年消费增速分化:必需品增长稳定,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增速低于3.5% [27] - 消费券对中高收入阶层效果有限,中低收入群体更倾向增加储蓄 [28] - 个人所得税总量仅1.4万亿元,减税对消费刺激作用有限 [28] 基础设施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可作为"第一推动力"打破"收入-消费"循环 [30][31] - 中国5G建设累计投资超7300亿元,基站达404.2万个 [34] - 未来5年预计有31万亿增量公共投资空间,仅城市排水系统就需4.5万亿 [33] 区域发展建议 - 新疆铁路网密度仅为全国45%,中吉乌铁路存在巨大投资缺口 [37] - 新疆风光装机60GW但配套储能仅2.4GW/4.8GWh [37] - 新疆行政村5G覆盖率76%,低于全国92%平均水平 [37]
焦点访谈|正青春!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征程
央视网· 2025-07-01 21:34
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党员总数达10027.1万名,从建党初期50多人发展为全球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3] - 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778.6万名占比超50%,35岁及以下新党员占比超80%[13][20] - 职业分布覆盖各行各业,青年党员比例持续提升[13][20] 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如李大钊、方志敏等先锋代表[7] - 抗日战争时期涌现杨靖宇、赵尚志等党员,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中牵制日军并壮烈牺牲[9]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达440万,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吸收邓稼先等科技人才[11][13] 新时代党员群体表现 - 脱贫攻坚战中青年党员黄文秀带领百坭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71%后因公殉职[15] - 2024年防汛期间村支书李清学为营救村民牺牲,体现基层党员先锋作用[16][18] - 党员在抗震救灾、突发公共事件中始终冲锋在前[15][18] 组织建设与时代贡献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结构优化,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组织保障[13] - 新时代党员创造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两大奇迹,参与全球治理[20] - 党组织体系持续健全,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20]
“歌剧之王”多明戈执棒“大师音乐交流会”
北京商报· 2025-07-01 21:02
文化活动 - 2025年6月30日在北京华彬歌剧院举办"当东方遇见西方"大师音乐交流会,展示高规格艺术水准与文化内涵 [1] - 活动包含中外艺术家同台演出,如多明戈与中国青年艺术家王传越、马飞合作演唱,刘诗昆与7岁爱徒陈玥伊合奏《和平的天空》 [2][5] - 泰国艺术部表演团体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剧,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5] 演出内容 - 音乐会曲目涵盖东西方经典如《黄河颂》《今夜无人入睡》,以及现代京剧选段《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7] - 京剧名家赵葆秀、胡文阁、张建峰、裘芸等参与演出,展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传承 [7] 主办方规划 - 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将持续举办高规格创新演出,并向公众开放 [7] - 基金会通过文化精品推动国际交流,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 - 7月1日将在华彬生态园举行2025夏季音乐会,并公布表演曲目 [7]
倾听尼山|金光亿:只有实现文化上的包容,才能化解文明间冲突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9:14
东亚文化研究会议背景 - 1990年12月在日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参与者包括中韩日英美等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 [1] - 会议背景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变 全球化活跃 东亚作用日益重要 由费孝通、中根千枝、乔健牵头组织 [1] - 会议规模20-30人 虽称"国际"但集中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学者 [4] 费孝通十六字箴言内涵 - "各美其美"指承认并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反对文化唯一论和等级化 [1][5] - "美人之美"是通过理解他者文化来发现自我文化的研究方法 [1][5][6] - "美美与共"是不同文化互相承认、共存统合的状态 实现互相尊敬和平等交流 [2][7] - "天下大同"是人类追求的理想 建立文化多样性共同体 实现"和而不同" [2][7] 文化全球化理念 - 现行全球化以西方文明为主导 但应转向包容文化多样性的全球化 [9][12] - 文化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 通过文化交流解决全球性问题 [13] - 与经济全球化不同 文化全球化培养文化自觉和共享能力 而非物质利益 [14] 儒学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 - 儒学传统强调包容性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跨文化学习 [3][15] - 现代儒学应关注自我与他者的联结关系 而非传统的内向修养 [15] - 《中庸》"知仁勇"三达德可应用于文化多样性认知和包容实践 [16] - 中华文明的核心动力在于其开放性与包容性 吸收外来文化创新发展 [16] 当前文明冲突原因 - 二战后各国过度强调经济发展 忽视文化建设 [2][8] - 全球化加速文化流动 冲击原有封闭文化单位 缺乏应对能力 [2][8] - 国家中心主义导致文化排斥 削弱国际连带感 [8][9]
命运与共好伙伴 | 中泰金色友谊行稳致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17:31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50年来,两国关系持续深化,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到达成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共识,中泰两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 中泰是地缘相近的好邻居、血脉相融的好亲戚、命运与共的好伙伴。建交以来,中泰在经贸、数字 经济、新能源汽车、旅游、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泰命运共同 体建设走深走实。两国人民友谊不断深化,"中泰一家亲"的佳话深入人心。 数百年来,泰国华人不仅推动了泰国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中华文化深度融入当地社会,构筑起两国 友谊的重要基石。泰国前外交部长班比指出,华人社群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桥梁作用。2024年开始实施的 互免签证政策,更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促进心灵相通。 当下,中泰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显著进展,铁路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 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说,中老泰铁路不仅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也有望助力打造区域重 要交通枢纽。 近年来,中泰两国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发展势头迅猛。从双边贸易到投资合作,从传统制造业到高 新产业,中泰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屡创历史新高。 泰国经济与国际关 ...
国际经济形势座谈会在金边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5:53
国际经济形势座谈会背景 - 座谈会由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柬埔寨香港商会和香港驻曼谷经贸办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理解[1] - 会议探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的新格局与新挑战[1] - 在柬侨商应增强大局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探索区域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1]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格局展现多强共存、复合竞争特点[2] - 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升,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扩员[2] - 中国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赤字[2] 中柬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2] - 双方以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下的务实合作[2] - 中柬友好合作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 香港经贸策略与表现 - 香港采取"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核心策略,坚持自由贸易和高度开放[3] - 2016年以来香港在雅加达、曼谷、迪拜设立经贸办,计划在马来西亚及沙特增设[3] - 香港投资推广署和贸发局在埃及、土耳其及柬埔寨设立办事处[3] - 2019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货物出口市场[3] - 2022年香港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香港自贸协定进展 - 2017年香港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3] - 近期与秘鲁签订新的自贸协定[3] - 香港积极与全球南方及"一带一路"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议[3]
当越来越多35+成年人回家和父母住
36氪· 2025-07-01 14:51
回巢族(Boomerang Generation),指因经济压力、社会变迁等因素继续在或返回父母家里居住的成年人。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30岁以上的未婚 青年与父母同住的现象不在少数,且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在疫情后,返家潮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在韩国,韩国保健和社会事务研究所在202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岁至49岁的韩国成年人中,29.9%与父母同住。在美国,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发 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25岁至34岁的成年人与父母同住的比例达到历史新高,随后几年这些回巢族有近三分之二选择了继续留在父母家中生活,其 中亚裔对此的接受程度最高。 在日本,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8050问题"愈发严重。所谓"8050问题",即80多岁的高龄父母与50多岁无业、蛰居的子女同住的社会现象。日本 有超过100万蛰居族(日本内阁府2023数据,具体为146万),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不少社会悲剧。 在中国,这股趋势同样明显,甚至更具复杂性。由于房价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断攀升、一线城市房租令青年人难以负担、疫情后经济收入趋于不稳定等因素 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甚至是35岁以上的"成熟青年" ...
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国际合作中心在京举办亚太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
搜狐网· 2025-07-01 13:38
常启德主持会议 6月25日,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国际合作中心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亚太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联合国 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主持会议开闭幕式。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 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Ms.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发表了视频致辞; 国际合作中心首席专家、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出席会议,致辞题为:《凝聚共识深化 合作 共创亚太美好未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项目事务署执行主任豪尔赫•莫雷拉•达席尔瓦 (Jorge Moreira da Silva)出席本次研讨会并作会议总结致辞。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的历史启示我们,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 系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理念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最佳方案。本次亚 太合作与发展研讨会设在金砖国家领导 人第十七次会晤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前夕举办,具有重要意义。中方一贯重视亚太合作,曾于2001年和2014年主办APEC会议。从促进亚太 合作大局出发,中 ...
人社部部长:以创业新作为开辟就业新空间
快讯· 2025-07-01 13:21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 创办1个个体工商户能带动2—3人就业 [1] - 创办企业能吸纳更多就业 [1] - 平均每名大学生创业者可带动4.5人就业 [1] - 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 [1] - 创业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