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搜索文档
专访丨在文明对话中携手走向未来——访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
新华网· 2025-07-12 15:20
全球文明对话与中国方案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案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架起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桥梁 [1] - 中国倡议设立的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在联合国大会上获一致通过,反映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的认同 [1] - 中方致力于搭建促进文明相通的平台,推动各国和平共处 [1] 中法文明交流与合作 - 法国和中国作为东西方文明重要代表,共同为人类进步带来启迪,两国拥有深厚的哲学思辨传统 [2] -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在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取得进展,为法国产业生态转型提供参考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激发活力,现代都市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2] 青年与文明演进 - 青年人在文明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应鼓励世界各地青年互动,为全球文明发展提供新灵感 [2] - 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展现了文明持续演进的活力 [2] 媒体与文明互动 - 社交媒体成为主要信息渠道,媒体需通过新传播形式和途径讲好不同文明故事,拉近距离 [3] 中欧关系与合作 - 欧盟和中国在经贸、环保、人文等领域联系紧密,互为重要合作伙伴 [3] - 双方应通过对话增强互信,造福民众,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 [3]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21
中美民间外交倡议 - 习近平主席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访华团寄语,提出"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强调青少年应成为"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1] - 民间外交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其提供根本遵循,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国家外交全局[1] 民间外交理论体系 - 习近平关于民间外交的论述包含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继承新中国外交理念(毛泽东至胡锦涛时期)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等)[3] - 理论逻辑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握国际形势"两个大局")和唯物史观(遵循历史规律强化中美民间纽带)[4][5] - 实践逻辑源于习近平早期对外交往案例(如1985年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及新时代元首外交实践(2014年澳大利亚访问等)[6] 核心思想内涵 - **人民观**:60%以上美国友好团体演讲内容聚焦"人民",强调"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8][11] - **系统观**:构建政党/政府/民间协同的对外工作体系,形成元首外交引领、官民并举的新局面[9] - **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反对文明冲突论,倡导平等互鉴的交流模式[13] 实施路径 - 服务元首外交:配套民间活动营造友好氛围,如2023年旧金山欢迎宴会等公共外交案例[15] - 创新传播方式:结合大数据/AI技术强化国际传播,拓展青少年交流等基层渠道[16][17] - 深化多边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夯实双边关系民意基础[15][16]
国际经济形势座谈会在金边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5:53
国际经济形势座谈会背景 - 座谈会由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柬埔寨香港商会和香港驻曼谷经贸办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理解[1] - 会议探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的新格局与新挑战[1] - 在柬侨商应增强大局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探索区域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1]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格局展现多强共存、复合竞争特点[2] - 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升,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扩员[2] - 中国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赤字[2] 中柬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2] - 双方以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下的务实合作[2] - 中柬友好合作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 香港经贸策略与表现 - 香港采取"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核心策略,坚持自由贸易和高度开放[3] - 2016年以来香港在雅加达、曼谷、迪拜设立经贸办,计划在马来西亚及沙特增设[3] - 香港投资推广署和贸发局在埃及、土耳其及柬埔寨设立办事处[3] - 2019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货物出口市场[3] - 2022年香港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香港自贸协定进展 - 2017年香港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3] - 近期与秘鲁签订新的自贸协定[3] - 香港积极与全球南方及"一带一路"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议[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11:21
中黎关系与投资合作 - 黎中关系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一些中企加大了对黎投资力度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黎巴嫩地处东西方交流要道 [1] - 黎巴嫩有望吸引更多投资,前提是政治稳定和营商环境改善 [1] -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黎经济发展和地区供应链稳定畅通 [1] 中国发展经验借鉴 -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工业制造和新技术领导者 [3] - 阿拉伯国家可从中国经验中学习根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3] - 中国在高铁、城市建设、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巨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 - 中国通过精准设计和精细实施减贫举措,使数亿民众摆脱贫困 [4] - 重要经验是需要长期发展战略并持之以恒推进实施 [4] 中国高质量发展 - 中国正加快高质量发展,从单纯看重GDP转向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指标 [4] - 中国在绿色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代表高质量发展成果 [4] 文明交流与合作 - 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主张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4] - 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价值理念相通,曾通过古丝绸之路为经贸交流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将加深阿中合作与友谊 [4]
新开发银行行长:美元作为全球锚定货币的可信度正在遭受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35
美元体系挑战 - 美国金融市场在"对等关税"宣布后出现剧烈反应,包括国债收益率飙升、股指大幅下跌、美元指数显著下挫 [1] - 美元作为全球锚定货币的可信度遭受质疑,原因源自美元发行国自身行为而非外部冲击 [1] -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面临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暴露出全球经济失衡 [1] 发展中国家困境 - 技术限制壁垒阻碍全球南方国家从新时代中获益,限制其发展及获取新技术能力 [1] -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或仅充当商品出口国、数字平台被动消费者角色 [1] - 数字智能是经济转型催化剂,新兴市场需实现产业现代化并将创新扩散至所有生产部门 [1] 国际合作与平台 - 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需具战略性和多维度,中国"双赢"理念推动技术与创新共享 [2] - 金砖国家推动包容性发展,捍卫多边主义并支持技术共享 [2]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拓展资本、技术、基础设施、能源转型和互联互通渠道 [2]
全球财经连线|专访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中匈合作正当时,欢迎中国企业来匈投资兴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0:57
中匈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匈友谊历史悠久,从丝绸之路延续至今,无论匈牙利左翼还是右翼执政都重视与中国维护良好关系 [1][6] - 匈牙利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以开放姿态和包容文化吸引中国投资者,在高科技、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1][8] - 中匈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对匈牙利投资规模可观,匈牙利欢迎更多中国投资者帮助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6][8]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匈牙利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该倡议启动迅速、进展顺利、成果显著 [11][12] - 匈塞铁路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秀案例,不仅促进地区联通,还可进一步延伸至西欧推动更高效发展 [12] -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加强文化、旅游等多领域交流,匈牙利高度赞赏并希望加快项目落地 [12] 高科技与创新合作 -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创新突破显著,匈牙利希望分享这些成果并在生物技术等优势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 [13][15] - 匈牙利在生物技术领域水平较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希望与中国在这些领域互学互鉴 [13] -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领域是未来中匈合作的重点方向 [15]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匈文化交流紧密,包括匈中双语学校、展览合作和高校间友好往来 [6] - 匈牙利文化生活丰富,中国投资者可体验歌剧、博物馆等艺术活动,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 [8] - 中国年轻人海外学成归国的模式值得匈牙利借鉴,重视大学和科研发展的理念对匈牙利有启发意义 [13] 区域经济合作 - 匈牙利作为欧盟成员国,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平台,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欧洲市场理解支持 [9] - 布达佩斯吸引众多中国企业设立总部和工厂,匈牙利提供政策支持便利中国投资者进入欧洲市场 [8][9] - 广东作为全球科创中心之一,与匈牙利在文化、科技等方面有合作潜力 [14]
把握关键真抓实干 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9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 壮大工业经济是边疆地区发展的关键任务 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进步、服务业发展、土地增值、城镇化建设以及劳动力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 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消费市场萎缩等问题 需因地制宜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新动能 [2] - 发挥比较优势是破解市场制约的核心 边疆地区面临国内市场物流成本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需依托资源禀赋 降低物流成本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3] - 对接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显著促进外贸增长 2024年云南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5.1% 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3.6% 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51.1亿元 同比增长21.8% 需加强出口加工以抓住发展机遇 [4] 工业化与城市建设的协同 - 现代工业发展依赖城市承载能力 当前边疆城市建设存在规划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 导致产业支撑和要素集聚能力薄弱 需科学规划空间布局 发挥城市化与工业化集成效应 [5] - 特色产业是边疆工业化的突破口 通过锻长板、补短板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可扭转劳动力外流趋势 增强地区经济内生动力 [2][5] 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 - 边疆地区需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 例如西藏农畜产品因运输问题难以打开内地市场 优化供应链是转化资源禀赋的关键 [3] - 国家战略为边疆提供外向型发展通道 云南、新疆外贸增速显著高于全国 表明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实际经济收益 [4]
特稿丨习近平: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推动者
新华网· 2025-05-07 07:10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和平尊"赠送给联合国,传递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 [1] - 习近平主席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彰显其心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天下情怀 [1] - 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必须精心维护 [2] 历史与和平的深刻理解 - 习近平主席强调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为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法西斯同盟国提供了战略支持 [2] - 习近平主席多次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 [2] 中华传统文化与和平思想 - 习近平主席引用《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的要义是慎战、不战 [3] - 习近平主席引用"自古知兵非好战"表达对和平的珍视 [3] - 习近平主席有着深沉的英雄情怀,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3] 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 - 习近平主席将多边主义比作能够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火炬,强调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 [5] - 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应该"推动早日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中方通过穿梭外交努力斡旋推动和谈 [5] - 在中方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同意恢复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 [6] 全球安全与发展倡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全球安全倡议 [6] - 习近平主席形容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 [7] - 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7]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创举",顺应了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历史潮流 [8] - 习近平主席推动金砖机制在2023年实现历史性扩员,进一步壮大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力量 [8] - 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在全球治理中提升话语权,习近平主席率先表态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 [8]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 [8] -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举措同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密不可分 [9] -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