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对“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零容忍、不姑息
新华社· 2025-06-05 23:18
对"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零容忍、不姑息 新华社记者 当日公布的惩戒措施合法合规,精准有力。相关举措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正警告和有力震慑,有 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也展现大陆方面不断升高反对和遏 制"台独"力度、精准度,将进一步有效切断"台独"顽固分子的"金脉",有利于进一步打击"台独"分裂活 动,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图谋。 统一是正道,"台独"是绝路。希望广大台胞台企认清"台独"的极端危险性、危害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 边,以实际行动与"台独"分裂势力划清界限,多做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与大陆同胞携手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两岸同胞绵长福祉。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 近年来,台湾"资通电军"对大陆和港澳地区开展网络攻击渗透,大肆窃取敏感数据和重要情报信息,配 合美西方反华势力对大陆开展舆论战和认知战,秘密策动"颜色革命",妄图扰乱大陆社会公共秩序,制 造群体对立、放大社会矛盾,阻挠国家统一。"资通电军"还伪装成黑客组织,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 地对大陆和港澳地区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网络系统实施了数千次大规模网络攻击, ...
台海观澜 |硬刚赖清德当局,《中国时报》宣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6-05 15:16
旺旺集团事件 - 旺旺集团总经理蔡旺庭在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明确表态"旺旺起源于中国台湾,发展于祖国大陆,我们就是中国人"[2] - 台湾陆委会对旺旺集团进行最严厉谴责,指控其协助大陆统战并损害台湾"主权",威胁将依法处理[2] -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批评民进党当局实施"恐怖政治、绿色独裁",警告数典忘祖没有好下场[3] 媒体立场与舆论动态 - 《中国时报》连续发表社论强调"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宪法立场,并批评绿营政客在传统节日与日常政治中的矛盾行为[9] - 该报建议海基会董事长吴丰山访问大陆以缓解两岸紧张关系[9] - 媒体观察到台湾蓝绿阵营对两岸关系的讨论正在接近底线,赖清德提出"并购说"引发关注[7] 政治人物动向 - 赖清德作为"务实台独工作者"提出"并购说",被解读为对两岸关系的试探性调整[7][8] - 绿营内部对赖清德的言论保持沉默,显示其在党内的特殊地位[8] - 政治人物被观察到正在为两岸关系可能的发展趋势做两手准备[10]
国台办决定实施惩戒!
券商中国· 2025-06-05 09:22
责编:王璐璐 校对: 杨立林 据新华社消息,6月5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经查,"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之父沈土城在台湾 企业兆亿有限公司担任负责人,该公司与大陆某些企业存在贸易往来与业务合作,从中谋取经济利益。大 陆方面决不允许"台独"顽固分子关联企业在大陆谋利,决定对兆亿有限公司实施惩戒,禁止其与大陆组 织、企业、个人进行任何交易、合作,并将对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此前,2024年10月,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宣布: 决定将沈伯洋、曹兴诚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 对"黑熊学院"及沈伯洋、曹兴诚实施制裁 , 禁止沈、曹及其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 制"黑熊学院"及沈、曹的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决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 利 , 并将依据《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有关规定,采取其 它一切必要的惩治措施,依法终身追责。 综合自:新华社 | | 百万用户都在看 | | --- | --- | | 50%关税!刚刚,特朗普宣布! | | | 重大转变!突然,爆买! | | | 突然,暴涨超18%!万亿赛道,集体沸腾! | | | 利空突袭 ...
国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数典忘祖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
快讯· 2025-06-04 18:42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6月4日表示,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政治私利,罔顾岛内主流民意,渲染所谓"统战 威胁",煽动"反中抗中",变本加厉阻挠限制两岸交流交往,制造"寒蝉效应",是不折不扣的"恐怖政 治、绿色独裁"。其粗暴行径和险恶用心已遭到两岸舆论、民众的反对和谴责。正告民进党当局,数典 忘祖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违背民意的倒行逆施注定失败。(央视新闻) ...
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搞“台独”没有好下场
快讯· 2025-05-29 15:23
5月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赖清德近日发 表讲话称,台湾会持续不断强化防卫力量,以备战来避战。请问解放军是否会像以往一样举行反制性军 事演习?张晓刚:赖清德谋"独"挑衅行径一日不消停,台海就一日不得安宁,台湾同胞就一日不得安 生。正告民进党当局,搞"台独"没有好下场。解放军保持"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加强练兵备战,捍 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部发布)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如继续一意孤行,必遭民意反噬
新华网· 2025-05-29 06:31
两岸政策与民意反应 - 赖清德当局上台一年来多项民调显示多数台湾民众对其表现不满 被岛内媒体评价为失望之年和愤怒之年[1] - 赖清德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倚外谋独错误路线 推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并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1] - 赖清德当局面对美国高关税政策采取妥协态度 被指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切身利益[1] 大陆配偶权益事件 - 民进党当局要求逾8000名大陆配偶限期补缴丧失原籍证明 否则将面临注销在台户籍处分[2] - 大陆配偶权益事件频发 民进党当局被指控以政治操弄干预正常司法程序[2] - 大陆方面强调将维护两岸婚姻家庭群体合法权益 并依法追责配合迫害行动的台独打手[2] 教育交流限制措施 - 台教育部门公开表态不鼓励甚至禁止岛内中小学和大学与大陆进行教育交流[3] - 民进党当局被指控将政治黑手伸入教育领域 蓄意破坏两岸正常教育交流并损害台湾青年学子利益[3] - 大陆方面承诺为两岸青年学生交流创造便利环境 并提供更好就学就业创业条件[3] 旅游交流阻碍 - 赖清德当局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禁团令 并将大陆旅游警示调升为橙色级别[3] - 当局发布2025中国大陆旅行安全手册 阻挠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全面恢复[3] - 民进党当局以各种借口抵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 并要求旅游业者劝阻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3] 两岸交流前景 - 两岸只隔海峡且同属一家人 恢复正常旅游交流有利于旅游业发展和两岸关系[4] - 只要撤除对两岸人员往来设置的障碍 旅游住宿民航航运等行业及从业者就能从中获利[4] - 大陆方面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积极推动恢复两岸旅游和交流合作[4]
国台办:以外谋“独”、以武谋“独”,必遭民意反噬
快讯· 2025-05-28 11:12
政治立场与两岸关系 - 赖清德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以外谋"独"、以武谋"独"错误路线 [1] - 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并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1] - 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并推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 [1] 经济政策影响 - 面对美国高关税采取妥协态度被指坐实卖台专业户 [1] - 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损害台湾企业及民众切身利益 [1] - 经济政策导致岛内媒体评价为"失望之年"和"愤怒之年" [1] 民意反应 - 多项民调显示台湾社会各界对当局表现强烈不满 [1] - 施政措施被指严重背离岛内主流民意 [1] - 持续现行政策将面临民意反噬风险 [1]
赖清德当局的下一次挑衅,大约在夏末秋初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9:33
台湾政治局势分析 - 岛内"台独"势力挑衅大陆及冲撞一个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存在规律性[2] - 赖清德当局下一次挑衅可能出现在夏末秋初 与台湾"立委"罢免投票时间点相关[3][4] - 绿营通过将国民党"立委"冠以"中共同路人"帽子并发动宣传机器挑衅大陆[4] 民进党政治操作策略 - 绿营最大报纸《自由时报》发表社论称"大罢免治百病" 将罢免行动与对抗中共并台图谋相关联[6] - 赖清德当局司法系统可能通过对统派人士判刑或审理连署造假案件来配合政治操作[6][7] - 选务部门可能将投票时间设定在夏末秋初开学前后以催高投票率[4] 国民党面临挑战 - 国民党31席"立委"达到第二阶段罢免连署门槛 民进党则零席[12] - 国民党可能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及"立法院长"职位[11] - 党内出现主席朱立伦提议罢免赖清德及蒋万安提出"倒阁"等分歧方案[10] 两岸关系走向 - 大陆对"台独"挑衅采取逐步加重惩戒措施 具体应对工具多样[1][8] - 统派高安国将军被赖清德当局羁押并面临10年以上刑罚[6] - 蓝绿阵营互相罢免"立委"行动进入关键阶段 第二阶段连署截止后需40天内完成名册查对[4]
台海观澜 |赖清德当局的下一次挑衅,大约在夏末秋初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19:15
核心观点 - 赖清德当局预计在夏末秋初通过政治操作和舆论宣传挑衅大陆 以提升罢免投票率 同时打压国民党 [2][3][4][6][7][8] 台湾政治罢免进程 - 蓝绿阵营互相罢免"立委"的第二阶段连署截止时间近期陆续到期 [4] - 台湾选务部门需在40天内完成连署人名册查对 确认无误后宣布罢免案成立 [4] - 宣布成立后需在20至60天内举行投票 全程最长耗时100天 [4] - 投票时间可能安排在夏末秋初(开学前后)以利用民众结束暑期出游的时间提升投票率 [4] 民进党政治策略 - 通过将国民党"立委"标签为"中共同路人"发动宣传攻势 同时挑衅大陆冲撞一个中国原则 [5][6] - 绿营媒体《自由时报》社论宣称大罢免可"治百病" 包括改变政治板块和对抗中共 [8] - 司法系统可能配合政治 timing:对统派人士高安国案宣判(求刑10年以上)或审理国民党地方党部连署造假案以制造舆论 [8] 国民党应对困境 - 党主席朱立伦提出罢免赖清德被视作不可行 [11] - 台北市长蒋万安提出"倒阁"方案引发党内震动且可能适得其反 [12] - 10月党主席选举导致党内派系分散 无力应对罢免潮 [12] - 当前31席国民党"立委"达罢免连署门槛 民进党则零席 恐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及院长职位 [13] 大陆方面反应 - 对"台独"挑衅的惩戒措施将随每次事件升级 具体应对工具多样但未明确 [9]
述评:赖清德当局上台一年恶行累累
新华社· 2025-05-19 21:28
两岸政策立场 - 赖清德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1] - 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所谓"17项策略"[1] - 篡改台湾人口组成表述 将占比逾九成五的"汉人"改为"其余人口"[1] 军事与安全政策 - 炒作大陆"军事威胁"并叫嚣"全民防卫"[2] - 意图恢复"军事审判制度"引发台湾民众对"准戒严状态"的担忧[4] - 被指为"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战争制造者"[2] 两岸交流限制 - 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禁团令"并阻挠两岸客运直航恢复[3] - 禁止岛内与大陆高校交流合作并查处岛内艺人言行[3] - 滥用行政司法资源迫害支持两岸交流的团体与人士[3] 能源与经济政策 - 执意关停核电导致能源危机无解[5] - 岛内面临"五缺"问题(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且贫富差距扩大[5] - 近八成受访民众对施政不满意[5] 产业与贸易政策 - 将台积电等核心产业向美国转移投资或合资[6] - 屈从美方高额关税霸凌被批"掏空台湾家底"[6] - 推动所谓"非红供应链"企图搞经济"小圈子"[7] 国际关系操作 - 妄称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未提到台湾"[6] - 操弄参与世卫大会问题进行谋"独"挑衅[6] - 以窜访"过境"为名勾结外部势力寻求"台独"背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