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5000亿元!10.34万亿元!刚刚,财政部发声:“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证券时报· 2025-03-06 15:38
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 3月6日(星期四)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 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宏观调 控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一方面,在市场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 季度出台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在谋划好增量政策上出实招,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围绕惠民 生、促消费、增后劲。 蓝佛安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蓝佛安透露,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外,今年 转移支付力度更加给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 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财力。 同时,今年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 ...
海通证券荀玉根:2025年财政政策聚焦三条主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3-05 19:42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海通证券荀玉根解读财政方向聚焦三条主线且留足政策空间 [1] 财政方向三条主线 - 超长期特别国债加码“两新”“两重”领域并补充银行资本金 [1] - 部分专项债使用重回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 [1] - 专项债券投向或向新兴产业基建边际倾斜 [1] 财政政策空间 - 财政留足政策空间,若下半年稳增长有压力不排除进一步提升财政力度 [1]
今年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增至11.86万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2:55
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政策 -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 旨在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 [1] - 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 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同比增加1.6万亿元 [1] - 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 同比增加2.9万亿元 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同比增3000亿元)、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及支持商业银行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 [1][3][4]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将适时降准降息并保持流动性充裕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匹配经济目标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提振及民营小微企业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规模较2024年翻番 体现提振消费的政策意图 [3] 财政政策实施细节 - 4%赤字率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释放财政积极发力信号 专项债投向采用负面清单管理以加快资金落地 [3][4] - 专项债资金中8000亿元可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另有部分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及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0%投向"两重"领域(重大战略/工程) 30%用于"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3][6] 政策效果与行业影响 - 专项债投向市政建设、新能源、新基建领域 预计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并改善企业现金流 [5] - 商业银行通过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 增强落实降准降息能力 降低金融风险同时提升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6] - 中央加杠杆模式为地方财政腾出空间 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形成优质资产并促进高端化/智能化产业转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