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规

搜索文档
2025年BVI公司最新申报新规及公司注册与维护详解
新浪财经· 2025-05-26 13:05
2025年BVI新规核心内容 - BVI政府实施《商业公司法》及《有限合伙法》修订案,重点提升金融透明度和反洗钱/反避税合规性 [1] - 新规要求公司强制备案股东名册(ROM)和受益拥有权信息(BO),未按时提交将面临罚款及除名风险 [1][11] - 新规设置两类豁免条件,符合豁免的公司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申请 [4][10] 股东名册备案要求 - 存量公司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提交股东名册副本 [3] - 新注册公司须在成立后30天内完成备案,股东变更后30天内需更新信息 [3] - 豁免范围包括上市公司、特定类型投资基金及孵化器/核准基金 [4][5] 受益拥有权信息披露 - 受益所有人定义为直接/间接控制10%以上股权/投票权或管理权的自然人 [8][9] - 备案时间要求与股东名册同步:存量公司2025年6月30日截止,新公司注册后30天内 [7] - 豁免情形扩展至五类主体,包括上市公司、特定基金、75%控股子公司等 [10] 违规处罚措施 - 逾期提交首次备案的罚款结构:首3个月600美元,后续3个月800美元,之后启动除名程序 [11] - 年审逾期罚款分阶段递增:延迟1-2个月罚10%,3-4个月罚50%,超期可能除名 [23][24] BVI公司注册与维护 - 注册优势包括信息保密、流程简便、外汇自由及法律保障 [17] - 注册资本标准5万美元(无需实缴),需提供股东/董事核证文件及注册地址 [15][18] - 年审分上下半年截止(5月30日/11月30日),含牌照费缴纳及信息更新 [19][20] 经济实质申报 - 九类特定活动需满足实质要求(如银行业务、基金管理等),需证明本地员工/场所/支出 [25][26] - 申报需在财年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含税务居民证明或实质运营材料 [31] - 财务报表存档期限为财年结束后9个月,需包含三表及董事声明 [32][34]
因存在多项违规情形,高能环境及董事长收警示函,年内多家公司被点名
华夏时报· 2025-05-24 06:13
上市公司违规事件 - 高能环境因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合并报表范围不完整、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公司及董事长李卫国等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4] - 高能环境2023年营业收入少计402.58万元(占0.04%),净利润少计694.21万元(占1.37%) [4] - 公司回应称将加强整改,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水平 [5] 高能环境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但归母净利润逐年下滑(6.92亿元→5.05亿元→4.82亿元,同比降幅4.65%/27.13%/4.52%) [6] - 同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持续上升(17.56亿元→18.21亿元→21.83亿元) [6] - 2022-2024年对贵州宏达的商誉减值金额逐年增加(1734.04万元→2554.06万元→6088.75万元) [7] 行业监管动态 - 桂林旅游因会计差错更正涉及2022-2024年多期财报调整,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 [8] - 惠天热电因未及时披露3500万元重大诉讼,公司及多名高管被辽宁证监局警示 [9] - 专家建议上市公司需强化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精度及常态化审计机制 [9] 公司背景 - 高能环境为固废污染防治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处理及环境修复 [6] - 2018年收购贵州宏达70.9051%股权后因标的公司历史经营数据不实导致持续商誉减值 [7]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湖北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责令 改正措施决定的整改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7:3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3716 证券简称:塞力医疗 公告编号:2025-039 债券代码:113601 债券简称:塞力转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塞力医疗")于2025年4月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伟、王政、沈燕采取出具 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25]22号)(以下简称"决定书")原件,要求公司对《决定书》中指出的事 项进行整改,相关内容详见公司2025年4月2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关于 收到湖北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27)。 收到上述《决定书》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向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进 行了通报与传达,并对《决定书》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针对性的分析研讨。同时,公司对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湖 ...
多地清退“失联”“空壳”小贷公司→
金融时报· 2025-04-27 17:04
小贷行业清退情况 -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一批"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 包括8家小贷公司和34家其他金融机构 [1] -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从2022年末5958家减少至2024年末5257家 两年减少701家 [1] - 2025年多地加速清退 北京 江苏 云南 湖南 内蒙古 大连等地取消多家小贷公司经营资格 [1][2] - 江苏省2025年已批复终止6家小贷公司经营资格 包括南京市开汇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1] - 云南省2025年3月发布第一批"失联""空壳"小贷公司名单 涉及109家机构 [1] - 大连市2025年4月终止3家小贷公司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资格 [2] - 内蒙古2025年取消16家小贷公司试点资格 因符合"失联 空壳"情形 [2] - 湖南省2025年初公示82家"失联""空壳"金融机构 包括16家小贷公司 要求变更名称和经营范围 [2] 监管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非正常经营小贷公司退出机制 [3] - 监管趋严和部分小贷公司缺乏竞争力是行业数量缩减的两大主因 [3] - 《暂行办法》明确业务范围 严禁出租出借牌照 规范外部融资和关联交易 [3] - 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小贷机构业务运营 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情况 [4] - 行业经过清理规范后将更健康有序发展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 [5] 合规要求 - 小贷公司需深刻认识合规重要性 主动确保经营活动符合监管要求 [3] - 需依照新规及时调整 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