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时电价
icon
搜索文档
时隔两年,四川自5月1日起再次调整分时电价机制
四川省分时电价机制调整核心观点 - 四川省时隔两年再次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新机制自2025年5月1日起执行,旨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季节性用电负荷变化[1][4] - 调整聚焦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尖峰电价机制优化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引导用户削峰填谷并缓解夏季高峰压力[2][12][13] - 全年低谷时段增加180小时,高峰时段从高价春秋季调整至低价夏季,预计工商业用户全年用电成本将降低[20] 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机制 - **夏季(7-9月)**:高峰时段增至10小时(11:00-18:00、20:00-23:00),平段8小时,低谷缩至6小时(1:00-7:00)[2][6] - **春秋季(3-6、10、11月)**:低谷时段增至10小时(22:00-次日8:00),高峰缩至7小时(10:00-12:00、17:00-22:00)[2][6] - **冬季(12-2月)**:峰平谷时段维持8小时不变(高峰10:00-12:00、16:00-22:00)[2][6] 尖峰电价机制调整 - **7-8月**:尖峰时段延长至3小时(13:00-14:00、21:00-23:00),取消12月、1月尖峰电价[2][6][13] - **灵活机制**:其他月份连续三日最高气温≥35℃时,第三日启动尖峰电价(时段同7-8月),以成都市气象预报为准[7][18] - **区域豁免**:攀枝花市、凉山州等电网送出受限区域暂停尖峰电价机制[3][15] 执行范围与用户影响 - **工商业用户**:50千瓦以下用户可自愿选择分时电价,其余执行范围不变[8][15] - **居民用户**:低谷时段维持23:00-次日7:00不变,充电设施按新峰平谷时段执行[8][16] - **动态调整**:电网企业需定期评估政策效果,结合供需形势动态优化分时电价机制[4][1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负荷特征**:2024年夏季最高负荷达7000万千瓦,日均高负荷超10小时,冬/春秋季负荷分别为夏季的70%、55%[11][12] - **区域差异**:主网夏季缺电力、冬季缺电量,攀西等区域全年供需宽松[12] - **政策目标**: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调峰,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12][13]
时隔两年 四川自5月1日起再次调整分时电价机制 工商业用户错峰用电 预计全年用电价格有所降低
四川日报· 2025-05-05 09:20
记者:调整后的分时电价机制,主要有哪些变化? 省发展改革委:变化主要有四个:一是建立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机制,将夏季高峰时长增加2小 时、低谷时长缩短2小时,调整后夏季峰平谷时长分别为10、8、6小时;春秋季低谷时长增加2小时、高 峰和平段时长分别缩短1小时,调整后春秋季峰平谷时长分别为7、7、10小时;冬季峰平谷时长维持8小 时不变。 四川调整分时电价,从5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是在2023年4月调整分时电价之后,时隔两年,我省 再次对分时电价机制做出调整。这次调整到底有什么变化,对居民和工商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近日,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记者采访,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为什么要调整分时电价机制? 省发展改革委:我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自1992年起执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用电负荷特别 是居民和空调负荷增长明显,发用电特性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季节性用电负荷差异大,二是区 域间供需形势差异大。 为充分发挥分时电价引导工商业用户削峰填谷作用,保障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电力供应,对我省 分时电价机制进一步调整。 记者:对工商业企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省发展改革委:调整后,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工商业用户错峰 ...
6月实施!江苏发改答复分时电价新政对储能项目收益的影响
江苏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调整 - 核心政策将于2025年6月1日实施,覆盖除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所有工商业电价用户,包括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工业用户 [2][5] - 新增午间谷时段,夏冬两季尖峰时段为14:00-15:00、19:30-21:30(7-8月)及18:00-20:00(12月-次年1月) [6][8] - 分时计价基础调整为以用户购电价格为基准,峰谷浮动比例最高达80%(峰段)和65%(谷段),尖峰时段额外上浮20% [10][12][13] 储能项目发展机遇 - 政策鼓励工商业用户配置储能装置,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扩大潜在合作企业范围 [3][5] - 储能项目可通过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调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价差超60%)及需求响应增加收益 [3][13] - 储能造价下降叠加分时电价优化,盈利空间提升,尤其在夏冬两季尖峰时段收益显著 [3][13] 电动汽车充放电政策 - 充换电设施可选择执行分时电价,集中式设施可全年执行春秋季时段,谷段充电成本降低 [14] - 具备反向放电能力的设施可参与车网互动,2026年前夏冬尖峰时段放电按电网尖峰电价结算(如0.391元/千瓦时) [15][26] - 运营商可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市场化结算机制进一步拓宽收益渠道 [15][26] 分时电价执行细则 - 工业用户(315千伏安及以上)深谷时段电价在谷段基础上下浮20%,电热锅炉用电谷段下浮65% [13][24] - 市场化用户需申报用电曲线,未约定分时价格的按政策浮动比例执行,峰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60% [13][25] - 用户需提前3个工作日申请分时电价,选择后12个月内不可变更 [13] 政策配套措施 - 电网企业需通过多渠道公告政策,调整计量系统确保6月1日落地 [16] - 动态评估机制将跟踪峰谷特性变化,未来可能进一步优化时段或浮动比例 [16] - 集中式充换电设施2030年前免收需量电费,降低运营商初期投资压力 [14][26]
鼓励工商业配置储能!江西分时电价机制征求意见
江西省分时电价机制调整 核心观点 - 江西省通过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工商业用户削峰填谷 鼓励配置储能和综合能源利用以降低用电成本 [2][4] - 政策旨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储能产业发展 [4][8] 峰谷时段调整 - **季节性划分**:1月和12月高峰含尖峰时段为09:00-12:00、18:00-21:00(尖峰18:00-20:00) 低谷00:00-06:00 [8] - **夏季时段**:7-9月高峰17:00-23:00(7-8月尖峰21:00-23:00) 低谷含深谷01:00-05:00、11:30-14:30(深谷12:00-14:00) [9] - **其他月份**:3-6月和10-11月高峰16:00-22:00 低谷时段与夏季相同 [9] - **节假日深谷**:春节、五一、国庆节12:00-14:00执行深谷电价 [10] 电价浮动比例 - 工商业用户平段电价由市场化交易上网电价等构成 高峰:平段:低谷浮动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 [11] - 深谷电价较平段下浮比例由60%扩大至70% 尖峰电价保持较平段上浮80%不变 [11] 执行范围优化 - 除电气化铁路等特定行业外 工商业用户全面恢复分时电价执行 现货市场试运行后参与交易用户原则上不再执行 [12] - 已签订2025年中长期合同的需调整条款 市场交易合同需申报用电曲线并反映分时价格 [13] 配套措施 - 电网企业需升级计量和结算系统 分时电价损益按月分摊或分享给工商业用户 [13] - 明确禁止以分时电价名义变相实施优惠电价 要求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14] 行业影响 - 政策直接利好储能行业 通过电价差激励用户配置储能系统 [2][13] - 与新型储能发展形成协同 一季度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5.03GW/11.79GWh [15]
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助力电力系统优化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4-15 13:21
山东分时电价改革政策 - 山东推出"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 将一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 实行差异化电价政策 [3] - 该政策对电力运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 是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挑战的重要改革举措 [1][4] 政策实施效果 - 促进新能源消纳 2024年午间增加填谷负荷最高达58387万千瓦 增加新能源消纳量23亿千瓦时 [3] - 激活调节侧资源 2021-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年均增长549% [3] - 缓解电力供应压力 2024年全网用电晚高峰削减负荷最高达225万千瓦 [3] 政策意义 - 有利于破解午间新能源弃电困局 [3] - 有利于构建源储一体化协同体系 推动储能电站"低充高放"市场化运营模式 [3] - 有利于建立"经济-安全"平衡机制 应对用电负荷历史最大值考验 [3] - 对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
现货市场加速覆盖却难盈利?储能商业模式迎来市场化考验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8 16:5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8.3GW首次超过抽水蓄能的58.5GW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26.5% [2] - 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超过100GW [2] 电力现货市场进展 - 省级市场:山西、山东、广东、甘肃、蒙西已转入正式运行湖北、福建、浙江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5][7] - 区域市场:2024年10月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完成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 [6] - 2025年将实现全国现货市场全覆盖但当前价格机制偏保守峰谷价差集中在0.2-0.3元/kWh蒙西较高约0.5元/kWh同比降幅超20% [8][9] 现货市场规则特点 - 申报机制:初期允许"报量不报价"逐步转向"报量报价" [9] - 限价机制:蒙西出清价格上限最高达5元/kWh甘肃最低为0.65元/kWh山东、浙江设置负电价 [9][12] - 结算机制:多数省份采用15分钟节点电价安徽探索5分钟更灵活周期 [9] 中长期市场优化 - 山西、湖南等省通过分时电量、分时价格机制衔接现货市场山西设置12个价格区间及浮动限价 [15] - 分时电价政策覆盖13个正式发布省份5个省份发布征求意见稿 [16] 分时电价调整趋势 - 时段划分:16省将午间调整为低谷时段13省设尖峰时段山东、浙江等为储能创造两次充放条件 [17] - 浮动范围:9省扩大比例江苏覆盖全部电价组成部分浙江等扩大到输配电价 [17] - 季节性电价:蒙东、山东等设深谷时段江苏等6地执行节假日深谷电价 [18] 政策与市场影响 -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收益转向电力市场驱动放宽限价或拉大峰谷价差 [22]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成本和服务优势需提升投资能力、交易能力、生产能力 [23] 行业展会动态 - ESIE 2025峰会将于4月10-12日举办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800+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 [29] - 同期举办40+论坛覆盖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新能源与规模化储能等主题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