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时电价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又涨了?车主化身“充电特种兵”
齐鲁晚报网· 2025-07-20 14:26
充电价格上涨现象 - 济南市多家品牌充电站存在涨价情况 部分充电桩高峰时段价格达到每度电1 74元至2元以上[1][3] - 小鹏充电站低谷时段价格从0 57元/度调整至0 74-1 04元/度 时段从中午改为凌晨[3] - 社交平台反映充电价格普遍从几毛钱涨至1-2元/度 服务费上涨明显[3] 电价机制调整 - 山东省7-8月分时电价高峰时段为16:00-23:00 平段7:00-16:00 低谷23:00-7:00[4] - 小鹏超充高峰电价1 44-1 74元/度 平段1 21-1 44元/度 低谷0 74-1 04元/度[4] - 价格调整依据山东省发改委政策执行 非企业自主行为[8] 充电费用构成 - 公共充电费用由电费和服务费组成 电费按分时机制变动[3] - 示例充电桩服务费在0 34-0 46元/度之间 占总支出的20%-30%[6] - 低谷时段服务费较低(0 34元/度) 高峰时段服务费较高(0 46元/度)[6] 行业发展趋势 - 运营商认为服务费上涨是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9] - 专家建议完善服务费价格标准 增强市场化和透明度[9] - 需平衡行业发展与消费者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9]
郴电国际: 郴电国际关于分时电价机制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4
分时电价机制调整主要内容 - 执行范围变化:用电容量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且不适宜错峰用电的工商业单一制用电用户可选择执行分时平均电价,污水处理厂、医院、农业生产用电用户及100千伏安(千瓦)以下工商业用户可选择执行分时电价或平段电价 [1] - 时段划分变化:尖峰时段调整为7月、8月的20时-24时及1月、12月的18时-22时,9月不再实施季节性尖峰电价,7月、8月尖峰时段推迟至20时-24时 [1] - 平均浮动电价变化:选择执行分时平均电价的工商业单一制用户,分时平均浮动电价调整为0.07元/千瓦时 [2] 对公司的影响 - 综合因素影响:尖峰时段减少一个月、分时平均浮动电价下调、时段划分调整及用户用电习惯改变,将对2025年电力业务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2] - 收入测算:以2024年电量为基础初步测算,不考虑用户习惯改变的情况下,公司将略微增加收入382万元 [2]
用好价格杠杆 引导车网互动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9
车网互动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推动车网互动成为电力系统重要调节手段 [1] - 多地正在开展有序充电和反向放电等形式的小范围试点应用 [1] - 同步完善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探索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汽车响应电网需求 [1] - 有序充电是当前车网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在电力供应充足时段充电 [1] - 上海市居民社区个人充电桩谷段电价每千瓦时0.331元,仅为峰段电价的52% [1] 反向放电试点进展 - 新能源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可充分利用闲置储能资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2] - 山东省出台全国首个基于现货市场的公共场景下车网互动价格政策 [2] - 反向放电价格按照实时市场发电侧加权平均电价执行 [2] - 国网山东电力已通过大规模验证活动证实技术路线可行性 [2] - 山东省将反向放电价格机制延伸至居民充电桩,覆盖济南市和淄博市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设置和峰谷价差 [3] - 鼓励居民充电桩实行分时电价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低谷充电 [3] - 探索完善反向放电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反映新能源汽车调节价值 [3] - 拓展参与主体范围,挖掘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调节潜力 [3]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分时电价机制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7:16
分时电价机制调整主要内容 - 夏季峰平谷时长调整为10、8、6小时,春秋季峰平谷时长为7小时[1] - 尖峰电价时长由2小时延长至3小时[1] - 建立灵活尖峰电价机制,其他月份连续三日最高气温≥35℃时第三日启动尖峰电价[1] - 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可自愿选择执行分时电价[1] 对公司经营影响 - 全年低谷时长增加180小时,平段时长减少180小时[1] - 180小时高峰时段从用电价格较高的春秋季调整至价格较低的夏季[1] - 工商业用户可能调整生产计划,导致全年销售均价下降[1] - 初步测算2025年电力业务收益减少约850万元[1][2] 政策执行安排 - 调整政策自2025年5月1日起执行[1] - 最终影响金额以2025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为准[2]
时隔两年,四川自5月1日起再次调整分时电价机制
四川省分时电价机制调整核心观点 - 四川省时隔两年再次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新机制自2025年5月1日起执行,旨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季节性用电负荷变化[1][4] - 调整聚焦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尖峰电价机制优化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引导用户削峰填谷并缓解夏季高峰压力[2][12][13] - 全年低谷时段增加180小时,高峰时段从高价春秋季调整至低价夏季,预计工商业用户全年用电成本将降低[20] 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机制 - **夏季(7-9月)**:高峰时段增至10小时(11:00-18:00、20:00-23:00),平段8小时,低谷缩至6小时(1:00-7:00)[2][6] - **春秋季(3-6、10、11月)**:低谷时段增至10小时(22:00-次日8:00),高峰缩至7小时(10:00-12:00、17:00-22:00)[2][6] - **冬季(12-2月)**:峰平谷时段维持8小时不变(高峰10:00-12:00、16:00-22:00)[2][6] 尖峰电价机制调整 - **7-8月**:尖峰时段延长至3小时(13:00-14:00、21:00-23:00),取消12月、1月尖峰电价[2][6][13] - **灵活机制**:其他月份连续三日最高气温≥35℃时,第三日启动尖峰电价(时段同7-8月),以成都市气象预报为准[7][18] - **区域豁免**:攀枝花市、凉山州等电网送出受限区域暂停尖峰电价机制[3][15] 执行范围与用户影响 - **工商业用户**:50千瓦以下用户可自愿选择分时电价,其余执行范围不变[8][15] - **居民用户**:低谷时段维持23:00-次日7:00不变,充电设施按新峰平谷时段执行[8][16] - **动态调整**:电网企业需定期评估政策效果,结合供需形势动态优化分时电价机制[4][1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负荷特征**:2024年夏季最高负荷达7000万千瓦,日均高负荷超10小时,冬/春秋季负荷分别为夏季的70%、55%[11][12] - **区域差异**:主网夏季缺电力、冬季缺电量,攀西等区域全年供需宽松[12] - **政策目标**: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调峰,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12][13]
鼓励工商业配置储能!江西分时电价机制征求意见
江西省分时电价机制调整 核心观点 - 江西省通过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工商业用户削峰填谷 鼓励配置储能和综合能源利用以降低用电成本 [2][4] - 政策旨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储能产业发展 [4][8] 峰谷时段调整 - **季节性划分**:1月和12月高峰含尖峰时段为09:00-12:00、18:00-21:00(尖峰18:00-20:00) 低谷00:00-06:00 [8] - **夏季时段**:7-9月高峰17:00-23:00(7-8月尖峰21:00-23:00) 低谷含深谷01:00-05:00、11:30-14:30(深谷12:00-14:00) [9] - **其他月份**:3-6月和10-11月高峰16:00-22:00 低谷时段与夏季相同 [9] - **节假日深谷**:春节、五一、国庆节12:00-14:00执行深谷电价 [10] 电价浮动比例 - 工商业用户平段电价由市场化交易上网电价等构成 高峰:平段:低谷浮动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 [11] - 深谷电价较平段下浮比例由60%扩大至70% 尖峰电价保持较平段上浮80%不变 [11] 执行范围优化 - 除电气化铁路等特定行业外 工商业用户全面恢复分时电价执行 现货市场试运行后参与交易用户原则上不再执行 [12] - 已签订2025年中长期合同的需调整条款 市场交易合同需申报用电曲线并反映分时价格 [13] 配套措施 - 电网企业需升级计量和结算系统 分时电价损益按月分摊或分享给工商业用户 [13] - 明确禁止以分时电价名义变相实施优惠电价 要求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14] 行业影响 - 政策直接利好储能行业 通过电价差激励用户配置储能系统 [2][13] - 与新型储能发展形成协同 一季度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5.03GW/11.79GWh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