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文博日历丨长沙,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央视新闻· 2025-06-14 09:5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举行 [1] 长沙历史文化背景 -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5万年至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活动 [4] - 自秦朝设立长沙郡以来 城名、城址未曾改变 见证了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清及现代的变迁 [4] 长沙博物馆资源 - 长沙拥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32座 非国有博物馆20座 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10] - 长沙必打卡的8个宝藏地包括湖南博物院、长沙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炭河里青铜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 [4][5][10] 湖南博物院必看国宝 - 素纱单衣:仅重49克 透光率达75% 薄如蝉翼 轻如烟雾 [11] - T形帛画:深埋地下2000多年 据研究是一种招魂幡 暗藏古人"生命观" [13] - 长寿绣几巾:我国目前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几巾 用途类似今天的沙发巾 [17] -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我国目前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鼎 内壁铭文"大禾"印证古人"禾下乘凉梦" [19] - 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西汉辛追夫人家的"客厅"复原展示 展现西汉漆木器工艺 [21] 长沙博物馆必看国宝 - 唐长沙窑青釉"鸟飞平无近远"瓷盘:唐代长沙窑瓷器 反映唐朝流行文化 长沙窑是釉下多彩的重要发源地 [23][24] - 象纹大铜铙: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商周铜铙 用于古代两军交战时的撤退信号 [27] 长沙简牍博物馆必看国宝 - 龙纹漆木瑟:汉代出土的瑟中仅此一"见" 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弹拨丝弦乐器 [31] - 简牍: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十余万枚简牍 勾勒出吴国人的生活图景 现代词汇"合同""杀青"源于简牍 [34][36] 专题特展信息 -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2025年6月14日至10月12日 展出200余件(套)重磅文物 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 [37][39] - "心象——古干的汉字书法抽象艺术展":2025年5月16日至8月16日 展出古干60幅代表作品 融合汉字与现代抽象视觉艺术 [39][41] - "寻找《史记》中的古国"专题展:2025年4月26日至6月29日 展出180件珍贵文物 探索神秘古国历史 [41][43] - "文脉在兹 谊居千年"特展:2025年4月30日至2026年5月31日 展示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思想及古长沙人日常生活场景 [44][46]
名字超吉利的东北城市,给我香一跟头
36氪· 2025-06-11 19:19
城市概况 - 四平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是东北地区运输半径最短的城市,具有三省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1][2] - 历史上因"四战四平"战役成为军事要地,现市内胜利广场雕塑仍纪念这段历史[3] - 多民族文化交融形成城市核心气质,满、汉、蒙文化在此沉淀[1][4][5] 地理与旅游资源 - 夏季气候凉爽,长白山余脉隔绝暑热,科尔沁草原送风使其成为避暑胜地[2] - 拥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地质遗迹:伊通县16座火山构成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山门火山地质公园的酸性火山岩景观[4] - 满族文化资源丰富:叶赫镇是清朝三位皇后的祖籍地,伊通满族博物馆收藏民俗珍品,牧情谷保留完整萨满文化[4] 饮食文化 - 诞生老牌汽水"宏宝莱",其荔枝味汽水是东北一代人的童年记忆[7] - 代表性美食李连贵熏肉大饼使用10余种中药煮制,年销售额超2亿元(需核实数据)[7][8] - 伊通烧鸽子源自满族御厨秘方,现为特色烧烤食材,与烤冷面、排骨包子等构成量大实惠的饮食风格[8][9][13] - 冰淇淋消费特色突出,按斤称卖实现"冰淇淋自由",单价个位数[15] 文化产业 - 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发源地,1780年已创作《小两口串门》等原创剧目[16] - "四平警事"政务号通过荒诞短剧普法,2018年首创形式年增粉1400万[19] - 《二龙湖浩哥》系列影视作品构建"二龙湖宇宙",农村题材剧豆瓣评分达7.8分[19][20]
带孩子看看麦田里的历史
河南日报· 2025-06-02 07:42
旅游行业 - 河南巩义宋陵在麦收时节吸引大量游客,尤其是亲子家庭和摄影爱好者 [1][2] - 宋陵被称为"七帝八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被誉为"地上的露天石雕博物馆" [2] - 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郑州、太原、北京、重庆等地,部分游客多次往返 [2][3][4] 文化体验 - 家长带孩子实地感受历史文化,部分游客专门为孩子准备宋制汉服拍照留念 [2] - 游客表示实地寻溯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部分家庭还打卡了济渎庙和二里头遗址等其他文化遗址 [4] - 摄影爱好者频繁造访,试图捕捉宋陵四季不同的景观 [4] 景区特色 - 宋陵石像生分布在麦田中的独特景观成为网红打卡点,高铁与石像同框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4] - 景区周边道路停满车辆,包括大量旅游大巴,显示团队游需求旺盛 [2] - 当地村民的麦田因石像分布成为热门拍摄地点 [4]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央视网· 2025-05-25 20:27
晋祠的历史文化价值 - 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 [1] - 最初为纪念西周晋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历经千百年建设,涵盖我国古典建筑所有样式 [3] - 拥有857年历史的献殿、鱼沼飞梁(最早十字立交桥雏形)和圣母殿构成"古建三宝" [3] 晋祠的艺术珍品 - 圣母殿前檐现存最早木雕盘龙,殿内43尊宋代彩塑中33尊侍女像写实传神,反映宋代宫廷生活 [5] - 唐碑亭内"镇馆之宝"记录唐王朝初创历史 [5] - 包含西周柏树、唐代碑刻、宋代殿堂、明代牌坊等跨越多个朝代的文物 [7] 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 持续开展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 [7] - 晋祠庙会自明清延续,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年均免费接待青少年超10万人次,设立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7] - 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