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最新回应“柴怼怼”事件:胖东来人绝不妥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15:20
胖东来回应柴怼怼事件 - 公司运营负责人刘改敏强调胖东来23年来践行商业文明,倡导公平公正自由精神 [1] - 指责柴怼怼言论无事实依据,存在恶意炒作和诬蔑行为 [1] - 公司声明将依法维护权益,同时承诺信息透明化,欢迎社会监督 [1] 法律与监管动态 - 许昌市市场监管局检查显示胖东来唯初珠宝和田玉销售合规,抽查13件商品进货手续齐全 [2] - 公司表态若查实问题愿担责,但对不实指控将采取法律手段 [1] 财务数据披露 - 2025年一季度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占总营收0.34%,毛利率15%-16% [2] - 1-4月和田玉销售4177件,金额2959.2万元,平均毛利率≤20% [2] - 集团年度累计销售额80.27亿元,超市/百货/珠宝三大板块占比74.83%(44.10亿/8.02亿/7.94亿) [2] - 茶叶业态年度销售额达3.64亿元 [2] 业务结构分析 - 珠宝部门综合毛利率20%,和田玉业务占比极低 [2] - 超市业务贡献最大(44.10亿元),其次为百货和珠宝 [2]
于东来事件,谁在逼着企业家沉默?
虎嗅APP· 2025-05-06 17:30
胖东来事件分析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因玉石销售被质疑"暴利"而陷入舆论风波,公开销售数据、定价标准并送检产品以自证清白[3] - 事件升级后于东来威胁退出并关停公司,最终以删除动态和账号私密化收场[4][6] - 该事件反映网络环境中企业面临"造谣成本低、自证成本高"的困境,需承担法律、公关等多重压力[9][10] 行业乱象分析 - 类似事件已形成产业链:金龙鱼食用油运输争议需多方验证仍被质疑,三只松鼠遭遇职业索赔人恶意投诉[11] - 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是正面的73倍,平台算法优先推送争议内容助长恶性循环[18] - MCN机构数据显示争议人设转化率高于常规内容,部分资本主动策划冲突收割流量[19] 网红经济现状 - 情绪价值变现效率超过商品价值,某质疑视频使发布者互动量翻10倍,收益超日常卖货8万元[15] - 平台算法助推争议内容,如东北某主播虚假宣传却获流量倾斜,形成"骂得越狠涨粉越快"的畸形生态[16][17] - 用户行为存在矛盾:既谴责网红逃税又为炫富直播打赏,维权成本高导致多数消费者选择放弃[21] 企业家应对策略 -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王兴等选择沉默,董明珠雷军等公开维权但面临股价波动和舆论反噬[25][26] - 网络暴力产业化:专业写手制作负面内容敲诈企业,维权成本远超和解费用[28] - 法律保护不足导致企业家普遍选择沉默作为风险规避手段[29] 商业文明探索 - 胖东来实践"高福利=高效率"模式:员工年假40天/平均月薪近万,人效82.6万达行业均值3倍[30][31] - 经营哲学包括利润95%分给员工、商品毛利≤30%,曾出资8300万帮扶同行致19亿销售额损失[33] - 可持续商业文明需三方共建:制度保护企业名誉、技术破解自证陷阱、用户理性消费内容[34] 行业改造案例 - 胖东来模式已在永辉、步步高、中百集团等企业取得初步成效,证明高福利模式可行性[35]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
商业洞察· 2025-03-07 17:02
企业家背景与管理哲学 - 刘强东和于东来均出身贫困家庭,90年代从街边小店起步创业,经历商业打击后成功转型[4][10][12] - 两人均强调"对员工好"的管理理念,刘强东称员工为"兄弟",于东来主张"把员工当人看"[4][7] - 采用儒家家长式管理,将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管理范畴扩展到员工生活领域[7][8][19] 企业发展历程 - 于东来1995年创立"望月楼胖子店",1998年开设首家分店,同年刘强东创立"京东多媒体"[10][12] - 两家企业均以"货真价实"为立身之本,在假货横行的市场环境中建立口碑[12] - 非典期间京东转型线上,1999年胖东来引入量贩业态,分别奠定线上线下业务基础[12][13] 员工福利政策 - 京东为外卖骑手全额缴纳社保(含个人部分),2018年五险一金支出达60亿元[3][16] - 胖东来员工平均月薪7600元(许昌平均4812元),计划实现一线员工每日工作5小时、年休假2个月[3][20] - 永辉调改案例显示胖东来人效达6000元/人,是永辉非调改店的3倍[16][17] 商业战略差异 - 胖东来坚持区域化经营,2025年才计划进入郑州市场,强调"非规模"发展[20] - 京东持续扩张业务版图,从电商延伸至即时零售和外卖领域,抵御美团竞争[20] - 两家企业分别代表线下商超和线上零售的典型发展路径,近年尝试相互渗透但成效有限[14][20] 行业影响 - 提升基层员工福利成为商业文明进步标志,人力成本投入转化为客户体验提升[6][16] - 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政策受关注,企业人力规模与业务规模形成正向循环[17] - 传统零售业面临薪酬体系改革压力,胖东来模式证明高福利可带来高人效[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