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公司病
icon
搜索文档
离职高管万字长文谈阿里“大公司病”,马云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6-11 18:16
阿里巴巴内部反思与挑战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面临"大公司病"困境,包括战略不清、官僚主义、人才管理失效等问题,需通过文化重建和管理改革来应对 [1][2][4] - 公司外部收购多数失败(如口碑、饿了么、银泰等),内部创新不足,仅高德、UC等少数成功案例 [1] - 创始人马云及高管公开承认问题,CEO吴泳铭提出"重新创业",试图借AI浪潮重塑增长动力 [4] 具体问题分析 **1 业务表现与收购失败** - 2017年起增长疲态显现,互联网整体增速放缓 [1] - 收购的口碑、饿了么、Lazada等业务失去行业领先地位,银泰、大润发收购亏损 [1] - 独立创新业务稀缺,错失市场机会 [1] **2 组织与管理问题** - 人才管理失效:迷信外部人才,新人"阿里味"不足,员工级别通胀 [2] - 激励机制失灵:恶性绩效竞争导致合作成本高,真正做事的人减少 [2] - 战略模糊:既要又要的决策模式,运营数据虚假繁荣 [2] **3 文化与管理改革方向** - 需回归"客户第一、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 [2] - 改革HR体系,清除低效中高层,公开职级与绩效 [2] - 削减冗余业务,弱化运营数据泡沫,聚焦真实增长 [2] 高管回应与行业背景 - 马云认同公司发展需经历过程,但未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4]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强调以初创企业心态应对AI时代挑战 [4] - 互联网行业普遍面临类似问题,如京东被刘强东批评存在"躺平现象" [4]
字节跳动的图虫往事
晚点LatePost· 2024-11-04 21:53
字节跳动的创业文化演变 - 字节跳动早期通过收购具有创业精神的团队(如图虫)来注入创新活力,创始人张一鸣看重创业者对推荐系统的信念与执行力 [3][6] - 公司采用“App工厂”模式,头五年推出几十个新产品,其中至少三个用户破亿,抓住智能手机与4G普及红利 [4] - 早期员工如陈林、张楠、张利东等均来自创业背景,打破规则推动头条、抖音等核心产品成功 [9][10] 图虫的发展历程 - 图虫始于2009年北大摄影协会会长沈振宇的创业项目,早期定位摄影师社区,支持960像素高清图片上传,积累小众用户但商业化困难(年收入仅几十万) [6] - 2014年字节以约1500万元收购图虫,意图规避图片版权风险并探索相册产品“时光相册”,后因需求不成立项目终止 [6][7] - 2016年字节收购东方IC并入图虫,转向版权售卖业务,但随抖音崛起及AIGC冲击(如文生图工具普及),图虫逐渐边缘化并于2024年10月出售 [7][8] 大公司病的显现与挑战 - 字节员工从2018年4万增至超10万,新业务创业者需面对多层汇报与职能部门制约,创新空间压缩 [4][11] - 双月会等机制失效,管理层难以直接支持创业者,集体决策替代单一路径依赖(如游戏、教育行业试错成本高) [11] - 2023年CEO梁汝波承认大公司病严重,大模型布局落后同行五年,人才流失至初创公司效率显著提升 [11] 行业规律与公司生命周期 - 公司规模扩张后流程制度化,员工易混淆“过程与实质”,层级成为创新负担 [12] - 字节效仿Google管理方法但难逃官僚化,收购团队反馈Google现况类似“老鼠困于流程迷宫” [11][12] - 创业精神识别难度增加,悬殊体量下收购谈判难以平等,安全选择优先于高风险创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