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搜索文档
实测打标:上传未声明AI内容,微博、知乎一天了也没识别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15
生成式AI应用标识合规情况 - 10款生成式AI应用包括腾讯元宝、DeepSeek、文小言、夸克等均已按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生成文本、图片、视频内容添加标识[1][2] - 生成图片和视频的标识样式统一且下载后保留 其中豆包、夸克、即梦AI在下载后还会进行二次打标例如夸克在左上角添加"AI生成"字样 下载后右下角新增"夸克AI"水印[4] - 部分平台文本标识存在缺陷:DeepSeek和腾讯元宝的页面顶端提示会随对话增加消失 Kimi的底部提示字体小且为浅灰色难以察觉[4] 内容传播平台标识功能现状 - 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0款内容传播类APP均提供用户自主声明功能 允许发布时添加如"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标识[1][5] - 部分平台自主声明功能入口隐蔽 如微博需多次点击才能完成声明 在有效引导用户自主标识方面有待改进[1][5] - 平台对未声明AI内容的识别能力差异显著:豆瓣、今日头条、小红书、B站能迅速添加显著提示 而微博、知乎24小时内未能提示 去除原标识水印后能识别的平台更少[6] 行业合规实施挑战与建议 - 《标识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规范传播活动 多家平台已出台管理细则并上线相关功能[4][6] - 专家建议平台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提升对生成合成内容的检测、识别和管理能力 并加强平台间联动与经验共享以避免监管漏洞[7] - 需推动用户标识意识养成 提升公众对信息真实性及来源可追溯性的评估能力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普惠共享[7]
每天1小时,头条搬运视频副业实录:从0到月入4000的路径,今日头条怎么赚钱?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43
今日头条视频搬运盈利模式 - 通过搬运并二次处理抖音、快手等平台视频至今日头条获取广告分成收益 单日收益可达200元以上[1][3] - 零粉丝可起步 无需露脸或原创文案 依赖播放量获取平台广告分成[5] - 当前平台对原创度审核相对宽松 内容重复度不明显即可获得推荐 属于红利期机会[7] 账号运营与内容策略 - 需一机一卡一网络独立操作账号 避免多账号切换或共用WiFi以符合平台规范[7] - 新号初始阶段建议发布天气预报、节日运势等中老年群体内容快速起量 积累权重后转向情感、社会新闻等领域[9][12] - 每日发布2条视频 时长5-10分钟为宜 封面需吸引点击 标题需带悬念[16] 素材获取与加工方法 - 从抖音、快手选取粉丝数低于10万但单视频播放量较高的内容 使用去水印工具处理[13] - 通过剪映进行二次加工 调整尺寸、滤镜、添加配音或字幕以提高原创度[15] - 避免搬运大V视频以防侵权举报 建议添加片头片尾语音或总结字幕提升原创认可度[17] 收益结算与规模化运营 - 收益隔天结算 每周四可提现 到账速度快[17] - 单账号月收益可达4000元以上 多账号运营可倍增收益[18] - 成功案例显示 单条爆款视频播放量达十几万 单日收益超300元[18] 项目特点与执行要求 - 项目无需资金投入 依赖执行力和持续优化 每日耗时1-2小时[18] - 核心优势为可操作性强 适合普通人副业尝试 收益直接可见[18]
计算机点评报告:AI下半场,港股互联网
中邮证券· 2025-09-11 15:3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1] 核心观点 - AI技术赋能游戏和广告业务 驱动腾讯增值服务与营销服务高速增长 25Q2增值服务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16%) 营销服务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20%) [4][5] - 阿里云收入加速增长至26% 达333.98亿元 创三年新高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6] - 中国超级APP具备显著流量优势 微信MAU达11亿 淘宝MAU达9.7亿 支付宝MAU达9.3亿 抖音MAU达9.0亿 互联网大厂有望主导AI入口权 [7] 行业表现 - 计算机行业收盘点位5307.24 52周最高5841.52 52周最低2855.49 [1] -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显示计算机板块相对沪深300有超额收益 [2][3] 重点公司业绩 - 腾讯25Q2营收1845亿元(同比+15%) 经营盈利692亿元(同比+18%) 本土游戏收入404亿元(同比+17%) 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35%) [4][5] - 阿里CY25Q2资本支出386.76亿元(同比+220%) 创历史新高 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 [6] - 阿里开发新款AI芯片以填补英伟达市场空白 目前正在测试中 专注于AI推理任务 与英伟达兼容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易、快手、小米集团、京东集团、腾讯音乐、金蝶国际、百度集团、商汤、金山云、金山软件、哔哩哔哩、美图公司、中国软件国际、浪潮数字企业 [8]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3:08
核心观点 - 反诈主题微短剧《云端捕手》上线 通过真实案例改编和短平快形式提升公众防诈骗意识 [1][4][7] - 短剧行业正从娱乐功能向社会价值承载转型 政策引导下成为连接各行各业的重要媒介形态 [8][10][17] 剧集内容与形式 - 剧集采用62集×2分钟竖屏格式 完全适配移动端观看习惯 [4] - 第一集2分钟内完成两攻两守一反转 节奏快且冲突密集 [4] - 揭露伪装富豪卖课案 电子菩萨案 软色情擦边诈骗等高发诈骗类型 [1] 制作与出品背景 - 由红果短剧 法治日报社法报文化 抖音反诈中心等五家机构联合出品 江西省反诈中心指导 [1] - 故事蓝本源自抖音集团旗下平台真实反诈案件 [1] - 法治日报社提供专业视角和真实细节 江西省反诈中心审核并基于真实案例建议 [8] 行业数据与受众分析 - 微短剧受众覆盖各年龄层:18-30岁用户占比42.5% 40-59岁用户占36.7% 60岁以上用户达15.8%且呈增长态势 [7] - 2025年上半年普法剧 文旅剧 品牌定制剧等品类实现明显增长 [17] - 短剧形式对中老年人和低估诈骗风险的年轻人具有触达优势 [7] 社会价值与行业转型 - 短剧行业从流量追逐转向社会价值赋能 成为助力其他行业发展的工具 [17] - 红果短剧通过"果燃计划"构建品质内容生态 已立项超90部精品短剧 涵盖文化传承和历史宣传 [10] - 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 引导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7] 传播效果与创新模式 - 短剧以轻量化形式实现大传播 能在极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 [4][7] - "主流媒体+平台机构+市场力量"模式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可复制样本 [10] - 反诈内容通过短剧可系统还原案件前因后果和心理博弈过程 [7]
人工智能时代: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超越“张一鸣悖论”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48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正侵蚀原本为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初级职位 [1] -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多依赖AI工具生成个性化定制简历 [1] -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利用先进AI技术筛选简历导致AI生成简历被自动过滤 [1] 科技行业招聘趋势变化 - 科技公司和部门对初级软件工程师需求急剧下降 [3] - 企业更倾向于使用AI大模型自动调试和优化代码 [3][4] - 字节跳动创始人提出企业渴望顶尖人才但往往从无经验人员成长起来的招聘观点 [1] 计算机专业就业挑战 - 初级编程和调试岗位被AI取代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造成沉重打击 [4] - 企业减少初级码农招聘导致毕业生失去实践机会和成长经历 [4] - 可能造成技术断代并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 高等教育应对措施 - 高校尝试教育改革引入编程助手课程 [4] - 培养具备AI素养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 [4] - 教育改革效果仍需时间验证 [4] 其他行业受影响情况 - 法律服务、金融信息、行政文书等领域正受到AI助手工具冲击 [6] - 垂直领域智能体普及导致越来越多初级岗位面临消失风险 [6] - 技术变革虽是人类文明进步但直接影响个体就业 [6]
“人均7个月就走”,工龄争议背后,藏着字节跳动哪些组织秘密?
36氪· 2025-08-26 17:22
公司组织架构演进 - 2012年采用极简架构实现快速决策 版本迭代每周3-4次 决策上线周期少于24小时[2] - 2016年升级蜂窝中台模式 将推荐算法/内容审核等能力模块化 支持多产品并行开发[3][4] - 2020年建立分布式创业网络 全球业务拆分为217个创业单元 每个单元享有独立人事/预算/合规决策权[5] 管理技术体系 - OKR系统经历三次迭代:1.0阶段(2014-2016)实现目标穿透 2.0阶段(2016-2019)实现数据驱动 3.0阶段(2020至今)实现资源联动[7] - OKR 3.0采用算法权重公式:权重=F(历史绩效40%+能力评分30%+项目稀缺度20%+价值观10%) 资源分配周期缩短至7.2天[8] - 内部资源市场实现资源数字化 标签体系达百万级条目 资源复用率评分与服务器配额挂钩(评分提升1.5分对应配额增加30%)[10][11] 人才管理机制 - 建立创业行为量化模型:机会捕捉能力(非职责内创新提案数/跨领域信息敏感度) 资源撬动能力(内部交易额/协作响应速度) 风险承担意愿(创新项目参与度/可控试错次数)[17][18][19] - 实施抗熵增干预机制:架构熔断(超阈值自动拆分业务单元) 知识代谢(3年未引用文档自动标记) 活力指数监测(触发创业激励包释放)[20] - 内部活水机制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 资源匹配时间从3-12天缩短至6-8小时 采用基础资源积分制/核心资源成本分摊/稀缺资源竞价三类定价模式[11][12] 经营绩效表现 - 2024年全球营收1550亿美元 超越腾讯的1350亿美元[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30亿美元 超越Meta的423亿美元 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社交媒体公司[6] - 项目试错周期控制在3个月 存活率要求大于45% 跨区协作指标要求大于60%[5] 战略定位演进 - 0-1阶段聚焦信息分发效率 今日头条上线3个月用户破千万 延迟至2014年才启动商业化[2] - 1-10阶段通过蜂窝中台支撑多产品矩阵 避免重复造轮子 实现规模经济[3][4] - 10-100阶段采用分布式网络应对全球化 决策权与责任匹配 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5][6]
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张一鸣悖论”?
搜狐财经· 2025-08-26 16:22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剥夺大学生初级岗位 导致今年大学生就业尤其困难[1] - 企业使用AI编程助手降低对初级软件工程师需求 科技公司和部门广泛采用此类工具[7] - 初级编程调试岗位被AI化取代 这些原本是大学毕业生可获得的入门级职位[7] 招聘市场技术变革 - 企业HR部门使用AI工具筛选简历 自动过滤AI生成的简历[6] - 应聘端和招聘端软件服务商升级AI能力 形成相互攻防的技术竞争[6] - HR部门因采用AI工具而裁员 将简历筛选工作交给AI大模型[6] 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 -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较高失业率 特别是在应届生和毕业两三年群体中[6] - 高校尝试教育改革引入编程助手课程 但需数年时间才能看到成果[9] - 企业不再招聘初级码农导致技术断代 毕业生缺乏实践机会和成长经历[9] 行业应用扩展 - 垂直领域智能体开始普及 冲击法律服务、金融信息、行政文书等初级岗位[9] - 国内领先AI大模型公司推广编程助手 宣传比人类更快更好地调试代码[7] - AI工具可快速生成个性化定制简历 大学生为此付费并在几分钟内获得多份简历[4] 企业招聘策略 - 字节跳动曾提出招聘悖论:要求五年经验千万DAU产品经验 但实际高管团队均未达到该标准[3] - 企业需要大牛但大牛从小白养成 却又不招聘小白 形成人才供需矛盾[3] - 字节跳动通过内部培养成功打造管理团队 包括今日头条CEO和抖音总裁等[3]
周受资晋升一位女将,鹤岗状元,北大学姐
创业邦· 2025-08-17 11:23
组织架构调整 - TikTok CEO周受资发布全员邮件 将核心产品团队和信任与安全产品团队合并组建平台责任团队[3] - 訾婧鑫接替王赢磊出任TikTok直播负责人 向产品运营负责人支颖汇报[3][14] - 涉及多个关键人物岗位调整 包括亚当·普莱泽担任美国数据安全总经理等新任命[23] 高管团队背景 - 新任直播负责人訾婧鑫为90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 曾就职麦肯锡 2017年加入字节跳动[4][8] - 訾婧鑫曾主导抖音直播DAU年增50% 并负责TikTok东南亚电商业务 印尼市场贡献最高70%收入[10][12] - 产品运营负责人支颖为90后 2016年加入字节 2023年从抖音转岗TikTok负责产品开发与全球化战略[18][20] - 原直播负责人王赢磊为90后 成功领导TikTok直播全球扩张 直播打赏贡献总营收20%-30%[15][18] 业务战略重点 - TikTok电商2021年进军东南亚 訾婧鑫担任业务负责人 市场份额进入当地前三[10][12] - 2023年推出全托管电商项目"S" 由訾婧鑫负责 整合跨境与本对本业务[12] - 公司计划将东南亚电商经验应用于欧美市场选品 提高转化率[12] - 直播业务成为TikTok最重要业务板块 本次调整旨在应对美国市场不确定性[3] 运营效率优化 - 2025年初信任与安全部门达4万人 2024年计划投入超20亿美元[22] - 2025年2月起全球裁减信任与安全部门员工 从印尼扩展至多国[4][22] - 通过团队整合将安全理念嵌入产品设计全流程 提升内容审核与数据保护效率[4] - 可能因更多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审核而裁员[23] 数据安全合规 - 成立美国数据安全管理团队USDS 作为美国用户信息看门人 与字节跳动隔离[25] - 扩大美国办事处作为全球总部 由甲骨文认证应用程序数据安全性[25] - 特朗普第三次延长TikTok关闭期限 当前截止日期为9月17日[26] - 重组旨在使TikTok更好应对全球监管压力 特别是美国数据安全要求[4][26]
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十大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39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 1994年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网络时代,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拥有最多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1] -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活跃,深刻改变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进步 [1] - 互联网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商界领袖,形成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群体 [1] 中国十大互联网企业家 马化腾(腾讯) - 1998年创立腾讯,2000年推出QQ(首个超10亿用户产品),2011年推出微信重塑移动互联网生态 [3] - 核心产品包括QQ、微信、腾讯游戏(全球最大在线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社交、支付、视频、音乐等12个领域 [3] - 2004年香港上市(首家内地互联网港股),2014年入选《财富》中国商界领袖榜首 [3] 马云(阿里巴巴) - 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改变全球电商格局,2004年支付宝开创移动支付新时代 [5] - 2013年余额宝革新互联网金融,2014年纽交所上市创全球最大IPO记录 [5] - 2019年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4次问鼎中国首富 [5] 李彦宏(百度) - 2000年创立百度(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2005年纳斯达克上市 [7] - 2010年布局AI,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领先,2023年入选时代百大AI领袖 [7] - 2008年入选改革开放30人,2018年成首位登《时代》封面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7] 张一鸣(字节跳动) - 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算法革新信息分发) [9] - 2016年抖音/TikTok成为全球短视频标杆,2018年TikTok登顶苹果商店下载榜 [9] - 2019年成80后白手起家首富,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精英 [9] 王兴(美团) - 2010年创立美团,2013年外卖业务两年内超越饿了么,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 [11] - 2018年港交所上市(同股不同权第二股),2019年市值中国互联网第三 [11] - 业务覆盖团购、外卖、旅游、共享单车等O2O全生态 [11] 丁磊(网易) - 1997年创立网易,推出中国首个免费邮箱,2002年开发首款成功国产网游 [13] - 2003年成双料首富(胡润/福布斯),旗下《梦幻西游》《阴阳师》等游戏爆款 [13] - 转型推出网易云音乐、考拉海购等产品,现为中国第二大网游公司 [13] 张朝阳(搜狐) - 1998年创立搜狐(首家全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成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中文门户 [15] - 2005年成奥运首个互联网赞助商,2008年创1小时访问量破亿记录 [15] - 2017年旗下搜狗上市,成为首个拥有3家美股上市公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15] 黄峥(拼多多) - 2015年创立拼多多,社交电商模式通过微信裂变快速获客 [17] - 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推出Temu登顶美国应用商店 [17] - 2024年市值超阿里成中国电商第一,同年8月登顶中国首富 [17] 程维(滴滴) - 2012年创立滴滴,2016年合并Uber中国成网约车霸主 [19] - 2016年入选《财富》全球年度商业人物,2021年纽交所上市后因监管退市 [19] - 首创一站式出行平台,改变国人出行方式 [19] 周鸿祎(360) - 2006年创立360,首创免费安全模式颠覆行业,成最大互联网安全服务商 [21] - 业务扩展至浏览器、杀毒、手机助手等,2011年纳斯达克上市 [21] - 以"互联网斗士"著称,曾与腾讯、百度激烈竞争 [21]
百度、腾讯、字节加速“卡位”AI搜索,竞逐6.85亿用户“新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9:59
微软Bing API关闭与行业影响 - 微软于8月11日正式关闭Bing Search API 切断中小搜索应用和工具公司对Bing搜索结果数据的直接调用能力 [1][2] - 微软提供替代方案Azure AI Agents平台的"Grounding with Bing Search" 开发者仅能获取经大模型整合的答案而非完整结构化数据 [2] - 该事件标志搜索行业从开放链接索引模式转向封闭AI驱动生态 核心竞争力转向AI答案生成与生态控制权 [1][2] 全球AI搜索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6月 中国AI搜索引擎应用月活跃用户规模达6.85亿 [1][5] - 谷歌通过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将生成式AI融入搜索 优先展示AI生成答案并测试购物广告嵌入 [3] - 微软以Bing Chat和Copilot作为AI搜索入口 尝试插入原生广告链接及行业特定AI广告功能如Compare & Decide [3][4] 中国厂商AI搜索布局 - 百度依托文心一言将AI摘要嵌入搜索结果 月活跃用户达3.22亿 预计AI搜索未来2年释放10倍商业空间和延伸3倍经营时间 [5] - 腾讯通过微信"搜一搜"和AI助手"元宝"实现上半年AI搜索用户增量约1.63亿 [6] - 字节跳动利用抖音和今日头条生态实现上半年用户增量累计约2.4亿 通过AI生成笔记摘要或视频推荐满足搜索需求 [6] 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发展 - GEO成为品牌争夺AI答案引用席位的关键工具 中国GEO相关市场预计2027年达百亿级规模 [1][8] - 海外平台如Profound、Goodie和Daydream可模拟AI模型回答逻辑 老牌SEO工具商Ahrefs和Semrush推出GEO监控功能 [8] - GEO流量增长快速但尚未成为主流 Tally公司案例显示GEO流量仅占网站总流量10%左右 传统SEO仍是更主流渠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