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曾100小时连轴转、与拜登同车出差——她是澳洲基金圈的逆袭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6-12 05:44
投资经历与业绩 - 14岁时用1000澳元零花钱开始投资,首次重仓农业公司Great Southern Plantations一年内资金翻倍但十年后公司破产导致本金全亏 [2] - 目前担任Pendal Horizon可持续澳洲股票基金联合基金经理,管理规模3.35亿澳元,该基金在Mercer调查中排名第四 [2][5] - 基金过去12个月扣除费用后回报率20%,跑赢基准指数13.17%,但过去五年因科技股重仓和加息周期跑输基准 [5][8] - 基金主要持仓包括联邦银行(市值突破3000亿澳元)、CSL、Telstra、力拓、国民银行与西太银行 [3][5] 当前投资策略与操作 - 近期在A2 Milk股价暴涨30%后获利了结,同时在NextDC暴跌时加仓 [6] - 认为NextDC被市场误杀(股价从18.25澳元跌至10.04澳元),目前13澳元附近属"价值洼地" [6][7] - 继续看好Xero(5月上涨12%),认为其资本回报率提升将转化为更高盈利能力和估值倍数,全球订阅用户增长6%至440万 [8][9] - 看好工程集团Downer EDI(今年上涨14.5%),认为尽管面临监管调查和集体诉讼,公司治理正在改善 [9] - 看好Seven Group Holdings(SGH),认为住宅建设市场回暖时将显著受益,员工持股参与率近20%显示企业文化良好 [9] 持仓公司动态 - 联邦银行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澳元 [3] - Xero在美国市场策略见效,CEO表示全球订阅用户达440万 [8] - SGH持有Coates与Boral等工业企业,Stokes家族控股50.9% [9]
谢霆锋,香港的下一位商业大佬
创业家· 2025-05-27 18:02
核心观点 - 谢霆锋从演艺明星转型为成功创业家,通过"忠于自我,做到极致"的理念在娱乐和商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4] - 锋味品牌通过极致产品力和文化内涵实现快速增长,成为年销售过亿级的食品品牌 [12] - PO朝霆后期制作公司从零起步发展为亚洲一流团队,证明了其商业眼光和执行能力 [20][21] - 谢霆锋的商业布局体现对中国文化和国货品牌的支持,包括特步投资和退出加拿大国籍等举措 [26] 锋味品牌发展 - 2014年推出《十二道锋味》综艺节目,旨在推广美食文化 [9] - 2016年成为首位获"米其林之友"奖项的华人 [11] - 2021年创立锋味派品牌,三个月内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11] - 产品开发坚持高标准:烤肠采用70%黑猪肉+30%鸡肉配方,拒绝防腐剂和色素 [11] - 截至2025年4月数据:爆汁烤肠累计销售额15亿元,意面/午餐肉/小笼包年销售过亿,复购率65% [12] - 线下覆盖全国160个城市15000+门店,并启动国际化布局500余家门店 [12] PO朝霆创业历程 - 2003年23岁时创立,为当时中国唯一全数码流程后期制作公司 [15] - 创业动机源于发现香港缺乏优质后期制作公司,决定填补市场空白 [16] - 初期隐姓埋名运营,避免利用明星身份 [17] - 聘请资深专业人士杨文杰管理,第二年即实现盈利 [19] - 2010年已发展为上百人团队,占香港广告市场60%份额(每60秒广告占36秒) [20] - 2016年出售控股权给数字王国,净赚超亿港元 [21] 商业理念与战略 - 创业方法论:找对的人做对的事,参考足球管理模式 [19] - 产品哲学:通过持续练习构建稳定,每道菜品打磨几十次才上市 [11] - 国际化视野:推动中国美食文化出海,搭建东西方美食桥梁 [24] - 国货支持:2002年起代言特步,2016年投资2250万港元,2020年追加1240万港元 [26] - 身份认同:2021年申请退出加拿大国籍,强调"本来就是中国人" [26] 行业影响 - 在明星餐饮频繁"翻车"环境下实现持续增长,展现差异化运营能力 [12] - 为香港娱乐和商业领域树立新一代标杆,延续"狮子山下精神" [27] - 证明跨界创业者可以通过极致专注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 [4][13]
“广东好人”谢英珠:创业逐梦不停步 公益善举践初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6:52
公司发展历程 - 上世纪90年代谢英珠辞去国企工作,筹集10万元资金创办富景食品有限公司 [3] - 2000年二次创业成立江门市裕景食品有限公司,初期厂房仅100多平方米 [3] - 通过背调味料跑批发市场拓展业务,赢得佛山等地客户信任 [4] - 目前厂房面积扩大至5600多平方米,产品种类从单一调味料发展到100多种 [6] - 业务覆盖珠三角及港澳市场,并远销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6] 行业地位与认证 - 公司2003年获"全国质量信用企业"称号 [6] - 2012-2015年连续4年获江门市"守信用,重合同"荣誉称号 [6] - 通过国家技术监督机构认证 [6] 行业影响力 - 担任江海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会长期间推动政企沟通 [7][9] - 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义卖活动,解决会员资金、物流、质检等问题 [9] - 向政府部门提出食品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9] - 现任江海区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江门市条码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7] 社会责任 - 2019年成立"裕景慈善基金",累计捐款30多万元惠及600多人次 [11] - 2003年起每年资助10多名贫困学子至大学毕业 [11] - 在江门市第八中学设立奖学金,广西崇左捐资助学累计20万元 [11] - 2017年起参与广西崇左帮扶,购买贫困户农产品达1100多万元 [11]
阿里巴巴打响核心战役:重启内部转岗机制 吴泳铭再提“创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3:42
组织架构调整 - 阿里尚未宣布取消"1+6+N"组织结构但已打通内网并重启内部转岗机制 [1] - 2023年3月公司启动"1+6+N"组织变革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各业务单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1] - 该变革被视为阿里24年来最重要组织变革当时提出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可能性 [1] - 2023年11月公司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并暂缓盒马IPO2024年3月撤回菜鸟上市申请 [1] 战略方向调整 - 集团CEO吴泳铭呼吁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强调围绕"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主线进行业务聚焦和优先级重组 [2] - 公司将以饱和式投入聚焦几大核心战役多个业务方将协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 [2] - 阿里全球总部设立"湖畔小屋"象征公司持续创业精神和对创新的追求 [2] - 2024财年年报中管理层表示未来10年将视公司为初创企业坚守使命初心以创业精神持续创新 [2] 企业文化活动 - 马云在"阿里日"前夕现身总部湖畔小屋与CEO吴泳铭共同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3]
三一集团董事长解码企业家精神 《创业有得聊》见证新生代创业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5-11 11:45
三一集团发展历程 - 三一集团从涟源焊接材料厂发展为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历时近40年 [2] - 董事长向文波放弃"铁饭碗"投身商海,坚持"产业报国"理念 [2] - 公司以"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为使命 [6] 新生代创业项目 - 远程操控系统可实现井下设备空调房内精准操作,提升安全性与效率 [5] - 混凝土降碳剂减少水泥用量30%-50%,降低碳排放并提升搅拌站20%以上毛利润 [6] - 降碳剂已通过中国国检集团认证,应用于数百万平米建筑 [6] 创业管理哲学 - 20人规模团队应注重沟通效率而非复杂架构 [5] - 三一法国工厂43人支撑1700万欧元销售,体现精细化运营 [7] - 初创企业应避免盲目追求架构复杂化,"沟通基本靠喊"更高效 [7] 行业竞争观点 - 未来竞争是"质"的比拼而非"量"的较量 [7] - 人工智能时代可能颠覆现有产业格局,机器人领域存在新机遇 [7] - 专利构建是技术型企业的核心护城河 [6] 创业环境分析 - 湖南创业支持力度大,"背着双肩包就能创业" [6] - 当前时代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试错空间 [6] - 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是未来创业者的生存之道 [9]
马云,突然现身!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23:06
马云现身阿里总部 - 马云于5月9日晚现身阿里总部"湖畔小屋",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并持续创新 [1][4] - 湖畔小屋是复刻1999年创业时期的湖畔花园公寓,开放3天即成为热门打卡地 [5][7] - 马云身着白色T恤并佩戴"风清扬"工牌 [5] - 2024年底至今马云多次在杭州露面,包括蚂蚁园区、阿里杭州园区和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 [9] 阿里组织架构传闻 - 5月9日下午有传闻称马云将回到阿里上班,公司组织架构可能回归大集团 [3] - 阿里方面未对传闻作出正式回复 [3] 阿里CEO吴泳铭表态 - 吴泳铭在阿里内网发布《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帖子,呼吁员工回归创业精神 [10][11] - 强调复刻"湖畔小屋"是为了提醒阿里仍在创业阶段 [11] - 表示全球技术浪潮正在开启新时代 [11] 淘宝业务升级 - 淘宝闪购于5月2日提前全量上线,原定5月6日上线 [12] - 淘宝天猫旗下"小时达"业务升级为"淘宝闪购",获得一级流量入口 [12] - 推出大幅优惠活动,如原价23元饮品降至7.8元且免配送费 [12] - 淘宝表示将聚焦消费者福利而非炒作 [12]
马云,再佩“风清扬”工牌
新华网财经· 2025-05-10 15:18
阿里巴巴创业精神与战略调整 - 马云在5月9日现身杭州阿里总部,佩戴"风清扬"工牌并参观复刻版"湖畔小屋",强调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1]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表《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内网帖,呼吁回归初心并重新创业 [1][3] - 复刻版"湖畔小屋"在杭州全球总部亮相,象征阿里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和对创新的追求 [1][3] - 公司过去两年主动变革,重塑业务核心并打造适应未来的组织阵型 [3] - 战略调整为"用户为先、AI驱动",对业务方向进行重新聚焦和优先级重组 [3] - 将以饱和式投入聚焦几大核心战役,选择长期和全局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 [3] - 强调运用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和提升效率,在工具支持、组织保障、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 [3] 马云近期活动与AI观点 - 马云2024年12月8日亮相蚂蚁园区,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二十周年活动上重点谈及AI思考 [5] - 2025年2月11日马云现身阿里杭州园区,前往闲鱼工位 [5] - 2025年4月10日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马云表示高科技应呵护人间烟火而非仅征服星辰大海 [6] - 马云强调科技人员责任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服务人类,而非取代人类 [6] 其他相关信息 - 湖畔小屋是1999年阿里初创团队工作场所,工程师们常打地铺 [1] - 吴泳铭表示阿里历史上颠覆性创新都源于打破常规选择艰难道路 [3]
阿里内部内网互通并启动工牌焕新,知情人士:提升精神凝聚力
新京报· 2025-05-10 12:33
公司内部调整与文化建设 - 阿里巴巴全面打通内网权限并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 启动工牌焕新 [2] - 公司否认马云回归及取消1+6+N模式的传闻 强调创始人从未离开 [2] - 权限打通聚焦精神文化层面 旨在提升员工凝聚力 [2] - 复刻版"湖畔小屋"亮相杭州总部 象征持续创业精神 [3] 管理层动态与战略方向 - CEO吴泳铭呼吁员工回归初心 以创业者心态应对AI科技革命 [2] - 马云现身杭州总部 佩戴"风清扬"工牌并鼓励员工坚持创新 [3] - 公司过去两年围绕"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重组业务优先级 [4] - 未来将以饱和式投入聚焦核心战役 强调整体协同价值 [4] 业务战略与技术创新 - 阿里巴巴明确AI驱动为核心战略 主动进行业务聚焦 [4] - 公司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新起点 计划通过战略重组把握机遇 [4]
马云现身打卡阿里总部“湖畔小屋”,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15
公司动态 - 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现身阿里总部"创业公寓"湖畔小屋,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1][4] - "湖畔小屋"是等比例复刻1999年马云和创始团队创业的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开放3天已成为阿里总部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最热打卡地之一 [4] - 1999年马云和创始团队在湖畔花园简陋的毛坯房开始创业,包括吴泳铭在内的工程师们有时写程序晚了就打地铺 [6] - 2003年非典期间阿里全员居家隔离办公,淘宝在此期间于湖畔花园上线,2004年阿里决定将每年5月10日定为"阿里日" [9] - 阿里妈妈、钉钉等诸多创新业务均在湖畔花园孵化 [9] 企业文化 - 吴泳铭发布《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帖子,呼吁全体阿里员工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强调阿里巴巴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和永远对创新的追求 [9] - 吴泳铭表示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来思考 [9] - 马云在2019年重回湖畔花园时表示阿里巴巴会一直铭记湖畔文化和"车库文化",这种梦想让公司砥砺前行 [10] 历史回顾 - 1999年阿里创业团队在小区石凳上开会讨论互联网发展 [8] - 1999年工程师们在创业间隙难得的放松 [8] - 2019年马云重回湖畔花园创业地的视频再次在阿里内网走红 [9][10]
阿里吴泳铭再提创业,将采用“饱和式投入”打法
虎嗅APP· 2025-05-09 18:47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创业初心"战略,要求以饱和式投入聚焦核心战役,包括国内外电商、AI+云计算、互联网平台产品,并强调长期全局价值优先[2][8] - 核心战役将采用多业务协同模式,通过组织架构整合(如2025年重叠资源合并)和高管人事调整强化协同效应[3][6] - 改革涵盖绩效机制、考核体系、工具支持三大维度,明确将AI增量指标纳入员工考核(如电商板块要求AI工具渗透率提升)[6][8] AI驱动业务转型 - 2025年起全业务线推进AI化转型,电商板块将AI带来的GMV增量、用户增长数据列为团队核心指标[6] - AI技术被用于解决"部门墙"问题,例如报表审核环节应用AI后提升人效并降低沟通成本60%以上[6] - 公司计划通过AI工具客观评估员工绩效,减少主观因素影响,同步探索AI to C新方向突破[6][8] 组织与人才机制变革 - 研究跨部门人才流动方案,拟取消"兄弟公司跳槽需清司龄"传统制度,建立技术人才专属晋升通道[3] - 推动年轻高潜人才(尤其技术岗)快速晋升,目标本财年内完成新基础架构和流程制度搭建[3][6] - 复刻湖畔小屋象征性举措旨在重塑创业文化,配合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4][10] 战略背景与行业动向 - 调整契机源于AI技术革命,公司认为既有优势可能因技术跨代际创新转变为劣势[5][8] - 行业面临效率瓶颈,AI被视为突破组织惯性的关键工具,可重塑业务流与用户体验[6][9] - 公司历史创新案例(淘宝、支付宝)被重申为参照系,强调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价值[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