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搜索文档
有抑郁表现并非得了抑郁症 这三个概念要区分开→
央视新闻· 2025-05-22 12:40
抑郁情绪 -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由生活事件如考试失利、工作压力大等引发 [2] - 抑郁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的适应性反应,具有提醒休息、恢复精力的作用 [2] - 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放松、运动、倾诉等方式缓解 [2] 抑郁症状 - 抑郁症状是情绪、认知、行为三个层面的失衡,表现为心情低落、焦虑烦躁、认知消极等 [5] - 抑郁症状包括睡眠紊乱如失眠、早醒、嗜睡,以及躯体症状如食欲、体重变化 [5] - 抑郁症状是压力下的阶段性反应,可通过主动调节或专业帮助好转 [5] 抑郁症 - 抑郁症是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特征的心境障碍,比抑郁情绪和症状更严重 [6] - 抑郁症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且每天都会出现抑郁症状 [6] -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主观感受,干扰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 [7] - 需排除躯体疾病引发的类似抑郁症症状 [7]
关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 这些你需要了解
中国青年报· 2025-04-26 10:49
抑郁症的普遍性与误解 - 大约每5人中就有1人会在人生某个阶段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 [2] - 抑郁症常被误解为单纯情绪低落,实际包含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 [2]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表现 - 2/3抑郁症患者首次就医主诉为躯体症状 [3] - 常见躯体症状分布:失眠(64.6%)、体重减轻(38.5%)、食欲不振(37.6%)、循环系统不适(31.3%)、头痛(31.3%)、性欲减退(31.0%)、胃肠道/呼吸系统症状(各29.6%)[3] - 躯体症状可涉及呼吸系统(胸闷)、泌尿系统(尿频)、消化系统(便秘)及全身性症状(疲倦)[3] 睡眠与抑郁症的关联 - 睡眠紊乱是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少数出现嗜睡 [4] - 周末补觉≤2小时对预防抑郁有益,超过2小时则效果不明显 [4] 食欲与精力变化特征 - 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食欲降低伴体重减轻(38.5%)或食欲亢进伴体重增加 [5] - 患者常出现与工作量不匹配的持续性疲惫,休息无法缓解 [5] 文化差异与诊疗现状 - 中国患者更倾向报告躯体症状而非情绪问题,因文化病耻感较低 [6] - 综合医院抑郁症漏诊率达86%(73例确诊中仅10例曾被识别)[7] 症状鉴别与误诊风险 - 躯体症状易导致误诊为躯体疾病,延误治疗 [7] - 同类症状可能出现在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或普通人群中,需专业鉴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