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6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09:14
今日重点推荐 2025 年 06 月 09 日 | 指数 | 收盘 | | 涨跌(%) | | | --- | --- | --- | --- | --- | | 名称 | (点) | 1 日 | 5 日 | 1 月 | | 上证指数 | 3385 | 0.04 | 2.09 | 1.13 | | 深证综指 | 2008 | -0.12 | 2.5 | 1.82 | | 风格指数 | 昨日表现 | 1 个月表现 | 6 个月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大盘指数 | -0.14 | 1.68 | -2.18 | | 中盘指数 | 0 | 0.46 | -6.34 | | 小盘指数 | -0.19 | 0.58 | -2.23 | | 行业涨幅 | 昨日涨 | 1 个月涨 | 6 个月涨 | | 油服工程 | 1.78 | 3.91 | -5.97 | | 非金属材料 | 1.7 | -1.18 | 2.55 | | Ⅱ 工业金属 | 1.68 | 2.73 | 4.18 | | 农化制品 | 1.58 | 6.87 | -0.77 ...
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建议落地,变北京发展新动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2 22:27
北京作为首都,一直是外资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首选之地。1999年,在北京市扩大对外开放的大势中,顾 问会应运而生,秘书处设在北京市贸促会。这是北京市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和服务外资的一项重大举措 和标志性机制。 2024年3月,第十六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在雁栖湖举办。此次顾问会中期会议上,北京市 贸促会党组书记章建伟介绍,对于顾问们的建议,市贸促会全面梳理,形成扩大服务业开放、培育新质 生产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可持续发展等4个方面、72条建议的工作台账,先后分3批次发送46家 相关委办局、各区和经开区办理落实。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1日,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2025年中期会议在京举行,向顾问单位反馈第十六届顾问会 顾问咨询建议转化落实情况。据悉,多数建议已经落地转化为北京发展的新动力。 "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成为其中一员。"瑞穗银行(中国)行长吉浦贤哉表 示,瑞穗银行(中国)在北京已经拥有40多年的历史,是分行中规模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分支机构。 今后瑞穗金融集团和瑞穗中国作为外资金融机构期待利用资源为北京市创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做出贡 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28 08:14
文章核心观点 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十年来该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五自由一便利”开放体系,在多领域实现突破,未来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有机结合 [3] 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 货物贸易便利化 - 全面落地海关总署专项支持政策,创新实施深港“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推动“1 + 4全球溯源核放”、全球中心仓等通关改革,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在海关总署绩效评估中首次跃居A类 [4] 服务贸易自由化 - 率先试行港澳接轨的建筑师负责制,依托全国首个“国际版”医院评审标准完成首家港资医疗机构认证 [4] 国际贸易枢纽建设 - 打造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前海e站通,汇聚180家出海服务商和超60项政府服务、出海业务咨询及受理服务 [4] - 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区吸引俄罗斯Ozon、京东国际等企业,落地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创新中心,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210.3亿元,同比翻番 [4] -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两大重点交易平台成立,与11家百亿级供应链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培育出东方嘉盛、中电港等上市企业 [4] 航运领域制度突破 - 2017年获批设立“中国前海”船籍港,2023年创新推出国际船舶“不停航办证”制度,两项海事改革经验推广至全国 [6] - 建设国际船舶登记中心、拓展36条大湾区组合港线路,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98.94万标箱,同比增长17.8% [6] -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海员外派机构落户运营,首条五星旗邮轮跨境航线正式启航,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全面升级 [6]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投资便利化 - 2019年前海首创企业登记“秒批”模式,内资企业设立审批时间从一天压缩至数十秒 [7] - 针对港澳投资者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服务,港澳投资者足不出境即可完成深圳商事登记全流程 [7] 制度保障 - 2018年推出营商环境改革“32条”,聚焦程序、实体、法治类营商环境改革 [7] - 2020年出台全国首部自贸片区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2023年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增设“前海港澳e站通”服务网点和香港“智方便”等政务平台 [7] - 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允许港澳台及外资企业自主选择域外法律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法院、仲裁机构可适用域外法 [7] 金融开放与合作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落地率达九成,创新推出跨境双向资金池、资产转让等六大金融品牌,截至2024年底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跨境收支超8500亿元,深港交易占比近80% [8] - 深港国际金融城吸引436家机构入驻,聚集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港资控股券商、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等标志性机构,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入选国家“专精特新”专板,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8] 现代服务业拔节生长 人才流动 - 率先打破跨境执业壁垒,实现26类专业人士无试跨境执业,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实现外籍人才“三窗合一”服务模式 [9] - 广东省首例外籍技术人才积分制永居、博士华人永居资格落地案例在前海开创,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9] 数据联通 - 创新数据管理机制,建成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推出免国际漫游的“前海卡2024”及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打造规模超10000P的粤港澳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 [10] - 西门子数字科技获批全国首张外商独资应用商店牌照,电信开放领域实现新突破 [10] - 深圳前海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接入用户达257家、峰值流量2.51Tbps,跻身全球50强 [10] - 通过5G网络深度覆盖和粤港澳通信标准统一,形成跨境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的创新生态 [10]
服务业开放应向制度红利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1:11
文章核心观点 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对中国服务业开放意义重大,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等,方案亮点将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但服务业开放仍存在问题需解决 [1][2][4][5] 方案发布背景 - 为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发挥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作用,商务部印发《方案》和任务清单 [1]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 [1] 方案实施意义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2%,方案强调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加速产业升级与创新,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1] 融入全球价值链 - 通过试点对接国际规则,在数字贸易等领域争取规则制定主动权,对标高标准规则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试验田 [2] 深化国内改革 - 方案提出155条试点任务清单,覆盖14个重点领域,推动国内规则与国际高标准接轨,引入全球先进要素,推动要素配置机制改革 [2] 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试点扩围至9市,形成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格局,依据资源禀赋促进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2] 促进消费升级与民生改善 - 放宽准入引入国际优质服务,推动高品质服务供给扩容,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激发就业与创新活力,倒逼本土企业提升竞争力 [3] 试点发展情况 - 2015年北京率先试点,此前11个省市以不到3%国土面积,实现全国超1/4服务业增加值、一半以上服务业外商投资和60%以上服务进出口 [3] - 方案发布后,试点形成覆盖20个城市的“1+4+6+9”格局,区域布局向内陆延伸,形成差异化探索路径 [3] 方案亮点 重点突出 - 聚焦电信服务、医疗康养、金融国际合作和商贸文旅四大重点行业领域开放,通过155项任务清单聚焦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4] 制度型开放升级 - 统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CPTPP规则,先行先试DEPA条款,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规则适用性转化 [4] 注重协同发展 - 此前十年推出多轮试点方案和任务推进重点服务领域开放,此次方案试点内容拓展到多方面,凸显区域协调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方向 [4][5] 存在问题 - 服务行业开放不均衡,金融、科技开放快,教育、医疗存在资质互认难题 [5] - 区域发展差距大,中西部开放水平低,非试点城市政策红利不足 [5] - 风险防控技术和监管能力需加强,匹配开放速度 [5] - 高端服务业存在国际化人才缺口 [5]
政策高频 | 破除地方保护与“内卷式”竞争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6 00:24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政策跟踪展开,涵盖国家领导人考察部署、总理调研要求、国新办发布会政策解读、金融管理部门举措及地方政府土地政策等内容,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开放、促进消费、防控金融风险等[1][2][4][6][9]。 政策跟踪 习近平主席考察部署 - 2025年3月18 - 20日赴贵州、云南考察 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贵州要破除地方保护与“内卷式”竞争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云南要立足资源禀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 李强总理福建调研要求 - 以开拓创新精神稳外贸、促开放 提出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陆地港全链条服务、聚焦跨境电商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扩大服务业开放对接国际规则四方面要求[2] 国新办发布会政策解读 - 2025年3月17日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明确“需求侧政策发力 + 供给侧提质升级”双轮驱动促进消费回暖 需求侧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供给侧推动汽车流通改革试点等[4] 金融管理部门协同发力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央行、证监会、外管局围绕两会精神 从风险防控、政策创新、市场改革多维度协同发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部门提出具体举措[6] 郑州土地政策 - 2025年3月1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 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明确收回收购范围、定价机制 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及实体经济用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