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残疾人事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证监会发布· 2025-05-16 14:40
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事业的指示与表彰 - 习近平强调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2] -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残疾人的氛围 [2] - 习近平鼓励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积极追求人生梦想并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2]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 大会表彰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 [3] - 获奖代表包括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等3人现场发言 [3] - 李强总理会见大会代表,谌贻琴传达习近平指示并强调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 [3] 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 - 国家提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 - 要求各级残联组织提升服务能力,成为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 [2] - 目标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幸福生活 [3]
逆境向前 绽放光彩——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新华社· 2025-05-15 21:05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 - 我国8500万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全面蓬勃发展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3] - 截至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4] 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权益保障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具体规定 [4] - 38部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增加残疾人特殊保护规定,各地制定修改专门法规规章61件 [4] - 残疾人法律援助、教育等领域权益保障显著提升,多省区市残联348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4] 残疾人教育与就业 - 2024年底1.25万残疾人在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就读,2.69万人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3.08万人接受高等教育 [10] - 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过去一年新增51.2万人,46.4万人接受实名培训 [10] - "美丽工坊"项目带动超1.24万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2024年人均增收1.58万元 [10] 残疾人体育与文化参与 - 我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累计建设1.1万个,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5万名 [9] - 我国连续六届夏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规模是2014年的9.6倍 [9] - 全国公共图书馆配备盲人阅览室坐席3.8万个、盲文图书1.5亿册、智能听书机近19万台 [12] 科技赋能残疾人生活 - 超3000个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完成无障碍功能改造 [13] - 脑机接口技术、中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系统等科技成果帮助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 [14] - 智能仿生机械、辅助诊断系统等技术提升残障人士生活质量和康复可能性 [14]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的精神传承,以榜样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5-09 18:55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即将召开,拟表彰自强模范200名、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00个、先进个人60名 [1] - 该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战线的最高褒奖,自199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次 [2] - 表彰大会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从"生存保障"到"全面发展"的跨越,惠及8500万残疾人 [2] 残疾人自强模范案例 - 石胜兰(重庆奉节县高位截瘫绣娘)获全国自强模范后建立刺绣培训基地,带动非遗传承,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4] - 杜富国(扫雷英雄)失去双眼双手后坚持康复训练 [5] - 刘华勇(湖南麻阳)失去双臂但用双脚创业,带动千名残疾人就业,推广麻阳冰糖橙 [5] - 杨淑亭(湖南苗族)轮椅创业实现外贸出口,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欧美等地,带动残疾人就业 [5][7] 助残机构创新模式 - 河北石家庄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获"残疾人之家"称号,直接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通过"巧手坊"带动4000多人居家致富 [8] - 双创园与快手科技合作开展AI女娲数字人直播电商项目,实现72小时联播,单账号日盈利从30元提升至100多元 [9] - 龙洞村试点中,30台电脑的AI直播每月可获利3.6万-6万元(单台月利润1200-2000元) [9] - 未来计划在行唐县各村设立乡村振兴AI数字化电商基地,打造"AI村支书"直播带货新模式 [10] 残疾人事业发展 - 残疾人事业正从"政策驱动"走向"文化自觉",向"残健共融"新形态迈进 [11] - 助残理念已融入城市无障碍设施、教育手语翻译、职场包容机制等具体实践 [11] - 表彰对象通过精神引领、实践示范、资源链接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效应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