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打开城市更多可能
经济日报· 2025-11-14 06:27
全运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全运会作为最高水平综合性体育盛会展现经济发展成果和城市精神风貌并为办赛城市注入澎湃发展动能[1] - 办赛如同城市运行能力压力测试推动城市在软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上加速自我更新提升综合治理能力[1] - 高水平赛事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并通过观赛热潮激活多元消费直接带动酒店餐饮景区文创等领域消费[1] 全运会对企业发展的机遇 - 将前沿科技应用于大型比赛现场或在赛事服务中有出色表现的企业将获得高关注度有利于市场开拓和自身发展[1] 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办赛模式 -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联合办赛是全新模式不仅成就体育盛会也搭建经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舞台[1] - 在大湾区这一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区域办赛以创新为标识推动办赛城市赛事服务和竞技水平迈向新高度[1] - 19个办赛城市在筹办过程中往来紧密情感亲近积累创新举措共享"办赛惠城"成果实现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2] 全运会的社会与文化效应 - 赛事凝聚人心激发情感共鸣"全民全运"点燃大湾区自豪感和归属感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2] - 赛事促进人员交流如港澳市民到内地旅游消费以及当地居民与游客间的友好互动增强区域认同[2]
华帝三夺红点至尊奖,从“制造”到“定义”的飞跃,勾勒未来厨房新图景
新浪证券· 2025-11-10 16:35
公司荣誉与设计成就 - 公司凭借"Magic Cooking Center 2.0"与"Artist – Light Kitchen Series Sideboards"两款产品荣获2025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两项Best of the Best至尊奖 [1] - 这是公司连续第三年登顶该国际顶级奖项,成为厨房电器行业中罕见的"三连冠""双冠王" [1] - 获奖产品从美学、功能性、创新性及社会价值等多维度征服国际评审团,标志着公司正加速从"制造产品"迈向"定义范式"的新阶段 [1] 产品创新与设计理念 - "Magic Cooking Center 2.0"以"隐藏美学"为核心,通过隐藏式可升降设计释放操作空间并营造视觉纯粹感 [5] - 该产品搭载智能烹饪与自洁系统,通过内置摄像头与AI技术自动识别食材并推荐烹饪方案 [5] - "Artist – Light Kitchen Series Sideboards"以"融合"为设计原点,通过模块化框架使厨电优雅融入家居环境,成为艺术化构件 [6] - 设计思维的成功应用基于对"厨房家庭中心化"趋势的精准把握,推动厨房升华为家庭互动枢纽与情感焦点 [6] 市场趋势与行业布局 - 公司前瞻性布局顺应年轻一代对高品质家居美学、健康、清洁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 [3] - 通过隐藏式结构、环保材料、智能烹饪等创新,公司产品将厨房从封闭功能区转变为开放、融合的家庭生活中心 [3] - 公司将"智能、融合、绿色、艺术"等行业趋势关键词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生活价值,重新定义了厨房在当代生活中的角色 [3] - 公司推动厨电产品从孤立功能性器具升级为"融入空间的家具、懂你所需的智能伙伴、滋养情感的生活道场"三位一体的生活载体 [3]
中国设计再耀国际!华帝双品摘红点至尊奖
央广网· 2025-11-08 13:21
公司获奖成就 - 公司凭借Magic Cooking Center 2.0与Artist-Light Kitchen Series Sideboards两款产品一举斩获2025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两项红点Best of the Best至尊奖 [1] - 公司已连续三年登顶红点Best of the Best至尊奖,彰显其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持续创新实力 [1] 获奖产品核心特点 - Magic Cooking Center 2.0以“隐藏式创新”拔得头筹,通过内置摄像头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分析食材并自动匹配最佳烹饪方案,实现“AI烹饪” [5] - Artist-Light Kitchen Series Sideboards以“空间融合”为核心,打破传统厨房电器与家居界限,支持灵活安装与定制化工作流程,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 [5] - 隐嵌系列烟灶凭借“机柜隐藏一体化”的突破性设计,在关机状态下可完全隐匿于橱柜,实现视觉隐形,同时搭载可实时监测并净化厨房空气的“新氧功能” [8]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以“薄”为基础的“一体化嵌隐”是未来厨房电器的重要发展方向,核心目的是实现“更具空间感”和“嵌隐一体化” [6] - 消费者需求升级,厨电产品需融入家居环境,让厨房成为心灵的“治愈场”,行业趋势向“智能、融合、绿色、艺术”发展 [6][8] - 公司深耕“认真生活”战略,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将智能科技与设计美学深度结合,不断突破传统厨房的功能与空间限制 [6]
来了!2026 ICT行业趋势年会,今年主题你来定
搜狐财经· 2025-10-31 04:55
行业年会信息 - 2026 ICT行业趋势年会定于2025年12月11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行 [1] - 年会旨在探讨ICT行业新趋势 主题方向由技术突破延伸至实际应用与生态构建 [1][9] 技术趋势焦点 - AI被视为最热门话题 其重构产业的能力成为核心关注点 [3] - 5G-A和光网技术被强调为ICT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技术融合赋能产业升级 [7] - 智能技术的融合是关键 技术与产业及场景的结合被视为实现行业跃升的途径 [5]
“扶青计划”今年迎多个“首次”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逐渐构建完整艺术成长闭环
解放日报· 2025-10-10 10:05
项目规模与构成 - 2025年计划推出8部委约作品、1部特别推荐作品及31个邀约项目 [1] - 首次迎来全外籍主创团队并诞生首个完全由国外青年艺术家申报入选的项目《乌库帕查:来自非洲安第斯的呼唤·放克律动》 [1][3] - 继续推出“扶青计划·一带一路”特别展演,旨在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通的文化元素 [4] 创新与融合趋势 - 首次设立融合类别的作品申报,鼓励青年艺术家打破领域壁垒,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探索 [1] - 舞蹈作品《春之祭》以多元科技手段和前沿舞台特效,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 [1] - 实验环境戏剧《山海浮生|八荒祭2.0》深度嫁接国际化科技语言与中国人文精神,借助机械臂装置、生物传感技术构建虚实交织的东方宇宙图景 [1] 作品形式与内容多样性 - 多感官剧场作品《风之痕》将剧场转化为“记忆实验室”,重新定义“观看”的维度 [2] - 电子音乐剧场《星潮胜览》融合印尼甘美兰音乐元素,构建跨领域对话的“发声器” [2] - 委约作品包括实验川剧《芙蓉大饭店》、音乐剧《消灭多余的我》以及灵感来源于刘慈欣《三体》的未来音乐会等 [3] 支持体系与生态建设 - 首次增设大师辅导环节,启动“一对一”孵化培育机制,扶持模式从“广度覆盖”向“深度精耕”迈进 [1][4] - 新一届艺术委员会由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艺术领军人物组成,包括柏林剧团艺术总监奥利弗·里斯、作曲家和指挥家谭盾等 [4] - 已构建起从创意孵化、资金资源扶持、专业创作指导,到作品首演、国内外交流推广的完整艺术成长闭环 [4]
粤港澳三地中秋美食节同步启动
新华网· 2025-09-29 08:30
活动概况 - 2025深港澳步行街中秋美食荟活动于9月27日同步在深圳罗湖东门老街、香港油尖旺庙街、澳门官也街启动 活动持续10天 [1] - 活动内容包括特色美食品尝、经典非遗手作体验、文旅项目观展等环节 旨在为游客的国庆中秋假期增添打卡目的地 [1] 商业与消费促进 - 深港澳三地联合推出“畅游深港澳通行证” 并发动数百个商家在线发放专属消费优惠券 [1] - 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商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深圳罗湖东门老街主会场 - 作为活动主会场设置了80多个摊位 汇集深圳盆菜、茶点 香港碗仔翅、咖喱鱼蛋 澳门蛋挞等美食 [1] - 手作区、非遗区及科技展区提供广式灯笼制作、澳门神像雕刻、粤剧脸谱绘制、香港长洲太平清醮模型展、VR体验等丰富玩乐选择 [1] 香港油尖旺庙街会场 - 庙街作为香港“深夜食堂”的代名词 以其多元包容的特色吸引全球游客 [1] - 活动中庙街28档美食商铺共同参与 为广大游客带来港式小吃、土耳其羊肉等融合全球风味的美食 [1] 澳门官也街会场 - 澳门官也街以彩色葡式建筑为背景 增添了活动的喜庆氛围 [2] - 特色美食包括葡式辣鱼、澳门长洲糯米糍、莫义记猫山王榴莲雪糕、老Day牛杂等 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2] 活动整合与理念 - 本次美食荟融入了粤港澳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元素 [2] - 活动主题标志中的“街”字采用与十五运会徽相同的木棉红、紫荆紫和莲花绿三色设计 寓意“共享、融合、协同”理念 [2]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霍山县境内部分提前具备通车条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6:20
项目概况 -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霍山路段提前具备通车条件 [1] - 该路段起于衡山镇落阳河村止于诸佛庵镇沿河村全长36.534公里桥隧比为29.7% [3] - 包含特大桥1座大中桥32座匝道桥12座人行天桥2座桩基1686根预制梁板2744片 [3] - 建设枢纽型互通1处一般互通立交2处服务区1处 [3] 工程进展 - 项目团队已完成路基土石方填方907万立方米挖方940万立方米 [3] - 施工内容涵盖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房建绿化及交安等工程 [3] - 霍山县路段路基工程箱梁架设桥梁上下部结构均已全面完成 [3] - 全体建设者正围绕年底通车目标全力冲刺高标准推进收尾工作 [3] 技术应用 - 项目团队坚持创新绿色数智融合的核心发展理念 [3] - 通过搭建智慧工地展馆部署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厂站全覆盖 [3] - 配置无人值守地磅全面实现线上实时监控 [3] - 依托云回弹检测等技术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 [3] - 采用无人机定期巡航检查强化现场管理能力 [3] - 广泛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和预制装配式等先进技术提高工程品质和施工效率 [3] 战略意义 -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项目全长约170.5公里 [4] - 建成通车后将成为六安联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中原腹地的战略骨干通道 [4] - 极大改善沿线四个县区230万民众交通出行条件 [4]
苏州河首座悬索人行桥 百合桥9月投用
解放日报· 2025-08-18 10:08
项目概况 - 苏州河首座悬索人行桥百合桥已建成并进入验收阶段 预计9月向公众开放[1] - 桥梁全长245.75米 主跨83.95米 设置多处引道及垂直交通设施包括旋转楼梯和无障碍电梯[1] - 采用"人"字形布局设计 桥体与绿化景观共同构成"合"字造型 呼应"百合"名称及"融合"理念[1] 交通效益 - 连接普陀与静安两区 将两岸步行时长缩短至5分钟[1] - 打通两区交通连接 为天安千树和M50创意园区等商业文化设施导入更多客流量[1] 系统整合 - 桥梁建成后将同步融入苏州河慢行系统[1] - 实现与滨河步道及骑行绿道的无缝衔接[1]
德龙的征途:山就在那里
财富FORTUNE· 2025-07-29 16:10
印尼出海战略 - 德龙钢铁创始人丁立国2013年考察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若瓦利工业园区时,面对原始森林的荒凉环境仍决定投资建厂[1][2] - 2017年注册成立德信钢铁,2020年3月一期项目投产形成400万吨钢/年产能,2023年9月扩建后粗钢年产能达700万吨,成为中国海外最大单体钢铁企业[3][4] - 采用"30%本地销售+70%出口40多国"的市场策略,避免价格战并实现全球化布局[6][8] - 通过与当地企业共生构建生态产业链,实现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升级[9] 渤海钢铁重整案例 - 2019年以200亿元现金+债转股方式重整总负债3000亿元的渤海钢铁,形成混合所有制新天钢集团[12][13] - 改革措施包括:采购阳光化使吨矿成本3个月降62元、取消45天账期实现60天现金流回正、管理层从712人精简至298人[15][16] - 混改3年后新天钢带动德龙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469位),污染物排放下降70%并获环保A级评级[18][19] 环保转型历程 - 2009年投入10.7亿元进行全流程清洁改造,吨钢环保成本增至300元以上,实现固废100%循环利用[24][26] - 环保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使公司成为首批入选工信部白名单的民企,并形成海外建厂标准包[26][28] - 环保投入转化为品牌溢价,邢台工厂成为国内首家全流程超低排放民营钢企[25] 企业发展轨迹 - 1992年从唐山长城轧钢厂起步,2000年收购负债率122%的邢台新牟钢厂,3年内将产能从15万吨提升至120万吨[30][31] - 通过逆周期扩张策略,公司2022年起连续4年入围世界500强,形成"民营机制+国有资本+员工活力"的混改模式[18][31] - 创始人丁立国坚持"危机即机遇"理念,在环保、出海、混改等关键节点均实现战略突破[28][33]
马小秋:把富民作为检验“强城”“兴村”“融合”成效的硬指标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发展策略 - 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 [1] - 围绕发展主轴和富民主线 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方面工作 [1] - 将西部山区县作为优化区域布局和促进协调发展的主阵地 [1] 实施路径 - 通过党建联建纽带和强村公司依托 纵深推进片区组团发展 [2] - 采用一村一策方式解决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 推动资金产业人才要素深度融合 [2] - 以项目带动发展为抓手 加强进度管理推动发展轴建设提速增效 [2] 农民增收 - 制定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 在产业牵引和帮扶带动方面实施具体措施 [2] - 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农民增加收入、效益和活力 [2] - 强化责任链条建设 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