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资源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储水量增加8.6亿立方米,昌平区地下水位连续九年回升
新京报· 2025-08-27 16:42
地下水位回升表现 - 昌平区平原区地下水位达12.29米 较上年度同期回升3.92米 实现连续九年回升 [1] - 地下水储量较2015年增加8.60亿立方米 马池口水源地水位同比回升5.36米创历史新高 [1] 生态补水机制优化 - 本年度生态补水量超1.56亿立方米 通过多水源协同补水方案突破单一水源限制 [1] - 打通白河堡水库至十三陵水库和东沙河 十三陵水库至东沙河 京密引水渠至桃峪口水库三条补水路径 [1] - 布设监测设备实现实时水文数据调配 错峰补水减轻河道压力 [1] 地下水开采控制措施 - 昌平新城地表水厂替代化庄 邓庄水厂地下水开采 自2021年完成10处自备井置换 [2] - 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约44万立方米 [2] 雨水资源化利用 - 新建项目强制配套雨水利用设施 新增雨水收集能力31万立方米 [2] - 建成海绵城市达标区域47.8平方公里 覆盖超三分之一城市建成区 [2] 再生水系统建设 - 全区建成大规模污水处理设施 2022年再生水产量达1.18亿立方米 [2] - 再生水成为生态补水重要补充水源 [2] 节水器具普及与载体建设 - 累计完成1.6万户家庭 5.5万套高效花洒龙头换装 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99.6% [2] - 创建节水型单位1157个(覆盖率74%) 节水型社区194个(覆盖率63.8%) 节水机关及高校98家 [2]
环北广西工程加快攻坚六万大山最长隧洞
广西日报· 2025-07-06 09:59
工程进展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重大进展,"环北广西七号TBM"在六万大山隧洞顺利始发,环北广西五号TBM、六号TBM同日启动步进,预计8月实现始发 [1] - 3台TBM同步推进,形成"多点开花"的立体施工格局,大幅提升硬岩隧洞开挖效率 [2] - 工程总共有7台隧道掘进机,其中3台已进洞始发,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始发 [2] 设备与技术 - "环北广西七号TBM"是玉林供水片的核心设备之一,将承担六万大山中最长的隧洞掘进任务 [1] - 六万大山隧洞总长25公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该掘进机承担11.427公里的隧洞掘进任务,每月可推进500多米 [1] 工程概况 - 环北广西工程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骨干工程和广西水利建设重大民生项目,以郁江为核心水源,连通12条河流和15座水库,输水线路总长491.10公里 [1] - 工程主要任务是为南宁、北海、钦州、玉林等重点城市的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为发展农业灌溉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1] - 工程是广西目前总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输水线路最长的跨流域、跨行政区域水资源配置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惠及近1400万人口 [1]
平陆运河风物志㉜丨灵东浴日万物兴
广西日报· 2025-06-22 09:50
水库概况 - 灵东水库位于灵山县佛子镇罗阳山 坝长1824米 总库容1.69亿立方米 有效库容7900万立方米 [2] - 水库承担灌溉 防洪 居民饮水等重任 滋养灵山50多万人口 18万亩良田 [2] - 水库作为平陆运河应急调用水源 2023年5-8月需放水2710万立方米保障钦州市区灌溉和生态用水 [2] 历史建设 - 1958年灵山县为根治水患兴建水库 成为当时全国十大水库之一 [3] - 1960年周恩来总理对水库建设作重要指示 灵山人历时5年建成大坝 锁住145平方公里集雨流水 [5] - 建设高峰期汇聚2.5万名干部 职工 居民等 采用竹棚居住 咸菜粥饮食的艰苦条件 [5] 经济效益 - 水库坝前鱼苗基地年产鱼苗水花超100亿尾 灵山县80多家鱼苗场年均产淡水鱼水花1500亿尾 年产值3亿元 [6] - 灵山县自20世纪60年代起保持四大家鱼人工孵化技术全国领先 鱼苗出口俄罗斯 越南等国 [6] 战略定位 - 水库是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将为南宁 钦州 北海等地近1400万人口提供供水 [6] - 水库与平陆运河等工程联合调度 将增强区域水资源配置与生态保护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