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障

搜索文档
充电宝新规落地,执行需要温度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18
充电宝行业召回事件及新规影响 - 罗马仕、安克等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多款产品,多个品牌3C认证证书被"暂停" [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2024年8月起强制要求进入市场的移动电源必须经过3C认证 [1] - 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 [1] 新规实施后的市场反应 - 多地机场安检口出现大量被弃充电宝 [1] - 部分被召回产品面临"寄回难"问题,因快递公司不愿承担风险 [1] - 消费者对无标识且未被召回充电宝的后续使用存在疑问 [1] 行业应对措施建议 - 厂商需设立便捷回收点,打通安全寄递通道 [2] - 机场车站应通过显著标识、线上公告提前告知政策变化 [2] - 相关部门需发布简单易懂的回收或无害化处理指引 [2] - 监管部门应引导行业标准完善升级,强化动态监管 [2] 消费者权益保障 - 需要生产、销售、监管各环节精准体察消费者需求 [2] - 产品质量、回收服务、监管落实是保障消费者安全使用的关键 [2]
误购550只小鸡崽不可退,免密支付的“隐忧”
金融时报· 2025-04-23 11:10
免密支付功能特性 - 免密支付通过极致的便捷性显著提升支付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 在小额支付场景如公交地铁、便利店购物和线上小额消费中实现交易瞬间达成 节省时间与精力 [1] 免密支付风险隐患 - 免密支付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使支付行为极为容易 误操作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消费支出 尤其对不熟悉网购和电子支付的老年群体风险更高 [2] - 小额免密功能设置限额保护但实际降低用户警惕性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连续小额扣款造成大额损失 部分消费者使用简单支付密码且忽视双重认证等安全措施 [2] - 消费者对账习惯不足 往往在资金异常减少后很久才发现问题 导致资金盗刷难以及时处理 [2] 支付平台责任与改进方向 - 支付平台需承担更多责任 在设计和推广免密支付时充分考虑用户安全需求 尤其为老年用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如老年模式默认关闭该功能 [3] - 平台应设置明确且易于操作的开通和关闭路径 避免用户不知情或误操作开通 同时以显著方式加强风险提示 [3] 消费者安全实践 - 消费者需增强风险意识 在开通手机支付和绑定银行卡前详细了解功能使用方法和风险 [3] - 消费者应养成定期查看账单和交易记录的习惯 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与平台联系 [3] - 尽量避免使用简单支付密码 开启手机锁屏密码和支付应用二次验证功能以增加资金安全保障 [3]
珍爱网回应“多店关闭”,称系业务优化!曾被315晚会点名
南方都市报· 2025-03-24 16:03
公司业务调整 - 珍爱网回应多家门店关闭或合作商调整 称系公司正常业务优化[1] - 公司强调门店关闭不影响整体运营和会员服务 一切业务均正常有序展开[1] - 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全面生效中 承诺严格监督服务质量并履行所有婚恋服务协议[1] 监管与整改 - 2024年央视315晚会点名珍爱网等平台涉嫌欺骗消费者[1] -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约谈企业负责人 涉事门店暂停一切经营活动并接受调查[2] - 公司成立专项小组采取最严措施全面深入调查并处理相关问题[2] 消费者权益保障 - 公司发布《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声明》回应合作商运营问题[1] - 承诺不放弃任何客户责任与合同义务 确保会员权益不受损[1] - 央视315报道指出平台使用优质异性资源、0门槛广告及成功案例作为噱头欺骗消费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