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全

搜索文档
小米儿童电话手表突然自燃!小米客服回应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14:02
产品安全事件 - 小米米兔儿童手表在充电后静置状态下发生自燃 迸出火花并伴随浓烟 桌面被烧出焦痕 [1][3][5] - 事件发生时间为7月28日早上7点左右 当时室内温度正常且桌面无水渍 [5] - 涉事手表购买于2024年1月 价格为299元 使用频率不高 [5] 事件处理进展 - 用户联系小米客服后 公司要求将手表送至维修中心检测 但用户担心单方面检测不公正 [5] - 截至7月29日上午9点 小米客服仅确认无人受伤 未说明具体处理措施或给出解释 [5] 潜在行业影响 - 该事件引发对电子手表安全性的担忧 特别是充电时放置在床上的潜在风险 [5]
仅成立13天!安普瑞斯控股子公司芯派新能源发布注销公告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50
公司动态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芯派新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成立仅13天后发布注销公告 注册资本2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和销售 [1] - 芯派新能源(无锡)有限公司简易注销公告期为2025年7月2日至7月21日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持有其99.85%股权 [2][3]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未就子公司注销事宜回应媒体询问 [3] 产品质量事件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被指为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召回超百万台充电宝的电芯供应商 召回原因为电芯原材料被违规更换可能导致产品过热或燃烧 [3] - 公司董事长表示在原因厘清前不会恢复生产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公司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和抽样检验 [3] - 安普瑞斯电芯产品供应多个知名品牌包括安克创新、罗马仕、小米、OPPO、vivo、绿联、倍思、美团等 [3] 品牌方回应 - 安普瑞斯向某头部充电宝企业表示召回产品所涉电芯与供应给该品牌的电芯不存在重叠关系 [3][4] - 绿联科技回应称其与小米使用的安普瑞斯2.0批次电芯不存在风险 召回产品主要使用1.0电芯 [5] - 安克创新副总裁表示检测数据显示1.0和2.0电芯无明显差异 且2.0电芯使用半年后风险系数明显升高 [6][7] - 多个品牌包括绿联、小米、倍思、品胜、安克创新等未就相关问题回应媒体询问 [8]
充电宝新规落地,执行需要温度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18
充电宝行业召回事件及新规影响 - 罗马仕、安克等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多款产品,多个品牌3C认证证书被"暂停" [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2024年8月起强制要求进入市场的移动电源必须经过3C认证 [1] - 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 [1] 新规实施后的市场反应 - 多地机场安检口出现大量被弃充电宝 [1] - 部分被召回产品面临"寄回难"问题,因快递公司不愿承担风险 [1] - 消费者对无标识且未被召回充电宝的后续使用存在疑问 [1] 行业应对措施建议 - 厂商需设立便捷回收点,打通安全寄递通道 [2] - 机场车站应通过显著标识、线上公告提前告知政策变化 [2] - 相关部门需发布简单易懂的回收或无害化处理指引 [2] - 监管部门应引导行业标准完善升级,强化动态监管 [2] 消费者权益保障 - 需要生产、销售、监管各环节精准体察消费者需求 [2] - 产品质量、回收服务、监管落实是保障消费者安全使用的关键 [2]
无锡市监局调查罗马仕安克充电宝电芯供货商
新浪财经· 2025-06-30 14:00
召回事件调查 - 罗马仕和安克因充电宝电芯原材料变更导致极端情况下或有燃烧风险,分别召回491745件和71万件充电宝 [1] - 涉事电芯供货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多个相关电池及电芯产品3C认证证书处于"暂停"状态 [1]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安普瑞斯电芯问题,后续将统一对外发布调查结果 [1] 充电宝行业现状 -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且"内卷"严重,多数品牌采用贴牌、代工模式,生产厂家利润被压得很低 [1] - 电芯是充电宝最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高达40%-50%,成为厂商压缩成本的主要环节 [1] - 电芯生产需要较高技术门槛和较大投资规模,通常订单量较大,一旦出现问题会波及多个品牌 [1] 行业监管建议 - 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重点应放在电芯环节,加强日常抽检以保障产品质量 [1]
民航局最新通知:携带无3C标识、被召回的充电宝禁止登机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6:31
民航局加强充电宝航空运输管控 - 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2024年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 多个头部品牌因电芯风险召回产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暂停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 [4] - 民航局要求航司加强宣传告知 机场需在安检通道等区域通过广播、显示屏密集宣传充电宝安全风险及管控政策 [4] 机场及航司执行细则 - 机场安检部门需严格查验充电宝 航司和机场需增派人员做好服务指引 设置自弃/暂存区域并明确流程 [5] - 机场需参照《航站楼旅客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设施建设指南》加装维护充电设施 提升设备可用性 [5] - 航司和机场需加强员工培训 完善锂电池起火冒烟应急预案 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5] 充电宝厂商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共491745台 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或燃烧风险 [6] - 安克创新发现某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可能导致隔膜绝缘失效引发燃烧 已下架相关产品并终止与该供应商合作 [10] - 安克创新提供全额退款、升级换新或代金券补偿方案 召回时将寄送防火保护袋 并通过多渠道联系用户 [10]
陷安全风波,罗马仕充电宝3C认证大面积暂停,多平台已下架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12:48
产品认证暂停 - 江门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华中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状态变更为"暂停",暂停期为6月14日至9月13日 [1] - 江门罗马仕另有移动电源、无线充移动电源、一体自带线移动电源、便携式储能电源四款产品认证状态显示为"暂停" [1] - 3C认证为法定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或进口 [1] 电商平台下架情况 - 淘宝平台搜索"罗马仕充电宝"显示无相关结果 [2] - 京东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内多个充电宝产品已下架 [2] - 抖音罗马仕旗舰店无法搜索到充电宝产品 [2] 安全事件与召回 - 北京高校通知指出20000毫安罗马仕充电宝存在爆炸风险,建议师生舍弃相关产品 [4] - 公司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三款移动电源,涉及数量约49.17万台 [5]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极端情况下存在燃烧风险 [5] 公司回应 - 罗马仕声明称产品符合GB 31241-2022等国家标准及国际安全检测标准 [5] - 公司承诺对经权威机构鉴定存在缺陷的产品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5]
出国旅游时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起火,涉事商家已清空店铺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15:09
产品安全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在充电过程中起火 导致用户财产损失8000余元人民币 [1][2] - 起火原因包括用户尝试用鞋子和水灭火未果 最终导致行李箱着火 [1] - 涉事充电宝型号为罗马仕自带线20000mAh远峰蓝22 5w快充充电宝 [1][4] 消费者维权情况 - 消费者购买渠道为第三方网店七七数码直销店 该店铺已下架所有商品 [4] - 消费者联系商家未获回应 客服要求提供订单号但未收到投诉 [4] - 罗马仕客服电话无人接听 官方旗舰店也未回应媒体询问 [4] 产品召回信息 - 深圳罗马仕科技宣布召回49 1745万台存在安全隐患的移动电源 [5] - 召回涉及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三个型号20000mAh充电宝 [5]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缺陷 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过热燃烧 [5] 消费者反馈 - 社交平台显示多名消费者持有符合召回条件的充电宝 [7] - 消费者反映联系客服后未获回复 消息显示未读状态 [7]
罗马仕紧急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
新华网财经· 2025-06-17 10:25
产品召回事件 -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召回三款移动电源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 涉及生产批次覆盖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 总数量达491745台 [1]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问题 极少数产品可能出现过热现象 极端情况下存在燃烧风险 [2] - 公司提供免费更换或退货退款方案 新更换产品需符合安全要求且价值不低于原产品 [2] 高校禁用事件回应 - 公司就"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事件发布公开声明 对公众困扰致歉 承诺对权威机构认定的缺陷产品承担全部责任 [3][5] - 声明称与北京市教委沟通后未收到官方风险通告 认为信息传播存在偏差导致误解 [3][5] - 强调所有产品通过国家3C认证及国际CE/FCC检测 符合GB 31241-2022等安全技术规范 [5] 公司背景信息 - 罗马仕在充电领域运营13年 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亿人 [5] - 公司定位安全为科技产品底线 强调严格品控标准 [5]
下架!美妆巨头:发现致癌物
券商中国· 2025-03-13 10:02
欧莱雅产品召回事件 - 欧莱雅在检测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时发现微量苯,已在美国召回所有批次[1] - 本次召回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不涉及中国市场[1] - 该产品含有过氧苯甲酰(BPO),是今年以来欧莱雅旗下产品第二次出现"苯"风波[1] 产品成分与监管 - 理肤泉Effaclar Duo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BPO),可通过杀灭细菌治疗痤疮[1] - 过氧化苯甲酰的不稳定性会导致苯的形成[1] - 中国国家药监局2021年5月修订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明确禁止过氧苯甲酰在化妆品中使用[1] 公司应对措施 - 欧莱雅与FDA密切协作,主动将现存产品下架[2] - 公司表示仅在某一批次产品中检测到少量苯污染[2] - 理肤泉天猫官方旗舰店仍有相关产品在售,套装价格为479元,页面显示已售1000+[2] 历史诉讼情况 - 1月份欧莱雅旗下CeraVe适乐肤等BPO痤疮治疗产品在美国被指含高浓度苯,面临至少六起集体诉讼[2] - 当时公司回应称涉事产品未在中国销售,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质检和安全性测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