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搜索文档
户外安全莫掉队
人民日报· 2025-09-15 16:33
也要看到,监管不能替代自律,自觉遵规守法应成为户外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的"标配"。绕开卡点擅闯 保护区核心区、随意攀折草木引火做饭、偷采野生植物等行为,不仅破坏生态、威胁自身安全,还触及 了法律法规的红线。只有做足安全预案、法治功课,才能真正让户外活动轻松愉快。比如,哪些地方禁 入,组织者理应知情;儿童研学游、溯溪游等项目,应设立年龄身高等门槛,做好安全培训。 近年来,各类户外活动兴起,吸引越来越多参与者、经营者加入。与此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破坏生 态、安全失护等问题。兼顾堵与疏、统筹管与促,成为一道亟须解答的治理考题。 生态是户外游、体验游最大的"卖点",有序合理的户外活动本身又能成为生态向好、保护从严的"讲解 员"。户外活动与生态保护、游客安全本不该彼此对立,而应相互成就。既抓好"严管"这一当务之急, 也谋好"共赢"这一长久之计,唯有如此才能让户外有关的产业和活动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不久前,为治理违规"采菌游",云南大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告, 强调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开展参 观、旅游活动应当服从管理。三条线清晰鲜 ...
户外安全莫掉队(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行业监管与治理 - 户外活动行业因生态破坏和安全失护问题面临治理挑战 需兼顾堵疏管促[1] - 云南大理明确苍山保护区管理规则 核心区禁止进入 缓冲区禁止旅游生产经营 实验区需服从管理[1] - 属地政府和管理单位需强化安全与生态责任 防止户外活动破坏生态并确保规范发展[2] 产业发展与创新模式 -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2] - 大理蝴蝶泉景区联合当地公司在保护区外建设140亩仿野生菌种植基地 丰富旅游体验[2] - 通过村集体维护加公司承包线路方式开发集体林地土地 增加村民收入并解决管控难题[2] 安全与规范化举措 - 户外活动高风险性要求更高安全防护 需防范徒步迷路、溯溪防洪、登山防寒等问题[1] - 江西萍乡武功山推出分级徒步路线 规划客栈露营地 实行实名登记和安全告知制度[2] - 户外活动组织者需设置年龄身高等门槛 做好安全培训和预案 避免擅闯保护区等违法行为[3] 生态保护与行业自律 - 户外活动需恪守生态保护红线 依法规范治理滞后导致行业野蛮生长问题[1] - 生态是户外游核心卖点 有序活动可促进生态保护 需平衡严管与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3] - 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自觉遵规守法 避免破坏生态、威胁安全及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3]
衢州:呵护山水,点绿成金
新华网· 2025-09-08 10:31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衢州开展生猪禁养和玻璃拉丝厂关停等专项整治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1]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 空气质量常年维持国家一级标准 出境水全部达到II类水标准 [1] -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对空气质量 水质 土壤进行24小时全面监测和评估 [2]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 钱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2] - 全市建设27处自然保护地 总面积超1166平方公里 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15平方公里以上 [2] - 制定《衢州市信安湖保护条例》《衢州市国际花园城市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强化生态保护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衢州拥有各类生物物种10643种 占全省总物种数的82.28% 是浙江省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 [2] - 中华秋沙鸭连续6年来衢州龙游越冬 表明栖息环境质量优良 [2]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常山县建立"两山合作社"收储闲置林地农房等碎片化资源 通过生态资源转化"云脑"平台整合1.3亿条数据 [3] - 开化县探索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 将林地纳入国家公园统一监管 政府给予农户经济补偿 [3] - 开化县整合34类生态产品打造"钱江源"区域公共品牌 实现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3] 碳账户体系建设 - 衢州全域推开碳账户体系改革 将绿色行为量化成碳减排量 [3] - 截至2024年底 建立碳账户239.6万个 碳账户金融贷款余额达968.87亿元 [3] - 碳账户关联日常消费优惠福利活动 并在贷款融资中享受绿色通道 [3] 产业结构优化 - 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打造形成新材料 新能源 集成电路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 [2] 居民收入提升 - 农家乐和撒网模特等生态相关产业使村民年收入达20万元 是原先收入的四倍 [1]
“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探索出三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分别为护绿换金 聚绿成金 借绿生金 [1][2] - 三条路径共同推动生态与经济共赢 护绿换金是基础 聚绿成金是手段 借绿生金是创新 [4] 护绿换金路径 - 该路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通过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 对应生态补偿模式 [2] - 海南赤田水库流域实施三维补偿机制 由省级财政 三亚 保亭共同构成6亿元资金池 [2] - 首个考核期内 保亭因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获得5.16亿元补偿 三亚获得0.84亿元用于下游治理 [2] 聚绿成金路径 - 该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将生态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 [3] - 宁夏贺兰山东麓通过生态修复发展酿酒葡萄产业 年产葡萄酒1.4亿瓶 综合产值达450亿元 [3] - 江苏盐城打造风电产业园 形成全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 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借绿生金路径 - 该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使绿水青山更有价 [3][4] - 福建南平市创新"森林生态银行"模式 农民将分散林业资源存入由专业平台集中运营 累计合作经营面积25.26万亩 [3] - 碳交易市场成为新渠道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 [4] - 云南 青海等地的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 将森林 湿地的固碳能力转化为经济收益 [4]
【商洛】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陕西日报· 2025-09-01 06:41
旅游业发展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 朱家湾村超过80%人口从事旅游业 村集体经济从几万元发展至70多万元 人均收入达32665元[2] - 李双双民宿定位研学团建游 年收入超20万元[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 - 商洛市成为西北唯一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全国共12个试点地区[2] -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生态产业化[2] 特色农产品出口与产业链发展 - 柞水木耳首次销往中东市场 1000公斤干木耳发往迪拜 继乌兹别克斯坦后第二次出口[5] - 洛南县核桃栽植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十 建成全国首家核桃单品大宗交易平台西北核桃物流园[5] - 全市72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 工业绿色转型与资源综合利用 - 陕西岭南佳泰公司年消耗硅质尾矿20万吨、粉煤灰3万吨、工业石膏2万吨 尾矿综合利用率60% 原料本地化利用率超90%[7] - 通过尾矿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10% 年节约尾矿库维护费用超千万元[7] - 商洛已探明矿产61种 其中国家战略性矿产13种 推进矿山"五化"转型[7] 康养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 - 商州区东坡院子康养度假农庄规划22个旅居空间和9个餐饮空间 配备书吧咖啡厅等设施[9] - 山阳天竺山森林康养基地、丹凤葡萄酒罐民宿等新业态呈现链式裂变效应[9] 生态价值转化金融支持 - 柞水终南山寨获VEP项目贷4000万元[10] - 商洛绿色信贷余额200.76亿元 同比增长11.4%[10] - 丹凤与南京达成"零碳会议"碳票交易意向[10]
吉林省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全省生态环境领导小组会议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8-29 18:07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1] - 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奋力开创美丽吉林建设新局面 [1] - 绿色是吉林振兴发展的底色 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 [1] 治理措施与行业要求 - 坚持精准治理分类施策 针对重点地区领域问题落实有效举措 确保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按期销号 [2] - 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及碳排放控制要求 加快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2] -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 重点领域整治方向 - 突出重点河湖水库有效改善水质 严肃查处破坏生态问题 [2] - 加快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和畜禽粪污收集处置体系 [2] - 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2] 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 强化省级统筹 用足用好政策工具 坚持部门和地方同题共答同责共担 [2] - 推动行业部门主动靠前 对重点问题提供专业性指导 明确操作路径解决方案整改时限 [2] - 形成工作合力补齐短板弱项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
推进“三北”工程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发展网· 2025-08-26 10:29
国家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明确该工程为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生态安全、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 政策支持包括财税和土地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1] - 国家林草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工程建设意见并修编总体规划,设立财政专项并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 [3] 工程建设成果与投入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年来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为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时期 [1] - 甘肃省2024年获得国家下达53个项目,建设任务1148万亩,中央资金41.7亿元;2025年获批58个项目,中央资金40.05亿元 [5] - 兰州市在建项目3个,总投资7.02亿元,总规模122.04万亩;呼和浩特市剩余建设任务156.83万亩,计划2024年11月底全部完工 [7] 三大标志性战役进展 - 东部歼灭战片区:三峡集团与内蒙古联手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动治沙270多万亩;辽宁与内蒙古联合打造科尔沁沙地"千里锁边"林草带,宽度由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 [2] - 中部攻坚战片区:黄河"几字弯"区域构筑4条防风阻沙带,内蒙古建设三道防线使输入黄河泥沙量减少至150万吨/年 [2] - 西部阻击战片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形成3046公里绿色防护带,民勤县建成380公里防护带阻隔两大沙漠合龙 [2] 区域规划与任务目标 - 新疆"三北"六期规划(2021-2030年)总任务7245.9万亩,其中生态治理1643.7万亩,成果巩固5602.2万亩 [6] - 黑龙江省规划提出6项建设内容,布局3大建设区域和3个重点治理项目(含11个子项目) [6] - 河北省计划提前3年完成核心攻坚区沙化土地治理,提前1年完成六期规划任务,倾斜支持11个县21个重点项目 [5] 治理模式创新与技术应用 - 推广"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和以工代赈等创新模式,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4] - 坚持科学治理原则,以水定绿、因地制宜,发展节水林草并推行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 [3] - 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划定10个区域推动跨区协同,提升整体治理效果 [3] 监测体系与长效管理 - 国家林草局印发成效监测评价方案,覆盖13个省777个县及新疆兵团,建立年度监测和阶段评估体系 [9] - 监测内容包括建设进度、质量评价和成效监测,中期及末期开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效益评估 [9] - 压实后期管护责任,探索长效机制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后期管理 [1] 生态价值转化与未来发展 -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打造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科技示范样板 [9] - 工程从单一防护林建设转向系统治理,从扩绿增量转向质量提升,从分散治理转向区域联防 [8] - 目标2027年完成六期规划70%以上任务,2030年全面完成目标,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9][10]
贵州铜仁提升发展“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8-16 14:2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进展 - 铜仁市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1.2% [1] - 森林覆盖率达64.77% 属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1] - 生态产品分为权益性、经营性和公共性三类 分别推进确权交易和价值实现 [1] 生态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打造"梵净山珍"区域公共品牌 形成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2] - 建成6.16万亩高标准抹茶基地 建成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 [2] - 抹茶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 带动11万茶农增收 [2] 生态价值量化与金融创新 - 创设"梵净生态账户" 量化生态资产和行为为生态积分 [2] - 注册用户达15.89万户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96.6亿元 [2] - 惠及企业及群众8.56万户 节约融资成本6829万元 [2] 生态产品总值与绿色发展指标 - 2023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3250.55亿元 较2021年增加223.19亿元 [3] - GEP年均增长率达3.6% 单位面积GEP为1806万元/平方千米 [3] - 绿金指数(GEP/GDP比值)为2.1 [3]
贵州铜仁提升发展“含绿量” 绿色经济占比超五成
经济日报· 2025-08-16 09:0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 - 铜仁市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1.2% [1] - 森林覆盖率达64.77%,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1] - 将生态产品分为权益性、经营性、公共性三类,分别推进确权、交易和价值实现 [1] - 碳排放权、用水权等权益性生态产品通过指标管控创造需求推动交易变现 [1] - 好空气、优质水等公共性生态产品通过补偿等方式实现价值 [1] -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营性生态产品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培育实现溢价 [1] 生态产业发展 - 打造"梵净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培育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生态茶、生猪、果蔬、牛羊、家禽) [2] - 建成6.16万亩高标准抹茶基地,打造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 [2] - 抹茶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综合产值超10亿元 [2] - 带动11万茶农增收 [2] 生态金融创新 - 创设"梵净生态账户",量化生态资产和行为为生态积分 [2] - 注册用户达15.89万户 [2] - 金融机构运用生态积分发放贷款96.6亿元 [2] - 惠及企业及群众8.56万户,节约融资成本6829万元 [2] 生态价值量化成果 - 2023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3250.55亿元 [3] - 较2021年增加223.19亿元,年均增长率3.6% [3] - 单位面积GEP达1806万元/平方千米 [3] - 绿金指数(GEP/GDP)为2.1 [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央广网· 2025-08-15 09:57
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形成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3][4][5] 生态保护实践 - 浙江安吉余村从采石挖矿转型为生态优先发展模式 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1][2] - 长江经济带实施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排污口整治和十年禁渔措施 干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3] - 湖北宜昌运行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 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3] 能源结构转型 - 2012年以来以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清洁发电体系规模全球第一 当前绿电占比达33.3%(每3度电含1度绿电)且持续提升 [3] - 船舶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推动绿色生产方式 [3] 生态价值实现 - 全国12个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4] - 300多条生态旅游路线创造超万亿元市场活力 [4] - 形成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等七种转化模式和三种转化路径(护绿换金 聚绿成金 借绿生金) [4] 绿色生活方式 - 垃圾分类回收 公共交通出行 绿色建筑推广成为生活常态 [4] - 沈阳地铁碳积分平台引导市民从驾车转向地铁出行 提升绿色出行比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