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搜索文档
惠及1200万儿童,中央财政资金已到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7 22:21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 [5] - 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费用 [5] -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8] 政策影响 - 免除保育教育费后,家庭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5] - 政策有助于减轻育儿家庭经济负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6] - 未来可能将免费政策延伸至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 [6] - 学前教育法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新阶段 [4] 配套措施 - 国家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1] - 国务院提出13项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包括经济支持、服务支持等 [11] - 建议构建"中央主导+地方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池支持生育 [13] - 各地可采取多种措施与育儿补贴制度形成政策"组合拳" [12] 实施安排 -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承担的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5] - 各省已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继续执行 [7] - 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 [8] - 要求各省制定并落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相关生均财政补助标准 [10]
惠及1200万儿童,中央财政资金已到位
第一财经· 2025-08-07 21:52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3]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财政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6][7] - 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80%、60%、50%比例分担补助资金 [7] 政策背景与意义 - 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法》于2024年6月1日实施 [6] -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862亿元增长至2023年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11] - 政策旨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8] 政策实施细节 - 地方政府已实施的免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继续执行,超出部分资金由地方承担 [10] -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指导地方及时拨付资金至幼儿园 [7] - 未来将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考虑延伸至学前三年或高中阶段 [8][11]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2] -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包括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和文化支持四个维度 [14] - 建议构建"中央主导+地方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池,设立国家生育支持专项基金 [1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政策通过政府投入"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减法",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支出比重较高 [7] - 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已建立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 [11] - 未来需健全学前教育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办园质量 [12]
免费学前教育今秋惠及1200万儿童,中央财政资金已到位
第一财经· 2025-08-07 20:43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该政策是国家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1] - 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4] 财政投入与分担机制 - 仅2025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4] - 免保育教育费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 [4] -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需承担的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并指导地方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到幼儿园 [5] 学前教育投入背景与成效 -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由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8] -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学前教育经费由2013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65亿元,年均增长13.5% [8] - 2024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4] 政策衔接与未来展望 - 各省已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继续执行,超出部分所需资金继续由地方承担 [7] - 未来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可能延伸至学前三年乃至高中 [6][7] - 要求各省制定并落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相关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 [9]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0] -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包括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一揽子措施,旨在形成政策"组合拳" [11] - 建议构建"中央主导+地方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池,中央财政设立"国家生育支持专项基金" [12]
超10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7 00:5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并对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公办标准减免费用 [2] - 政策要求各省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升办园质量 [2] -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3]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指出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专家强调政策落地需分阶段推进,需考虑地域差异和教育结构多样性 [3] 育儿补贴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4]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表示育儿补贴是国际通行做法,宏观上有利于稳定生育水平 [4] - 专家认为除经济补贴外,还需配套教育、托育、医疗等多维度支持措施 [4] 地方政策动态 - 北京市2023年7月出台工作措施,加强生育服务支持、育幼体系建设及多元政策配套 [5] - 攀枝花市发布《辅助生殖补贴实施细则》,2025年7月起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补贴,有效期5年 [5] - 江西省正在制定省级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预计2023年8月下旬下发并开通申请通道 [5] 企业参与情况 - 2021年以来超10家企业推出员工生育鼓励措施,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大北农等知名企业 [6] - 专家分析企业举措既能营造生育友好氛围,也可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6]
育儿补贴之后,还有一场真正的“硬仗”
虎嗅· 2025-08-04 15:16
近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发放3600 元,至其年满3周岁。其中,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应按补贴月 数折算计发补贴。 一般认为,2019年是我国婴幼儿照护事业发展的元年,其标志性政策就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 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0岁~3岁的婴幼儿由此作为政策服务对象进入社会公众 的视野。而这次出台的育儿补贴方案,毫无疑问进一步完善了生育政策支持体系,将惠及千家万户;不 过,我们在为其叫好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它的社会效能。 填补了经济支持政策的空白 一系列的经济支持是婴幼儿照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以往的政策实践来看,具体包括生育 津贴、税收优惠以及其他补贴政策。 其中,生育津贴制度起步早,具有较为完善的政策架构。早在1951年、1953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及实施细 则中,就对女工的劳动保护和生育待遇等进行了规定。1994,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当下,生 育保险作为"五险一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发放生育津贴和报销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全 国超六成 ...
北京“生育15条”,直击“想生不敢生”痛点
新京报· 2025-07-31 17:48
北京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北京市政府发布15项系统性措施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涵盖生育服务支持 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社会氛围营造四大维度 [1] - 政策组合包括一次性生育补贴 延长生育休假 住房优先配租 辅助生殖技术医保覆盖等全链条支持 [1][3] - 重点解决经济压力 托育难题 住房紧张 教育焦虑等抑制生育率的核心痛点 [1] 政策具体措施 - 交通支持:对多子女无车家庭倾斜配置小客车指标 [3] - 医疗保障: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动态调整 [3] - 住房保障: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家庭可优先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 [3] 政策实施背景 - 国家层面已出台《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2022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2] - 北京市2021年即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本次政策是对社会关切的集中回应 [2] 政策实施展望 - 需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措施 明确任务清单 加大投入力度以保障政策落地见效 [3] - 政策将根据现实变化动态调整 当前措施并非最终版本 [3]
北京发布多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新华社· 2025-07-31 15:32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吴文诩)《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 工作措施》31日向社会公布,涉及生育补贴、生育休假、住房支持等系列措施,以健全北京市人口发展 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生育服务支持方面,措施提出,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 育保险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标准,实现医保实时结算。研究完善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等 人员、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措施。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督指 导,强化纠纷协商调解,将用人单位落实职工产假、生育假、陪产假、育儿假纳入各区劳动监察范围。 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方面规定,在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学位实际,统筹考虑同一家庭子 女"长幼随学"。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 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鼓励有条件的用 人单位开展寒暑假及课后儿童托管活动,积极推进母婴设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在以家庭为单位 配置小客车指标时,加强对多子女无车家庭的倾斜支持。 在强化育幼服 ...
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等 北京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央视新闻· 2025-07-31 12:48
生育补贴 - 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3] - 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 [3] 生育休假 - 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支持引导用人单位落实生育休假政策 [3] - 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督指导,强化纠纷协商调解,将用人单位落实职工产假、生育假、陪产假、育儿假纳入各区劳动监察范围 [3] 教育服务 -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3] - 在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学位实际,统筹考虑同一家庭子女"长幼随学" [3] - 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 [3] 儿童医疗 - 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能力 [3] - 推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夯实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持续优化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3] - 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 住房支持 - 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3] - 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子女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优先考虑就近配租配售 [3] - 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3] - 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 [3] 交通出行 - 在以家庭为单位配置小客车指标时,加强对多子女无车家庭的倾斜支持 [3]
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北京推出15条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中证网· 2025-07-31 11:01
生育服务支持政策 - 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1] -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1] - 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1] - 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医疗服务水平[1] - 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适时调整医保支付政策[1] 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以幼儿园托班为主渠道,社区办托和托育机构为重要依托,单位办托为补充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2] - 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推动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2] - 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优化托育资源布局[2] - 推动社区嵌入式托育设施建设,探索养老托育融合服务[2] - 开展计时托、临时托等多元化服务,鼓励单位托育点对外招生[2] 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 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并在户型选择上给予照顾[3] - 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时优先就近配租配售[3] -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租赁房屋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3]
北京将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
北京商报· 2025-07-31 10:59
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能力[1] - 加强紧密型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各区至少有1家成员单位,至少规范化设置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 - 推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夯实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1] 儿科医疗资源与支持 - 动态支持生殖健康、儿童健康等生育全程重点专科发展,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儿科等领域倾斜[1] - 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作用,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1] -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作用,积极推广符合婴幼儿生理特征的适宜技术疗法[1] 儿童药品研发与医保保障 - 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1] - 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1] - 全市具有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可调剂使用本市儿童专科医院院内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