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
搜索文档
这颗“全能豆”,是新疆献给吃货的又一惊喜!|疆品上新⑦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2:05
油莎豆产品特性与用途 - 油莎豆是一种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的一年生油料作物,被誉为“沙漠黄金” [9][10] - 该作物生命力顽强,能在沙地、盐碱地等恶劣土壤环境中生长,并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功效 [11][12] - 油莎豆全身是宝,块茎可生熟食,茎叶是优质饲草,榨出的油脂品质堪比橄榄油,豆粕可加工成糕点 [20][21] - 其深加工产品多样,包括油莎豆酒、油莎豆奶茶、油莎豆面膜等,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22][23] - 在日常生活中,油莎豆可制成豆浆、作为零食直接食用,其油和粉也是烹饪的好帮手 [3][4][6] 新疆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的油莎豆种植基地,经过八年探索,种植面积已达5.4万亩,成为全国重要的油莎豆种植加工基地之一 [14][17][18] - 该产业作为特色农业的重点方向,已形成从研发、制种、农机、仓储到榨油、饲料、啤酒、饮料的完整产业链条 [25][26][27] - 油莎豆产业在当地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生态效益,成功改良了土壤并有效抵御了风沙的二次侵蚀 [15][16][17]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油莎豆产品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通过展销会、体验馆、电商等多渠道联动,赢得广泛认可 [29][30][33] - 产品在广东地区拥有省级体验馆及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等多个城市的线下体验馆,销售网络覆盖广泛 [39][40][41][42][43][44][45][46][47]
能量王者来了!三师油莎豆“跑”进羊城|疆品运动会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9-18 21:02
产品核心特性 - 油莎豆是一种适宜沙质土壤的多用途新型作物,集油、粮、牧、饲、观赏于一体 [11][12] - 该作物是已知唯一在块茎器官中积累大量油脂的特色油料作物,有“地下核桃”之称,可作为大豆的替代品在干旱区种植 [12][13] - 油莎豆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质,能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及风沙侵袭的恶劣环境中生长 [14][15] - 油莎豆果实味道香甜,生吃口感集花生、核桃和荸荠于一身,炒熟有奶油和椰子混合味,煮着吃口感脆甜,茎叶是上乘的饲草饲料 [22][23][24][25] 产业发展现状 - 油莎豆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拥有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实现了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万亩良田的蜕变 [18][19][20][21] - 在广东援疆与“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推动下,油莎豆推广至周边团场,带动上千职工群众增收,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并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27][28] - 深加工产品如油莎豆粉等附加值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29] 市场推广活动 - 油莎豆作为“疆品运动会”的代表产品,借助“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从新疆“跑”进广州进行推广 [1][8][9]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定于2025年9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塔广场举行 [32][33][34][35]
一举“顶呱呱”!三师唐王古瓜“甜翻”湾区 | 疆品运动会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0:30
活动概述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将于2025年9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塔广场2层平台举办 [2][3][46] - 南方农村报推出“疆品运动会”系列策划,聚焦新疆名优产品以匠心品质与竞技之姿在大湾区展销 [4][5] 产品介绍 - 唐王古瓜作为首发产品亮相,产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瓜形圆润饱满,翠绿瓜肉晶莹剔透,汁水丰富,清甜不腻 [10][11][15][16] - 产品原产自叶尔羌河下游和喀什葛尔河沿岸冲积平原,种植历史已有1400多年 [19] - 2019年通过品种筛选,选定糖度达18%的“库克拜热”品种,引雪山融水灌溉,推广生态种植,培育出口感细腻如冰淇淋、清甜不上火的优质甜瓜 [22][23][24] 产区优势与历史挑战 - 主产区五十一团唐驿镇十九连年日照2400小时,无霜期达210天,昼夜温差大,为糖分积累创造绝佳条件,形成“好吃不上火、口感脆、耐储运”特性 [26][27][28] - 过去受限于销售渠道,曾陷入“种得好却卖不动”的困境 [29] 产业发展与规模化 - 2021年当地党支部牵头成立图木舒克市唐王古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品牌,推行统一种植、管理、标准、销售模式 [30][31][32] - 截至2025年7月,种植面积由300亩扩展至2000余亩 [33] - 科技赋能下,上市期提前30天,销售周期延长至90天,亩产由1.5吨提升至3吨,商品率达83.33%,亩均效益增加2000余元 [34][35] 市场拓展与销售表现 - 随着“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推进,产品频繁现身大型农贸市场成为“抢手货”,并亮相展销会、社区推广活动及电商直播 [38][39][40][41] - 产业链延伸,已推出唐王古瓜冻干、唐王古瓜汁等深加工产品,突破鲜果储运限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43][44][45]
@老广,你有一封来自“疆品南下”的邀请函,请查收!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5:00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将于9月28-30日在广州塔二层平台北广场举行 [5][6]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等多家政府机构联合主办 [23][24][26] - 本次活动是"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系列第三年在广州举办 [16][17] 参展企业与产品 - 超过40家新疆企业参展 涵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疏附县、伽师县等地区 [6][7] - 展品数量达百余种 包括红枣、油莎豆、三师羊、长绒棉制品、木亚格杏、开心果、石榴、樱桃、伽师新梅、伽师瓜及各类坚果果干 [10][11][12][13] 活动特色 - 活动设计包含品尝、购买、观赏和互动环节 定期举办新疆民俗表演和互动游戏 [14][15] - 往届活动显示强劲需求:新疆干果成抢手货 牛羊肉摊位前排长队 棉制品布展第二天售罄 [18] - 往届消费者反馈积极 包括"红枣不够分""家门口买正宗新疆好物既便利又安心"等评价 [19] 战略意义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是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重点打造的产销合作平台 [21][22] - 平台旨在畅通粤新两地产销对接渠道 拓展粤新经济纵深 [22]
伽师新梅地铁专列,广佛线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9-06 14:05
营销活动 - 伽师新梅地铁专列于9月5日起在广佛线运营 运营周期为一个月[1][3][4] - 专列覆盖广佛线全线 串联广州市海珠区 荔湾区与佛山市禅城区 南海区 顺德区 往返沥滘站与新城东站[6][7] - 专列内部展示伽师新梅形象及宣传语 包括"品伽师新梅 享健康美味"和"伽师新梅甜 佛伽情谊深"等主题[9][10][11] 品牌价值 -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突破38亿元 品牌发展力居全国第二[16][17] - 伽师县为新梅核心产区 种植面积57万亩 挂果45万亩 年产量41万吨 占全国面积50%和产量70%[14][15] - 该产品被打造为"疆品南下"标志性爆款 通过广东援疆工程持续推进[15] 市场推广 - 本次地铁专列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系列主题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4] - 推广活动包括八月起在广州塔 佛山千灯湖等地标滚动播放宣传语 为第四年点亮湾区地标[20][21] - 专列上线旨在扩大伽师新梅知名度 助力打开更广阔的湾区市场[22] 区域合作 - 佛山自2010年起对口支援伽师县 伽师新梅作为特色产品一直是两地推广重点[19] - 专列推广依托广佛线跨城际地铁优势 乘客可便捷抵达千灯湖 祖庙等知名景点[7][8] - 活动强化粤新协作情谊 促进西域特色产品与湾区市场联动[23][24]
扎根、奉献、远行,一颗“全能豆”的新征程 | 疆品入湾记③
南方农村报· 2025-09-06 14:05
核心观点 - 新疆油莎豆产业通过广东援疆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戈壁荒漠作物成长为湾区市场畅销产品 形成生态改善、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的综合产业模式 [7][8][9] 产业发展 - 油莎豆种植面积从2万亩扩大到5万亩 亩均产量从200公斤提升至530公斤 最高达850公斤 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种植基地 [25][26] - 形成"油莎豆+冬小麦"轮作模式 实现规模化种植 2017年试种成功 2019年开始大规模推广 [19][20][24] - 广东援疆投入4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现全产业链生产 涵盖清洗、筛选、烘干、存储和包装环节 [37][38] 经济效益 - 油莎豆深加工项目签约21个 总投资额达24.81亿元 开发食用油、豆奶、豆粉、白酒等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 [42][43][44] - 产业园引进7家企业 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 带动平均增收4.5万元 [39][40] - 新疆三礼科技公司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部分产品出口马来西亚、俄罗斯 [44][45][50] 生态效益 - 区域七级以上大风天数从年均27天降至9天 土地裸露期减少到20天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4g/kg [28] - 油莎豆耐旱、耐瘠、耐盐碱 试种首年即展现防风固沙效果 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产业支点 [20][21][22] - 规划建设100万亩油莎豆绿色优质高效油饲产业集群 持续巩固戈壁生态屏障 [30] 市场拓展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建立直通大湾区销售渠道 通过展销活动、线下体验馆和电商平台实现产销对接 [7][65][67] - 培育12家油莎豆产业企业 注册13个品牌商标 采用"品牌故事+质量溯源+文化赋能"三位一体建设模式 [47][48][49] - 产品在大湾区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消费者从认知"新物种"转化为忠实客户 形成稳定消费群体 [4][5][62] 区域协同 - 粤新两地深化产业协作与文化交融 广东技术资源反向输入新疆 推动当地产业链升级 [65][68] - 农业生产总值从1093万元跃升至2.89亿元 增长超26倍 人均收入从不足2万元提高至3.81万元 [55][56][58] - 市场主体从4家增长至411家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提升 [53][54][58]
撬动全网热度暴涨百倍,一颗“黄金果”的逆袭路 | 疆品入湾记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10:31
核心观点 - 疏附木亚格杏通过广东援疆推动的"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扩张 全网话题量增长超百倍 电商销量大幅提升 农户收入显著增加[22][23][24][41][43][59]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人工授粉技术使木亚格杏坐果率从1%提升至35%[31][32][33] - 引入病虫害防控和标准化管理 商品果比例最高达65%-70%[34][35][36] - 鲜杏售价提升至接近70元/公斤 部分收购价从6-8元/公斤涨至15-25元/公斤[36][37][42][43] 产量与销售表现 - 2025年疏附县木亚格杏挂果面积6万亩 产量突破6万吨[39][40] - 电商销售量同比增长672% 全网话题量从2.4万增长至超200万[22][23] - 鲜杏和杏干销售比例从传统9:1优化至近1:3 鲜杏销量提高184%[48][57][58][59] 农户收入与区域经济 - 收购款发放约159万元 覆盖杏农400多户 部分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16][17][19][43] - 铁日木乡鲜杏销售460吨收入690万元 杏干产量1385吨预计收入5540万元 总产量提高37%[58][59] - 每亩增收800元 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 有农户计划从5亩扩种至20亩[17][59] 物流与渠道拓展 - 通过冷链物流和"大湾区—中吉乌"国际班列降低运输折损率 实现隔日达[69][70][71] - 举办推广活动吸引80名采购商 单平台签订5万笔采购协议[75][76] - 累计直播超20场 推动销售鲜杏616吨 销售额2608万元[78][79] 市场扩张与品牌建设 - 从新疆本地市场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4][47][48] - 在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设立专柜 实现跨季节销售[60][61][62] - 通过溯源活动和线上直播强化品牌认知 推动优质特色产品行销全国[76][77][80]
出天山、闯湾区,一颗“紫玉圣果”的突围记 | 疆品入湾记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0:32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伽师新梅产业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形成种植 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 带动15万余人就业增收 并成功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市场 [17][18][41][63][66] 产业发展规模 - 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57万亩 占全国50%市场份额 年产量41万吨 一产产值突破80亿元 [15][67][68] - 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总投资5.1亿元 形成集种植 采摘 分选 冷藏 包装 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44][47] 企业参与情况 - 广东中荔集团建立2.6万亩合作基地 年产量3.75万吨 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50%为维吾尔族同胞)[31][35] - 产业园入驻京东 百果园等25家企业 研发22种精深加工产品 增加3000余个就业岗位 [47][48][49] 冷链物流升级 - 建成县万吨级 乡千吨级 村百吨级冷链仓储体系 总库容达50万吨 销售期从20天延长至6个月 [52][53][54] - 实现错峰销售和保质稳价 收购价达20元/公斤 种植户14亩地收入57万元 [38][53] 市场拓展成果 - 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 并实现库尔勒香梨出口新西兰 伽师瓜进入北美市场的突破 [22][32][33] - 90%员工为维吾尔族 包含返乡就业群体 三人家庭日均收入超150元 [58][60][61] 技术培训与就业 - 产业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掌握管护技术 提升新梅品质 [63][64] - 全产业链带动15万余人就业 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41][63]
2023年以来安排超4600名干部人才进疆 落实援助资金近10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01 17:17
援疆资金与项目规模 - 广东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约99.14亿元(含深圳市)[1] - 实施382个大项目[1] - 46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参与[1] 医疗援疆成果 - "粤新光明行"每年为1000名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已让3000多人次重见光明[2] - 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引入眼健康AI筛查系统[2] - "广东名医进疆工程""消结行""科普行"等惠民项目落地[2] 教育援疆投入 - 2023年以来投入教育援疆资金12.1亿元[3] - 实施学校新建及改扩建项目155个[3] - 选派近1500名优秀教师和支教大学生[3] - 喀什大学成功获批教育学博士点[3] 产业援疆成效 - 油莎豆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4000万元资金[4] - 园区引进7家企业 开发10余种深加工产品[5] - 预计年内产值达1.5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5] - 带动群众平均增收4.5万元[5] 商贸合作成果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促成双边交易超100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广东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5] - 2024年粤新重点签约企业超30家 落地项目23个[5] - 在疆粤企营业产值达105亿元 带动2万多人稳定就业[5] 文化教育交流 - 南国书香节近200场活动吸引近十万群众参与[6] - "祖国情·中华行"研学活动组织超千名喀什青少年赴外地交流[7] - 推动20多万粤新青少年"云端"结对、书信传情[7] - 喀什市篮球公园、穗疏文体公园等体育设施建成[7]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突破38亿元,“疆品南下”注入势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22:34
品牌价值与排名 -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达38.06亿元 位列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40位 [3][4] - 品牌价值同比增加8.61亿元 排名上升12位 品牌发展力居全国第二 [4] -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28] 产业规模与地位 - 伽师县种植新梅57万亩 其中挂果45万亩 年产量41万吨 [27] - 种植面积占全国50% 产量占全国70% [27] - 建成50万吨库容的三级冷链仓储体系 实现错峰销售 [23] 市场推广与销售表现 - 通过"疆品南下"工程连续四年在广州塔等湾区地标宣传 [8] - 8月上旬累计发运新梅超13万件(260吨) 其中广东省占顺丰疆外业务量25% [12][13] - 展销会促成订单10.7万吨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新梅分会落地伽师 [19] 产业链建设与升级 - 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引进25家企业 [22] - 开发果干、果酒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 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 [23][24] - 开通新梅专机与冷链专列 实现24小时直达一线城市 [24]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带动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 [28] - 广东援疆支持"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 [7][14] - 线下体验馆覆盖湾区 成为消费热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