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安全网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完善存款保险顶层设计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4
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构建新时代更加强健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周 年"专家座谈会。座谈会上,来自立法工作部门、司法机关、商业银行、高校、学会等单位的专家代表 建议,进一步强化存款保险职能,丰富早期纠正、风险处置措施和工具,充实存款保险基金,完善后备 融资机制,切实发挥好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作用,并有必要在金融立法中予以体现。 金融体系稳健性提升 从2015年5月至202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至今已满10岁。 早在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决策部署。 201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我国形成以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 最后贷款人为支柱的金融安全网。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 司,2020年下半年,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实质化运行,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指导 下履行费率核定、基金归集、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具体职能。 10年来,存款保险有效发挥风险监测、防范挤兑 ...
潘功胜: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6 18:31
近 日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行 长 潘 功 胜 率 团 赴 意 大 利 米 兰 出 席 东 盟 与 中 日 韩 (1 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并作为10+3财金合作机制联合主席主持相 关讨论时表示,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强化本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 要。引入可以人民币等非美元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既拓 展了清迈倡议的可用资源,凸显了区域特色,也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 化在本地区的积极进展,具有突破性意义。潘功胜呼吁区域国家团结一致 应对美关税冲击,他还介绍了中方相关宏观经济政策。 2025年5月4日至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率团赴意大利米兰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 行行长会,并作为10+3财金合作机制联合主席主持相关讨论,与会议各方就美关税政策对全球和区域 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的影响、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 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推动各方在深化区域内政策协调和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共 识。会议一致通过了在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相关安 排,并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 ...
蓝佛安、潘功胜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表示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5-06 01:21
区域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协调 - 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且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2] - 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 - 各方需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深化域内贸易投资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2] 区域财金合作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 会议就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进行深入讨论 [1] - 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支持区域成员能力建设 [1] - 会议通过CMIM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安排 [2] - 人民币出资工具的引入拓展了清迈倡议资源,标志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展 [2] 清迈倡议机制优化 - 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对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1][2] - 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 [2] - 快速融资工具凸显区域特色,具有突破性意义 [2] 多边合作与开放立场 - 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1][2] - 中方呼吁团结协作,以区域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2]
存款保险十年守稳金融防线,专家建言推动立法、完善后备融资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43
存款保险制度十年成效 -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10年来形成以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为支柱的金融安全网 [1][3] - 制度履行风险监测、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核心职能,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提升金融体系稳健性 [1] - 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50万元偿付限额),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1][6] - 截至2024年末共有3761家投保机构,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 [6]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 包商银行成为首例通过"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实现完全市场退出的商业银行案例 [3] - 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实现破产清算零突破,打破刚性兑付且未引发挤兑或社会事件 [3][4] - 案例为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提供成功范例,严肃市场纪律 [4] 制度优化与国际接轨 - 专家建议推动《存款保险条例》升级为法律层级,明确后备融资机制 [7][8] - 国际经验显示需建立再贷款、发债等后备资金安排以增强流动性补充能力 [8] - 央行提出加大科技赋能并加强国际规则制定参与 [2] 职能模式与协同效应 - 采用"风险最小化"模式(非单纯付款箱),覆盖风险监测至处置全流程 [4][6] - 差别费率机制促使银行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5] - 与央行职能高度协同,形成监管补充作用 [6]
如何让存款更安全、银行更稳健?这场座谈会集思广益
新华网· 2025-04-29 18:39
存款保险制度核心观点 - 存款保险制度施行近十年,通过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为储户提供最高50万元的全额保障,覆盖99%以上存款人[1][2] - 制度强化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形成以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为支柱的金融安全网[2][3] - 存款保险在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保护470多万客户权益并避免挤兑风险[3] 制度职能与成效 - 存款保险履行风险监测、差别费率、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核心职能,累计对3761家投保机构核查并对1600家采取纠正措施[5] - 制度提升中小银行信用竞争力,使大中小银行存款格局保持稳定,中小银行存款占比稳中有升[4] - 参与辽宁城商行改革和农信系统改革,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5][6]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拓宽存款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研究央行再贷款等后备融资渠道以补充资金[7] - 建议提升《存款保险条例》法律层级,推动多法联动完善制度基础[7] - 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履职效能,加强国际交流参与规则制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