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金融安全网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圆桌对话:东亚区域合作如何顶住这场“压力测试”?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07
东盟和中日韩(10+3)合作是东亚经济合作的主渠道,目前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机制。10+3 合作源于1990年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1997年,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 导人非正式会晤在吉隆坡举行,正式启动这一东亚地区合作进程。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10+3就摆脱金融危机、恢复经济增长以及促进东亚地区长远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与合作,这让该 机制有了某种"为了应对危机而生"的意味。2000年5月,10+3财长会议在泰国清迈签署《清迈倡议》。 这是一份旨在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10+3国家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数量的外 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等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借此提供帮助。迄今,《清迈倡 议》被认为是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之一,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推动区域合作具有深远 意义。 就此而言,东亚合作一开始就是带有"危机驱动"特征的合作机制。"为了应对危机而生",本身就成为 10+3合作韧性的一大来源。在10+3框架下,相关国家展开一系列机制性合作,建立不同层级的定期会 晤机制,围绕诸多领域开展对话合作。这些机制性合作有利于 ...
社科院报告聚焦稳定币及中国应对,建议以监管沙盒等方式探索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7-28 19:59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趋势 - 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碎片化与多元化双重演进特征 美元霸权短期内不会瓦解但面临挑战 [1] - 中国需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 增强外汇储备安全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 - 应重视全球稳定币发展浪潮 推动体系向多元化 公平化和稳定化方向演进 [1] 美债持仓策略调整 - 2025年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 持仓规模降至7654亿美元 从美国第二大债主降至第三大债主 [2] - 需优化美债持有策略 灵活调整久期 减少对美元单一资产的依赖 [1][2] - 构建多元化储备体系 使用黄金等避险资产 扩大欧元和新兴市场货币储备 [2]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 -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RCEP等周边地区为重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 - 加强经贸往来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提升周边区域认可度 [2] - 增强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 鼓励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 工程承包中增加跨境使用 [2] - 结合跨境电商 产业园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合作等新机遇提高人民币普及度 [2] 全球稳定币发展应对 - 美元稳定币从加密资产向传统金融领域延伸 可能增强美元影响力 [3] - 需深化研究 以监管沙盒等方式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和运作机制 [3] - 在中国香港发展离岸稳定币市场 在上海自贸区等有条件区域配合推进 [3] 区域金融安全体系建设 - 扩大与东盟 上合组织等周边伙伴的金融合作 [3] - 协同推进区域性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完善流动性救助机制 [3] -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3]
潘功胜: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6 18:31
区域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强调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并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1][4] - 会议通过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的安排,拓展了清迈倡议的可用资源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1][2][4] - 会议就基于IMF模式完善清迈倡议资本实缴方案达成共识,为机制化打下基础[6] 应对美关税冲击 - 潘功胜呼吁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并介绍了中方相关宏观经济政策[7][8] - 中日韩三方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就经济形势和区域内财金合作交流意见[8] - 潘功胜与日本财长、韩国央行行长等举行双边会谈,就全球不确定性对各国影响交换意见[8] 会议成果 - 中国和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10+3联合主席召开联合记者会,潘功胜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会议达成的合作成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