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安全网
搜索文档
环球圆桌对话:东亚区域合作如何顶住这场“压力测试”?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07
10+3区域经济展望与韧性来源 - AMRO预测东盟与中日韩(10+3)地区2025年经济增长率为3.8%,2026年增速可能放缓至3.6% [1] - 10+3合作具有“危机驱动”特征,其韧性来源于为应对危机而生的机制性合作 [3] - 区域拥有约22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东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中日韩占据产业链中高端,形成高度互补的合作体系 [3] 区域合作机制与历史成果 - 10+3合作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机制 [2] - 2000年签署的《清迈倡议》建立了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是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之一 [2] - 区域合作通过不同层级定期会晤机制增进政治互信,并拥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互补性强等优越条件 [3] 美国关税冲击与外部挑战 - 美国关税壁垒笼罩全球和地区经济前景,10+3国家多为外向型经济体,对美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比高 [1][4] - 美国关税冲击将增加地区国家出口成本,对全球产供链包括中间品贸易造成打击,尤其冲击东盟国家 [4] - 美国在贸易协议中植入排他性条款(如针对转口贸易),可能对10+3区域内经贸往来造成影响 [4] 地区内部分化与应对策略差异 - 日本和韩国通过承诺对美投资和开放市场,将关税税率锁定在15%,避免了25%的更高税率 [6] - 日韩协议要求建立关键领域“安全供应链”并加强出口管制协调,导致其技术标准与美国绑定 [6] - 越南将税率降至20%,其代价是同意建立严格的“原产地核查机制”,以证明出口产品非中国转运 [6] 美国策略对区域合作的潜在冲击 - 美国“分而治之”的关税策略可能瓦解RCEP倡导的统一区域大市场,割裂共同市场基础 [7] - 美国与地区国家达成五花八门的贸易协议,可能削弱区域集体谈判立场,催生内部不平衡与不信任感 [7] - 各国在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等产业面临选择美国标准还是区域通用标准的困境,可能阻碍统一技术生态形成 [7] 深化区域合作的建设性路径 - 坚定维护东盟中心地位,10+3应协调立场,以一个声音说话,提升集体话语权 [8] - 高质量实施RCEP,重点在于统一原产地规则及在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消除非关税壁垒 [8] - 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双引擎”,探讨建立数字贸易共同规则,推动数据安全跨境流动 [8] - 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探索区域内本币结算,降低对单一外部货币的依赖 [8] 区域一体化进展与实证数据 - 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025年上半年达3.6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9.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8% [1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增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内容,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 [12] - RCEP生效3年多,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上升至2024年的68.3% [12] 未来全球化趋势与区域化机遇 - 区域一体化及区域内自由贸易将成为新型全球化的主流贸易形式,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特征将凸显 [14] - 东亚国家可能越来越多地以地区形式搭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成为未来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实践路径 [14]
社科院报告聚焦稳定币及中国应对,建议以监管沙盒等方式探索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7-28 19:59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趋势 - 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碎片化与多元化双重演进特征 美元霸权短期内不会瓦解但面临挑战 [1] - 中国需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 增强外汇储备安全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 - 应重视全球稳定币发展浪潮 推动体系向多元化 公平化和稳定化方向演进 [1] 美债持仓策略调整 - 2025年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 持仓规模降至7654亿美元 从美国第二大债主降至第三大债主 [2] - 需优化美债持有策略 灵活调整久期 减少对美元单一资产的依赖 [1][2] - 构建多元化储备体系 使用黄金等避险资产 扩大欧元和新兴市场货币储备 [2]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 -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RCEP等周边地区为重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 - 加强经贸往来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提升周边区域认可度 [2] - 增强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 鼓励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 工程承包中增加跨境使用 [2] - 结合跨境电商 产业园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合作等新机遇提高人民币普及度 [2] 全球稳定币发展应对 - 美元稳定币从加密资产向传统金融领域延伸 可能增强美元影响力 [3] - 需深化研究 以监管沙盒等方式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和运作机制 [3] - 在中国香港发展离岸稳定币市场 在上海自贸区等有条件区域配合推进 [3] 区域金融安全体系建设 - 扩大与东盟 上合组织等周边伙伴的金融合作 [3] - 协同推进区域性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完善流动性救助机制 [3] -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 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3]
潘功胜: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6 18:31
区域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强调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并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1][4] - 会议通过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的安排,拓展了清迈倡议的可用资源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1][2][4] - 会议就基于IMF模式完善清迈倡议资本实缴方案达成共识,为机制化打下基础[6] 应对美关税冲击 - 潘功胜呼吁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并介绍了中方相关宏观经济政策[7][8] - 中日韩三方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就经济形势和区域内财金合作交流意见[8] - 潘功胜与日本财长、韩国央行行长等举行双边会谈,就全球不确定性对各国影响交换意见[8] 会议成果 - 中国和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10+3联合主席召开联合记者会,潘功胜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会议达成的合作成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