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 Coding

搜索文档
31岁程序员搞副业,6个月喜提8000万刀退休金!氛围编程公司被光速收购
猿大侠· 2025-06-21 11:13
核心观点 - 31岁程序员Shlomo在旅行中创立的Vibe Coding初创公司Base44,仅6个月后被Wix以8000万美元现金收购 [2][4][5][6] - 公司成立6个月用户达25万,三周突破1万,5月利润18.9万美元,并实现盈利 [15] - 收购后8名员工将分得2500万美元留任奖金 [14] - 该案例体现AI催生个人独角兽公司的趋势,Vibe Coding领域受大厂追捧 [7][40] 公司发展 - **创始背景**:Shlomo为连续创业者,曾创立数据分析公司Explorium,其兄弟为AI安全公司Token Security联创 [27][28] - **产品定位**:面向非技术用户的Vibe Coding平台,通过文本提示生成完整应用,支持数据库、身份验证等企业级功能 [21][22][23][24] - **技术优势**:采用Claude 4降低bug率并提升利润率,用户应用出错不扣积分 [17][18] - **增长路径**:通过LinkedIn和X的病毒式传播爆红,获亚马逊邀请在7000人AWS活动演示 [19][29][30][31] 行业动态 - **竞争格局**:Base44在同类产品(如Adaptive Computer)中快速突围,虽非技术独创但策略受Wix青睐 [25][26][40] - **巨头布局**: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Wix借收购Base44补强无代码产品线 [38][39] - **市场潜力**:Vibe Coding被视为可能取代传统软件的新兴领域,企业软件市场存在颠覆性机会 [38][40] 交易细节 - **收购逻辑**:Wix看重Base44的盈利能力和扩展潜力,计划保留品牌以实现"改变企业软件世界"的愿景 [39][40] - **决策背景**:以色列战争环境下快速完成交易,Wix认为其策略优于Loveable AI等竞品 [38][40]
Andrej Karpathy:警惕"Agent之年"炒作,主动为AI改造数字infra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6-20 17:08
软件演进三阶段理论 - 软件1 0时代由人类编写明确指令代码 代表为GitHub托管代码库 [8] - 软件2 0时代核心是神经网络权重 通过数据集训练生成 代表平台包括Hugging Face和Model Atlas [10] - 软件3 0时代以自然语言为编程接口 提示(Prompts)成为新程序形式 大语言模型(LLM)演变为可编程通用计算机 [10][11] LLM作为操作系统 - LLM类比为新型操作系统 模型本身充当"CPU"负责推理 上下文窗口相当于"内存" [15] - 市场格局类似早期操作系统 闭源商业提供商(如OpenAI)与开源替代方案(Llama生态系统)并存 [15] - 服务模式类似公共设施 研发实验室投入巨额Capex训练基础模型 通过API按token计量收费 [12] LLM能力与缺陷 - 超能力包括百科全书式知识记忆 信息处理量远超人类个体 [17] - 认知缺陷涵盖幻觉(编造事实) 锯齿状智能(能力不均衡) 顺行性遗忘症(无法自动巩固新知识)及安全脆弱性 [19][20] 人机协作新范式 - 部分自治应用(如Cursor)特征:自动管理上下文 编排多LLM调用 提供可视化GUI及自治程度滑块 [22] - 未来软件将普遍部分自治 需设计让LLM接触用户可操作界面并建立监督机制 [23] 软件开发民主化 - Vibe Coding现象:自然语言编程接口使非专业开发者能快速实现功能原型 [24] - 创新瓶颈从编码转向部署 手动处理认证 支付 部署等DevOps任务占90%耗时 [25][26] AI基础设施重构 - 需为第三类用户(AI智能体)设计专属交互方式 而非仅适配人类GUI或程序API [27] - 具体方案包括创建AI友好Markdown说明书 重写可执行命令文档 开发人类-AI信息转换工具 [28][29] 行业发展现实展望 - 自动驾驶案例显示技术演示与产品化存在十年级鸿沟 需警惕"2025智能体之年"类炒作 [31] - 短期应聚焦"钢铁侠战衣"式增强工具 通过人机协同设计规避LLM缺陷 [32][34] - LLM技术首次 democratized 全球数十亿普通人可直接参与范式变革 [35]
合合信息推出AI Agent云资源智能管理终端,可实现“一句话管理千台服务器”
环球网· 2025-06-20 17:02
产品发布 - 合合信息在2025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发布业内首个AI Agent跨平台云资源智能管理终端Chaterm [1] - 该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对话式终端管理工具"为云计算从业人士提供云资源智能化和规模化管理新路径 [1] - 核心代码已全面开源 [1] 技术特点 - Chaterm将AI Agent能力引入云资源管理终端,使管理人员能在对话交互中精准调度云资源 [3] - 产品具备"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两种工作模式,可大幅提升云资源开发和管理效率 [5] - 在构建GPU集群开发环境场景下,原本需数小时的工作现在可在十几分钟内完成 [5] - 搭载批量管理远程服务器能力,自动"记忆"用户操作习惯,实现"一次配置,多端通用" [5] - 具有跨平台兼容性,支持MAC、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5] 行业影响 - 传统终端管理方式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瓶颈 [3] - Vibe Coding(氛围编程)的出现让"对话式开发体验"成为可能 [3] - 公司表示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产业场景的融合边界,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6] 数据安全 - 全面开源核心代码,开发者可观察算法底层运行逻辑并进行定制化修改 [6] - 实现云资源管理领域"透明可控,安全可信" [6]
AI大神卡帕西最新演讲:AGI从幻想到落地,先要直面三个现实
36氪· 2025-06-19 20:09
软件3.0生态重构 - 软件3.0以"提示词即程序"范式颠覆传统编程,将提示词与系统设计、模型调优融合为新生产力,而非简单叠加手工代码与机器学习[2] - 软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手工敲代码的软件1.0、机器学习训练模型的软件2.0、提示词驱动的软件3.0,后者正以不可逆转趋势挤压前两代生存空间[6] - 大语言模型具备"多面手"属性,可切换数字水电工、代码生产工厂、应用开发者、在线管家等角色,彻底重构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逻辑[7] LLM心理学与认知缺陷 - 当前大模型存在"锯齿状智能"现象:能解决高难度任务但可能在常识判断上出错,如能解偏微分方程却分不清9.11和9.9大小[10][12] - "顺行性遗忘"指大模型对话记忆局限,每次对话都是全新开始,缺乏持续学习能力,需通过系统提示学习划定能力边界[14][16] 人机协作框架 - "部分自主性"框架需平衡AI自主决策与人类信任,通过自主性调节器动态控制AI自主度,如Cursor从Tab键补全到智能体全包模式[17][18] - 人机协同需快节奏验证(10秒内批改AI方案)与严格边界划定(强制代码包含指定函数),防止生成无法运行的玄学代码[21] - 技术落地需跨越Demo到产品的鸿沟,Waymo案例显示完全自主性不现实,部分自主性才是实用解决方案[23] 智能体开发生态 - Vibe Coding概念催生数千家初创公司,但实际应用中AI光速编程效果易失效,暴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24] - 开发工具链呈现新旧割裂:老工具文档复杂难懂,新工具文档简洁清晰,需DeepWiki类知识整理工具自动关联API等资源[27] - 智能体作为"双语翻译官"连接人类与计算机程序,推动开发范式从人适应机器转向机器适应人[30] 行业变革方向 - 务实创新应聚焦半自主系统开发、软件3.0范式转型、大模型基础设施化三大方向,而非空谈AGI目标[31] - 未来胜出者将是最懂人机协作的团队,这场变革本质是生产关系的重构,类似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31]
对话言创万物创始人:AI Coding 是在「垒砖」,我们想用 AI「盖房子」
Founder Park· 2025-06-17 17:49
AI Coding与AI SWE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AI Coding是当前最火热的AI赛道之一,模型代码能力的提升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1] - Vibe Coding虽受非专业人群关注,但严肃软件生产场景复杂度远超预期[2] - 软件开发是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础产业,写代码仅占软件工程全链路的30%以下[3][11] - AI SWE(AI软件工程)是价值极高的存量市场,2025年初前Tik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创立言创万物专注该领域[4]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AI SWE覆盖场景广泛且复杂,目前尚无公司能解决所有环节问题,预计未来将出现多家高价值公司而非垄断[15] - 大厂推进速度未必快于创业公司,如GitHub Copilot体验已被Cursor超越,谷歌Jules工具表现平平[15] - 创业公司优势在于:用户因单点体验不佳易流失、技术迭代快打破现有优势、资源投入更聚焦(Cursor早期仅30人团队)[16] 技术演进路径 - AI对SWE影响分阶段:当前L2阶段(局部任务自动化)→L3(模块级自动化)→L4(系统级实施)→L5(SWE AGI)[38] - 未来产品形态将突破传统IDE框架,通过控制台调度多Agent协同工作(编码/测试/修复等),开发者仅需验收结果[19][20] - AI擅长解决SWE中的"人为困难"(占工作量70%),如规范遵循、沟通协调、进度估算等痛点[25][26] 公司战略与产品方向 - 言创万物聚焦"大粒度任务自主完成",从目标导向而非代码导向设计产品,强调Agent对工具的调用能力[23][24] - 当前MVP版本已含10万行代码,复杂度远超表面"套壳"应用[50][52] - 团队30余人中90%为工程师,采用AI原生工作模式,效率达大厂时期的2-5倍[31][49] 未来工程师角色演变 - 高阶工程师将转变为"Agent管理者",1人可协调100个Agent并行工作,专注创造性架构设计[42][43] - 初级工程师可能被快速替代,但技术决策仍需人类工程师兜底最后5%关键问题[41] - 衡量标准从代码量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Result as a Service"新型工作模式[40][44]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AI在架构设计中的局限在于缺乏隐性经验,需系统性接入业务场景知识[37] - 需构建AI专属基础设施:沙盒隔离系统(E2B)、多Agent通信协议(MCP)、服务发现机制等[19][47] - 软件工程原则将重构,现有面向人类的开发范式(如函数封装)可能被Agent-centric模式取代[33]
深度|吴恩达:语音是一种更自然、更轻量的输入方式,尤其适合Agentic应用;未来最关键的技能,是能准确告诉计算机你想要什么
Z Potentials· 2025-06-16 11:11
Agentic系统构建 - 从讨论"是否是Agent"转向"Agentic性光谱"的思维转变 更有效减少定义争论[4][5] - 实际应用中更多机会集中在简单线性流程自动化 而非高度自治的复杂系统[6][7] - 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现有工作流拆解为可自动化的"微任务"并建立评估体系[7] AI开发关键技能 - 掌握LangGraph/RAG/memory/evals等工具的组合应用能力 如同搭建乐高积木[9][11] - 建立系统性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可避免在错误路径上浪费数月时间[10] - AI辅助编程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但部分企业仍禁止使用[15] - 语音技术栈(voice stack)被严重低估 在降低用户交互门槛方面潜力巨大[15][18] 技术演进趋势 - MCP协议通过统一API标准显著简化数据对接流程 使集成成本从N×M降至N+M[21][22] - Agent间协作仍处早期阶段 跨团队Agent协同目前几乎没有成功案例[23] - 语音交互面临延迟挑战 需采用预响应机制等技巧优化用户体验[19] 初创企业建议 - 执行速度是初创企业成功的第一关键指标[26] - 技术知识深度比商业知识更为稀缺和关键[26] - 编程能力将成为基础技能 能明确表达需求比编码本身更重要[24]
深度|GitHub CEO :真正的变革不是程序员被AI取代,而是写代码的起点、过程与目的正在被AI重构
Z Finance· 2025-06-15 10:05
核心观点 - AI正在重构软件开发的起点、过程与目的,从代码自动补全到多模型Agent协作,开发者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系统指挥者[1][2] - GitHub Copilot将正式开源,延续VS Code的开源策略,推动开发者生态创新[2][17] - 未来软件架构将融合确定性代码与非确定性生成,开发者需在自然语言抽象与代码实现层间切换[24][25] - Agent系统将形成互联生态,个人Agent与工作Agent分工协作,改变知识工作范式[40][42] 技术演进路径 - 2020年GPT-3/Codex首次实现无编译器支持的语法完美代码生成,颠覆传统编程认知[1][5] - Copilot预览版数据显示AI生成代码占比达25%(Python更高),用户净推荐值72分(-102-100范围)[5][6] - 从Tab补全(延续20年IDE传统)到"氛围编程",AI缩短"想法→实现"周期,保持开发者心流状态[7][10][32] - 多模型协作成为趋势,代码补全用低延迟模型,Agent任务用强工具调用模型[16][22] 开发者角色转变 - 工程师核心能力转向验证Agent输出,确保符合业务目标与安全要求[13][31] - 编程教育仍需重视系统思维培养,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成为现代通识教育[11][12] - 开发者需掌握"技艺进化"能力,20年前全栈工程师概念不存在,未来需持续适应AI工具[14][15] - "匠心"不会被取代,但可委托Agent处理测试、修Bug等繁琐工作,专注创意实现[33] 行业生态影响 - VS Code十年更新超100版本,Copilot开源将激发IDE插件、代码迁移工具等衍生创新[17][22] - 允许"自带密钥"连接第三方模型(如OpenAI/Olama),推动多模型协作生态[22] - 技术债务转化市场显现,COBOL→Java等遗留系统迁移需求催生新商业机会[22] - 零代码门槛降低催生新型开发者,但复杂系统架构能力仍为专业壁垒[35][36] 未来趋势预测 - 操作系统内核持续存在,但用户界面将Agent化,如Jarvis式智能助手[26][27] - 实时生成的一次性应用兴起,解决特定需求后自动销毁,降低软件维护成本[27][28] - Agent间通信协议标准化,形成跨设备/场景的智能体网络[39][40] - 软件工程领域出现"杰文斯悖论"——效率提升刺激更多需求产生[38]
Z Product|Lovable背后关键产品,YC校友Supabase再融两亿美元,Vibe Coding的全栈开发工具
Z Potentials· 2025-06-12 12:24
Vibe Coding与Supabase的兴起 - Vibe Coding由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提出,核心是以自然语言驱动编码,AI生成原始代码,降低编程语言限制,聚焦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2] - Supabase作为Firebase开源替代方案,提供Postgres数据库、身份验证、实时API等后端服务,GitHub星标超8万[3][6] - 客户案例显示Supabase节省75%开发时间,基础设施成本减半[5] Supabase核心技术架构 - **数据库**:基于PostgreSQL构建,内置身份验证与精准访问控制,每个项目为独立Postgres数据库[3] - **身份验证**:整合Google、Apple等十多个平台,快速搭建多渠道认证体系[4] - **边缘计算**:自动扩展后端资源,支持Node.js项目平滑迁移,降低人力成本[4] - **存储功能**:开源多类型内容存储,与身份验证/数据库集成,支持API管理权限[4] - **实时功能**:提供数据同步解决方案,适用于协作工具、聊天室等实时应用[4]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 - 成立于2020年,联合创始人Paul Copplestone(B2B领域连续创业者)与Ant Wilson(金融科技背景)[6][8][9] - 2025年4月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Accel领投,投后估值20亿美元,7个月内估值从9亿翻倍[12][13] - 开发者社群达170万人,注册率因Vibe Coding(如Cursor)过去三月翻倍[12][13] 产品定位与市场影响 - 初期定位"实时Postgres",后调整为"Firebase开源替代品",Hacker News热度历史第二(仅次于Stripe)[11] - 数据库部署量从80增至800个,从实验性工具转变为实用基础设施[11] - 创始人称未来十年社区将扩展至企业用户,与AI编程趋势深度绑定[12]
喝点VC|a16z合伙人:开发者市场或成为AI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万亿级市场;当前模型最致命的缺陷是永远不愿承认"我不知道"
Z Potentials· 2025-06-07 14:47
AI编程市场潜力 - AI编程是AI领域第二大市场 仅次于纯聊天机器人 若看同质化市场则可能排名第一[3][5] - 全球3000万开发者人均年创造价值10万美元 总量达3万亿美元 仅部署基础编程助手即可提升15%效率 潜力远超当前AI领域2000亿美元年度投资规模[11] - AI编程延续用户既有习惯 如替代Stack Overflow查询 未来需求将更多转向AI模型[9] 开发者工具演进 - IDE集成工具如GitHub Copilot和Cursor实现工作流嵌入 从单行补全到整段生成 甚至通过自然语言调用命令行工具[16] - 资深开发者使用模式进阶:先写抽象需求文档 与AI讨论可行性 持续对话理清思路 最终生成代码时需注入编码规范等上下文[17] - 工具支持实时数据源对接 如通过FireCrawl抓取最新文档 解决模型训练数据滞后问题[17][19] 技术局限性 - 常见问题生成代码易如反掌 但缺乏训练数据的新颖需求需精确描述 难度指数级上升[12][23] - 模型致命缺陷在于不愿承认"我不知道" 常自信给出不存在函数 且错误后更难纠正[24][25] - 分布式系统优化等专业领域暂难受益 因AI无法实时获取系统状态 需人工干预[22] 编程范式变革 - Vibe Coding打破技术壁垒 非开发者可直接操控计算机 类似博客浪潮 催生全民开发个人软件趋势[27][28] - 未来开发者核心能力转向问题定义 算法理解 系统架构设计 代码实现细节将专业化[30][34] - 形式化语言不会消亡 因其能简明表达意图 但可能发展出自然语言与形式化混合的新语言[33] 系统迁移挑战 - AI迁移遗留代码(如COBOL)需先反推需求文档再重新实现 直接转译会保留旧语言怪异特性[39] - 现代框架间转换(如Angular到React)较易 但跨子系统状态迁移需系统探查能力[40] - 开发过程中AI自动留存的意图记录形成元数据 可能催生革命性开发范式[36] 不确定性管理 - AI大幅扩展软件不确定性边界 类似网络时代但更甚 微小输入变化可导致输出剧烈波动[41][43] - 需调整预期 如将AI违规概率降至训练有素人员的50%即达标 而非追求绝对控制[45] - 提示词(Prompt)成为AI领域的"窄腰"抽象层 封装底层复杂度 未来可能发展出结构化提示语言[46][50]
Z Event|WWDC25直播之夜:线下一起看直播,聊聊如何在苹果生态搞钱!
Z Potentials· 2025-06-06 10:44
WWDC25直播之夜活动 - 活动由Vibe Friends联合Z Potentials、Z Finance、i友未来社区共同主办 旨在聚集50位苹果生态参与者探讨通过Vibe Coding实现商业价值 [1][9] - 活动形式包括集体观看WWDC25发布会直播 并设置开放麦环节供参与者分享App开发心得及苹果生态商业见解 [2][3] - 活动提供夜宵饮品等能量补给 时间为2025年6月9日23:00至6月10日03:00 地点为北京东升大厦 [4][5][7] 活动流程设计 - 前30分钟为签到社交时间 随后1小时为开放麦自由讨论 最终2小时为Keynote直播与夜宵派对 [6] - 活动免费参与但限定50人名额 需通过二维码报名 具体地址将在报名成功后通知 [7][8] 苹果生态关注焦点 - 活动内容显示行业对Apple Intelligence、iOS 19、macOS 16等新系统更新保持高度关注 尤其聚焦商业应用场景 [2] - 开放麦环节设计反映开发者群体对苹果生态变现路径(如App盈利模式)存在持续探讨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