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ics

搜索文档
Coherent (COHR) 2025 Investor Day Transcript
2025-05-28 22: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Coherent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战略与定位 - **核心观点**:光子学在众多应用和行业中愈发重要,Coherent公司在光子学领域具备独特优势,致力于利用光子学力量助力客户创新,未来将聚焦核心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并提升财务指标 [11][18][22]。 - **论据**: - 光子学在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如数据中心数据传输从电气向光学转换,工业制造中激光和光子学应用增多 [12][15]。 - 公司拥有创新文化,在技术栈各层面进行创新,拥有广泛而深入的光子学技术组合,服务超10,000家客户,市场和收入来源多元化 [19][20]。 - 过去二十年公司年均增长约20%,有良好的增长记录 [21]。 市场聚焦与投资方向 - **核心观点**:公司聚焦数据中心和通信、工业两大市场,集中投资于增长和利润最大的领域,加速创新并推出更多产品 [22][23]。 - **论据**: - 数据中心和通信市场机会到本十年末将超40亿美元,工业市场虽小但利润率高,两者互补且公司在基础层面的创新投资可在两个市场共享 [24][25]。 - 2024财年约20%的研发资金流向非核心领域,公司将投资从非核心领域转向增长和利润引擎,关闭或剥离非核心产品线 [26][27][29]。 各业务板块增长机会 数据中心和通信业务 - **核心观点**:该业务是公司增长引擎,在多个领域有巨大增长机会 [24][30]。 - **论据**: - **光学数据传输**:行业预计数据中心带宽未来几年将增长约10倍,主要由光通信驱动,公司投资加速路线图,确保为客户提供合适产品和技术 [31]。 - **光学开关**:未来几年将为公司增加约20亿美元的增量可寻址市场,基于非机械数字液晶技术,具有差异化优势,上周已实现首笔收入 [33]。 - **数据中心互连**:预计该市场未来几年将增长至约40亿美元,公司产品在该领域具有优势 [35]。 工业业务 - **核心观点**:工业业务被低估,具有粘性高、收入流长和利润率高的特点,在多个领域有增长机会 [36]。 - **论据**: - **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制造中光学检测步骤增多,公司将继续投资并扩大该领域业务 [37]。 - **显示制造**:OLED显示表面积预计未来几年将翻倍,制造高质量OLED显示屏需使用公司激光 [39]。 - **精密制造**: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先进制造中,激光和光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 [40]。 客户价值与能力 - **核心观点**:客户关注技术创新和产品交付能力,Coherent公司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 [41]。 - **论据**: - **技术优势**:公司不仅制造终端产品,还在基础层面进行创新,拥有广泛而深入的技术栈,可助力客户多代创新 [42]。 - **交付能力**:公司具备大规模制造复杂光子系统、设备和材料的能力,过去几年扩大了组装和测试产能,提高了关键光子器件的制造能力,如磷化铟产能在过去12个月内增长了两倍 [43][44][45]。 财务目标与策略 - **核心观点**:公司目标是实现稳健的双位数收入增长,提高财务指标,包括毛利率、运营指标和降低债务杠杆 [48][49][202]。 - **论据**: - **收入增长**:公司目标是未来三到四年实现10% - 15%的收入增长,数据中心和通信业务增长15% - 20%,工业业务增长5% - 10%,增长来源包括市场扩张、份额增长和光子内容增加 [49][50][51]。 - **毛利率提升**:将长期毛利率目标提高到42%,通过定价优化和成本降低实现,定价优化主要在工业业务,成本降低涵盖所有业务 [184][187][188]。 - **运营指标优化**:目标是将运营费用控制在收入的18%,其中研发占10%,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占8%,通过提高效率和资源分配实现 [194][196]。 - **债务管理**:目标是将债务杠杆率降至低于两倍,减少利息支出,优先进行有机投资和去杠杆化,关注与核心业务互补和相邻的并购机会 [199][20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展示**:会议结束后,公司设有产品展示区,并有人员为参会者介绍产品 [6]。 - **市场动态**:数据中心数据速率的采用周期越来越短,有利于技术领先的公司,且不同数据速率的增长周期相互重叠,公司作为技术领导者和产品组合广泛的供应商受益 [74][75]。 - **技术创新**:公司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和无源光学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如在光通信会议上展示了多项先进技术 [88][94][97]。 - **服务收入**:工业业务中服务和替换零件收入占比25%,且随着安装基数的增加,该比例有望继续增长,如Azure激光的服务收入远高于初始销售 [51][173][174]。 - **财务报告调整**:从2026财年开始,公司将从财务角度报告工业和数据中心及通信两个市场细分,与公司业务和市场视角一致 [203]。
源杰科技:YJ半导体(688498.SS)2025年TechNet中国大会连续波激光业务增长仍是2025年主要驱动力;卖出-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YJ Semitech的评级为卖出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YJ Semitech在开发连续波(CW)激光器和100G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产品方面领先于本地同行,有望受益于400G/800G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CW激光器/EML的整体供应紧张,但估值要求较高,交易价格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W激光业务 - 管理层对未来几个季度CW激光出货量增长持积极态度,受益于关键客户对硅光子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且公司也认同CW激光和EML激光供应紧张的情况 [2] - 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通过增加设备和提高良率来扩大产能,目标是到2026年达到每年数千万台的产量,这不仅能抓住硅光子收发器的近期机会,也为未来CPO趋势做好准备 [2] 竞争壁垒 - 关键竞争壁垒不仅在于产品性能,客户会从整体角度评估供应商,包括产品质量/性能、产品可靠性、交付能力和一致性以及产能规模,一旦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业绩记录,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3] 利润率和定价 - CW激光价格略低于全球同行,2024年数据通信部门的毛利率为71%,主要由定制产品(非CW激光)推动,现阶段CW激光的毛利率低于该部门的综合毛利率 [4] 100G EML业务 - 100G EML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但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原因是关键客户希望公司优先将当前产能用于CW激光生产,以确保CW激光的顺利交付,随着公司增加产能,EML生产可能有更多空间,有助于其EML业务的发展 [6] 财务数据 - 报告展示了YJ Semitech从2019年到2027年的预计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利润率等指标,以及季度环比和同比变化情况 [7] 投资论点和价格目标 - 基于30倍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给出12个月目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当前股价为人民币128.04元,有21.9%的下行空间 [9][10] 潜在上行风险 - 100G EML/CW激光芯片更快量产;公司主要业务电信需求更强劲复苏;更快渗透到海外终端客户 [9]
高盛:源杰科技_ TechNet China 2025_ 连续波激光增长仍将是 2025 年的主要驱动力;卖出
高盛· 2025-05-27 1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YJ Semitech的评级为卖出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YJ Semitech在开发连续波(CW)激光器和100G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产品方面领先于本地同行,有望受益于400G/800G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CW激光器/EML的整体供应紧张,但估值要求较高,交易价格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W激光业务 - 管理层对未来几个季度CW激光出货量增长持积极态度,受益于关键客户对硅光子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且CW激光和EML激光供应紧张,公司通过增加设备和提高良率来扩大产能,目标是到2026年达到每年数千万台的产量,产能扩张不仅能抓住硅光子收发器的短期机会,还能为未来CPO趋势做好准备 [2] 竞争壁垒 - 关键壁垒不仅在于产品性能,客户会从整体角度评估供应商,包括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交付能力和一致性以及产能规模,一旦供应商建立良好记录,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 [3] 利润率和定价 - CW激光价格略低于全球同行,2024年数据通信部门毛利率为71%,主要由定制产品驱动,当前阶段CW激光毛利率低于部门综合毛利率 [4] 100G EML业务 - 100G EML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但尚未大规模生产,原因是关键客户希望公司优先将当前产能用于CW激光生产,随着产能增加,EML生产可能有更多空间,有助于其业务推进 [7] 财务数据 - 报告展示了YJ Semitech从2019年到2027E的损益表,包括收入、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以及各指标的季度环比和同比变化情况 [8] 投资论点和价格目标 - 基于30倍的2026E市盈率,给出12个月目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当前股价为人民币128.04元,有21.9%的下行空间 [9][10][12] 潜在上行风险 - 100G EML/CW激光芯片更快量产;公司主要业务电信需求更强恢复;更快渗透到海外终端客户 [10]
Quantum puting (QUBT)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6 05:30
Quantum Computing (QUBT)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15, 2025 04:30 PM ET Speaker0 Ladies and gentlemen, greetings, and welcome to the Quantum Computing Inc. First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Shareholder Update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 only mode. Following management's remarks, the call will be opened for questions. Please note this conference is being recorded. It is now my pleasure to introduce your host, Rosalyn Christian with IMS Investor Relations. Speaker1 Thank you, and I wan ...
Teradyne (TER)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5 04: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Teradyne(泰瑞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形势与公司应对策略 - 核心观点:当前形势较年初平静但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下半年有同等数量的上行机会和下行风险,公司有能力应对不同情况 [3][4] - 论据:年初2 - 3月客户信心迅速恶化,3月后情况稳定但未好转;公司拥有高度可变的商业模式,员工薪酬有可变部分,采用外包商业模式,运营成本可随业务情况调整;公司资产负债表保守,低负债且现金状况良好,能在困难时期维持投资和战略不变 [3][6][7] 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且可逐步缓解,客户订单未因关税变化而显著提前或推迟 [12][14] - 论据:10 - 15%的收入来自美国发货,关税主要由客户承担;部分业务的COGS和运营费用受关税有适度影响,Q2 EPS指南中约有2美分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假设关税政策稳定,公司预计能减轻更多影响;未看到客户因关税变化而提前采购设备 [14][16][17] 供应链调整 - 核心观点: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供应链弹性,对于测试业务不会因关税进行重大供应链调整,机器人业务会考虑增加美国生产能力但无明确计划 [19] - 论据:测试业务供应链有弹性,美国业务量不足以促使进行重大供应链调整;机器人业务占收入13%,美国业务占比约三分之一,公司正在研究增加生产能力的地点,关税只是考虑因素之一 [19][20][21] 机器人业务机会 - 核心观点:机器人业务有潜在需求顺风,但存在滞后效应 [22] - 论据:有公司就自动化问题联系公司,但机器人销售漏斗为12 - 24个月,工厂建设和自动化部署是多年过程 [22] 各终端市场情况 - **汽车和工业**:客户要求推迟预测需求,若汽车市场反弹有上行潜力,若衰退则有下行风险;市场因数据中心建设和汽车电动化转型有增长潜力,公司处于领导地位,预计市场和份额都将增长 [26][54][56] - **移动**:2025年预期平淡,主要担忧是经济衰退带来的下行风险,Q1业绩出色是因供应链转移的一次性订单,并非需求反弹 [27][63] - **AI和计算**:投资周期长,不受宏观经济影响,收入主要来自垂直整合生产商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收入不稳定,存在2025年或2026年确认的不确定性 [27][28] - **内存**:主要不确定因素是从HBM 3E向HBM 4的过渡,若快速切换,客户需增加测试容量,否则将推迟到2026年 [29] AI计算测试设备需求驱动因素 - 核心观点:复杂性、质量要求和高报废成本是增加测试设备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 [32][33][35] - 论据:AI加速器测试对质量要求高,潜在缺陷会导致大量计算时间浪费;设备复杂且报废成本高,促使增加上游测试覆盖,推动晶圆级测试业务增长 [32][34][35] AI计算市场份额 - 核心观点:公司产品有优势,但市场份额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38][41] - 论据:公司测试仪设计更简单、可扩展性强、界面硬件设计容易、产量高且生产可靠,但竞争对手在商用计算领域历史份额高;市场业务不稳定,客户产品开发和量产受多种因素影响 [38][39][41] 收购Quantify Photonics - 核心观点:收购旨在建立硅光子学和共封装光学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在高性能计算和AI市场获得份额 [43] - 论据:硅光子学和共封装光学可提高数据中心带宽并节省电力,市场兴趣大;Quantify Photonics的技术能实现更高通道数和数据速率,且成本有吸引力,与公司之前收购的LitePoint类似,是生产优化的测试设备 [43][44][45] 内存测试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在DRAM和闪存的最终测试以及HBM内存的晶圆级性能测试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51] - 论据:过去内存市场中,DRAM和闪存平衡,当前DRAM占TAM的80%;传统上最终测试是高性能测试,公司在该领域领先;HBM出现后,晶圆级性能测试变得重要,公司在该业务上取得进展 [49][50][51] 汽车和工业市场长期增长 - 核心观点:预计公司整体中期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汽车和工业市场增长率略低,为10 - 15% [58] - 论据:汽车和工业市场受数据中心建设和汽车电动化转型驱动有增长潜力,但其他业务如系统级测试增长更快 [54][56][5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2012年2月收购了LitePoint,其开创了无线领域生产优化测试设备的先河 [45] - 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从50吉瓦增加到225吉瓦 [54] - 公司在2024年汽车和工业市场的份额为46%,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0%多 [57]
Silvaco Group, Inc.(SVC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预订量增长13%,有机收入较2023财年增长10%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1410万美元,低于指引1410万美元,主要因两笔关键预订延迟,减少确认收入约220万美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预订量为1370万美元,同比下降15%;营收为1410万美元,同比下降11%;非GAAP运营亏损为2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运营收入33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为1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收入24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每股0.07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净收入0.12美元 [27][28][29]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7450万美元,较去年底的8750万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因第一季度收购PPC [2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确认与Nandgate诉讼相关的增量费用1310万美元 [2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非GAAP运营费用为1400万美元,高于去年的1060万美元 [2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剩余履约义务(RPO)为3370万美元,其中45%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确认为收入 [3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按过去12个月计算的ACV为523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37]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总预订量在1400 - 1800万美元之间,营收在1200 - 1600万美元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80% - 83%之间,非GAAP运营亏损在400 - 200万美元之间,非GAAP净亏损每股在0.10 - 0.03美元之间 [37]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总预订量在6700 - 7400万美元之间,营收在6400 - 7000万美元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83% - 86%之间,非GAAP运营亏损在200万美元至收入100万美元之间,非GAAP净亏损每股0.07美元至每股净收入0.03美元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预订量同比下降42%,EDA预订量同比增长48%,SiP产品预订量同比增加约90万美元 [31]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收入同比下降26%,EDA收入同比增长8%,SiP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9% [32] - 2025年第一季度,软件许可证占总营收的71%,维护和服务占29%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地区营收同比下降34%,亚太地区同比下降5%,EMEA地区同比增长8% [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上市核心目标之一是进行战略收购,扩大可服务的潜在市场(SAM),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收购战略,目标是AI、光子学和物联网等高增长领域 [6] - 公司通过收购Cadence的PPC平台和TechX Corporation,增加了超6亿美元的增量SAM,使2025年总SAM从2024年的38亿美元增至44亿美元 [6][18] - 公司与大学、领先研究实验室和战略客户合作,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收购,加强在电力、内存、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影响力 [12]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建模能力利用AI行业趋势,在EDA中引入第四级AI应用于制造领域,帮助工厂运营商节省时间和降低晶圆生产成本 [21][23][24] - 公司采用有机和无机增长的“落地并拓展”战略,利用销售渠道和技术应用工程师解决下一代客户挑战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面临短期宏观经济逆风,导致部分客户订单推迟至未来季度,占年度营收不到10% [7] - 尽管有订单推迟,但公司对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更新后的指引有信心,长期增长轨迹受市场需求、战略扩张和技术栈价值增加支撑 [7] - 公司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指引采取保守态度,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预计非GAAP毛利率将向90%以上的长期目标扩张 [7][35][39] - 公司预计宏观经济条件稳定后将恢复15%的营收增长,并继续目标实现15% - 25%的营收增长、90%以上的非GAAP毛利率和25%以上的非GAAP运营利润率 [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报告年度合同价值(ACV),以增强营收可见性,该指标能让投资者更深入了解公司的经常性收入基础 [7][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5年营收指引中包含的500万美元收购相关收入,在第二季度指引中包含了多少?以及第一季度订单延迟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和全年营收指引中包含了多少? - 公司表示订单延迟的收入部分占比不到年度营收的10%,预订量约440万美元,对应确认收入约220万美元;PPC收购预计全年贡献300 - 500万美元,TechX预计全年贡献100万美元,总计收购相关收入在400 - 600万美元之间;已在第二季度营收中包含了部分收购相关收入,但未明确具体金额,可假设为线性增量 [41][43][44] 问题2: 公司在指引中增加的保守程度对2025年预订量、营收或其他项目的影响能否量化? - 公司认为第一季度主要影响是订单延迟,因关税和宏观不确定性,客户决策时间延长,订单被推迟而非取消,预计这些延迟影响约占总营收的10%,且已在新指引中考虑 [46][47] 问题3: 两次收购完成整合并产生收入后,公司认为何时进行额外收购合适? - 公司表示扩张是主要战略之一,原本预计PPC在2026年产生影响,但收购后客户反应积极,部分客户已提前续约,第一季度确认了约192万美元的PPC收入;公司计划与收购的客户深入交流,展示产品协同效应和更多能力,推动续约和升级,预计收入增长呈线性,但会争取更快实现;未明确提及下一次收购的时间 [48][49][50][51] 问题4: FTC平台的进展如何,新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情况怎样? - 公司称FTC平台在先进CMOS、功率半导体和显示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预计下半年部分客户将从研发阶段进入生产阶段;与庆熙大学合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准备FTC平台 [56][57][58] 问题5: 第一季度推迟的订单,在地理区域、产品类型(TCAD、EDA、IP)上有何特点? - 公司表示推迟订单主要来自亚洲,涉及TCAD和IP产品,原因是客户对产品预测和关税影响的担忧;公司已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订单会完成,去年第三季度也曾有类似情况并最终完成订单;为减少季度边界对业绩的影响,公司引入ACV指标 [59][60] 问题6: 截至6月的预计运营费用是多少,随着近期收购整合,全年运营费用趋势如何? - 公司表示PPC收购剩余年度的费用预计约300万美元,TechX收购剩余年度费用约200万美元,两项收购总计约500万美元以上;目前指引未包含成本协同效应,公司会在后续电话会议更新进展 [65][66] 问题7: 除了无法控制的关税等因素,公司业务是否有其他变化影响长期增长计划? - 公司认为除收购外,业务基本面强劲,在TCAD领域全球排名第二,IP和EDA业务有机增长,第一季度EDA通过PPC实现无机增长;若没有宏观和关税导致的订单延迟,公司有信心实现更高营收;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增长高达17%,若达到7000万美元营收,将符合15% - 20%或以上的增长目标;公司在制定指引时考虑了宏观影响,采取更谨慎和有纪律的方式,这是上市后的学习过程 [69][71]
Silvaco Group, Inc.(SVC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预订量增长13%,有机收入较2023财年增长10%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410万美元,低于指引1410万美元,主要因两笔关键预订延迟,减少确认收入约220万美元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非GAAP毛利润为82%,非GAAP运营亏损为25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为每股0.07美元 [8] - 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指引,公司预订量分别在1400 - 1800万美元和6700 - 7400万美元之间,收入分别在1200 - 1600万美元和6400 - 700万美元之间,非GAAP毛利润分别在80% - 83%和83% - 86%之间 [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ACV为523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预订量同比下降42%,EDA预订量同比增长48%,SiP产品预订量同比增加约90万美元 [32]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收入同比下降26%,EDA收入同比增长8%,SiP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9% [33] - 2025年第一季度,软件许可证占总营收的71%,维护和服务占29% [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地区收入同比下降34%,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降5%,EMEA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上市后开展收购战略,目标是高增长领域,如AI、光子学和物联网 [5] - 公司收购TechX和PPC产品线,使SAM增加超6亿美元,从2024年的38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44亿美元 [19] - 公司通过与高校、研究实验室和战略客户合作,以及有针对性的战略收购,加强在多个领域的影响力 [12] - 公司面临设计和制造复杂性、新材料应用和上市挑战等行业挑战,通过技术、战略和愿景应对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遇到短期宏观经济逆风,导致部分客户订单推迟,但公司对更新后的第二季度和全年2025年指引有信心 [6] - 公司认为长期增长轨迹良好,受市场需求、战略扩张和技术价值增长支撑 [6] - 尽管近期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但公司有信心恢复势头,执行长期战略,预计宏观经济稳定后恢复15%的营收增长 [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从本季度开始报告年度合同价值(ACV),以增强收入可见性 [6] - 公司在第一季度确认了与Nandgate诉讼相关的1310万美元增量费用 [2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收购相关收入在第二季度和全年收入指引中的占比,以及重新获得延迟订单收入在第二季度和全年收入指引中的占比 - 公司表示订单延迟的收入部分约为220万美元,PPC全年贡献300 - 500万美元,TechX全年贡献100万美元,预计这些收购收入将线性增长,但未明确第二季度的具体占比 [43][44] 问题2: 宏观经济对2025年日历指引中预订量、收入或其他项目的影响程度 - 公司称主要影响是订单延迟,预计延迟收入占总收入的10%,且已在新指引中考虑 [45][46] 问题3: 公司认为何时进行额外收购交易合适 - 公司表示扩张是主要战略之一,预计PPC在2026年有收入贡献,但实际在第一季度就确认了部分收入,公司计划加快从收购中获得收入的速度,目前承诺按线性方式确认收入 [49][50] 问题4: 请介绍FTCO管道的进展情况 - 公司称在先进CMOS技术、电力技术和一些显示客户方面取得进展,预计下半年有更多客户加入FTC平台 [54][57] 问题5: 第一季度延迟交易在地理区域或产品类型上的特点 - 公司表示延迟交易主要来自亚洲,涉及TCAD和IP产品,原因是客户对产品预测和关税影响的担忧,公司有信心完成这些订单 [58] 问题6: 截至6月的预期运营费用,以及随着近期收购整合,全年运营费用的趋势 - 公司预计PPC收购的剩余年度费用约为300万美元,TechX约为200万美元,目前指引未包括成本协同效应 [63][64] 问题7: 除了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关税)外,公司业务是否有其他变化影响长期增长计划 - 公司表示除收购外,业务基本面强劲,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可达17%,符合15 - 25%的增长预期,公司正在学习如何更保守地估计收益 [70]
野村:中际旭创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因芯片短缺受限
野村·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但将目标价下调至125元人民币,较当前价格有54%的上涨空间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际旭创2024财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布,2024财年收入和盈利同比增长122.6%/142.6%,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8%,盈利同比增长56.8% [1]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800G收发器需求将保持旺盛,1.6T收发器需求今年可能放缓,但明年将更强劲增长 [1] - 由于1.6T收发器出货量低于预期,下调2025 - 2026财年收入和盈利预测,引入2027财年收入和盈利预测,预计同比增长0%/1.9% [16] - 新目标价125元人民币基于2026财年每股收益8.36元人民币的15倍,与中国电子/通信组件公司的中值市盈率范围一致 [1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中际旭创是一家中国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业务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务,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无线网络和电信传输网络提供光收发模块 [12] 业绩表现 - 2024财年收入238.62亿元人民币,盈利51.71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8%,盈利同比增长56.8% [1] - 预计2025 - 2027财年收入分别为372.28亿、414.62亿和414.71亿元人民币,盈利分别为82.02亿、93.73亿和95.47亿元人民币 [4][10] 产品需求 - 400G产品海外出货量可能放缓,国内需求可能有显著增长;800G产品在中国和全球需求将保持稳定;1.6T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低于预期,预计第二季度加速,将2025年全球出货量预测下调至250万个,维持800G出货量预测为1700万个 [2] 芯片短缺 - EML芯片短缺在2025年第一季度影响了公司业绩,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着硅光子技术的发展,芯片短缺情况将逐渐缓解 [1][2] 关税影响 - 临时关税豁免使泰国和中国的光收发器出货目前不受影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订单将增加,但关税上调风险仍存在;公司正在加速供应链向国内供应商多元化,以减轻关键光电器件的进口关税风险 [3] 估值方法 - 目标价125元人民币基于2026财年每股收益8.36元人民币的15倍,与中国电子/通信组件行业中值市盈率范围一致 [13][19]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 - 2026财年收入预测7 - 9%,适度上调毛利率0.1个百分点,盈利预测下调6 - 8%;引入2027财年收入和盈利预测,预计同比增长0%/1.9% [16] 与市场共识比较 - 2025 - 2026财年收入预测比WIND共识低8 - 15%,2027财年高5%;2025 - 2027财年盈利预测比WIND共识低5 - 11%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