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
搜索文档
银行人员忠告:这3种存款赶紧取出,不少人都吃亏了,别还不知情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59
银行存款利率变化 - 2024年开始银行存款利率大幅下调 国有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过去3%以上降至1 9% [1] - 中小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达2 25% 显著高于国有银行的1 50% [6] 中小银行风险加剧 - 近期太子河村镇银行 辽宁商业银行等宣布破产 去年国内解散的中小银行数量近200家 [1] - 中小银行为支付高息存款利息 往往投资高风险项目 易导致资金链断裂 [6] 高风险存款类型警示 - 高息揽存:中小银行通过高利率吸引存款 但背后投资高风险项目可能危及储户资金安全 [3][6] - 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2 65%-2 85% 但挂钩股票 债券等投资品 可能损失利息收入 [8] - 未参保存款保险:600多家中小银行未参加存款保险 破产时储户存款无赔付保障 [10] 存款保险制度关键信息 - 参保机构破产时 50万以内存款全额赔付 超50万部分按清算比例赔偿 [10] - 储户需确认银行是否有央行"存款保险"标识 无标识机构存款应尽快取出 [10]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进一步健全存保基金应急补充机制,有力保障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风险处置需要
快讯· 2025-05-06 18:04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撰文指出,要不断夯实存款保险基础保障功能。坚守"存保为民"理念,紧扣挤兑风险 防控的目标导向,深入群众,贴近基层,聚焦认知薄弱人群和金融生态不佳的重点地区,持之以恒做好 存款保险宣传,进一步强化公众存款有保障的心理预期,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度。贯彻落实中央 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基金积累,拓宽基金资金来源,进一步健全存保基金应急补充机制,有力 保障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风险处置需要。(金融时报) ...
5月1日起,有三种存款尽量取出来,否则损失将会很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50
近些年,国内银行业出现了两大趋势:一个是,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过去3年期存款利率都能达到3%以上,而现在国有银行3年期的存款利率已经跌至2% 以内。另一个是,银行破产和解散的越来越多。之前就有太子河村镇银行、辽宁商业银行等银行宣布破产。此外,仅2024年就有195家中小银行宣布解散。 而面对当前银行业出现的这两大趋势,有业内人士提醒:从5月1日起,这三类存款应尽量取出来,否则就可能会遭受惨重损失。它们分别是:①结构性存 款;②高息揽存;③未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存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结构性存款 很多储户都喜欢把钱存入中小银行,这样就能获得较高的存款利率。不过,现在中小银行破产和解散的情况越来越多。而按照规定,只要银行参加了存款保 险,储户存款本息在50万以内的可以获得全额赔偿。资料显示,现在国内有4600多家银行,其中只有4066家银行参加了存款保险。还有600多家中小银行, 并没有参加存款保险。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储户把钱存入未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一旦该中小银行出现破产或解散的情况,那存款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了。届时储户的本金会面临重 大损失。所以,建议储户在存钱的时候,还是要了解该银行是否有存款保险 ...
《中国金融》|进一步强化存款保险风险处置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5-03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存款保险在过去十年有开创性贡献,面对挑战,建议从推动存款保险法出台、扩大存款保险基金积累、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职能三方面强化其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风险处置作用,构建更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1][10][11] 推动存款保险法出台 - 《存款保险条例》存在法律位阶和效力低、制度设计和内容原则等问题,限制存款保险发挥金融安全网支柱作用 [1] - 日本存款保险法经历起步、完善、拓展三阶段修订,健全了市场化、法治化处置体系,我国应借鉴推动立法,明确权力边界和风险处置责任机制 [2][3] 扩大存款保险基金积累 - 我国中小银行经营形势复杂,存款保险基金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公开发债、投资运用、预收保费等方式积累资金,保障处置能力 [5] - 国际上完善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机制方式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公开发债、投资运用、预收保费,我国现阶段应探索建立后备融资机制,拓展投资运用方式 [6][7] 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职能 - 《存款保险条例》下存款保险实践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早期纠正措施力度不足、风险处置工具不丰富等问题 [8] - 日本存款保险机构逐步丰富处置功能,明确牵头地位,我国应完善处置手段,推动落实风险处置相关权力,实现风险与成本最小化 [9][10]
《中国金融》|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孟辉:存款保险护航金融稳定和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56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自2015年建立以来有效实施,采取“风险最小化”模式发挥了监管补充作用,未来需完善机制安排,强化专业化金融风险处置职能,筑牢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1][4] 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实施 - 加强组织指导,完善管理机制,人民银行分账管理存款保险基金,设立存款保险公司,建立履职体系保障机制运行 [2] - 坚持金融为民,提升公众信心,50万元偿付限额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启用标识、宣传提升公众认知,防范挤兑风险 [2] - 强化风险约束,开展早期纠正,采取“风险最小化”模式,实行风险差别费率,督促机构压降风险,推动600多家机构风险初步化解 [3] - 发挥专业优势,支持风险处置,参与包商银行等机构风险化解,包商银行成为银行市场化退出成功案例 [3] 存款保险制度运行十年的实践经验 - “风险最小化”模式是存款保险制度最优模式,我国该模式下存款保险发挥监管补充作用,贯穿风险防范化解全过程 [4] - 存款保险需坚守市场化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定位,我国设计偿付限额并限定基金使用,应借鉴包商银行经验深化处置职能 [5] 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机制的工作方向 - 提高立法层级,匹配支柱地位,《存款保险条例》需细化,应强化存款保险角色,适时上升为存款保险法 [6] - 丰富处置工具,强化处置职能,探索赋予强建议权,丰富处置工具和方式,保障常态化风险处置 [7] - 扩大基金积累并健全后备融资机制,强化资源保障,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应拓展投资运用、建立后备融资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