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期大额存单
搜索文档
利率倒挂!多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4:50
银行负债产品调整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1][2] - 对19家民营银行的调查显示,已有9家民营银行下架5年期存款产品,另有两家银行下架3年期定期存款,1家银行2年期产品显示“售罄”[3] - 调整范围已从此前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扩大至普通定期存款,5年期大额存单在多数银行中已难寻踪影,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下架3年期大额存单[1][6]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 银行出现明显的存款利率倒挂,即3年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甚至1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例如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3年期利率为1.80%而5年期为1.60%[4] - 新疆新源农商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1.35%和1.30%,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利率2%高于5年期的1.95%[4] - 上海华瑞银行在下架5年期产品前,其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为2.5%和2.4%,同样呈现倒挂[4] 银行负债成本主动管理 - 银行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和下调长期限产品利率是主动管理被动负债、规避高成本存款的具体体现,旨在降低负债成本[1][7] - 在披露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银行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压降负债成本成为行业共同选择[7] - 银行存款经营策略正从追求规模转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7] 当前产品利率水平 - 国有大行在售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1.55%,2年期产品利率为1.2%,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已集体进入“1时代”[6]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在调整后,一年期定存利率由1.50%调整为1.45%,二年期由1.60%调整为1.55%,三年期由1.95%调整为1.85%[2] - 亿联银行下架的2年期存款产品“合亿存”年化收益率为2.20%[3]
多家民营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银行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0:33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其中9家民营银行已下架5年期定存[2][4] - 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5年期定存利率低于3年期甚至1年期,例如上海华瑞银行5月份3年期利率为2.5%而5年期为2.4%[2][6] - 银行主动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旨在降低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局面[2][8] 具体银行产品调整案例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同步下调各期限利率,如三年期定存从1.95%降至1.85%[3] - 调查的19家民营银行中,中关村银行和亿联银行已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存,亿联银行2年期产品也显示售罄[4][5] - 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调整为1.80%和1.60%,新疆新源农商银行调整为1.35%和1.30%[6] 大额存单市场变化 - 大多数银行已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移除3年期产品,在售最长期限多为1年期[7] - 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7] - 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集体进入"1时代",国有大行3年期产品最高利率为1.55%,2年期为1.2%[7] 行业盈利模式重构 - 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披露三季度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8] - 商业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存款发行规模、下架产品等方式压降负债成本,存款经营从规模情结转向精准控制[8] - 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背景下,下调存款利率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8]
银行长期限存款“退场”背后
北京商报· 2025-11-09 21:49
长期限存款产品下架现象 - 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产品货架中已难寻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1] - 部分村镇银行甚至暂时停售5年期普通定存产品 [1] - 银行纷纷主动压降长期高息负债以稳住利润底线 [1] 主要银行产品调整详情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行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2]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未查询到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2] - 相对常见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存款利率普遍维持在1.5%—1.75%且部分银行实行专项客户机制或额度显示已售罄 [2] - 头部城商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在售大额存单期限多以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为主 [3] - 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将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5%调降为1.45%2年期从1.60%降至1.55%3年期从1.95%降至1.85%并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 [5] 银行战略调整动因 - 当前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难以通过提升贷款利率来改善收益 [4] - 5年期等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相对较高推升了银行中长期资金的负债成本 [4] - 贷款需求疲软导致优质资产稀缺银行难以找到匹配长期负债的高收益资产 [7] - 监管对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的管控日趋严格迫使中小银行重新审视负债结构的可持续性 [7] - 2025年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受资产收益率下行以及存款定期化趋势等因素影响初步预计四季度息差仍面临一定压力 [8] 储户反应与替代产品 - 面对长期限大额存单断供不少储户转向储蓄型保险、国债或者结构性存款等替代性产品 [3] - 储蓄险具备复利增值和长期锁定利率的优势但流动性较差国债安全可靠但发行频率有限、额度紧张结构性存款存在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银行未来将更加倚重中短期负债、结算性存款与综合金融服务在低息差时代寻求新的平衡点 [1] - 银行期限结构将越来越趋向于短期化调整尤其注重灵活搭配各类理财产品 [9] - 银行倾向于优化负债结构提供更多中短期存款产品通过压降高成本存款占比提高活期存款和低成本核心存款的比例 [9] - 银行需要通过客户分层、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来平衡盈利与客户需求增强客户黏性 [9]
专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快讯· 2025-07-03 06:53
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 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近日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1]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在资产端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情况下,需要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 [1] - 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因此需要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1] - 大额存单利率水平一般随期限延长而提升,银行负债成本更高,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1] 家庭理财建议 - 专家建议在低利率时代采用"固收+"策略,配置中短期债基 [1] - 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机会 [1]
银行为何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银行业负债成本管理 - 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1] - 大额存单利率水平一般随期限延长而提升 银行负债成本更高 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1]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 需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 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 需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1] 存款利率调整趋势 - 今年5月我国存款利率格局迎来重大调整 国有六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 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2] - 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调整幅度因银行而异 整体呈下降趋势 [2] - 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是稳定银行净息差的需要 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1] 投资者理财策略调整 - 5年期大额存单下架意味着投资者依赖中长期储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减少 需做好多元财富投资 [2] - 投资者应基于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理财目标 短期资金优先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强的产品 [2] - 建议采用"固收+"策略 配置中短期债基 同时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经济增长机会 [2] - 可适度配置高评级债券及债券型基金 利用其收益稳定性与储蓄形成互补 风险偏好较高者可布局权益类资产 [3] - 需建立动态再平衡机制 根据经济运行、市场估值等因素变化适时调整各类资产配比 [3]
7月起,存款超50万的家庭注意:这3个动作强烈建议做!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35
存款利率变化 - 3年期存款利率从3.15%降至1.8%,10万元存款年利息减少1350元 [1] - 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3年期利率1.8%高于5年期1.75% [3] - 国有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1.55%,中小银行达2.4%,存在高息揽存风险 [5] 存款市场四大变化 - 大额现金提取难度加大,超5万元需提前预约并说明用途 [3] - 中小银行高息揽存导致投资高风险项目,可能影响存款安全 [5] - 2024年全国195家中小银行解散,部分因经营不善或违规破产 [5] 存款超50万家庭的建议 - 选择有"存款保险标识"的银行,50万以内可获全额赔偿 [8][10] - 分散存款至多家银行,单家不超过50万以降低风险 [12] - 优先购买大额存单,股份制银行3年期利率2.05%高于定期2%,且可转让 [14]
股份制银行加入存款降息战,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
华夏时报· 2025-04-23 16:19
银行降息潮概况 - 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在二季度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其中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成为降息主力 超半数民营银行在4月下调了存款利率 [2][7] - 平安银行于4月初将"平安存"3年期存款利率从2.05%下调至1.65% 下调幅度达40个基点 该行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 但额度紧张常迅速售罄 [2][3] - 恒丰银行新发布"臻享存款"产品 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别从1.8%、1.95%、2.35%下调至1.65%、1.8%、2.15% 其中3年期下调幅度最大达20个基点 [4] 存款产品调整策略 - 部分银行调整存款产品购买门槛及客群范围 浦发银行取消5万元起存档位 1万元起存产品中仅新客户和新增资金可享受2.15%利率 代发和银发客户利率降至2.1% [5] - 光大银行将3年期大额存单起存金额从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年化收益率维持2.15%不变 [6] - 客户经理普遍建议客户选择长期限定期存款以锁定当前较高利率 [6] 民营银行利率调整特征 - 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0家在4月下调存款利率 包括华瑞银行、众邦银行、新安银行等 调整集中在中长期存款产品 幅度普遍为5-20个基点 [7] - 民营银行因品牌影响力较弱 以往依靠较高利率吸引客户 当前利率下调空间更大 [8] - 民营银行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从204亿元降至188亿元 同比下降7.84% 净息差从4.39%降至4.11% 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10] 降息动因与趋势 -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资产端压力向负债端传导 银行为维护净息差需对付息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 [8] - 降准降息预期增强 银行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前瞻性调整定价策略 [8] - 中长期存款产品利率降幅明显 部分银行通过定价调节引导存款行为 缩短负债平均到期时间以增加重定价机动性 [8] - 行业专家预计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压力将持续 银行将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压降资金成本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