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定期存款
搜索文档
长期限大额存单,去哪了?
金融时报· 2025-11-18 13:17
近期,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该行存款利率的相关公告。同时,该行 表示,自2025年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接下来,是否会有更多中小银行跟进调整长期限存款产品?这是否会成为行业趋势? 《金融时报》记者查看多家银行手机银行App后发现,目前,包括国有六大行在内的多数银行仍保留5 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在售。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曾经作为投资者锁定长期收益的"利器"——5年期大额存单,已难觅踪迹。 不一样的"一单难求" 同样是5年期,大额存单比定期存款更早迎来调整。对比几年前大额存单销售火爆"一单难求"的情况, 如今的银行大额存单,长期限产品也是"一单难求"。 《金融时报》记者查询发现,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 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及邮储银行(601658)国有六大行的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 年期大额存单在售。多家股份制银行也难觅长期限大额存款踪迹。 招商银行(600036)手机银行App显示,在售大额存单20万元起售,期限有1个月至2年期不等,最长期 限2 ...
取消、下架!多家银行停售5年定期存款
环球网· 2025-11-13 09:32
行业趋势:长期限存款产品调整 - 村镇银行率先行动,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成为业内首家明确公告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商业银行[1][2] - 多家银行虽未明确公告,但已在存款页面“暗中”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和湖北荆门农商银行[2] - 民营银行阵营中,已有7家银行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其中部分银行同时下架了3年期产品[2] 产品动态:大额存单与特色存款变化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6家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已找不到在售入口[6] - 部分城商行将5年期大额存单划入限售行列,用作“新客专享”或“私行专享”产品[6] - 不少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大额存单最长存期已缩短至3年[6] 调整动因:净息差与负债成本管控 - 5年期存款悄然退场是银行业在净息差持续收窄巨大压力下的必然选择[7] - 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银行业整体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是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8] - 银行通过下架长期存款产品优化负债结构,以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8] 市场考量:客户需求与产品性价比 - 当前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对客户而言性价比较低,导致需求减弱[8] - 银行人士指出,很多客户不愿意存5年期存款,这也是银行下架该产品的原因之一[8]
取消、下架、售罄,5年定期存款正在退出江湖
第一财经· 2025-11-12 19:46
村镇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产品调整趋势 - 村镇银行在岁末年初揽储旺季反其道而行,取消5年期甚至3年期等长期限存款产品,使其成为市场稀缺品[2] - 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成为业内首家在公告中明确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商业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执行[3] - 除明确公告外,多家银行在存款页面"暗中"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自11月3日起5年期存款利率不再显示,产品已下架[4] 民营银行及全国性商业银行长期存款动态 - 民营银行阵营中已有7家银行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其中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等同时下架了3年期产品[5] - 中关村银行自10月24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标明整存整取3年期和5年期产品下架[6]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6家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已找不到在售入口,部分城商行将其划为"新客专享"等限售行列[9] 银行调整长期存款产品的驱动因素 - 调整主要源于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巨大压力,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一季度下滑0.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0.1个百分点[10] - 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下降,压缩银行净息差,制约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银行需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10][11] - 银行及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部分客户因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而不愿存,性价比低促使银行调整揽储策略[11] 未来银行净息差及政策展望 - 资产收益率仍处于下行通道,银行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资产负债提质增效,负债端结构调整有望使净息差短期企稳,但长期压力仍较大[12] - 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政策利率引导,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
取消、下架、售罄,5年定期存款正在退出江湖
第一财经· 2025-11-12 19:16
银行业负债结构调整趋势 - 村镇银行及中小银行在揽储旺季取消或下架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产品,以应对净息差压力 [1][2] - 部分民营银行不仅下架5年期存款,同时下架3年期存款产品,例如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苏商银行 [3]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部分城商行将其划为限售专享产品 [6] 长期限存款产品市场现状 - 业内首家明确公告取消5年期定期存款的银行为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执行 [2] - 已有至少7家民营银行的存款页面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 [3] - 蓝海银行、华通银行等机构的5年期定期存款虽显示但处于售罄状态 [6] 净息差压力与政策背景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一季度下滑0.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0.1个百分点 [7] - 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压缩银行净息差,制约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7] - 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9] 银行策略与市场预期 - 银行根据对未来利率下降的预期调整揽储策略,降低长期负债水平,停售长期存款产品 [8] - 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对客户吸引力降低,银行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调整 [8] - 分析师预计银行净息差短期有望企稳,但长期压力仍然较大 [8]
利率倒挂!多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4:50
银行负债产品调整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1][2] - 对19家民营银行的调查显示,已有9家民营银行下架5年期存款产品,另有两家银行下架3年期定期存款,1家银行2年期产品显示“售罄”[3] - 调整范围已从此前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扩大至普通定期存款,5年期大额存单在多数银行中已难寻踪影,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下架3年期大额存单[1][6]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 银行出现明显的存款利率倒挂,即3年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甚至1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例如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3年期利率为1.80%而5年期为1.60%[4] - 新疆新源农商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1.35%和1.30%,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利率2%高于5年期的1.95%[4] - 上海华瑞银行在下架5年期产品前,其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为2.5%和2.4%,同样呈现倒挂[4] 银行负债成本主动管理 - 银行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和下调长期限产品利率是主动管理被动负债、规避高成本存款的具体体现,旨在降低负债成本[1][7] - 在披露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银行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压降负债成本成为行业共同选择[7] - 银行存款经营策略正从追求规模转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7] 当前产品利率水平 - 国有大行在售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1.55%,2年期产品利率为1.2%,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已集体进入“1时代”[6]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在调整后,一年期定存利率由1.50%调整为1.45%,二年期由1.60%调整为1.55%,三年期由1.95%调整为1.85%[2] - 亿联银行下架的2年期存款产品“合亿存”年化收益率为2.20%[3]
多家民营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银行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0:33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其中9家民营银行已下架5年期定存[2][4] - 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5年期定存利率低于3年期甚至1年期,例如上海华瑞银行5月份3年期利率为2.5%而5年期为2.4%[2][6] - 银行主动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旨在降低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局面[2][8] 具体银行产品调整案例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同步下调各期限利率,如三年期定存从1.95%降至1.85%[3] - 调查的19家民营银行中,中关村银行和亿联银行已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存,亿联银行2年期产品也显示售罄[4][5] - 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调整为1.80%和1.60%,新疆新源农商银行调整为1.35%和1.30%[6] 大额存单市场变化 - 大多数银行已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移除3年期产品,在售最长期限多为1年期[7] - 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7] - 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集体进入"1时代",国有大行3年期产品最高利率为1.55%,2年期为1.2%[7] 行业盈利模式重构 - 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披露三季度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8] - 商业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存款发行规模、下架产品等方式压降负债成本,存款经营从规模情结转向精准控制[8] - 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背景下,下调存款利率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8]
又见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
第一财经· 2025-10-19 13:32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10月以来一批中小银行密集下调或准备下调存款利率[1] - 苏商银行预计近段时间存款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并热推3年期2.2%的定期存款[1] - 上海华瑞银行10月13日将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从2.3%调降至2.15%[1] - 华瑞银行今年以来合计8次降息3年期存款利率从2024年末的2.8%降至2.15%5年期从2.8%降至2.1%[1] - 9月底天津金城银行、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也进行了降息[1] 银行净息差与LPR变动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去年底为1.52%今年一季度末为1.43%二季度末为1.42%[2] - 2024年LPR两度下调国有大行引领银行业两轮存款利率下调[2] - 仅5月20日LPR与存款利率同步调降银行存款利率步入"1字头"[2] - 截至9月份LPR两个品种已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2] 四季度降准降息预期 - 业内倾向于认为年内还将再度开启降准降息"窗口"[2] - 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LPR报价跟进下调[2]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四季度可能有一次10个基点的降息落地[2] 存量存款利率下行与净息差展望 - 存量存款利率下行将有助于净息差企稳[2] - 高息存款存入高峰期为2022年至2024年这部分存款将在2025年至2026年集中到期[2] - 存款定期化趋势得以缓解[2] - 高息存款重定价叠加存款活化将带动存量存款利率迎来10年来最大幅度下行[2] - 财通证券估算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约为89万亿元2026年到期规模约为98万亿元[3]
金融服务不断档 走进银行人的“别样假期”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22:09
假期金融服务需求 - 假期期间银行网点客流量未减,个人存取款及柜面业务需求持续,湖北某农商银行网点内等候区坐满客户,排队客户仍有8人[2] - 金融服务需求涵盖个人应急取现和企业资金周转,网点需确保基础金融服务持续运转[1] - 节假日客流量以中老年客户为主,邮储银行湖北省某网点客户多持存折办理存取款业务[2] 银行网点运营状况 - 部分银行在假期调整服务安排,如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全辖网点仅提供个人业务服务,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在特定日期放假或安排网点轮流值班,对公业务暂停办理[4] - 湖北某农商银行三个柜面窗口在假期仅开放一个,但贷款产品推介活跃,包括利率为2.2%的创业贴息贷等产品吸引客户咨询[2] - 该网点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5%,5年期利率略低[2] 银行员工假期工作 - 银行员工假期值班流程与平日无异,包括提前到岗检查自助设备、清点现金单据等,以保障服务[3] - 客户经理和客服中心工作压力较大,客服中心需保证7×24小时服务不间断,假期在岗人员因部分员工休假可能工作负荷增加[3] - 北京某国有大行员工在10月4日到岗上班,晨会后开启日常工作[3]
7月起,存款超50万的家庭注意:这3个动作强烈建议做!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35
存款利率变化 - 3年期存款利率从3.15%降至1.8%,10万元存款年利息减少1350元 [1] - 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3年期利率1.8%高于5年期1.75% [3] - 国有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1.55%,中小银行达2.4%,存在高息揽存风险 [5] 存款市场四大变化 - 大额现金提取难度加大,超5万元需提前预约并说明用途 [3] - 中小银行高息揽存导致投资高风险项目,可能影响存款安全 [5] - 2024年全国195家中小银行解散,部分因经营不善或违规破产 [5] 存款超50万家庭的建议 - 选择有"存款保险标识"的银行,50万以内可获全额赔偿 [8][10] - 分散存款至多家银行,单家不超过50万以降低风险 [12] - 优先购买大额存单,股份制银行3年期利率2.05%高于定期2%,且可转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