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RNA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BioNTech SE(BNT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5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约1.83亿欧元,主要来自新冠疫苗销售,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88亿欧元有所下降,符合公司在新冠疫情流行后环境下的季节性预期 [26]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达5.26亿欧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5.08亿欧元,主要因推进管线候选药物的后期临床研究 [26]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约为1.21亿欧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33亿欧元,主要因外部服务减少 [2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4.16亿欧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3.5亿欧元;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为1.73欧元,2024年同期为1.31欧元 [27] - 截至季度末,公司现金及证券投资总额为159亿欧元,较去年年底减少,主要因支付约8亿美元用于BioThese收购,以及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解决合同纠纷支付约7.92亿美元 [28] - 公司确认2025财年财务指引,预计收入在17 - 22亿欧元之间,研发费用在26 - 28亿欧元之间,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在6.5 - 7.5亿欧元之间,资本支出在2.5 - 3.5亿欧元之间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肿瘤学业务 - BNT32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与化疗联合使用的客观缓解率达73.8%,18个月总生存率为69.7%,有望成为一线治疗选择,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一线治疗的3期试验 [19][20] - BNT327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2期临床试验中,缓解率为85.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8个月,目前正在进行全球随机3期临床试验Rosetta Lung - one [21] - BNT327在转移性PD - 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期试验中,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为47%,疾病控制率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6个月,全球3期试验Rosetta Lung - two正在招募患者 [23] 新冠疫苗业务 - 公司启动了为即将到来的季节推出变异株适配新冠疫苗的准备工作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愿景是将科学转化为生存机会,打造免疫治疗强国,成为拥有多种获批产品的完全一体化生物制药公司 [6] - 肿瘤学战略聚焦于组合疗法,利用不同药物类别化合物的潜在协同作用,以提高癌症治愈率,重点投资BNT327和mRNA癌症免疫疗法等泛肿瘤项目 [12][13] - 继续加强肿瘤学的商业能力建设,目标是成为完全一体化生物制药公司,若获批,最早2026年推出BNT323 [35] - 在传染病领域,维持公司在新冠疫苗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推进下一代和联合疫苗的临床开发 [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公司向多产品肿瘤学公司转型的一年,公司将继续有纪律地投资于长期增长战略,相信BNT327和mRNA癌症免疫疗法具有颠覆性和肿瘤治疗潜力 [28] -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潜在的关税和公共卫生政策变化,但公司凭借强大的现金状况和财务纪律,有信心实现可持续增长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新首席财务官Ramon Sapater将于2025年7月1日上任,现任首席财务官Jens Holstein将于6月底退休 [11][12] - 公司预计在2025年美国和欧洲的子宫内膜癌二线市场约有1万名患者,BNT323目前由中国的合同开发和生产组织(CDMO)供应,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实现供应基地多元化 [4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子宫内膜癌首次上市的潜在市场规模,BNT323的生产地点及关税影响 - 公司估计美国和欧洲的子宫内膜癌二线市场约有1万名患者,是一个相当大的潜在市场机会 [40] - BNT323目前由中国的CDMO供应,公司正在进行供应基地多元化,计划未来几年建立多个供应节点,包括中国以外地区 [40][41] - 目前预计已宣布的关税对公司财务影响不大,但会持续关注政策变化 [43] 问题2: 五年后NSCLC市场中,VEGF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化疗或联合新型ADC能否取代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以及BNT327与化疗联合的安全性演变 - 公司认为两者都有可能,一方面BNT327联合化疗有望取代第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s);另一方面,随着临床获益阈值的提高,ADC与双特异性抗体联合也将发挥作用 [47] 问题3: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6月关于新冠加强针建议的投票结果及对公司新冠疫苗销售的影响 - 公司预计未来4 - 6周会有更多关于2025年新冠季节毒株选择和政策的明确信息 [52] - 美国过去几年大部分新冠疫苗接种集中在65岁以上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占美国人口约20%,公司认为市场已朝此方向发展,预计美国疫苗接种率仍维持在20%左右 [53] 问题4: 其他公司初步总生存期数据是否符合公司预期,对公司NSCLC试验设计有无影响 - 公司认为VEGF - PD - L1双特异性概念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对公司项目无直接影响,Rosetta Lung - two针对不同人群且联合化疗 [58][59] 问题5: BNT327在Rosetta Lung - one试验中2期部分的研究剂量、数据时间及3期部分的样本量 - 目前无法评论2期部分的研究剂量,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年初公布2期数据,3期部分样本量根据共同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确定 [62] 问题6: 未来美国生物制药关税对公司的影响,Comirnaty是否在美国生产,以及BNT327与iminezumab开发计划的差异 - Comirnaty通过与辉瑞的合作,在大西洋两岸都有生产基础设施和能力,目前预计近期关税对财务影响有限 [66] - 现有中国关税对公司财务影响较小,但未来若制药行业面临关税挑战,临床试验和研究成本可能上升 [68] - BNT327的开发策略是先在多个实体瘤适应症中获批,最快途径是与化疗联合;长期策略是与其他药物(如ADC)联合,公司拥有广泛的管线和内部ADC等疗法,具有差异化优势 [69][70] 问题7: 考虑到对mRNA技术的不同看法,公司如何看待治疗性疫苗业务,是否更关注双特异性抗体 - 公司对mRNA治疗有核心兴趣,BNT327和mRNA癌症免疫疗法具有泛肿瘤潜力,尤其在高复发风险患者群体中;两者结合也提供了巨大机会,公司认为mRNA治疗将是未来的颠覆性平台,会继续投资 [74][75] 问题8: BNT327在二线EGFR突变NSCLC中的应用,BNT323在二线子宫内膜癌中的预期数据、加速批准的终点和样本量 - 公司近期公布了二线EGFR突变NSCLC的数据,目前正在进行ADC试验,数据令人鼓舞,考虑将两者联合,也会根据PD - L1阳性情况使用BNT327 [79][80] - BNT323二线子宫内膜癌试验的终点是客观缓解率,正在与监管机构讨论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期望,试验人群涵盖所有HER2阳性评分 [81][83] 问题9: Rosetta Lung - two试验2期部分的完成时间,以及公司双特异性抗体与其他产品的差异 - Rosetta Lung - two试验2期部分预计今年完成,届时将有数据确定用于3期部分的剂量,3期部分今年启动 [87] - 公司选择PD - L1双特异性抗体是因为预计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锚定作用优于PD - 1;分子格式(全IgG、抗VEGF部分和VHH PD - L1部分)能在肿瘤微环境中实现正确的交叉连接模式 [87][88] 问题10: BNT327与其他疗法(如ADC和细胞疗法)组合的关键因素和原理 - 公司组合疗法的产品包括免疫肿瘤学(IO)管线(如多种双特异性抗体)、mRNA疫苗和免疫疗法、ADC;IO管线化合物有临床前协同作用;mRNA疫苗和免疫疗法不仅能延缓PFS和改善OS,还能根除残留肿瘤细胞;ADC可减少肿瘤负担,利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与双特异性抗体的VEGF和PD - L1活性协同 [91][92] 问题11: BNT327与TROP - 2 ADC联合使用时出现口腔黏膜炎的管理方法,以及其他ADC是否有类似情况 - 联合使用时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与BNT325(抗Trop - 2 ADC)单药使用时相当,未观察到额外的叠加毒性 [94] 问题12: BNT327在SCLC和TNBC的全球2期数据对进入3期试验的影响,进入TNBC 3期试验是否取决于2期数据,以及何时能看到2期数据 - 公司在全球多个中心进行临床试验,有信心全球试验结果将与中国患者数据基本一致 [97] 问题13: 关于辉瑞新冠疫苗开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考虑对毒株更新进行随机研究的可行性和公司策略 - 新冠疫苗最初经4.3万名参与者的大型全球研究获批,公司认为FDA的讨论短期内不会影响新冠疫苗业务,目前专注于多个地区为2025 - 2026年秋季选择毒株 [100]
悦康药业构建mRNA技术生态,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步伐
全景网· 2025-04-29 18:27
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天龙药业申报的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mRNA疫苗YKYY025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 [1] - 该疫苗此前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1] - 公司自主开发的预防带状疱疹的mRNA疫苗YKYY026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并完成中美双报 [3] - 广谱抗冠多肽YKYY017雾化吸入剂已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得临床批件 [3] - 超长效降脂小核酸药物YKYY015注射液获批中、美临床试验 [3] 技术创新与专利 - 公司自主创新的核酸递送系统获得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多国专利授权 [3] - 公司建立了独特的mRNA技术生态 通过核心递送系统的技术复用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3] - 公司拥有"递送系统 + 序列设计"的双自主知识产权架构 [3] - 公司在核酸药物底层关键技术上进行系统布局 获得一系列关键技术专利授权 [4] 研发平台与能力 - 公司在核酸药物研发领域构建了完整的平台体系 涵盖靶点发现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工艺开发及规模化制备平台和分析质控平台 [4] - 公司具备从靶点筛选到注册申报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4] 产品管线进展 - 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紫花温肺止嗽颗粒、通络健脑片三款1类创新药的上市申请先后获得受理 [4] - 多肽药物YKYY017雾化吸入剂进入III期临床 [4] - 抗肝癌反义核酸(ASO)药物注射用CT102完成IIa期临床试验 [4]
云顶新耀依托AI驱动 mRNA管线实现增长
BambooWorks· 2025-03-26 08:43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已批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4 的新药 临床试验申请 (IND ) Key takeaways: ▶ FDA已批准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其 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 公司已成功将经过临床验证的自研mRNA平台本地化,目前正推进多个创新治疗药物的研发管 线 AI赋能医疗在资本市场掀起热潮,并重塑了生物医药行业格局。在这场竞赛中,港股上市公司 云顶新耀 (1952.HK)作为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将AI技术应用于mRNA癌症疫苗研发,也推动其AI驱动的mRNA 肿瘤管线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实现了靶点筛选、序列设计和递送优化等关键环节的效率提升。 云顶新耀在mRNA领域的最新突破是推动该公司转向"双轮驱动"战略的主要动力,通过整合自主研发能力与 AI药物发现技术,加速推进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开发。 云顶新耀的最新突破来自其备受瞩目的mRNA技术平台,该平台正成为公司的核心资产之一。公司宣布, 美国FDA已批准其肿瘤相关抗原(TAA)疫苗注射液EVM1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