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发展

搜索文档
全球与中国褥疮类药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2031
QYResearch· 2025-04-28 17:30
褥疮类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 市场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增多,褥疮发生率上升,治疗药物和敷料需求持续增长[1] - 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分为敷料类(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等)和抗生素类药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新型敷料如生物可降解敷料不断涌现[1] - 技术创新推动:水凝胶、泡沫敷料和银离子敷料等高科技产品提升吸湿性、抗菌性和创面保护性,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带来创新机会[1] - 医院与家庭护理市场并重:医疗机构占主要市场份额,但家庭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患者[1] - 行业挑战:技术创新难度大、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压力大,疗效、质量和价格问题制约发展[1] 褥疮类药物发展趋势 - 个性化治疗:结合大数据与AI技术,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2] - 多模态综合治疗: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和创面护理等多种手段,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2] - 营养与创伤愈合:未来治疗将更注重患者整体营养状态,结合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促进伤口修复[3] - 家庭护理市场崛起: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者增多推动家庭护理需求,敷料和药膏将更便捷、易用且价格更具竞争力[3] - 国际化与全球市场:全球老龄化问题加剧,亚洲、非洲等地区对褥疮治疗产品需求大幅增长[3] - 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可能扩展到护理方案设计、患者教育等服务领域,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3] 全球褥疮类药物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达16.49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0.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86%(2025-2031)[6]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为1.73亿美元,占全球10.49%,预计2031年达2.41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11.74%[6] - 敷料类产品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达73.59%,包括水凝胶敷料、泡沫敷料、纤维敷料等[6] - 医院和诊所为主要消费场所,2024年医院份额约49.36%,未来几年CAGR约2.73%,线上渠道逐步成为重要销售渠道[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3M、Mölnlycke、Smith & Nephew、Convatec和B. Braun等[6] - 2024年第一梯队厂商(3M、Smith & Nephew、Glenmark Pharmaceuticals、Mölnlycke和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占49.23%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Convatec、Medline Industries等)占20.21%份额[6] - 主要厂商还包括Paul Hartmann、Coloplast、Urgo Group、Cardinal Health等[9]
金融加把力 让柳州味道更“出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7 18:43
螺蛳粉产业发展 - 柳州螺蛳粉已从街头小吃发展为百亿元级产业链,涵盖竹笋种植、螺蛳养殖、食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1] - 预包装螺蛳粉通过标准化生产成为传播柳州味道的新窗口,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3] - 截至2月末,工行柳州分行发放螺蛳粉全产业链贷款超6000万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客户70余户 [5] 工商银行金融支持 - 工行推出"螺蛳粉链群贷"等地方特色贷款产品,纯信用、放款效率高,精准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1][2] - 工行通过评估客流量、经营情况等非传统指标为螺蛳粉小店提供50万元信用贷款,助力设备升级 [2] - 针对袋装螺蛳粉企业,工行提供"区域工业e贷",3天内发放180万元贷款解决原材料储备问题 [3] - 工行对供应链进行个性化准入,为偏远米粉厂提供100万元"螺蛳粉链群贷",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 [4] 企业经营案例 - 螺蛳粉小店旺季日销量突破500碗,但面临设备更新、扩建厨房等资金需求 [2] - 袋装螺蛳粉企业订单量激增300%,面临80万元包装垫资和50名临时工招聘压力 [3] - 老牌米粉厂投入2000万元进行生产线改造后出现流动资金紧张,影响供应链稳定 [4]
科技赋能与门店扩张驱动高质量发展 同仁堂焕发传统中药新活力
北京商报· 2025-04-15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 同仁堂2024年业绩稳中增长,受益于大品种战略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未来将紧抓中医药产业机遇,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升级与创新转化 [1][6] 营收增长、门店拓展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15.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1.11元 [2] - 期末资产总计为311.9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1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0.08亿元 [2] - 同仁堂商业共设立零售门店1251家,2024年内新增门店250家,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分别新增97家、63家、40家 [2] - 零售药店中西成药及饮片销售收入占零售总收入的81.87%,720家设立中医医疗诊所,占比7.55%,809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占比64.67% [2] 精准战略、实现突围 - 2024年中药行业企业营收分化,同仁堂业绩稳定性出色,依托“大品种战略”形成400个常年生产的中成药品规 [3] - 心脑血管产品营收51.46亿元,同比增长17.26%,补益类产品营收21.27亿元,同比增长22.98% [3] - 研发团队围绕多方面开展科研项目并取得部分成果,对重点品种二次开发,开展潜力品种研究和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研究 [3] - 未来将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构建中成药全产业链格局,推进种植基地建设,开展新品研发,深化科研合作 [4] 科技护航、锚定新技术 - 2024年公司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搭建大兴分厂一期大蜜丸数字化生产线,借助营销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强化数据分析 [5] - 2025年将加快医药工业升级,以销定产,优化库存和产能布局,推动生产数据标准化,加速“中药智造”数字化转型 [5] 行业与公司前景 - 2025年我国中药制造和销售市场机遇良好,空间广阔,中医药行业将“量质齐升” [6] - 公司深耕主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将紧抓机遇,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升级与创新转化,推动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6] - 华泰证券认为公司具备强品牌力与高产品壁垒,受集采影响小,毛利率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