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甜蜜引擎”激活乡村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1 06: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农民在装运哈密 瓜。 曹新加摄 外地客商在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地头验收哈密瓜。 曹新加摄 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哈密瓜分选中心智能分选设备正在 运行。 克依木·卡德尔摄 新疆·哈密"甜蜜之旅"第十九届哈密瓜节开幕式现场。 普拉提摄 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品牌流量中心直播老师正 在讲授哈密瓜电商直播技巧。 魏国能摄 游客在哈密瓜节上品尝哈密瓜。 曹新加摄 第十四代哈密瓜传统种植文化传承人亚力坤·尼亚孜(左 一)在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 哈密瓜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胡仁巴摄 科研人员对种质资源进行考种、称取种子千粒重。 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供图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首在新疆妇孺皆知的民谚,道尽了哈密瓜在新疆瓜 果中的独特地位。从祖辈传承的老品种种植技艺,到如今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一颗颗哈密瓜正成为串 联起一二三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的"甜蜜引擎"。 近日,记者来到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区以南20公里处的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一边是绿 洲田园的生机盎然,一边是戈壁沙漠的苍茫壮阔。这里曾是历代哈密王的贡瓜种植地,如今是集"全国 ...
文化底蕴+现代视觉魅力,中国动画电影进军日本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28
随着中国动画电影的蓬勃发展,技术实力和制作水准不断提升,创作者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打造属于自己 的原创IP。从大银幕延伸至生活方式领域,围绕动画形象开发的周边产品层出不穷。在近期于日本东京 秋叶原举办的动漫潮玩展上,中国动漫衍生的潮玩与收藏玩具也走进日本市场,在东京等地备受年轻人 喜爱,成为中日文化交流中一股新潮流。 日本动漫游戏产业联合会理事长 关口贡: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今后,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从《哪吒2》到《罗小黑战记2》,一批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视觉魅力的中国 动画作品相继在日本上映。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动画正从单一影片输出,迈向原创IP的全产业 链发展。 总台记者 林博翰:在2025年东京国际影视节展上,可以看到中国影视作品展台当中,动画电影的比例 明显有所上升,5张电影海报当中,就有4张是动画电影的海报。在今年,像《哪吒2》等优秀的动画作 品,不仅在国内屡创票房佳绩,也逐渐走向海外市场,中国动画电影正在以独特的美学与叙事方式,给 全球观众带来视听享受与情感共鸣。 日本媒体界人士 武居新:我知道像《哪吒2》这样中国的动画电影特别有人气,我从新闻当中了解到, 包括人工智能技 ...
产业突围 光威复材从渔竿厂到碳纤维龙头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5
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它轻若鸿毛,细如发丝,强度却远超钢铁,技术壁垒极高,是 支撑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级新材料。曾几何时,这一关键材料的市场与技术,长期被 国外企业垄断。 而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材料产业突围史上,光威复材的崛起,堪称一段充满热血与坚韧的传奇。从威海 一家不起眼的鱼竿制造厂,到国内碳纤维领域稀缺的纯民营上市公司,它用三十年时光,走出了一条 从"跟跑"到 "并跑"再到"领跑"的道路,其发展轨迹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映射出中国高端材料产 业突破"卡脖子"困境的艰难与无限潜力。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光威复材,深入探访这家从鱼竿厂成长为国内碳纤维龙头的企业,解码其突 破国外垄断、领跑行业发展的突围之路。 从"钓鱼竿"到"碳纤维":一场赌上未来的转型 在光威复材展厅,公司董秘王颖超对上证报记者介绍,光威原来是做钓鱼竿起家的。1988年,光威建成 首条国产钓鱼竿生产线,到上世纪90年代,光威已经在全球钓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彼时,创始人陈光 威已年近半百,却敏锐察觉到:鱼竿生产的核心原料——碳纤维,长期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且供应受 限,若不突破这一上游"命脉",企业终究会陷 ...
恒力石化第三季度盈利19.72亿元,同比增长逾8成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9:4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3.84亿元,归母净利润50.2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01.34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盈利19.72亿元,同比增长81.47%,相比第二季度实现环比大幅改善 [1] - 公司业绩保持在同行业领先水平,尽管面临外部宏观需求整体偏弱的经营态势 [1] 产能与产业布局 - 公司拥有四大产能集群: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1660万吨/年的PTA装置 [1] - 构筑了"世界级化工型炼厂+现代煤化工装置"集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油煤化"深度融合的"大化工"战略支撑平台 [1] - 在下游化工新材料领域拥有完善的产能布局,包括差异化纤维、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和可降解新材料等 [1] 战略与运营优势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领先优势、规模+工艺+配套的综合运营优势、高端研发驱动的市场竞争优势 [2] - 实施"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化则化"的灵活调整策略,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优先发展高效益产品 [2] - 通过园区管道一体化耦合及自备电厂、码头等公用工程,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持续巩固提升成本护城河优势 [2] 股东回报 - 公司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少有的一直坚持高比例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2025年实施了首次"年度+中期"分红 [3] - 自2016年上市后,公司已累计实现现金分红261亿元,占分红期间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0.43% [3] - 公司表示将随着盈利能力修复持续完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让股东长期分享发展成果 [3]
山东临沭崛起白羽鸡百亿级全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在山东临沂市临沭县的一处白羽鸡全产业链车间之内,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翻蛋、预警全部实现 全流程智能控制。这不仅代表了当前国内外白羽鸡孵化领域的高水准,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热能 回收系统节省电能10%-15%,独有的孵化调节技术每年可节省种蛋近2000万枚,降低孵化成本超过4000 万元。 在优质项目带动下,临沭县逐步形成覆盖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四大核心环节,以及检验检疫、饲料 加工、冷链物流、粪污循环利用等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3.8亿元,吸纳 就业1.2万余人。"临沭白羽鸡"发展模式还入选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真正打响了"中国白羽 鸡,临沭占一席"的品牌。 如今,临沭白羽鸡产业磁吸效应持续增强,已吸引1家孵化企业、6家养殖企业、1家屠宰企业、2家循环 利用企业落户。据临沭县委副书记、县长侯素云介绍,临沭县正在紧密推进20亿元白羽肉鸡深加工产业 园及正新鸡排、太合食品等项目,力争到2027年白羽鸡全产业链产值破200亿元,将其培育为主导产 业,打造全国白羽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这一高标准车间,正是临沭县白羽鸡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缩影。临沭县白羽鸡产业始于198 ...
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大众日报· 2025-10-20 11:23
"一盘鸡"带来一场县域经济升级实践 产业整合的步伐随之加快。2024年11月,枣庄市辣子鸡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 资本1亿元,专门负责整合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资源;同期,山东惠发食品、鲁商科技集团等12家 企业签约组建枣庄辣子鸡供应链产业联盟,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闭环。截至今年7月,枣庄辣子鸡 全产业链已集聚代表性企业260余家,年产值突破55亿元。 市中区——— 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金秋十月,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在枣庄市市中区(以下简称"市中区")火热开 启。活动现场,百人炒鸡的铁锅阵蒸腾着香气,网红主播的镜头前,真空包装的辣子鸡礼盒订单实时滚 动,而不远处的辣子鸡产业园里,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将当天新鲜烹制的产品发往全国…… 在体验游正火的当下,柳州螺蛳粉、淄博烧烤等地方特色IP 相继验证"一口美食带火一座城"的逻 辑。而枣庄辣子鸡的突围之路,既延续了这一趋势,又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深耕的差异化路径。 从"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飞出枣庄"的坊间笑谈,到如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带动超万户农户增 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市中区用5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以"辣子鸡"为切口的县域经济升 ...
枣庄|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大众日报· 2025-10-20 08:46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枣庄辣子鸡全产业链产值从2016年不足10亿元增长至目前突破55亿元,5年内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 [2][4] - 产业集聚代表性企业260余家,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闭环 [4] - 市中区目标将产业规模从55亿元向百亿元迈进 [9] 产业链整合与标准化 - 2024年11月成立枣庄市辣子鸡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专门整合种养、加工、销售环节资源 [4] - 同期12家企业签约组建供应链产业联盟,包括山东惠发食品、鲁商科技集团等 [4] - 孙枝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枣庄皱皮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实现食材标准化 [3] 核心产区与重点项目 - 市中区作为产业核心引擎,投资1.5亿元建设孙枝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项目,占地150亩,年供应优质雏鸡1440万羽、功能性鸡蛋200万枚 [5] - 改造闲置厂房建成占地100亩的辣子鸡产业园,包含非遗传承基地、云厨可视工厂和电商直播间 [6] - 凤凰街辣子鸡特色街区聚集30余家品牌门店,形成文旅消费打卡地 [6] 政策与创新支持 - 政府对占地100亩以上原料种植园区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年营收超5亿元龙头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扶持 [8] - 2025年将产业纳入"人工智能+农机"应用场景,申报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 [8] - 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解决鸡种生长周期和辣椒辣度稳定性问题 [8] 市场渠道拓展 - 依托省级鲁南直播电商智慧产业园,邀请头部主播开展专场带货 [8] - 上线"鸡大集"电子商务平台,整合鸡苗、鸡蛋、鲜宰鸡等供应链资源,深化与天猫、淘宝、抖音、拼多多合作 [8] - 研发保质期15-180天的预制辣子鸡产品,包括自嗨锅、礼盒等,突破地域限制 [7]
云南漾濞:40年守护“绿水青山” 铸就“金山银山”
中国青年报· 2025-10-17 13:20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0.2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9.26亿元 [1] - 人均GDP由1985年的316元显著攀升至2024年的51122元 [1] - 自1985年建县以来,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贫困县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3] 核心产业与乡村振兴 - 核桃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全县94.5%的农户种植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 [4] - 2024年核桃年产量达13.29万吨,综合产值达35亿元,人均核桃收入9300元 [4] - 通过实施“八大振兴工程”,初步形成了“核桃+文旅+N”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阿尼么村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蝶变,光明村依托百年古核桃林发展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 [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发展之路以“生态立县”和生态保护为主,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列 [3] - 守护极度濒危植物“漾濞槭”,为两千余株百年古核桃树挂牌护航 [3] - “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3] - 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拥有18万株百年以上核桃古树 [3] 产业多元化与能级提升 - 产业发展突破传统模式,从单一资源开发转向全产业链发展 [4] - 云南漾濞产业园获批设立,高辣度辣椒、贡菜、万寿菊、烤烟、中药材等高原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4] - 大理大钢、鑫源实业等工业企业能级提升,新能源光伏蓬勃发展 [4] - 2024年接待游客17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0.61亿元 [4]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7:12
文章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订单农业、科技创新和延伸产业链条,成功将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1] 订单农业模式 - 合作社与薯都凯达公司签订种植合同,流转2000多亩土地开展订单种植,从种植到收获有明确保障 [2] - 订单种植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每天有20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日收入达200至300元,并同时获得土地流转租金 [2] - 种植户冯建明种植1800亩马铃薯,预计亩产3.8吨,通过订单以每吨165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年收入180万元 [2] - 专业农事服务公司负责大田的耕、种、防、收全部环节,使种植户更省心 [2] 科技创新与机械化应用 - 使用大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协同作业,机身尾部离地面近,明薯率高且不破皮,减少碰撞损伤 [5] - 2025年通过太空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使马铃薯亩产较往年提高15% [5] - 察右后旗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园预计年产微型薯7万粒,为产业提供核心种源支撑 [5] - 示范园全面采用精准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实现从种源到采收的科学化管控 [5] 全产业链发展与市场拓展 - 民丰种业是集育种、种植、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拥有5万亩现代化农场和11万吨智能仓储库 [7] - 公司与多家国际企业建立订单合作,2023年实现内蒙古加工薯出口零的突破,2025年预计出口大西洋马铃薯3万吨以上 [7] - 四子王旗马铃薯预计总产量达80万吨,形成外销约48万吨、当地加工约24万吨的加工+鲜销+仓储销售格局 [7] - 乌兰察布马铃薯亩产表现优异,民丰种业分布在7个农场的马铃薯亩产均达7000多斤 [7]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火红扫帚“舞”动秋收 全链条发展助农致富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54
扫帚产业发展现状 - 柳林县贾家垣乡曹家沟村180亩扫帚作物进入集中收割期 [1][3] - 扫帚产业已实现全村覆盖,形成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的发展格局 [5] - 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5] 经济效益分析 - 种植扫帚的亩均收益是传统玉米种植的两倍 [3] - 参与种植的农户达50余户,投入劳动力50余人,预计收入在40万元左右 [5] - 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200元,实现就地就业增收 [3] 产业规模与产出 - 村民冯成万种植8亩扫帚作物,今年扫帚品质上乘,市场价格高于普通品种 [3] - 今年扫帚长势很好,预计收入在40万元左右 [5] - 产业既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