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
搜索文档
桃花为媒激发农文旅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30
旅游业发展 - 彩门村凭借桃花美景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形容景色"美得无以言表"并积极在社交媒体分享 [1] - 村民普布扎西开办村里首家民宿,旺季月收入达2万元,年收入15万元 [1] - 村民央吉受民宿业务带动,计划自主创业开办民宿,已接受系统服务培训 [1] - 温州商人陈显峰获得桃源风景区20年经营权,景区紧邻雅鲁藏布江且拥有百余株古木,具备四季旅游吸引力 [1] 生态经济模式 - 彩门村实施"生态积分"制度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并通过栽种车厘子发展庭院经济 [2] - 引入贝母种植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 - 2024年村经济总收入突破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万元,生态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2]
每经热评︱激活服务消费“蓄水池” 筑牢就业民生根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20:56
服务消费与就业扩容的双向驱动关系 - 服务消费需求爆发带动就业岗位增长 成都国际空港商圈每日客流超30万人 周边奥莱商场单日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杭州五大行业消费金额达40.16亿元 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制造业多出约25% [2] - 服务业岗位灵活性高 涵盖兼职、临时工、平台接单等多种形式 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成为"副业"选择 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年轻劳动者积累经验 [2] 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措施 - 政策层面给予家政、托育等民生服务业社保补贴、租金减免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加快制定"研学旅行指导师"等新职业国家标准 [3] - 市场层面鼓励美团、滴滴等平台开放更多众包岗位 探索"共享员工"跨行业调配机制 推动职业院校与服务业企业共建实训中心 采用"校企双元制"培养酒店管理人才 [3] 破解结构性矛盾提升效能 - 借助大数据动态监测实现劳动力"精准调配" 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问题 利用区域就业热力图监测东部服务业岗位饱和度与中西部康养人才缺口 [3] - 保障灵活就业群体权益 短期依托节日促销、文旅季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长期培育养老护理、数据标注等朝阳产业 打造"就业友好型"服务业生态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