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

搜索文档
宁夏泾源: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 绘就振兴好“钱”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37
宁夏泾源: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 绘就振兴好"钱"景 中新网银川9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刚刚过去的周末,六盘山下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巧媳妇民宿客 房爆满,老板冶三成的笑容里满是获得感:"我们村子就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出口处,位置好,客 人特别多。尤其是今年暑假,几乎每天都是满房,民宿营业额首次突破了百万元。" 坐落于六盘山东麓的泾源县,也是泾河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泾渭分明"的奇观,也滋养出山清水秀的 六盘山森林公园、神奇秀丽的老龙潭、流泉飞瀑的胭脂峡等3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38.58%的森林覆盖 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3500个,夏季平均气温18℃的清凉,成为游客远离城市喧闹,寻找难得宁静的 理想去处。 今年,泾源县依托清凉生态资源,以引客、兴宿、稳就业、促融合为抓手深耕民宿产业,推动乡村旅游 从卖资源转向造体验、传文化,打破乡村住宿简陋朴素的刻板印象,让民宿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为提升服务品质,紧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旅游村"冶家村还成立了旅游协会,鼓励民宿、农家 乐改造升级。通过协会统筹、政府奖补,服务愈发规范,今年,全村近3500人参与旅游服务,前8个月 综合收入超1300万元,人均 ...
茂名高州率先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模式 小地块拼出产业发展全景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9月,茂名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稻浪翻滚。镇江镇种植基地,万亩良田连绵如海,翠 绿的秧苗茁壮生长,预示着晚稻的丰收。同一时间,加工中心里自动化机械高速运转,以往仅作为"农 家口粮"的稻米经过18道工序,成为热销粤港澳大湾区的丝苗米,身价翻了几番。 早稻热销中,晚稻生长快,共同组成"粤西粮仓"最美画卷。 曾经分散到户的零星土地,整合为辐射带动4个镇、7000多户农户的省级产业园核心产区,建起全自动 加工中心,推广水稻种植全托管,小农户乘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快车,土地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高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 索投建运一体化新模式,不断优化国土资源布局,实现土地最大程度的节约、集约利用,让小地块拼出 产业发展全景图。高州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打造粤西首批农村未来社区 "走,开会去!"今年夏天,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板凳会",成了高州市石鼓镇南茂坡村村民最关心的 事。"我们村要打造粤西第一个农村未来社区,事关大家的未来,必须全力支持!"村民梁永进道出了大 家的心声。 石鼓镇地势平缓、经济活跃,既是高州的农业、工业 ...
机构:中秋国庆假期北京、南京等成为民宿市场最受欢迎目的地
北京商报· 2025-09-15 13:49
此外,在出游时间上,《报告》指出,3天2晚和4天3晚成为更受游客喜爱的出行时长,占比达到52%, 深度游成为一大亮点。选择10月6日—8日民宿在住密度更低,避开人流。 北京商报讯(记者吴其芸)9月15日,木鸟民宿发布《中秋国庆民宿市场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南京、青岛、北京成为最受欢迎目的地,西安、北京、大连成为入住时长增 长最快城市。大学生民宿订单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8.7%,47个小城较去年同期实现零突破。今年中秋国 庆假期流行"先出游,再回家",预计将有22%游客在民宿里过中秋。 从赛程和时间上看,"苏超"将在中秋国庆假期前后进入关键期。苏超热度持续为南京旅游添了把火,截 至目前,南京中秋国庆假期订单同比上涨68.6%。西安、北京、大连成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魅力值增长 最快城市,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平均入住时长增长最快,三地平均入住天数较去年增长1.3天、0.96 天、0.9天,订单同比增长均超过30%。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抚州、百色等47个小城中秋国庆订单 实现0突破,充满独特魅力的小城正在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截至目前,开封民宿订单同比上涨3 倍。 ...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新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2:46
中新社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新机 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随着稻田渐黄,皖南多地乡村迎来传统"晒秋"时节。在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塔川村,"85后"返乡创业青年 孙敏正在一家融合文创开发、非遗体验、书店咖啡于一体的美学空间里"售卖秋天"。 把板栗融入咖啡、将乌桕子做成装饰品、把秋景刻进徽州木雕……孙敏让原本普通的物品变成了游客争 相购买的特色商品。"既能赏秋景,又能把秋天带回家,这样的旅行很有记忆点。"游客胡丹说。 塔川村素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村口及周围多植乌桕树,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 的民居掩映其中,吸引众多游客。 孙敏认为,塔川因秋色闻名,但旅游不应仅限一季。在他这里,春天可采茶制有机茶叶,夏天有鱼灯装 点的绿野打卡点,冬天能酿米酒。"自今年2月试营业至今,平均月营业额近15万元(人民币,下同),证 明非秋季同样有市场。"他说。 9月11日,安徽塔川村,孙敏创办的一家美学空间。 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新机 近年来,当地陆续推出"秋色+"文旅项目:摄影、写生活动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爱好者参与;农事体验 区开放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喀什古城焕新颜:文旅融合创造幸福生活
新华社· 2025-09-12 20:25
投资规模与改造工程 - 2010年启动总投资70多亿元的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 覆盖8平方公里面积和20多万人口[1] -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保留风貌、建新如故"原则 采用一户一设计模式 建成符合抗震要求且具备现代化水电气系统的民族特色民居[1] 旅游产业发展 - 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 - 2025年1至7月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7亿元[4] - 整合药茶巴扎、土陶巴扎、汗巴扎等20余个特色市集 转型为融购物打卡体验于一体的文化节点[4] 商业模式创新 - 居民将自家院落改造为旅游接待家访户 如"古丽的家"民宿提供民俗文化展示和住宿服务[2] - 推出定制化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如铜器店将传统花纹融入现代样式[3] - 药茶馆既传承数代传统配方 又开发融入现代健康理念的创新品种[3] 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 - 非遗技艺转化为可体验可购买可带走的旅游产品 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创造经济价值[3] - 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使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典型案例如铜器店兄弟传承家族手艺[3] - 药茶产品既承载祖辈智慧又促进跨文化交流 吸引五湖四海客人[3]
化身民宿茶园微工厂!肇庆318处“老校舍”迎来“新学期” | 众说百千万⑭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11:32
化身民宿茶园微 工厂!肇庆318 处"老校舍"迎 来"新学期" | 众 说百千万⑭_南 方+_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 # "60多个孩子一 起追逐、读书、 思辨……今年民 宿举办的夏令营 让我感受到,这 所曾经的学校并 没有褪去它原本 的颜色,而是换 了一种方式继续 生长。"在肇庆 市鼎湖区坑口街 道,喜舍民宿主 理人梁佩芳细数 起罗隐小学改造 为民宿后的变化 ——从一片荒芜 到充满孩童的嬉 闹声,最令她感 慨。 这正是推进"百 县千镇万村高质 量发展工程"以 来,肇庆市积极 盘活乡村"沉 睡"校舍资源的 缩影。通过建 立"一校一档"数 据库,肇庆市梳 理出利用价值较 高的农村闲置校 舍,发展特色农 业产业、打造农 文旅融合项目、 建设乡村"微工 厂"等,提高闲 置用地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目前全 市已盘活利用闲 置校园校舍318 处。 0:00 民宿的屋顶恰似 山峦起伏,与鼎 湖山遥相呼应 ——这也正是梁 佩芳选择罗隐小 学旧址的原因。 作为一名投资 人,她看中了这 片土地临近鼎湖 山国家自然保护 区的优越地理位 置,但也认 为"废弃学校可 以延续它的生命 力,不去做成一 个网红打卡点, 而是 ...
“空心村”变“网红村”:从坝盘村蝶变看统战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7:41
核心观点 - 坝盘村通过统一战线力量和多党合作模式实现从贫困村向文旅网红村的转型 形成乡村振兴的"坝盘路径" [1][7][10] - 民进中央十年定点帮扶协调资金超3000万元 带动旅游产业总产值超1000万元 村集体收入达53万元 [4][6][8] - 村民人口从109人增至400余人 经营主体超100家 单户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32万元 [6][8] 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初期改造 后续追加700余万元升级旅游设施 [1][3] - 民进中央十年协调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 改善人居环境并修建文化广场 柏油路 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 [4][6] - 2020年以来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74亿元 引进资金4.39亿元 覆盖黔西南州整体发展 [10] 旅游产业发展成效 - 2024年5-9月旅游毛收入超1500万元 五一单日游客突破1.5万人次 [1][3] - 形成桨板俱乐部 竹筏队 民宿 农家乐等超100家经营主体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 [1][6][8] - 典型农户年收入从2.3万元增至32万元 日均营业额达3000-4000元 [4][6] 人口结构与就业变化 - 常住人口从2023年底109人增长至400余人 首次实现人口净流入 [6] - 培训基层干部1.65万人次 乡村振兴带头人2.33万人次 教师4.82万人次 [10] - 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农特产品超23亿元 [10] 区域经济影响 - 黔西南州GDP从1990年11亿元增长至2024年1479亿元 增幅达140倍 [11] - 统一战线三十五年来通过科技扶贫试验区推动跨域式发展 [10][11]
湖北恩施:深山村落抱团发展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8-31 22:42
核心观点 - 恩施市通过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形成生态康养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1] - 鹿院坪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2万人次 民宿联盟实现满房运营 [3] - 建立民宿+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 带动农产品溢价销售30%和户均增收3000元 [3] 行业发展 -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形成生态+康养+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1] - 民宿集群成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3] - 抱团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共富路径 [3] 运营数据 - 鹿院坪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2万人次 [3] - 68家民宿联盟成员单位几乎每天满房 [3] - 全村80%农产品实现内部消化 [3] - 联盟带动农产品溢价销售30% [3] - 户均增收3000元 [3] 业务模式 - 建立民宿+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 [3] - 周边3个村主动申请加入供应链体系 [3] - 通过民宿联盟将散落民宿资源整合发展 [3]
猎神村“竹山变金山”
金融时报· 2025-08-26 10:45
生态治理成效 - 关闭5座石膏矿并舍弃近20年矿山经济 实现绿色转型 [1] - 划定生态保护区 整治矿区塌陷滑坡 实施复绿工程 [1][2] - 恢复群山叠翠自然面貌 保障公益林6900余亩 改造竹林6500余亩 栽种树木超30000株 [2] 生态修复技术 - 创新采用"小微湿地+"治理模式 修复65个采矿"天坑" [2] - 建成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梦溪湉园入选重庆市首批25个市级小微湿地名录 [3] - 水质达Ⅱ类标准 湿地植物从19种增至110种 水生无脊椎动物从13种增至52种 发现鸟类30余种 [3] 旅游产业发展 - 形成百里竹海民宿群 拥有乡村酒店及民宿50余家 客房700间 床位近1000个 餐位约4500个 [3] - 2024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 [4] - 解决就业300余人 村集体经济增收248万元 分红60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 [4] 产业融合模式 - 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涌现民宿/康养/露营等新业态 [4] - 引入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公司/亿联集团等民营资本共建民宿项目 [4] - 打造"矿咖"等网红打卡点 利用废弃矿洞改造保留原始风貌 [4]
机构:今年暑期县域游民宿订单同比增长42%
北京商报· 2025-08-26 10:36
暑期民宿消费趋势 - 毕业游和亲子游是暑期热点 青岛 威海 北京是最受欢迎目的地[1] - 云南成为长线游最受欢迎省份 大理 丽江 昆明民宿订单均位于平台Top30[1] - 新疆和贵州民宿订单同比增速分别达150%和180%[1] 平台订单表现 - 民宿订单规模在高基数上继续强劲增长 订单高峰较往年延长5天[1] - 8月4日起连续四天刷新平台历史峰值 8月7日创平台单日订单新纪录[1] - 用户客单价实现小幅下调 民宿消费更趋理性[1] 区域分布特征 - 订单增速整体呈现西高东低态势[1] - 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42%[1][2] - 开封民宿订单同比上涨10倍 平台排名上升至25位[2] 低线城市表现 - 连云港 桂林 大同民宿订单同比增长均超90%[2] - 延边 汕头 景德镇 北海实现30%以上增长[2] - 三线及以下城市"95后"游客平均入住天数超过2天[2] 用户群体特征 - "00后"游客占比达57% 成为民宿消费主力[2] - 53.2%的"00后"游客喜欢和朋友/同学出游[2] - 14%的"00后"喜欢家庭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