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直连
搜索文档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1 15:04
政策与行业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并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陆续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路径坚持电与非电并重,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 [4] - 培训深入探讨绿电直连政策、各省区政策异同、应用场景及投资建设模式 [4] - 培训内容包括绿电直连在零碳园区、绿电园区中的应用及项目审批流程 [4] - 培训涉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发展现状、前景及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机构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能源集团及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设计院及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是主要参与方 [4] - 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也被列为培训对象 [4]
吉林省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中国环境报· 2025-10-10 17:54
近日,吉林省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专题会议。他强调,要吃透用好国家政策,因地 制宜谋划匹配政策工具,加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促进新能源开发上规模, 持续培育壮大氢基绿能产业链,实现更高水平就近消纳,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双碳"战略 目标实现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胡玉亭提出,要以精准有效措施支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加快发展壮大,凝聚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 展合力。要强化超常规举措,进一步扩大"绿电直连"规模,推动更多增量"绿氢+"项目在吉林落地,全 力拓展绿氢消纳场景,将更多绿电转化为工业产品,更好激发新能源产业投资活力。 陈博宜 潘瑜 胡玉亭强调,要深刻认识国家政策的战略方向,胸怀"国之大者",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强化政策应用能 力,结合省情实际,坚持省级统筹,优化完善政策配套,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胡玉亭指出,吉林风光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土地、水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组合条件 得天独厚。近年来,吉林省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极,行业部门、地市政 府、电网公司协同发力、主动作为,创设政策工具、优化体制机制,开 ...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0 15:02
政策与行业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陆续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新能源发展坚持电与非电并重,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 [4] - 重点分析绿电直连政策、各省区异同、应用场景及在零碳园区中的应用 [4] - 探讨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审批流程、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及实施方案编制 [4] - 介绍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行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及能源集团 [4] - 面向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设计院及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 [4] - 适用于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及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 [4]
储能景气度跟踪之专家电话会
2025-10-09 22:4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及全球新型储能行业,特别是电芯、系统集成、独立储能电站和电力市场[1]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单一实体,但涉及“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业主、头部系统集成商及主流电芯品牌供应商[6][7] 核心政策动态与影响 * 2025年国内储能政策主要围绕容量补偿、电力现货市场和绿电直连项目展开[2] * 容量补偿政策已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多省落地,内蒙古已支付超4亿元容量补偿费用,推动下半年近40吉瓦时独立储能项目上线[2] * 电力现货市场在陕西、辽宁、青海等新兴省份试运行,逐步成为独立储能重要套利手段,替代传统调峰服务[2] * 绿电直连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如山东、江苏、甘肃酒泉)是未来集中式新能源发展模式,但对2025年储能并网影响较小[2] * 内蒙古现行0.35元/千瓦时的高额容量补偿标准执行期十年,但明年新并网项目难以维持此价格,分摊方式可能从发电侧转向用户侧以减小阻力[4][27] * 容量补偿政策具有持续性,尤其对全钒液流、压缩空气等非锂电储能形式[5] 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 * 储能招标方式自2022年底转向集采和框采,供应商入围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入围企业不超过7家[6] * 电芯价格上涨,主流品牌报价从年初0.25元/瓦时涨至0.27-0.28元/瓦时,紧张货期需再上浮2分钱[7][8] * 受货期溢价影响的国内储能电池量超过20吉瓦时,占新增装机量一半左右,1-9月国内新增装机约85吉瓦时,后续三个月还有50多吉瓦时在建项目[11] * 314安时电芯供不应求,排产已至明年1月,280安时规格因价格优势供应相对充足[13] * 500安时以上规格扩产存在技术路线和良品率风险,设备改造至调试需半年(卷绕路线)或近一年(碟片路线)[14]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量约140吉瓦时,2026年或超180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30%-40%[17] * 海外市场增长迅速,欧洲是增速最快市场,意大利拍卖未来13年10吉瓦时储能容量,计划2030年达50吉瓦时[15][20] * 美国市场仍具潜力,尽管本地供应链明年建成,但中国供应商在价格和性能上仍具竞争力[19] 收益模式与收益率分析 * 独立储能收入主要来自容量补偿和现货市场套利,比例因省而异,如内蒙古容量补偿占比超50%,甘肃、河北容量电价收入约100元/千瓦/年,占比30%-40%[3][16] * 国内成熟市场收益率:山东约6.5%,内蒙古近期年化收益率接近20%,但基于每年300次套利、价差0.3-0.35元/千瓦时及0.35元/千瓦时补偿等强假设,实际操作已逐步回归一天一充一放,年化收益率约12%[24][25] * 欧洲市场容量收入占比高,英国约40%,意大利70%收入来自容量市场,现货套利实际收益仅为套利总额10%[20] * 国内未来收益模式将结合容量收入和现货套利,各省套利价差差异大(如山西上半年超0.4元/千瓦时,广东、浙江仅0.1元/千瓦时)[21]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新型储能在日内调节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上优于火电,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关键[18] * 国内存在独立储能项目抢资源问题(如内蒙古、广东),推高隐性成本,拉低实际收益率[26] * 内蒙古储能补贴规模若持续扩大(当前月补贴约1亿元,总装机2.7亿千瓦),发电侧分摊压力增大(如大唐集团每度电少收5厘钱),未来可能转向用户侧分摊以控制阻力[27][28] * 火电定位调整(利用小时数降至4000-4500小时以内)为新型储能创造巨大空间,国家储能三年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1.8亿千瓦,市场空间广阔[15][16]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03 19:38
政策背景与行业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并打造实现100%绿电消费的工厂和园区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探索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坚持电力与非电力利用并重,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的规模突破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涵盖“十五五”期间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 [4] - 课程包括绿电直连政策研讨、各省区政策异同、应用场景及在零碳园区中的应用 [4] - 涉及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审批流程、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及实施方案编制注意事项 [4] - 培训将分析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行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能源集团及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设计院、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也是目标受众 [4] -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及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机构均被涵盖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01 15:09
政策与行业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打造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目标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路径强调电与非电并重,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绿电直连政策研讨及应用场景分析 [4] - 课程包括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审批流程及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等实操内容 [4] - 培训涉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发展现状与前景及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行业 - 培训对象涵盖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及电力设计院 [4] - 目标参与者包括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及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机构 [4]
世纪互联(VNET.US)涨4% 公司基地型IDC业务快速扩张
智通财经· 2025-09-30 21:51
公司股价与近期表现 - 周二公司股价上涨4%至10.83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加速增长 [1] 业务扩张与资本开支 -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为100亿元至120亿元,同比增长101%至141% [1] - 2025年计划交付量超过前三年交付量的总和 [1] - 公司基地型IDC业务快速扩张 [1] 数据中心容量与上架率 - 计划到2036年管理的数据中心总容量提升至10GW [1] - 已交付IDC上架率提升较快 [1] - 随着新建IDC逐步交付及智算需求推动客户上架率提升 [1]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公司积极布局绿电直连,有望增厚利润 [1] - 公司近期、远期储备丰富 [1] - 公司是我国头部IDC企业 [1]
美股异动 | 世纪互联(VNET.US)涨4% 公司基地型IDC业务快速扩张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21:51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周二公司股价上涨4%至10 83美元 [1] 业务发展规划与产能目标 - 公司计划到2036年管理的数据中心总容量提升至10GW [1] -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为100亿元至120亿元 同比增长101%至141% [1] - 2025年计划交付量超过前三年交付量的总和 [1] 运营效率与业绩增长 - 公司已交付IDC上架率提升较快 [1] - 新建IDC逐步交付及智算需求推动客户上架率提升 [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加速增长 [1]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我国头部IDC企业 基地型IDC业务快速扩张 [1] - 积极布局绿电直连有望增厚利润 [1] - 公司近期、远期储备丰富 [1]
湖北能源(000883.SZ):“十五五”期间,计划将在襄阳市清洁能源及产业链上下游投资267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9-29 21:58
合作协议概述 - 公司与襄阳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9月29日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旨在发挥各自优势,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共同发展 [1] - “十五五”期间,公司计划在襄阳市清洁能源及产业链上下游总投资267亿元,建设一批风光火储及综合能源项目 [1] 具体投资项目 - 南漳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计划总投资108亿元,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已于2024年2月7日完成投资决策,2024年主体工程已开工 [1] - 推动宜城电厂二期200万千瓦容量指标纳规并建成投运 [1] - 新增配置2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打造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并探索绿电就近消纳模式 [1] - 拟在多个县区打造零碳物流园区示范项目,并开展分布式光伏、供冷供热、充换电及能碳管理平台等综合能源项目建设,打造“零碳示范县区” [2]
杨俊:新能源建设是零碳园区的核心支撑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8:58
9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国家电投集团主办,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研究会支持的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 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经济师杨俊发表主旨演讲。 绿电直连是实现零碳园区关键技术路径之一。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有序推进关于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 通知》,文件针对绿电直连的定义、适用范围、运营要求提出了新要求。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不是所有园区都具备建设零碳园区条件。从基础条件看,应至少必须满足零碳园区的资格要求、新能源资源条件、 电网接入条件,以及能耗规模化、用能特性等五方面要求。 国家零碳园区试点建设还要满足4方面基本条件才具备申报资格, 即建设主体,建设范围、工作基础和否决条件。首先,要有一定规 模,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耗量要大于等于20万吨标准煤。同时,要有一定规模的新能源资源,新能源资源是实现零碳园区的基石。此外, 要开展绿电直连或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的接入条件。最后,用能企业要具备零排放的潜力,存量用能结构是零碳园区实现目标的关键 因素。电力领域可以通过绿电进行替代,但热力需要通过电炉、高压蒸汽等实现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则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