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直连
搜索文档
永兴股份20251103
2025-11-03 23:48
永兴股份 20251103 摘要 永新股份 2025 年三季度业绩增长 24%,较上半年提升 15 个百分点, 得益于经营要素回归平稳及垃圾资源价值提升,推动现金流增长。垃圾 焚烧发电项目收益率受宏观经济影响小,提升经营效率是关键。 永新股份采用 BOO 模式,经营期限长,谈判展期合约具优势。但目前 1.3 倍 PB 未体现出相对于瀚蓝环境、绿色动力等同行的溢价,主要因 ROE 水平较低。未来广州区位优势将带来垃圾量增长和产能负荷率提升。 永新股份 2026 年预计通过供热改造推动增长,若广州算力需求增加, 公司在供能方面将更具优势。城镇垃圾和供热支撑业绩,绿电直连提供 额外支撑,预计明年业绩增速将保持双位数以上。 永新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 至 7.46 亿元,加权平均 ROE 提升至 7.06%,毛利率提升至 43.8%。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2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19%。 永新股份维持 60%以上高分红比例,今年动态股息率为 3.6%。受益于 广州优质区位及高吨发电补贴,公司对国补依赖度低,应收账款周期短, 自由现金流持续增加,未来有进一步提高分红比 ...
同力日升
2025-11-01 20:4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上市公司“同利日升”,正申请变更为“同力天启”,业务正从传统电梯部件制造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形成双主业格局[1][3][13][14] * 新能源业务板块由子公司“天脊鸿源”(亦称“天启鸿源”、“天津鸿源”)运营,专注于储能、风电、光伏等电站开发建设[1][2][8][11] * 行业涉及储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开发、电力交易市场、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算力中心)[4][6][17][18][22]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经营业绩与业务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略微下滑,主要因新能源业务会计结算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以及去年三季度为交付高峰[2] * 利润总额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8.95%[2] * 利润下滑主因传统业务毛利大幅下滑,去年同期净利润约1亿元,今年同期仅4000多万元[2] * 新能源业务板块保持高增长,子公司天脊鸿源去年全年净利润2.6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已达2.9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2][8] * 公司正申请变更董事会构成、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标志着新能源业务贡献占比越来越高,双主业发展平稳[3][13][14] **2 在手项目推进与未来业绩可见性** * 原有风电项目(天津100MW、承德300MW)已并网,平台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处置完毕,贡献今年前三季度主要新能源业绩[6] * 承德920兆瓦时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政策明确,除容量租赁外,未来还有容量补偿和市场化交易收入,公司决定长期持有,预计持有收益将增长[6][15][29] * 承德500兆瓦项目已开工,预计明年年底首并(首次并网),考虑与当地算力中心大客户负荷绑定售电[6] * 广东肇庆怀集600兆瓦时独立储能(以调频为主)和贵州绥阳6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将根据收益择机启动[6][9][30] * 天津地区有重大进展,包括11月15日将投产的系统集成工厂(产能数倍于江苏基地),以及1吉瓦时的大型储能项目和大型风电项目在推进中[8][11][29] * 海外项目取得进展,埃塞俄比亚项目已签700万美元合同,澳大利亚有1.8吉瓦和1.2吉瓦项目在谈框架协议[13][30][36] **3 公司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项目筛选严苛,核心原则是每个项目必须保证现金流为正、利润为正,不盲目追求出货量和规模扩张,避免高负债和赔本项目[9][11][16][32][33][41] * 与行业内许多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而亏损做项目(提及有公司每做1吉瓦时储能赔1亿元)形成鲜明对比[23][33] * 技术优势源于团队背景(如核电行业对电源稳定性的理解)和长期积累(如2012年开始做储能),注重系统可靠性和与电力交易、人工智能的结合[19][20][44][48][49] * 未来3-5年目标:利润规模进入行业前十,利润年增长率目标20%以上,不追求规模最大但要求技术领先[44][45] * 规划未来海外与国内利润贡献各占一半,海外项目利润率更高[38][46][47] **4 数据中心绿电直连(算链协同)的机遇与挑战** * 商业模式能为数据中心度电能耗降本,目标将电价从约0.5元/度降至0.4元/度以下,甚至0.3-0.4元/度之间[18] * 与甘肃移动等有战略合作,但庆阳项目进展受限于当地优质风光资源匮乏,导致收益模型难搭建,目前处于选源阶段[7][18][21] * 绿电直连大规模复制需具备先决条件:负荷中心附近有大规模优质风光资源、资源小时数能满足负荷要求、最终电价有竞争力,目前仅少数地区可行[21][25] * 技术关键和壁垒在于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达到4个9的可靠性),而非简单的技术连接[19][20][25] **5 储能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随着算力中心、人工智能发展,电力需求大增,绿电替代传统能源趋势明确,配套高质量储能需求巨大[32][37] * 国家政策(如136号文)推动储能发展,但盈利模式依赖对当地电力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交易能力[22][47] * 公司聚焦于自身开发有明确盈利模式的项目,并注重与负荷绑定、参与现货交易来提升收益,而非简单投标[22][29][4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强调其财务状况健康,新能源业务现金流良好,未依赖资本市场融资或高负债来扩张[11][40][41] * 公司名称变更和董事会结构调整预示着未来新能源业务在上市公司内的地位和整合度将进一步提升,不排除未来天脊鸿源利润100%并入上市公司的可能[14][15] * 公司提及正在研发和部署新技术,如5兆瓦一个集装箱的浸没式冷却储能系统,已获壳牌关注[10]
最新!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能源报· 2025-11-01 17:56
能源供应保障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4次创新高,7、8月全国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9]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9] - 9月下旬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达到704元/吨左右,风电、光伏部分产品价格较今年最低点明显上涨[9] - 10月29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供应基础坚实可靠[24] 能源消费结构 - 1—9月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5%[10] - 受新能源乘用车、液化天然气重卡及电动重卡加速渗透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延续下降趋势[10] - 天然气消费小幅增长,城镇燃气、发电用气持续增长,工业用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 - 受光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煤炭消费总体偏弱[10]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11] - 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约占电力总装机的59.1%[11]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12]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12] 风电与光伏细分数据 - 前三季度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10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2亿千瓦,同比增长21.3%[13] - 前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网2.40亿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5亿千瓦,同比增长45.7%[13] - 风电累计发电量8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平均利用率94.0%[13] - 光伏累计发电量9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发电利用率94.7%[13]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9月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保障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14]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14] - 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15] - 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车网互动聚合资源1943万千瓦[16] 电力市场建设 -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17] - 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达到102万家,同比增长26.3%[17] - 迎峰度夏期间跨省跨区市场发挥重要作用,闽粤联网满功率送电,电量同比增长85%[17] - 7月7日广东电力现货价格最高涨至1.293元/千瓦时,激励电厂优化生产组织[18]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 - 1-9月绿证交易规模5.29亿个,同比增长1.1倍,三季度绿证平均交易价格达到5.06元/个,较一季度增长210%[25] - 创新推出多年期绿电协议,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千瓦时,分布式项目聚合参与绿色电力交易规模达到28亿千瓦时[26] - 国际可再生能源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已完全认可中国绿证,是绿证“走出去”的突破性进展[26] 能源投资态势 - 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山东、江苏等6省区完成投资额均超1000亿元[36] - 核电、电网、新型储能、煤电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新疆、广东等地新型储能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速均超过100%[37] - 风电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40%,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增势强劲,太阳能发电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7.5%[37] - 氢能、光热发电、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稳步增长,多个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37] 未来发展规划 - 2035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未来10年每年需新增2亿千瓦左右风光装机[29] - “十五五”时期将重点扩大新能源供给、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拓展非电利用途径、提升消费水平、完善市场机制[30]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要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33] - 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引导可调节资源灵活响应的价格信号[34]
价格杠杆撬动新能源就近消纳市场
中国能源报· 2025-11-01 08:39
▲图片由AI生成 近日,《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以下简称" 1192号文")正式实施,标志着新能源就近消纳政策进入 以"自发自用比例"和"新输配电价计算方式"为核心机制的新阶段。 《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消纳政策体系中的"关键补丁",旨在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 源项目和用户用能管理走向精细化运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大,电力系统消纳压力持续加大,电网调节成本不断攀升。尽管国家和地方层面陆续推出绿电直连、零碳园 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就近消纳模式探索,但由于项目边界模糊、保供责任不清、经济责任不明等问题,项目收益预期不稳,总体发展 仍然偏慢。 " 119 2号文 " 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消纳政策体系中的"关键补丁",其核心突破在于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的物理界面与安全责任界面,并首次 规定项目须承担相应的稳定供应保障费用,包括输配电价和系统运行费。这一机制旨在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项目和用户用能管理走 向精细化运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 转向"重消纳" "在我国新能源发展进程中,一个典型现象长期存在:工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总体延续增势
新华财经· 2025-10-31 18:49
能源消费总体态势 - 前三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总体延续增势,能源供应保障有力有效 [1] - 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5% [1]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4次创新高,7、8月全国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 [1] 分品种能源消费情况 - 天然气消费小幅增长,城镇燃气、发电用气持续增长,工业用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受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影响,煤炭消费总体偏弱 [1] - 受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延续下降趋势 [1] 能源生产与供应保障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 [1] - 能源电力行业迎难而上,全国能源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 [1] - 煤炭先进产能建设持续推进,为能源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1] 能源价格与市场调控 - 国家能源局加强煤炭市场预期引导,推动煤炭价格稳步回升,9月下旬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达到704元/吨左右 [2] - 风电、光伏部分产品价格回升,多晶硅、硅片价格较今年最低点明显上涨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三季度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2] - 出台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2] - 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加大力度完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2] - 出台绿电直连配套政策文件,发布电力市场相关指引和规则,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
四方股份20251030
2025-10-30 23:2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电力自动化设备、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储能、数据中心(IDC/AIDC)、电网投资 [2][4][10][11][28] * 公司:四方股份 [1][2][3]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速达30%以上,净利润增速超过20% [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16% [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同比增长约20%,为全年100亿新签合同目标奠定基础 [2][5] * 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由于业务结构变化,但整体盈利能力和净利率保持平稳 [3] * 电网自动化发货同比增长约15%,电厂及工业自动化发货同比增长约25% [2][7] * 新能源发货增长40%-50% [2][7] 各业务板块进展 **电网业务** * 电网业务新签合同保持15%-16%的增长,主网招标情况优于预期 [2][5] * 主网和配网发货分别保持百分之十几和20%以上的增速 [7] * 公司对主网投资长期保持乐观,将在优势领域持续稳健增长 [10]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新签合同增速达30% [2][5][13] * 增长得益于产品品类和区域拓展,重点关注升压站配套需求 [2][4][14] * 每个新能源场站必然配套一套升压站,四方提供中资产品、SV产品和开关柜产品,大规模场站合同可能过千万元 [2][14] * 海上风电项目订单创历史新高,大基地项目中的数字孪生取得突破 [4][14]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达4.1亿元,去年同期仅为1.5亿元,同比增长显著 [2][6] * 2025年国际业务目标是保5争6亿元新签订单 [6] * 海外业务毛利率优于国内,一次系统毛利率较高,二次系统毛利率约40% [2][16] * 中标菲律宾最大光储项目,海外SVG订单达八九千万元,比去年显著进步 [1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海外业务占比达到30% [4][29] 战略技术与未来增长点 **中压直流输配电与SST(固态变压器)** * 公司将中压直流输配电视为未来重要机遇,SST是重要战略布局 [2][8] * 结合AI和新能源送出需求,中压直流配电具有巨大潜力,有望成为公司下一轮数量级增长点 [2][8] * SST本质上是一个中压直流配电系统,需要深度一二次融合的技术,公司具备从500千瓦到5兆瓦的产品系列和多次场景迭代经验 [17][20] * 预计SST在2027年有商用化可能,需在2026年完成挂网、试运行等验证工作 [4][11] * SST是切入欧美国际市场的重要抓手 [18] **调相机与无功支撑** * 公司重点发展分布式调相机和静止同步调相机,预计增量过亿元级 [4][14] * 在国内具备完整提供四大核心系统(启动、励磁、保护、D3S)能力的企业仅两三家,公司具备竞争优势 [14] * 2025年分布式调相机市场预计约有200台,2024年约为100台 [19] * 调相机与新能源存在公式关系,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的大基地 [33]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优先级 [4][11] * 公司关注绿色算力发展,提供绿电直连(新能源直送数据中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21][28] * 在数据中心应用中,SST需改进体积、功率模块、散热等核心技术 [12][23] **储能业务** * 今年储能业务保持明显增长,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22] * 公司储能业务与传统规模化储能厂家不同,服务于特定场景如火储联合调频、构网型储能、绿电直连项目 [25][26] * 高压级联式高压直挂方式的储能可减少传统柴发设备使用成本,四方参与南方电网标杆项目,拥有先进技术储备 [26][30] 但该技术在当前订单中未占主要位置,应用场景有限 [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本地化团队、加强二次能力(如前期策划、电力系统仿真)提升国际竞争力 [15][27] * 公司将国际业务发展的指挥棒交给负责一次业务的领导,以促进一次和新业务发展 [27] * 国内外市场在电压等级(如国内数据中心用200多伏,国外用800伏)和标准规范上存在差异,公司进行针对性产品适配 [24] * 常规储能无法提供转动惯量,但构网型储能可以满足基本要求 [34]
通威股份:公司紧密关注包括绿电直连有关政策在内的全球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政策变化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8:13
证券日报网讯通威股份(600438)10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紧密关注包括绿电 直连有关政策在内的全球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政策变化,将根据市场、技术发展等情况统筹相应 业务板块的研究、评估、决策及部署,相关进展请关注公司官方发布信息。 ...
价格杠杆倒逼精细化运营,新能源就近消纳迎来经济性大考
中国能源网· 2025-10-30 09:25
1192号文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消纳政策体系中的"关键补丁",其核心突破在于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的物理界 面与安全责任界面,并首次规定项目须承担相应的稳定供应保障费用,包括输配电价和系统运行费。这 一机制旨在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项目和用户用能管理走向精细化运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消纳" "在我国新能源发展进程中,一个典型现象长期存在:工业园区旁建有风电场或厂房屋顶铺满光伏板, 物理距离虽近在咫尺,园区却难以直接使用这些绿色电力。这就是制约我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典 型'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业内专家介绍,为破解这一困局,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 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650号文")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绿电直连的制度框架;随后实施 的1192号文则着力破除制约该模式发展的制度壁垒。两项政策形成有效协同,共同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 效率提升,促进绿色电力环境属性显性化与市场化交易,并通过标准化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标 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实现重要转向——从过去追求装机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消纳效率与市场价值的 新阶段。 近日,《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转型有了新要求|“十五五”产业前瞻
第一财经· 2025-10-29 19:42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超额完成规划目标,迈入"十五五",新能源进入全面 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 发布,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 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今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对新型能源体 系的表述与"十四五"相比,整体差别不是特别大,这体现出中国低碳发展政策的—致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进一步明确了量化目标: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 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 对于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点有三项工作。郑栅洁提出,一是以更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 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 洋能等新能源;二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三 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林伯强表示 ...
朗新集团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 核心观点和论据:业绩表现与业务板块 * 公司前三季度总收入约24.5亿元,同比下降约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降34%[3]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47%[2](或46.84%[15]) * 能源数字化业务前三季度收入约9亿元,同比下降10%,主要受非电网业务剥离和电网业务节奏调整影响[2][3] * 能源互联网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8%[3] * 公共充电服务平台充电量同比增长超过30%,用户数突破2,500万,接入充电设备超过2,200万[2][3] * 电力交易业务在11个省开展,前三季度累计交易电量超40亿度,同比增长三倍以上[3] 核心观点和论据:战略方向与业务聚焦 * 公司进行非核心业务剥离是为了聚焦核心能源科技业务,提高整体经营效率[4] * 未来战略聚焦于To B和To C两大方向[5] * To B侧服务以电网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 * To C侧通过能源互联网平台连接新能源资产与客户端价值[2][5] * 公司与合作伙伴推动新能源资产上链,聚焦全球范围内能源、新能源、碳相关资产的评级、定价和指数服务[2][7] 核心观点和论据:具体业务进展与优势 * 电力交易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AI交易模型的应用,公司是少数几家实际参与AI能力进行电力交易的企业之一[11] * AI模型数据来源包括用户负荷数据和公开的电力市场数据,如发电端供给、不同行业地区用电需求、煤价、天气等[12] * 公司度电收益目前约为2分钱,未来目标是维持1分钱水平,同时追求千亿度规模的发展[13] * 公共充电服务平台已实现单季不亏损,但由于历史借款的利息费用(每年约2000万),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有小幅亏损[8] * 新型复合控制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联采集、负荷管理等模块[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预计能源数字化业务四季度将实现十几亿收入,占全年比重较大[2][3] * 公司与蚂蚁集团成立的新公司面向通证化经济,具体进展尚未披露[6] * 公司认为公共充电服务业务进入盈利阶段是必然趋势,当前仍注重规模快速增长[8] * 公司将绿电直连的机遇纳入能源互联网业务整体框架,更多从微网角度探索可行性[14] * 毛利率提升的趋势具有可持续性,因高毛利平台运营业务占比增加且集团研发为前置投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