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603388 锁定市值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3:13
股票交易异常与退市风险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构成交易异常波动 [2] - 10月28日公司股票以跌停收盘,收盘价为0.90元/股,总市值2.93亿元,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 [2] - 即使后续9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公司也将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5亿元而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 [2] - 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2个交易日低于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 [2] 财务造假与行政处罚 - 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5] - 公司连续三年通过虚增越龙山项目成本与产值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累计虚增营业成本约1.58亿元、营收2.09亿元、利润总额达5046.02万元 [6] - 2020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3848.04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36.60%;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109.39万元,占19.32%;2022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88.59万元,占1.62% [6] - 公司此前发布的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披露的虚增金额不准确 [6] - 公司未及时处理淮阴项目价审差异,导致2022年年报虚增营收1416.14万元、利润总额1345.33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4.33%和24.60% [7] 欺诈发行与其他风险 - 公司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引用了含有虚假数据的2020年和2021年年报,此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2.85亿元,构成欺诈发行 [7] - 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主体处以3745.46万元罚款,并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 [7] - 公司除交易类退市风险外,还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财务类退市风险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5]
牛市里,*ST元成竟然跌到“市值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20: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牛市里,它竟然跌到"市值退市"! 10月28日,*ST元成(维权)以跌停收盘,收盘价为0.90元/股,总市值2.93亿元。 第一,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公司通过虚增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关项目劳务和机 械成本、虚增相应项目产值等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总额5046万 元。 至此,*ST元成市值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5亿元,上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据记者计算,剩余9个交易日,即便*ST元成每日均以5%的幅度涨停,市值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仅能达到 4.55亿元。这意味着*ST元成已锁定市值退市。 财务造假风险爆发 *ST元成锁定"市值退市" 10月28日收盘后,*ST元成公告称,公司10月28日收盘总市值为2.93亿元,已连续11个交易日总市值低 于5亿元,即使后续9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日)连续涨停,也将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 市值低于5亿元而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 *ST元成 ...
002397,董事不认自家财报
第一财经· 2025-10-28 11:11
2025.10.28 作者 | 第一财经 魏中原 在一份看似净利润增长的三季报背后,老牌家纺企业梦洁股份(002397.SZ)正经历着比业绩下滑更深 层的危机。10月27日,梦洁股份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同 比减少7.97%,归母净利润2651.76万元,同比增长28.69%。然而,公司董事陈洁的一纸反对声明,将内 部治理不完善公之于众——其直言无法保证三季报真实、准确、完整,投出反对票。 陈洁反对的矛头,直指公司脆弱的财务合规性:子公司一笔追溯至四年前、累计6000余万元的个人借 款,在监管介入后仍悬而未决;同时,梦洁股份过去三年存在收入、成本、费用的"跨期确认"问题,更 被业内资深人士直指为典型的财务造假行为。这已经是陈洁对梦洁股份连续披露的10份定期报告提出内 容真实性的质疑。 梦洁股份的内控风暴以外,是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低迷的缩影。2021年以来公司营收持续萎缩,盈利能 力孱弱不堪,其间一度连续两年亏损逾6亿元,即便近两年勉强扭亏,其利润规模相较于过往亏损亦只 是杯水车薪。今年前三季度,梦洁股份的营收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值,第三季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 ...
002397,董事不认自家财报
第一财经· 2025-10-28 10: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69%至2651.76万元,但营收同比减少7.97%至10.99亿元,董事陈洁对报告真实性提出质疑,揭示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合规与内控缺陷 [3] - 公司子公司存在一笔追溯至四年前、累计超6000万元的个人借款问题悬而未决,且过去三年存在收入、成本、费用的跨期确认问题,被指为典型财务造假行为 [3] - 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低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创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足80万元,销售毛利率下滑至0.33% [3][4] 财务合规性与内控问题 - 公司董事陈洁连续对10份定期财务报告投反对票,声明无法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董事罗庚宝也对部分财报真实性提出异议 [3][6] - 子公司大方睡眠向个人叶艺峰提供财务资助,截至2025年9月30日拆借资金余额为6337.63万元,公司被指财务管理和内控建设不完善且追偿不力 [6] - 公司未经董事会审议直接将上述欠款全额计提坏账,董事陈洁认为此会计处理不符合流程,其要求将欠款调回至其他应收款科目的临时议案被驳回 [7][10] - 监管调查发现2022年至2024年子公司直销业务收入成本存在跨期确认、销售返利跨期冲减收入、职工薪酬跨期计提等问题 [7] - 业内资深董事指出跨期确认是财务造假的典型形式,涉及将收入成本费用人为提前或推后计入错误会计期间 [8][9] - 公司回应称已启动司法程序追偿欠款,但市场质疑其为何在欠款发生数年、监管介入后才采取行动 [10]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自2021年高点24.63亿元持续萎缩,2022年营收骤降至20.33亿元,2024年营收降至17.15亿元,较2021年下滑30.37%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仅10.99亿元,同比再降7.97%,创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3][12] - 2021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56亿元和4.48亿元,两年合计亏损6.04亿元 [12] - 2023年与2024年虽扭亏,但两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不足500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合计不到2300万元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110.26万元,环比下滑92.83%,销售毛利率环比减少3.45个百分点至0.33% [1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亏损2.81亿元 [7]
梦洁股份的“账本”危机:董事为何不认自家财报?
第一财经· 2025-10-28 08:56
公司治理与财务合规性 - 公司董事陈洁连续对10份定期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质疑,并对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出反对票 [1][2] - 子公司大方睡眠向个人叶艺峰提供财务资助,截至2025年9月30日拆借资金余额为6337.63万元,公司被指财务管理和内控建设不完善且追偿不力 [2] - 公司被揭露在2022年至2024年间存在收入、成本、费用及销售返利的跨期确认问题,被业内资深人士指为典型的财务造假行为 [1][3] - 公司未经董事会审议便将对叶艺峰的6600余万元欠款全额计提坏账,董事陈洁认为此会计处理不符合流程且追讨不力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99亿元,同比减少7.97%,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51.76万元,同比增长28.69%,但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仅110.26万元,环比大幅下滑92.83% [1][7] - 公司销售毛利率显著下滑,第三季度降至0.33%,环比减少3.45个百分点 [1][7] - 公司营收自2021年高点24.63亿元持续萎缩,2024年营收降至17.15亿元,较2021年下滑30.37% [6] - 2021年及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56亿元和4.48亿元,两年合计亏损6.04亿元,导致未分配利润为负 [6]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虽扭亏为盈,但两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不足5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合计不到2300万元 [6]
600603,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22:28
公司股票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于10月28日停牌一天,自10月29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由“ST广物”变更为“广汇物流”,证券代码不变 [2] - 撤销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为10% [2] - 上交所于2025年10月27日同意撤销公司股票其他风险警示 [11] 财务造假历史与处罚 - 公司通过伪造交付资料等方式提前确认房地产业务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7] - 2022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8.9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57.65%,虚增利润总额6.22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8.52% [7] - 2023年半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6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9.23%,虚增利润总额5559.7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98% [7] - 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处以50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980万元罚款,并对时任董事长杨铁军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 因上述处罚,公司股票自2024年9月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8] 申请撤销风险警示的举措 - 公司对2020年资产、2022年度、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半年度及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进行了追溯调整 [11] - 随着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已满12个月,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申请撤销风险警示的议案 [11] - 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投资者索赔事项相关的诉讼立案材料,未对投资者索赔事项计提预计负债 [11] 近期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51亿元,同比下降20.09%,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24.55% [13] - 利润下滑主因是公司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导致收入减少,以及能源物流板块受煤炭市场行情下行和运价优惠政策影响 [13] - 能源物流板块核心资产红淖铁路2025年1-9月运量达2108.06万吨,同比增长38.95%,占同期“疆煤外运”铁路发送总量约30% [13]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能源物流、房地产及物流协同三个板块,其中能源物流为核心业务,房地产业务正逐步退出 [12] - 截至10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8.72元/股,总市值为104亿元 [13]
600603,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22:28
公司股票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于10月28日停牌一天,自10月29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由“ST广物”变更为“广汇物流”,证券代码600603保持不变 [1] - 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为10%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10月27日同意撤销公司股票其他风险警示 [4] 财务造假历史与处罚 - 公司因通过伪造交付资料等方式提前确认房地产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 2022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8.9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57.65%,虚增利润总额6.22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8.52% [2] - 2023年半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6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9.23%,虚增利润总额5559.7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98% [2] - 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处以50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98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杨铁军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 - 因上述处罚,公司股票自2024年9月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广物” [2][3] 申请撤销风险警示的进程 - 公司于2024年10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4] - 公司对2020年资产、2022年度、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半年度及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进行了追溯调整 [4] - 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撤销公司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的议案》 [4] - 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投资者索赔事项相关的诉讼立案材料,未对投资者索赔事项计提预计负债 [4] 近期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1亿元,同比下降20.09%,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24.55% [5][8] - 利润下滑主要原因为公司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导致该板块收入减少,以及能源物流板块受煤炭市场行情下行和运价优惠政策影响 [5] - 2025年1-9月能源物流板块红淖铁路运量达2108.06万吨,同比增长38.95%,占同期“疆煤外运”铁路发送总量约30% [5] - 公司毛利率为39.68%,净利率为15.63%,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48%,资产负债率为63.75% [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能源物流、房地产及物流协同三个板块,其中能源物流为核心业务 [5] - 公司主要服务“疆煤外运”战略,房地产项目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并全面转入尾盘销售阶段,相关业务正在逐步退出 [5] 股票市场数据 - 截至10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8.72元/股,总市值为104亿元 [6][8] - 公司市盈率(TTM)为25.67,市盈率(动)为24.51,市净率(PB)为1.42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90万户,较上期增长18.84% [8]
诺辉健康退市后续:血本无归或是大概率事件,4000多名散户欲在港发起清盘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3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根据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决定,今天上午9点,曾经的"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06606.HK)将正式从港 交所退市。 退市,并不意味着诺辉健康这家公司的终结。 《健闻咨询》独家获悉,诺辉健康大幅裁撤了原销售线,但保留了医学部门,这或许旨在续旧证、申新 证。有内部消息称,诺辉健康的HPV筛查产品"宫证清"已被药监部门拒审,而将于今年11月8日到期 的"早筛第一证"常卫清,仍在续证流程当中。 维权,或许是这个时间点上,关于诺辉健康唯一还有讨论空间的部分。 11月14日,也就是17天后的深夜,诺辉健康寻求清盘令的聆讯将在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开曼群岛大法院进 行。对于诺辉健康来说,这或许只是其强制退市流程中的固定环节,但对于被"闷杀"的一般股东(即个 人投资者)而言,一旦进入清盘程序,就几乎意味着四个字——"血本无归"。 据了解,4000多名诺辉健康的个人投资者已经形成维权共同体,发起者朱江(此前做空诺辉健康的幕后 人物),聘任了一个8-9人的律师团队,希望在内地、香港双线作战,以尽可能追讨损失。 面对港股中因财报造假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内地投资者该如何维权? 近日,《健闻咨 ...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三次风险提示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44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三次风险提示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3388 证券简称:*ST元成(维权) 公告编号:2025-123 重要风险提示: ●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5年10月10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 处罚事先告知书》(浙处罚字[2025]14号)。认定:1、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一)通过虚增越龙山项目成本和产值,虚增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报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二)未 及时将淮阴项目价审差异入账处理,虚增公司2022年年报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2、公司2022年非公开 发行股票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 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 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根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
手段惊人!造假对抗监管,这家上市公司终被摘牌
搜狐财经· 2025-10-24 22:33
退市过程与原因 - 公司于2025年7月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上市超过13年后正式告别A股市场[3] - 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到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退市过程相当迅速[11] - 停牌前股价从2023年6月历史最高点63.64元/股跌至2.74元/股,市值蒸发超过90%[3] 财务造假行为 - 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营业收入金额合计高达24.99亿元,占这两年披露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63.53%[5] - 2022年通过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28亿元,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营业收入7.79亿元[5][6] - 2023年通过网络广告费代充值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8.63%[6] -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虚增2.08亿元[6] 对抗监管行为 - 福建证监局2024年4月1日启动现场检查时,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8] - 公司负责人签收执法文书后未按要求报送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9][10]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实际控制人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监管[10] - 至听证时仍未按要求提供2021年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在内的财务账证资料[10] 投资者索赔情况 - 逾3万投资者挽回损失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起诉索赔[3]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投资者可参加索赔: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4月19日之间买入且在2024年4月22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4月30日之间买入且在2024年5月6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13] - 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