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搜索文档
电影《731》全球首映 揭露日军细菌战暴行
新华社· 2025-09-17 14:32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731部队的 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在战时处于绝密,战后被极力掩盖,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731暴行。 影片导演赵林山说,摄制团队参考了大量真实史料,希望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历史责任,凝聚和平力量。 电影《731》将于18日起在全国公映。当天,是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九一八"事变94周年。电 影将在全球多地上映,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该片上映前已在中国引起较高关注。截至17日零时,"猫眼电影"数据显示,"想看"人数已达450.4万, 预售总票房1.08亿元,首日排片达21.7万场。 新华社哈尔滨9月17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 《731》,17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球首映式。二战期间,这支日本细菌战部队以哈尔滨为大本营实施了 严重的反人类暴行。 侵华日军在二战中建立起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 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是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 据统计,1 ...
“铭记历史 共筑和平”知识竞答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6 09:02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杨倩)9月13日下午,"铭记历史 共筑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知识竞答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顺利举办。 此次活动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GTN俄语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织。共有19所中国高校参赛,最终有4所高校进入决赛。根据比赛 总积分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获得第一名,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代表队获得第二名,西北师范 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并列第三名。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中苏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的主战场, 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守护和平,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开创未来。他 希望本次活动能将红色基因深植于中俄青年的心中,在新时代传递和平的火炬。 苏大鹏介绍,本次知识竞答线上活动在中俄两国举办了三个月,吸引了超过40万网友参加,相关话 题的总浏览量达到110万。活动期间,北外俄语学院还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伏尔加格勒等俄罗斯的 英雄城市举办了线下衍生活动,吸引了广大俄罗斯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塔季扬娜· ...
八秩春秋忆峥嵘(谈艺录)
人民日报· 2025-09-14 05:50
每逢与抗战胜利纪念日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我都会查阅很多资料,挖掘这段历史深沉的内涵,并以绘 画镌刻民族记忆。1985年,我创作了"保卫黄河"三部曲,以《百年家国耻》《义勇军进行曲》《北定中 原日》三幅组画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图景;2015年,我以水墨的形式创作了《胜利日》,通过一位八 路军战士面向东方、迎着黎明吹响号角的场景,寓意祖国迎来光明。今年又逢抗战胜利80周年,年逾古 稀的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深层的认知,希望以更加深沉内敛的画面向千千万万英烈表达缅怀与敬意! 对于画作命名,我也想了很多,但都不太满意。直到有一天,我受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贝多芬《英 雄交响曲》启发,将画作命名为《战殒者安魂曲》——"战殒者"指所有在抗战中牺牲的人们。这既是对 民族苦难的回望,更是面向国际社会的呼吁,希望各国以史为鉴,共促和平发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 未来。 (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回望14年抗战史,中国付出了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沉痛代价。在众多牺牲者中,名留青史者是少数,更 多的是前赴后继为抗战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尤令我触动的是中国青年军和娃娃兵的事迹——那些刚毕 业的学生,还有甚至不及步枪高的孩子们,未经正规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欧洲多国展映 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09:12
电影展映活动概况 - 电影《南京照相馆》近日在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瑞典斯德哥尔摩、保加利亚索非亚等地相继举办展映活动 [1] - 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 再现战争创伤和人性光辉 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 [1] 欧洲观众反响 - 影片引发欧洲观众强烈共鸣 观众表示深切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1] - 保加利亚议员基萝娃女士指出 电影将成为所有人审视历史的一面镜子 [4] - 意大利拉奎拉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科·西多蒂认为影片讲述了一段不为西方人了解的历史 拍摄水准高超且表现克制 [5] -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表示影片真实展现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依然展现出人性的美好 [7] 历史认知与和平意义 - 希腊摄影师乔治·莱奥狄吉斯指出二战并非始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 而是早在8年前就在中国爆发 [11] -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和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2] - 瑞中贸易委员会主席佩尔松表示在多边交流尤其是经贸领域中 和平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10] - 意大利教授西多蒂指出影片不是宣扬仇恨 而是旨在唤起共同人性 提供反思和交流契机 [5] 文明交流与借鉴 - 瑞典所长布劳尔强调中华文明"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理念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7] - 各国应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 经贸往来能为和平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各国应以史为鉴携手向前 [10]
“我们不能骄傲,仍要继续进步”(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响)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说起在自己身边牺牲的战友,傅英眼泛泪光。一次战斗中,傅英所在的连队被敌人包围。指导员带领一 个排在后堵住敌人,傅英带领两个排往前冲。傅英使用缴获的"三八大盖"击毙了拦路的敌人,带领部队 顺利突围,但指导员不幸牺牲。"指导员姓白,我至今深深怀念着他。当年我们同吃同住同战斗,亲如 兄弟,可惜他没看到如今的幸福生活。" "这几年,父亲年岁渐高,记性不如从前,也无法再参加各种宣讲活动,但对那场战争一直铭记在 心。"傅英的儿子傅援战说。 9月3日傅英观礼归来,重孙傅天辰迫不及待和他拍了张合影,并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 惜当下,才是对先烈、对前辈、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希望年轻人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国家多尽一份力。"傅英说,"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不能骄 傲,仍要继续进步。"采访结束,老人颤巍巍地举起手,在镜头前敬了个军礼。 这个军礼,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9月6日上午,北京海淀,走进102岁的八路军老兵傅英(见图,本报记者徐雷鹏摄)家中,一件老军装 格外引人注目。金色勋章挂满衣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9月3日,傅英作为老兵代表在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穿的就是这件军装。当天,原计划凌晨5 ...
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新华社· 2025-09-06 16:50
图片展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同时举办 展出120余张历史照片 [1][2] - 图片展内容聚焦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和中苏两国军民共同作战的历史 成为中俄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1][2] 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 - 展览以档案图片真实重现中国军民抗战情景 许多细节此前不为俄罗斯民众所知 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1] - 俄罗斯教育工作者认为展览帮助学生理解俄中友好合作渊源 是价值极高的教育活动 强调保护历史记忆并代代传递的重要性 [1][3] - 观众反馈显示展览直观展现战争残酷性 促进年轻一代铭记历史责任 通过了解过去走向未来 [3] 中俄合作与友谊传承 - 中国外交官员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以巨大民族牺牲长期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力 为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 [2] -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成员及民众均表示将全力保护历史真相和记忆 强调传承中俄世代友好理念及深化各领域合作 [2][4] - 苏联老战士评价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坚信两国友谊不会随时间褪色 体现双边关系的持久性 [4] 社会反响与情感共鸣 - 参观者包括98岁苏联红军老战士及99岁机场勤务兵等抗战亲历者 展览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多人含泪追忆牺牲亲属 [1][3] - 民众通过驻足观看、低声讲述、拍摄记录等方式参与 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战争对儿童的伤害 强调展览对防止战争重演的作用 [2][3]
通讯丨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新华社· 2025-09-06 16:27
图片展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同时举办[1] - 展览共展出120余张历史照片 展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和中苏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历史[1] 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 - 图片展以真实档案图片重现历史细节 其中许多内容此前不为俄罗斯民众所知[1] - 俄罗斯教育工作者认为展览极具教育价值 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俄中友好合作的历史渊源[1] - 展览被视为防止历史事实被歪曲的重要载体 具有传承历史记忆的作用[1] 中俄合作与友谊 - 中国外交官员强调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长期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力并作出重大历史贡献[2] - 俄方代表表示将竭尽全力保护历史真相和历史记忆 延续两国世代友好理念[2] - 老战士指出今天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相信两国友谊不会随时间褪色[4] 社会反响 - 参观者包括98岁苏联红军老战士和99岁曾赴中国作战的机场勤务兵等历史亲历者[1][3] - 俄罗斯观众反应强烈 有人长久驻足观看 有人含泪讲述家族战争牺牲经历[2] - 年轻学生表示通过展览直观感受到战争残酷 认为铭记历史是年轻一代的责任[4]
《南京照相馆》在港公映
新华网· 2025-09-05 10:08
电影市场表现 - 电影《南京照相馆》自8月28日起在香港上映口碑优先场 票房呈现稳步上扬趋势 [1] - 该片单日票房表现超越多部正式上映的华语影片 [1] 观众反响与社会影响 - 影片4日在香港正式公映 许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深受感动 放映现场不时传来细微哽咽声 [1] - 市民特意带孩子观影 认为影片成功将历史种子种进年轻人心里 [1] - 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长段观后感 感谢先烈用生命守护珍贵历史证据 [2] - 市民观影后联想到国家强大带来的安全感与自豪感 [1]
美国民众:汲取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22:23
纪念活动意义 - 举办纪念活动是铭记历史的很好方式 日本应从二战中汲取教训 [1][2] - 必须铭记历史并汲取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 历史认知现状 - 部分国家政府正在剥夺学校教授历史真相的权利 这将导致人们重复同样错误 [3] - 被日本人杀害的中国人数量超过被德国人杀害的犹太人数量 [1] 国际关系认知 - 美国和中国应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1]
【抗战胜利80周年】埃文·凯尔感受九三阅兵:见证中国守护和平的决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0:00
事件背景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2] 参与者反应 - 美国青年埃文·凯尔在天坛路观看受阅飞机队列并多次惊呼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2] - 埃文·凯尔曾向中国无偿捐赠日军侵华罪证二战相册 [2] 活动影响 - 阅兵式让埃文·凯尔更理解中国对和平的坚守和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2] - 活动提醒世界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 [2] - 埃文·凯尔希望未来中美能相处得更好 并提及二战时期中美曾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 [2] - 埃文·凯尔表示将继续通过社交媒体传递正确历史及对和平的期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