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搜索文档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行走在高原之上:触摸新时代幸福西藏的脉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手记
央视网· 2025-08-02 14:09
生态建设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通过种植樟子松幼苗实现荒山秃岭到绿意覆盖的转变 [3][7] - 拉萨两岛内河生态廊道形成水光潋滟、草木葱茏的生态景观,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6][10] - 高原生态修复采用原始方法如人工浇灌,在缺氧陡峭环境下坚持植被种植 [3][8] 文化传承 - 夏扎大院通过唐卡艺术装饰和新生代参与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9][12] - 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的扎扎服饰结合文成公主传说,成为活态文化传承载体 [11][14] 新能源与现代农业 - 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作为全球海拔最高在运风电场,体现高原绿色能源发展 [16][18] - 曲水县才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温室大棚和科技种植推动高原农业升级 [18][22] - 错那市觉拉乡航天育种基地培育蛋白草等新品种,助力高原畜牧业发展 [21][24] 社区与民生 - 八廓古城曲苏大院多民族共居,日常互助体现民族团结 [25][30] - 鲁固社区党群服务V站和羊达乡"通嘎E站"提供便民设施与高效政务处理 [29][32][33]
辉煌60年 我们的家园│行走在高原之上:触摸新时代幸福西藏的脉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手记
央视网· 2025-08-02 13:12
生态建设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通过种植樟子松幼苗实现荒山秃岭到绿意覆盖的转变 [3][7] - 拉萨两岛内河生态廊道建设形成水光潋滟、草木葱茏的市民休闲空间 [6][10] - 高原生态修复采用原始方法结合现代理念 绿色成为西藏发展的核心底色 [8] 文化传承 - 夏扎大院通过唐卡艺术装饰与新生代参与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交融 [9][12] - 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的扎扎服饰将文成公主传说转化为"穿在身上的文化基因" [11][14] - 文化保护聚焦活态传承 将技艺融入日常生活与民族记忆 [15] 新能源与现代农业 - 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作为全球海拔最高运行风电场 体现"缺氧不缺精神"的技术突破 [16][18] - 曲水县才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温室大棚实现雪域花谷与高原种业科技化发展 [18][22] - 错那市觉拉乡航天育种基地培育蛋白草等新品种 推动高原畜牧业升级 [21][25] 社区服务与民族团结 - 八廓古城曲苏大院多民族共居形成"石榴籽"式互助生活模式 [26][31] - 鲁固社区党群服务V站配备血压仪、手工坊等设施打造便民生活圈 [30][33] - 羊达乡"通嘎E站"实现村民事务立等可办与邻里矛盾调解 [30][35]
手拉手、心贴心!穗疏家庭结对,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10:33
手拉手、心贴 心!穗疏家庭结 对,让民族团结 之花越开越艳_ 南方+_南方plus 7月30日,2025 年"石榴花·巾帼 援疆行动"穗疏 两地融情交流活 动在疏附县托克 扎克镇阿亚格曼 干村温情启幕。 30户穗疏两 地"最美家庭"代 表齐聚一堂,共 同参加结对走亲 见面仪式。在这 场跨越5000公里 的"亲情之 约"中,以家庭 为纽带,深化两 地情谊,共谱两 地民族团结新篇 章。 结对家庭正在表演节目。 随后,结对家庭 带来的表演将现 场气氛推向高 潮。醒狮、武 术、朗诵、歌 唱、舞蹈等穗疏 两地各具特色的 节目轮番上演, 每一个旋律、每 一个动作、每一 句话语都寄托着 跨越千里的惦 念,舞台上下洋 溢着亲如一家的 温馨氛围。 仪式现场暖意融 融,30户 "最美 家庭" 代表两两 2025年"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穗疏两地融情交流活动现场。 结对,依次踏上 舞台,将精心准 备的特色礼物郑 重递到结对亲人 掌心。礼物里裹 着的,是对远方 亲人的牵念,是 把家乡的烟火 气、故土的温暖 细细打包的深 情。广州市妇联 也向疏附县妇联 送上广州特色文 创产品,为这份 联结再添亮色。 家常、品美食, 陌生感在美食与 闲 ...
达孜文旅交流团来访 助阵镇江“共舞苏超”
镇江日报· 2025-07-31 23:52
带队的拉萨市达孜区副区长益西曲珍介绍,达孜是镇江对口援藏地区,两地情深。7月初镇江考察 组在达孜交流中,双方讨论了"苏超"话题。此行一方面想借力"苏超"推介达孜,另一方面也是答谢镇江 多年的援藏情,可以说是"双向奔赴"。"这次我们带着30位演职人员来到镇江,和镇江的同胞们共同参 与赛事的文旅表演活动。在镇江主场以演出助阵、展现达孜非遗。除了赛场表演,还会在代表性景点、 赛场外市集上推介文创产品,多方位推介达孜……"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江与达孜结对多年,结下深厚友谊,远在达孜的同胞想在"苏超"赛 场为镇江加油鼓劲,正是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更是援藏成果的具体体现。两地演职人员球场共舞,可 以更好地交流两地文化,有益于促进共同发展。(记者 谭艺婷) "今天早上7点我们集中出发……尽管晚上9点多才吃上晚饭,但第一顿就是'镇江三怪',很满足、 很美味。"达孜舞蹈演职人员洛桑强旦告诉记者。吃完锅盖面,大家就直奔市体育会展中心彩排表演节 目。他说,在达孜已经精心排练了一个多月,但现在和镇江演职人员一起彩排,还是感到很兴奋,也很 期待此次镇江之旅。 7月31日晚9时许,"镇藏一家亲 共舞苏超"达孜文旅交流团抵镇。此 ...
南昌职业大学实践队:推普传情促成长
人民网· 2025-07-31 08:52
南昌职业大学"赣疆同心"实践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孩子们的暑期生 活,助力他们提升普通话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更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赣疆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情 谊。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促进赣疆两地的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 盛。 来源:中国网 文/南昌职业大学 许强 暑期实践活动现场。校方供图 在"我心中的祖国"绘画课上,队员们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祖国 风光、民族情谊或是美好生活。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有的画下了雄伟的天安门,有的勾勒出赣疆两地 的秀丽山水,还有的用画笔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手拉手的温馨场景,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真与对祖国 的热爱。 活动期间,当地的孩子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灵动的舞姿、灿烂的笑 容,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热烈欢迎,也展现了阿克陶县孩子们的活泼与热情。 7月16日至30日,南昌职业大学"赣疆同心"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新疆阿克陶县湖滨社区,为当地100 多名中小学学生授课。培训为期15天,开设有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普通话字词和朗读说话训练等课 程。 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
以民族团结为钥 筑牢保电坚实根基
中国能源网· 2025-07-31 02:56
民族团结与电力保障 - 公司围绕"民族团结在保电中的实践意义"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等形式阐释民族团结与电力保障的紧密联系 [1] - 电力网络被比喻为"血脉",各族群众是"用电共同体",修试人员是"守护者",保电工作需要不同民族员工紧密协作 [1] - 民族团结在保电工作中发挥"润滑剂"和"加速器"作用,案例显示不同民族员工配合仅用3小时完成线路故障抢修 [1] 后续工作计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技能结对帮扶、民族节日共庆等活动强化民族团结理念 [2] - 目标是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融入保电工作全过程,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 | 在非遗里触摸“文化脉动”
央广网· 2025-07-29 11:21
非遗文化展示与传承 - 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展示丰富文创产品和非遗技艺 包括马头琴演奏 民族服饰秀和蒙药香包制作 [1][3] - 中心还原兴安盟六个旗县市特色建筑场景 集中展示销售全盟非遗 文创和手工艺品 [3][7] 蒙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专注马头琴制作与非遗技艺传承 员工从2人增至20人 其中80%为当地农牧民 [2] - 通过马头琴制作带动20人就业 每人月增收3000至5000元 并向村民捐赠乐器并提供免费演奏培训 [2] 非遗技艺产业化案例 - 非遗古法制香传承人闫海杰将蒙药与首饰制作结合 开发兼具疗效和美观的蒙药首饰产品 [3] - 内蒙古首个非遗主题体验馆自2022年10月开放 成为北疆文化宣教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 [7]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 “像养孩子一般种树”:各民族团结奋斗,以心血浇灌生态奇迹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0:22
中新网山南7月29日电(记者 张东方 朱延静)在常人眼中,在高海拔的荒山上种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 务,但在西藏这个奇迹正在被中华民族书写。这里的南北山,一株株树苗不仅扎根于高原的土壤,更深 深融入了藏族、汉族、彝族、回族、满族等各族儿女的共同心血。 7月26日,记者实地探访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山南市贡嘎段11号片区,感受当地生态修复成果。 据了解,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自治区首个规模化山体造林的生态修复工程,也是增进各族群众生 态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于2021年启动,当地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目 前,树苗整体存活率在85%以上,樟子松、油松、白皮松、山杏、白榆、光核桃、沙棘、绢毛蔷薇、沙 柳等经过精心挑选和科学论证的林木已经漫山遍野。 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西藏森拓雅实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辉望着漫山新绿回忆道,"从前, 这里风沙肆虐,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连飞机起降都成了难题,许多航班因无法降落被迫返航。而如今, 风沙减少了一半,雨水也逐渐丰沛。" 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现状。中新网记者 张东方 摄 这项利国利民、改天换地的伟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汉族、藏族、彝族等 ...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 八廓社区的温情日常:我们这儿各族居民,都是一家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12:19
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 - 曲苏大院是多民族和谐共居的典范 居住着汉族 藏族等多民族居民 多种文化在此交融 [2] - 社区邻里关系紧密 居民互帮互助 包括接送孩子 照料老人 分享美食等日常活动 [2] - 节日期间民族融合氛围浓厚 汉族春节送饺子 藏历新年共饮青稞酒 民族团结日分享各地美食 [2][3] 社区基础设施与生活改善 - 八廓社区经历多次改造 包括优化基础设施 硬化路面 安装路灯和自来水 修建学校等 [3] - 旅游业发展为社区注入活力 居民经营茶馆 餐厅等生意 政府提供补贴 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3] - 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从过去仅有少数家庭有电视到现在家家户户拥有 吃喝不愁 [3] 文化包容与相互尊重 - 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尊重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 如尊重回族居民的宗教信仰 [3] - 社区干部次成强调 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 形成一个大家庭 [2][3] - 从小在社区长大的次成见证了八廓街从基础设施落后到现代化生活的转变 [3]
九十四个家史故事缀连一甲子(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12
家史馆概况 - 西藏首个社区居民家庭史主题展馆 位于拉萨八一街道 收藏94个家史故事和120件展品 [1]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居民土登手绘社区全图解决基层工作不便 体现党员服务精神[2] - 土登1963年入党后持续服务群众 在尼木县任兽医期间维修机器并带头植树造林[4] - 社区147名党员通过3个党支部发挥重要作用 增强群众对党的信赖[4] 农业发展历程 - 占堆父亲洛桑曲达参与八一农场建设 一个月平整2000多亩荒滩沼泽地[5] - 占堆承包50亩土地种植蔬菜青稞 首年收成卖出2000多元[6] - 后续通过开拖拉机、承包大棚和果园持续改善生活[6] 民族团结案例 - 撒拉族居民马尕西木与藏族姑娘达娃央金通婚 在社区生活30年[8] - 从事物业服务工作 包括维修水管、调解纠纷和夜间巡逻[8] - 因社区包容性选择长期定居拉萨[8] 交通发展见证 -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开通 居民罗布次仁母亲乘坐首发专列[8] - 当前新一代已通过手机购买火车票飞机票出行[9] - 从铁路到航空的交通工具升级反映时代飞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