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
搜索文档
深圳援疆牵线搭桥,助推塔县沙棘产业提质增效
南方农村报· 2025-11-14 21:01
深圳援疆牵线搭 桥,助推塔县沙 棘产业提质增效 _南方+_南方 plus 日前,深圳援疆 前方指挥部、塔 什库尔干塔吉克 自治县人民政府 联合举行沙棘采 购暨产业合作签 约仪式。会上, 近年来,深圳援 疆持续投入援疆 资金,支持塔县 广西梧州甜蜜家 蜂业有限公司与 班迪尔乡、疆域 优品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河北工 程大学签订协 议,启动沙棘鲜 果采购和沙棘蜂 蜜饮料合作项 目。 根据合作协议, 广西梧州甜蜜家 蜂业有限公司将 从疆域优品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大 批量采购沙棘鲜 果,生产销售沙 棘蜂蜜饮料,班 迪尔乡政府围绕 沙棘种植、采 摘、加工、冷藏 等提供支持服 务;委托河北工 程大学就塔县沙 棘的功能活性成 分、差异化特征 等进行研究分 析,为后续开发 沙棘系列产品提 供科学依据与技 术支撑。 深圳援疆前方指 挥部塔县工作组 组长、塔县县委 副书记张洪雷介 绍,为深入做好 产业援疆和消费 帮扶,今年6月 以来,深圳援疆 积极对接、主动 引进广西梧州甜 蜜家蜂业有限公 司到塔县考察, 利用海拔3200米 以上的帕米尔高 原沙棘研发沙棘 蜂蜜饮料。"该 饮料口感好、营 养高、零添加, 市场前景广 阔。"他补充 道 ...
辽宁营口打造产业援疆新模式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0:42
项目成果与效益 - PBS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乌苏市万亩棉田试验成功,实现铺膜后60~90天启动降解并被自然环境完全分解,从源头阻断白色污染[1] - 该地膜技术使农民告别秋后回收残膜繁重劳动,节省可观回收成本,实现收完棉花即可翻地的轻简化作业,深受棉农欢迎[2] - 2025年乌苏市整体推广全生物降解膜2.3万亩,项目成果显示技术成功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高效统一,有效减少残膜污染并保护耕地[2] 产业合作与投资 - 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石化向乌苏市捐赠可覆盖1万亩棉田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及配套硅藻肥[1] - 营口市全额援建投资8846万元的乌苏市新丝路铁路专用线于2025年1月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到发货物总量已突破21万吨[2] - 计划二期投资约1.5亿元建设集装箱堆场、仓库与集散分拨中心,实现仓-场-线无缝衔接,提升对乌苏周边客户的服务能力[3] 援疆工作规模与影响 - 自2010年对口援疆启动以来,营口市累计投入援疆资金8.88亿元,实施项目72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疆工作体系[3] - 营口市将逾80%的援疆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建成了乌苏市第十幼儿园等一批标杆性民生项目[3] - 十余年来营口市已先后选派139名干部与专业技术人才支援乌苏,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3]
培育5000名电商人才 撬动阿克苏产业升级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项目概况与销售网络 - 浙江产业援疆“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在杭州的销售网络新增节点,一家名为“阿克苏城市空间”的精品门店于11月3日在萧山区开业 [1] - 公司打造“立体销售网”,包括线下门店作为“前哨站”、电商平台作为“云货架”、以及延安路展陈销选一体化中心作为“会客厅” [1] - 公司在杭州已铺开8家精品门店,并组织超过50场产销对接会,推动阿克苏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销售15万吨,销售额超过26亿元 [1] 核心产品与供应链建设 - 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公司在阿克苏建立了两大电商基地 [1] - 公司促成10家本地运营商与10家优质供应商结对合作 [1] - 柒疆果业已发展为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第三个1250平方米仓库即将投用 [2] 人才培育与产业成效 - 公司通过“天山计划”等举措培育超过5000名电商人才,其中20余人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2] - 2024年阿克苏市网络零售额超过4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7.98亿元 [2] - 电商发展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2]
“十四五”期间援疆项目资金近九成投向民生领域 推动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人民日报· 2025-10-15 10:28
援疆产业发展 - 广州援疆工作队在疏附县吾库萨克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带动周边7000多人就业[1] - 江西援疆工作队在阿克陶县引进芦笋种植技术,经济效益是种植棉花的5倍以上[2] - 福建援疆工作队在呼图壁县建设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使农产品出疆成本降低30%以上[2] 援疆资金与项目投向 - “十四五”期间援疆项目资金的89.2%投向民生领域,91.3%投向基层[2] 智力与教育援疆 - 江苏援伊工作组从张家港引进4名老校长负责伊犁巩留县暨阳中学管理工作,重塑学校教学生态,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明显进步[3] - 湖北援疆充分发挥教育、医疗、就业大省资源优势,在当地形成良好口碑[3] 文化交流与青少年融情活动 -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组织4800多名喀什地区中小学生开展融情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参观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3] - 江苏省援伊前方指挥部通过“万里鸿雁传真情”等活动,已有20多万名宁伊两地青少年参与,11.2万人赴外地参观学习,科普教育等覆盖30万人[2]
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新疆水发农业集团久久为功,深耕天山南北
齐鲁晚报· 2025-10-13 08:20
公司动态与政府关系 - 新疆水发农业集团的喀什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作为援疆代表项目在《新闻联播》中亮相,获得中央代表团调研[1] - 水发集团董事长刘志国为中央代表团二分团领导作现场讲解[1] - 各级领导多次到产业园调研考察,对公司的产业援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1] 项目规模与设施 - 新疆喀什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占地面积4711亩[1] - 项目拥有70000平方米荷兰智能温室,6480平方米潮汐式育苗中心,1000余座高标准日光温室[1] - 项目还包括15座高标准育苗双膜大拱棚及部分小拱棚,以及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商贸交易中心等配套设施[1] 商业模式与社会效益 - 产业园采用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苗及技术、培训、销售等服务带动周边农户[1] - 项目有效解决南疆人民吃菜难、吃菜贵等一系列民生问题[1] - 该项目是南疆最大的蔬菜产业基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1]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产业援疆为哈密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伊州区奥体中心项目 - 项目主体钢混结构已于9月15日顺利封顶,是2025年河南援疆及哈密市双重点工程 [1][2] - 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使用援疆资金1.45亿元,建成后将拥有4000个观众席,可承接高规格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 [2] - 项目填补了当地无高规格综合性体育场馆的空白,将成为集竞技、健身、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新地标 [2] 柳树沟乡畜牧及旅游产业 - 柳树沟乡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升级,村办企业与援疆企业共同成立新疆九柳盈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3] - 2024年冬宰文化活动在郑州、鹤壁等城市举办19场次,网络浏览量突破2000万次,期间销售山羊5000余只及特色农产品2吨,实现收入510余万元 [3] - 当地农家乐年收入达10多万元,草场补贴为每人每年5000元,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民生效益 [3] 产业援疆投资与合作 - 河南援疆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万平方米,吸引14家企业入驻 [5] - 豫哈双方签订地质合作协议,联合实施钒钛磁铁矿、钼矿等勘探项目25个,其中东戈壁钼矿探明矿石量4.4亿吨,预计可开采37年 [5] - 在能源合作领域,每年可实现“疆电入豫”400亿千瓦时以上,电力援疆20亿千瓦时,占疆电外送总量的67% [5] 招商引资与重大项目 - 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招商平台吸引投资99.8亿元,落地产业项目10个、研发机构3家,形成“政府+商(协)会+企业”新模式 [5] - 龙成集团、洛阳双瑞集团等110余家企业落地哈密,洛阳伊电600亿元铝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预计带动就业上万人 [6]
新洋丰:产业援疆硕果丰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11:30
公司产业布局 - 2018年昌吉生产基地建成年产10万吨水溶肥、2万吨液体水溶肥及1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 年均产值约3.5亿元[2] - 阿克苏年产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2024年10月开工 其中15万吨粉状水溶肥生产线已于2024年5月投产[2] - 生产基地合计吸纳100余名当地人员就业 并带动物流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2] 产品技术特点 - 针对新疆干旱盐碱化土壤定制水溶肥产品 包括"水白金""品胜""正好"等系列[3] - 产品含聚谷氨酸成分提升氮磷钾吸收率 锌硼微量元素促进棉花桃铃结果率[3] - 与新疆水利厅合作获批科技计划项目 破解棉花苗期生长受阻技术难题[3] 市场服务成效 - 农艺师团队近5年累计举办300余场技术培训 培训农民超2万人次[4] - 建有300余块作物示范田 其中棉花示范田约200块 累计服务棉田面积1000万亩[4] - 乌苏市6000亩棉田施用后每亩增产20-30千克 吐鲁番葡萄施用后糖分含量显著提升[3][4] 区域经济影响 - 昌吉生产基地获评纳税大户先进单位 阿克苏项目投产后将辐射南疆6000万亩耕地[2] - 产品通过物流网络覆盖新疆主要农业区 形成"企业发展 居民增收 区域共荣"良性循环[2][4] - 产业援疆模式推动"基地+产品+技术"深度实践 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繁荣[1][4]
从广东到喀什:一场跨越东西的“共富试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52
粤疆合作发展成果 - 自2023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约99.14亿元,实施382个大项目,46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参与 [2] - 喀什地区202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到756.07亿元,同比增长5.8%,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48元,同比增长7.7% [2]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截至2025年6月底已吸引4086家企业入驻,粤疆两地发展从“单向支援”转向“双向赋能” [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粤水电巴楚县5兆瓦分布式光伏制储加氢一体化项目实现日制氢量432公斤,是喀什地区首个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 [4] - 截至2023年末,喀什地区从事新能源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17个,占比47.2% [5] - 截至2024年中旬,喀什地区光伏累计获批规模达1483.4万千瓦,建成并网规模达533.4万千瓦,建成储能电站总容量98.8万千瓦,多项指标居全疆第一 [5][6] 纺织服装产业建设 - 投资39.4亿元的东纯兴项目是新疆单体最大纺纱项目,产能总规模100万纱锭,累计带动当地3800余人就业,其中民族员工占比超80% [6] - 2024年喀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其中纺织业增长46.4%,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4.0% [7] - 喀什地区已培育规上纺织企业11家,规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85%,建成完整纺织产业链 [7] 产业援疆投资规模 - “十四五”以来,广东共为新疆受援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87个,协议总投资额达1744.9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83万个 [7] - 形成光伏、纺织、服装、甜菜、优质瓜果、绿色蔬菜等六大产业链 [7] 对外贸易与中亚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对中亚五国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1% [8] - 截至2025年4月底,广东省企业在中亚五国投资设立近50家非金融类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超700万美元 [8] - 全球贸易通中亚运营中心2024年落户喀什后,4个多月内收获100多亿元订单,该平台拥有1.18亿采购商,2024年促成贸易额395.37亿美元 [9] 喀什区位优势与外贸增长 - 喀什地区与8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是通往中亚、西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9]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截至2025年8月累计入驻企业4238家,重点打造“6+4”产业体系 [11] - 2025年前7个月,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额达到699.6亿元,同比增长11.8%,与20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84.8% [11] 粤企利用喀什枢纽 - 广东益民服装城在喀什筹建新展贸厅,旨在直接对接中亚采购商,打造可持续的跨境贸易通道 [10] - 广东家电企业如小德电器在喀什设生产基地,货品出口到中亚市场仅需5天左右,年出口额持续增长 [10] - 广东技术与新疆区位的互补组合,共同开拓更广阔市场 [11]
镇江援疆助力四师可克达拉市打造产业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24 14:52
项目投资与建设 - 镇江援疆专项资金投资3024万元建设城西创新创业产业园 项目占地6480平方米 包括63间办公室和26间宿舍楼 于2023年竣工 [1] - 金海生物年产6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6亿元 预计年产值35亿元 可带动就业超1000人 [2] - 普康生物年产3000吨克林霉素醇化物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10.3亿元 预计年产值3亿元以上 可带动就业约100人 [2] 项目建设进展 - 金海生物项目厂前区基本完工 计划9月搬迁进驻 氨基酸发酵车间和淀粉区域安装进度超90% 预计10月中旬热电点火 11月首批产品下线 [2] - 普康生物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工 计划2024年11月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 [2] - 金海生物项目筹备组已于2024年6月入驻援疆楼 现有约120人在此办公和生活 [1] 产业链协同 - 金海生物与普康生物达成供应链合作 金海生物每年向普康生物供应不少于2万吨玉米淀粉产品 [3] - 普康生物计划将全部产线从内地转移至可克达拉 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药企业 [3] - 可克达拉经开区聚焦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 [3] 园区发展与定位 - 城西创新创业产业园为城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企业提供研发、办公、生产和生活支持 [1] - 可克达拉经开区通过镇江援疆项目支持 促成金海生物、中溶新能源等一批兵团重大项目落地 [3] - 园区定位为创业孵化基地 旨在筑巢引凤 为可克达拉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3]
苏霍同心 共赴“疆”来
苏州日报· 2025-09-17 08:21
产业援疆与农业发展 - 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建成霍尔果斯农产品展销中心 并与苏州南环桥批发市场等实体市场及怡亚通、食行生鲜等线上平台建立采销合作[2] - 累计自主完成新疆农产品采购1.3亿元 带动联盟采购商到霍尔果斯采购超5000万元 助力近900户农牧民脱贫致富[2] - 投资1000万元建设林果分拣封装中心 推动当地林果产品向精品化转型[2] 产业多元化与金融创新 - 引入苏州吴都融资租赁公司为霍尔果斯农科集团发放2400万元融资租赁贷款 成为当地国企首笔融资租赁直租业务[3] - 引进哈萨克斯坦音乐餐厅Caravan Restaurant中国首店、苏澜智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 预计到2026年新增15亿元产值并解决800人就业[4] - 中欧班列(苏州—霍尔果斯—杜伊斯堡)运贸融合专列实现首发 使铁路货运叠加金融属性[4]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总投资8.5亿元建设霍尔果斯职业教育园区 其中援疆资金2.1亿元 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可容纳7500名学生[5] - 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首批232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专业对口率89% 留伊犁州率98%[5] - 与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等机构合作设立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 开设12个职业技能培训工种[5] 医疗卫生与社会帮扶 - 2024年引进苏州4名医疗专家来霍工作 接诊病人3121个 开展手术48台 并启动120急救系统建设[6] - 苏州市慈善总会等合作单位向霍尔果斯捐款捐物合计609万元 用于教育和民政事业[6] - 江南箱包爱心团队为丝路小学捐赠45万元 苏州市民政局首次向霍尔果斯捐赠30万元福彩公益金[6] 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 - 2024年苏霍两地互访开展交流活动111批次 参与人数达1092人次[8] - 举办"苏韵伊情·圆融同心"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 包括红石榴伙伴夏令营、歌舞驻场秀等多元形式[8] - 40名霍尔果斯青少年参与"石榴籽·祖国行"姑苏研学旅程 与苏州学子开展深度交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