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梅
icon
搜索文档
从对接桌叩开市场门
经济日报· 2025-11-12 06:11
贸易投资对接会概况 - 对接会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的亮点活动,现场设有50张洽谈对接桌,座无虚席,海外展商与中国采购商齐聚 [1] - “惠chat”贸易洽谈专区是重点活动之一,上千家海外展商与国内采购商在此进行多轮、“一对一”高效洽谈 [2] - 现场设有国际结算、产品推介等综合金融服务,以助推贸易成果落地 [2] 南非鲜果出口行业 - 中国与南非签署贸易协议,南非一次性获准向中国出口杏、桃、油桃、李子和西梅5种核果,这是历史性突破 [1] - 南非的采收季对应中国的冬春市场及春节消费旺季,为南非水果出口提供了绝佳的市场窗口 [1] - 南非鲜果出口商论坛拥有150多家会员单位,涵盖鲜果出口、加工及物流等环节,出口量在南非鲜果出口总量中占据重要份额 [1] 具体合作成果 - 美国戈尔公司在活动开始不久后,与上海两家专精特新企业达成46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 [2] - 南非鲜果出口商论坛CEO表示收到了大量咨询,这些有机会转化为实际订单,进博会的对接桌是促成合作的关键一步 [2] - 印度尼西亚展商表示通过对接会更加理解中国采购商需求,对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2]
内蒙古准格尔旗——绿色矿山瓜果香
经济日报· 2025-10-17 08:06
公司业务与绿色发展实践 - 力量煤业大饭铺煤矿为井工开采综合性矿井 集煤炭生产、深加工、铁路储运于一体 [1]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量蕴农业 致力于矿区生态修复 发展现代农业项目 已建成1100亩果园、550亩葡萄园及年产200吨酒庄 [1] - 煤矿复垦区种植苹果、葡萄等经济作物 部分对外销售增加收入 部分作为员工福利发放 [1] - 准能集团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技术体系 集成水土流失控制、生态重构、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 [2] - 准能集团已建成叠翠林区、紫东农区、毓秀景区等8个生态功能区 生物多样性逐年递增 [2] 生态修复成效与数据 - 准能集团完成绿化面积9.95万亩 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7633.5万株 地被3.79万亩 [3] - 准能集团矿区复垦率达到100% 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至85%以上 平均侵蚀模数降低88% [3] - 准能集团矿区植物品种增至240余种 数十种野生动物栖息 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 [3] - 2025年准格尔旗计提基金43.93亿元 保障地质环境治理与复垦绿化 [4] - 2025年全旗栽植树木2032.05公顷 种草2512.08公顷 硬化土地65.08公顷 其中矿山企业栽树1242.32公顷 种草2005.65公顷 硬化土地32.54公顷 [4] 区域绿色矿山建设成果 - 准格尔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 煤炭资源丰富 共有煤矿132座 [3] - 全旗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8座 自治区级绿色矿山40座 绿色矿山典型示范矿山14座 国家级矿山公园1座 [3] - 全旗种植各类苗木超百万株 复垦绿化面积超100平方公里 [3] - 区域探索"矿山+乡村振兴"融合模式 利用矿区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光伏发电、生态观光等项目 [3] - 大饭铺煤矿于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1]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线下“硬折扣”超市火了
新华网· 2025-10-11 12:17
行业核心观点 - 线下“硬折扣”超市业态通过重构供应链、压缩中间环节、优化运营效率,实现“天天低价”,区别于传统超市的阶段性促销和依赖临期商品的“软折扣”模式 [2] - 该业态的走热契合了消费者从“性价比”向“质价比”升级的需求转变,解决了消费者对低价高品质商品及线下直接感知商品的两大消费痛点 [6][8] - 在传统商超面临成本上涨、线上分流、增长乏力(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仅增长0.3%,门店总数减少9.8%)的背景下,“硬折扣”成为企业寻求突围的重要路径 [8] 市场参与者与动态 - 互联网企业积极入局:阿里系盒马旗下“超盒算NB”截至9月末门店总数近330家;美团“快乐猴”在杭州开出第3家店;京东折扣超市采用“大店+多品类”路线,自8月以来已开出第6家门店 [3] - 区域商超加速转型:物美在北京已开8家“物美超值”门店;中百集团在湖北同时开出51家“硬折扣”店,商品数量缩减至约1400种,整体降价幅度达20% [5] - 海外及区域性品牌已形成规模:德国奥乐齐(ALDI)进入中国后已开77家店;湖南乐尔乐门店数破千家;天津“爱折扣”开店约50家;重庆“条码批发部”布局约200家门店 [5] 商业模式与低价策略 - 低价源于对供应链、商品结构和运营模式的系统性重构,而非压缩生产成本 [11] - 供应链环节通过源头直采减少中间环节,深度参与上游商品开发甚至生产,省去传统经销商和大量营销费用 [13] - 商品结构上采用精简SKU策略,单店SKU通常控制在1000~2000个之间,有限的SKU带来更大采购量以形成价格优势,并在选址、装修、人员方面压缩运营成本 [13] - 普遍推出自有品牌,通过直接掌控上游供应链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从原料、生产到定价的流程,从而提升效率和利润率 [14]
看!鄂尔多斯丰收的颜色!
内蒙古日报· 2025-10-09 13:52
作物丰收景象 - 黄色作物丰收 向日葵花盘饱满 果仁带香 [1] - 土豆从松软泥土中收获 圆滚滚 有浅黄薄皮和土褐色斑点 [3] - 绿色早酥梨挂满枝头 青绿果皮水润 果肉脆嫩清甜 [4] - 红色朝天椒如一串串火焰 红得耀眼 有浓郁辛辣香气 [6] - 紫色葡萄如紫水晶 带白霜 果肉酸甜 西梅紫黑绵密浓甜 [8] - 黄绿红紫多种色彩拼成秋天丰收的动人模样 [10]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西梅特色种植结硕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9:40
编辑:万可义 记者走进西梅种植园,放眼望去,一颗颗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西梅挂满枝头。果农们熟练地将西梅采 摘下来,轻轻放入篮中。 合作社技术员赵井强介绍,为保证西梅品质,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让西梅自然成熟,亩产约 5000斤,采摘期为半个月左右。 近年来,桥沟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既壮大了 村集体经济,又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西梅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以及矿物质,具有保护视力、促进消化等功效,受到消费者喜爱。目前,合作 社采收回来的西梅经过分拣、装箱后,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对外销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西梅特色种植结硕果 中新网长治9月29日电 (李庭耀 赵彦杰)秋日时节,山西长治上党区韩店街道桥沟村的西梅进入成熟采摘 期,果园内果香四溢,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村民正在采摘西梅。 赵彦杰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 ...
“果盘子”物丰量足、海鲜花卉购销火热 假日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9-28 12:03
全国消费市场升温趋势 - 假期临近带动全国各地消费市场逐渐升温 [1] 果品行业销售情况 - 安徽各类果品迎来销售旺季 [1] - 宿州市砀山县酥梨进入采收季 农户忙于采摘打包 批发商户不停发货 [3] - 合肥市批发市场进货车辆拥挤 秋月梨市场价格较上周上涨至每箱60元到80元 西梅价格约为每斤15元 [3] 餐饮及民宿行业表现 - 安徽餐饮店铺人气火爆 [1] - 淮南市寿县当地特色豆腐宴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 部分餐馆假期预订已排满 [5] - 民宿生意表现不错 [5] 海鲜市场购销情况 - 辽宁河北等地海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8] - 葫芦岛市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超市螃蟹 皮皮虾 海鱼 贝类等海产品供应充足 摊主忙于分拣上货 [10] 花卉市场销售动态 - 辽宁河北等地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8] - 辽宁本溪市花卉市场蝴蝶兰 百合等节庆花卉销售火热 绿萝 发财树等植物备受青睐 商户积极调配货源增设品种保障供应 [12] - 河北石家庄福泽花卉博览园红掌 中国红 富贵红等吉祥花卉热销 推出新品种和创意造型产品吸引顾客 市场组织商户备足货源并推出私人定制创意花卉产品 [14]
河套平原荒滩“披绿生金” 塞北乡村庭院花果富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9:56
盐碱地科技农业产业 - 先锋镇利用科技手段发展芦耳产业,以乌梁素海芦苇和玉米轴芯为培养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每年消耗芦苇1.8万吨、玉米轴芯9000吨 [2] - 芦耳产业已形成规模,拥有179栋种植棚和86栋晾晒棚,产品因富含营养且泡发比高而被市场高度认可,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 - 该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土地流转费从每年26万元增至45.5万元,村集体通过加工菌棒等年增收20多万元,并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 [3] - 除芦耳外,2023年引进的糯玉米初加工基地成为新增长点,企业自种200多亩并与村民签订1500亩订单,以每吨1400元回收,使村民每亩比种普通玉米多增收500元,两条生产线年产量达800多万棒,销往北上广等地 [5] - 未来计划在芦耳产业稳定基础上引进辣椒厂和农业设施,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 [6] 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产业 - 乌拉山镇三湖村利用紧邻黄河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发展庭院经济,406户村民中有300多户在院内种植小菜园和小果园,品种包括葡萄、李子、西梅等几十种特色水果 [4] - 村委将闲置大院改造为集垂钓池、民宿、农家乐于一体的体验区,将庭院转化为绿色银行,2024年村民户均增收约3000元,村集体增收约30万元 [4] - 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周末采摘、农家饭、民宿游客络绎不绝,村民通过水果销售和农家乐打工实现双重增收 [5] - 2024年计划集中打造35个示范庭院,新提供200多棵鸡心果和西梅树苗,以推广经验,让更多村民依靠小庭院实现大增收 [4][7]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贫困村→小康村 各民族携手一心共筑富裕路
央视网· 2025-09-22 10:05
电商与农产品销售 - 电商协会会长王晓红通过直播帮助达西村销售数百吨滞销香梨[3] - 电商模式帮助村民将蜂蜜、瓜果等土特产打开销路[3] - 达西村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代言人进行线上推广[3] 特色产业发展 - 达西村将盐碱地改造后种植棉花、小麦、林果并发展特色乡村旅游[7] - 喀什地区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依靠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实现脱贫[9] - 新疆伊宁市六星街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发展旅游产业[11] 乡村经济成果 - 2024年达西村集体收入超过230万元[7] - 各族村民共同奋斗使贫困村转变为小康村[1][7] - 多民族居民通过协作发展旅游等产业过上小康生活[9][11] 农业技术与协作 - 村民通过技术交流如阿不力克木·木沙向周金山学习果树种植技术[5] - 不同民族农户相互帮助进行香梨种植和葡萄树打理[5] - 各族居民共同为手风琴馆升级改造出谋划策并捐献老物件[11]
【两化一振兴】从“愁卖”到“俏销”!上桥村靠电商激活“双果”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19 23:15
产业发展模式 - 公司以“电商+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抓手,成功从“丰收愁卖”转变为“订单不断” [1] - 公司构建“采-分-储-销”全产业链条,并通过“产业配套+模式创新”组合拳破解销售难题 [5] - 公司推行“电商+物流+直播带货”模式,并吸引人才返乡参与直播 [5] 运营与供应链 - 西梅供应链分拣车间日处理能力达1万到2万斤,实现当天收货、当天分拣装箱以保持新鲜度 [3] - 公司日订单量约为2000单,销售渠道涵盖直播带货和商超供应 [3] - 公司配套建设长枣市场、冷库、分拣车间等设施,并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长枣销售服务队把控品质 [5] 经营成果与未来规划 - 供应链的搭建显著提升了长枣销量和收入,并带动村民就业与增收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强化长枣品质把控,并在供应链端吸引青年返乡发展,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8] - 公司成功实现从解决“卖果难”到“卖好价”的转变,特色产业兴旺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8]
苏霍同心 共赴“疆”来
苏州日报· 2025-09-17 08:21
产业援疆与农业发展 - 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建成霍尔果斯农产品展销中心 并与苏州南环桥批发市场等实体市场及怡亚通、食行生鲜等线上平台建立采销合作[2] - 累计自主完成新疆农产品采购1.3亿元 带动联盟采购商到霍尔果斯采购超5000万元 助力近900户农牧民脱贫致富[2] - 投资1000万元建设林果分拣封装中心 推动当地林果产品向精品化转型[2] 产业多元化与金融创新 - 引入苏州吴都融资租赁公司为霍尔果斯农科集团发放2400万元融资租赁贷款 成为当地国企首笔融资租赁直租业务[3] - 引进哈萨克斯坦音乐餐厅Caravan Restaurant中国首店、苏澜智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 预计到2026年新增15亿元产值并解决800人就业[4] - 中欧班列(苏州—霍尔果斯—杜伊斯堡)运贸融合专列实现首发 使铁路货运叠加金融属性[4]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总投资8.5亿元建设霍尔果斯职业教育园区 其中援疆资金2.1亿元 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可容纳7500名学生[5] - 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首批232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专业对口率89% 留伊犁州率98%[5] - 与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等机构合作设立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 开设12个职业技能培训工种[5] 医疗卫生与社会帮扶 - 2024年引进苏州4名医疗专家来霍工作 接诊病人3121个 开展手术48台 并启动120急救系统建设[6] - 苏州市慈善总会等合作单位向霍尔果斯捐款捐物合计609万元 用于教育和民政事业[6] - 江南箱包爱心团队为丝路小学捐赠45万元 苏州市民政局首次向霍尔果斯捐赠30万元福彩公益金[6] 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 - 2024年苏霍两地互访开展交流活动111批次 参与人数达1092人次[8] - 举办"苏韵伊情·圆融同心"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 包括红石榴伙伴夏令营、歌舞驻场秀等多元形式[8] - 40名霍尔果斯青少年参与"石榴籽·祖国行"姑苏研学旅程 与苏州学子开展深度交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