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

搜索文档
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最高提价12%,孙爱保“优质优价”逻辑遭质疑,连续四年业绩失约,提价能否迎来价值回归
金融界· 2025-04-03 15:44
产品提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4月22日起对彩包花雕、清醇三年、坛酒系列等多款产品提价2%至12%不等,这是继2023年11月后不足半年内的第二次提价 [1] - 行业另一头部企业会稽山也从4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提价1%至9%,显示行业集体提价趋势 [1] - 2018年以来公司已实施四次提价,但扣非净利润五年间仅从1.80亿元增至1.98亿元,增长10%,远低于白酒啤酒行业增速 [3][7] 财务表现与盈利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19.36亿元(同比+8.55%),但净利润同比下滑48.17%至2.06亿元,创近年最大跌幅 [1] - 中高档酒和普通酒毛利率分别为44.32%(-0.37pct)和18.58%(-2.75pct),显示提价未能有效改善盈利能力 [2] - 普通酒价格带集中在10元左右,电商渠道500ml加饭花雕单价仅7.8元,远低于白酒光瓶酒价格 [2] - 2024年销售费用增至2.52亿元(同比+2.02%),但销售费用效率降至1元投入仅产生7.68元营收(2020年为9.31元) [6] 区域市场局限 - 江浙沪地区贡献57.03%营收(10.87亿元),国内其他地区占40.74%(7.76亿元),国际市场仅0.42亿元 [4] - 2017-2023年规模以上黄酒企业从121家减至81家,行业销售收入从195.85亿元萎缩至85.47亿元 [4] - 国际推广成效有限,香港市场接受度低,跨文化推广难度高于白酒啤酒 [5] 高端化转型挑战 - 中高档酒营收占比达72%(13.98亿元,同比+12.47%),"只此青玉"系列最高定价达1959元/瓶 [7] - 黄酒缺乏白酒的文化底蕴与品鉴体系,消费场景受季节性和地域性限制 [7] - 公司连续四年未达成经营目标,2025年增长目标下调至酒类销售增6%、利润增3%,显示转型压力 [8] 行业发展瓶颈 - 黄酒销售额占中国酒类市场不足2%,行业规模持续萎缩 [4] - 频繁提价成为维持利润手段而非增长引擎,需突破"区域特产"定位困局 [8] - 高端化战略面临消费场景有限、品牌认知不足等结构性障碍 [7][8]
古越龙山酒类毛利率普降再度提价 净利减48%连续四年经营目标爽约
长江商报· 2025-04-03 08:34
产品提价 - 公司宣布对部分重点产品提价,最高幅度达12%,原因是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1] - 此次提价涉及多个系列产品,包括彩包花雕、清醇三年、坛酒、五年陈、青花醉、女儿红等,提价幅度2%-12%不等[5] - 这是公司2018年以来的第四次提价,上一次提价在2023年11月,幅度2%-5%[1][8] - 董事长表示提价是基于黄酒品质提升,目的是实现黄酒价值回归[9] 行业动态 - 黄酒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提价,会稽山在3月31日宣布部分产品提价4%-9%[3][5] - A股市场仅有3家黄酒企业: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酒业[4] - 会稽山上一次提价是在2016年12月,此次提价原因是人工和运营成本上涨[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48.17%[2][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低于营收增长[11] - 2024年毛利率下降,中高档酒毛利率44.32%(下降0.37个百分点),普通酒毛利率18.58%(下降2.75个百分点)[12]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未达到经营目标,2024年未实现营收超20亿元的目标[11][14] 历史业绩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77亿元、16.20亿元、17.84亿元,同比增长21.19%、2.75%、10.11%[14]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2.02亿元、3.97亿元,同比增长33.21%、0.70%、96.47%[14] - 2023年高净利润主要来自非经常性损益2.05亿元(拆迁补偿和股权转让)[11] - 2019-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仅增长10%,业绩增长停滞[14]
年后两市成交额首度跌破万亿【情绪监控】
量化藏经阁· 2025-04-02 22:32
市场表现 - 规模指数中中证1000指数上涨0.28%,中证2000指数上涨0.27%,上证50指数下跌0.15%,沪深300指数下跌0.08% [1][6] - 板块指数中北证50指数上涨0.52%,科创100指数上涨0.30%,科创50指数下跌0.16% [1][6] - 风格指数中沪深300价值指数上涨0.35%,沪深300成长指数下跌0.52% [1][6] - 综合金融行业涨幅居首达1.69%,纺织服装、通信、银行、轻工制造行业分别上涨1.42%、0.97%、0.89%、0.56% [1][7]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最大达-1.53%,有色金属、电力公用事业、钢铁、医药行业分别下跌-0.83%、-0.71%、-0.59%、-0.55% [1][7] - 黄酒概念涨幅最高达5.06%,珠宝、家纺、PEEK材料、液态金属概念分别上涨3.19%、3.01%、2.71%、2.00% [1][8] - 黄金精选概念跌幅最大达-2.44%,航空发动机、光刻机、中航系、油气改革概念分别下跌-1.87%、-1.80%、-1.80%、-1.73% [1][8] 市场情绪 - 收盘涨停股票48只,跌停股票19只 [2][12] - 昨日涨停股票今日收益0.33%,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益-3.54% [2][15] - 今日封板率62%持平前日,连板率12%较前日下降14% [2][17] 市场资金流向 - 两融余额1914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028亿元,融券余额112亿元 [3][20]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2.4%,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8.8% [3][23] 折溢价 - 物联网ETF招商溢价3.15%,科创生物医药ETF折价0.57% [4][25] - 近半年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额16亿元,当日成交金额9亿元 [4][29] - 近半年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5.41%,当日折价率4.29% [4][29] - 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0.44%,处于近一年44%分位点 [4][31] - 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3.32%,处于近一年38%分位点 [4][31] - 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11.75%,处于近一年20%分位点 [4][31] -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13.58%,处于近一年34%分位点 [4][31] 机构关注与龙虎榜 - 近一周调研机构较多股票包括三花智控(409家)、麦格米特、华阳集团、良信股份等 [5][33] -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较多股票包括东土科技、秦川机床、中洲特材、电投产融等 [5][37] - 龙虎榜机构净流出较多股票包括航发动力、润都股份、合锻智能、唯特偶等 [5][37] - 陆股通净流入较多股票包括东土科技、电投产融、秦川机床、会稽山等 [5][40] - 陆股通净流出较多股票包括兰石重装、雪人股份、新铝时代、富岭股份等 [5][40]
暴走中国酒博会:白酒,要低度!气泡,救黄酒? | 酒业内参
新浪财经· 2025-03-31 09:09
白酒行业趋势 - 白酒降度已成为行业共识,酒企推出中低度白酒以贴合消费者需求,低度白酒正逐步渗入商务宴请、日常小聚等高频次场景,对高度酒形成替代趋势 [3] - 泸州老窖、洋河、汾酒等头部酒企的低度版本产品(如低度国窖1573、海之蓝、梦M6+、青花汾20等)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5][7] - 消费者饮酒偏好转向低醉度、醒得快,中年客群和新生代消费者均倾向于低度白酒 [8] - 经销商反馈低度白酒有助于维稳核心产品价格,防止破价,同时满足健康性和普适性需求 [9] 黄酒行业现状与挑战 - 黄酒受众仍以35岁以上中年人为主,受文化、地理和口味限制,未完全大众化 [12] - 头部黄酒企业(如古越龙山、会稽山)推动年轻化战略,推出气泡黄酒、果味黄酒等创新产品 [12][14] - 年轻消费者对气泡黄酒关注度提升,认为其包装时尚、口感丰富(如会稽山"一日一熏") [16][17] - 传统黄酒大单品(如兰亭、只此青玉)关注度较低,消费者更倾向气泡化产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