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汾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汾酒(600809):以实力迈入复兴第二阶段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1 15: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10元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结构加速转型,政策影响短空长多,当前白酒行业处于供需再平衡阶段,由量价齐升转向以价补量,5月新禁酒令短期冲击大但加速行业转型,促消费政策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3][12] - 公司营收稳居行业前三,2025年总基调稳中求进,2015 - 2023年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9.1%/45.5%,2024年锁定行业营收前三,2025年淡化增速目标强化盈利质量,通过四轮驱动策略实现全价格带覆盖和市场纵深突破 [3][13] - 盈利能力领跑行业,现金流表现整体强劲,2014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累计提升8.8pct/24.9pct,青花系列成百亿级单品,2024年ROE位列白酒企业第一,2024年/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同比+68.5%/-0.2%,2025Q1净现比维持105.6% [4][1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379/410/4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36/1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5/11.1/12.0元,给予公司2025年20xPE [5][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山西汾酒市值2151.9亿元,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1.5425亿美元,发行股票数目12.2亿,自由流通股占比29%,2025年6月30日收盘价176.39元 [2] 行业形势 - 白酒行业处于供需再平衡阶段,由量价齐升转向以价补量,新禁酒令加速行业转型,促消费政策利好长期发展 [3][12] 公司策略 - 2025年以“稳健压倒一切”为总基调,通过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30增量的四轮驱动策略,实现全价格带覆盖和市场纵深突破 [3][13] 财务分析 - 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360.11/379.48/409.73/447.38亿元,增速分别为13%/5%/8%/9%;净利润分别为122.43/127.58/135.50/146.57亿元,增速分别为17%/4%/6%/8% [2]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6.2%/76.5%/75.8%/75.3%,ROE分别为35.2%/32.0%/29.9%/28.7% [2] 区域市场 - 省内2024年营收同比+11.7%,市占率超80%,2025年主推青花26及青花30复兴版,控量稳价实现千元价格带突破 [4] - 省外2025年目标营收占比提升至65%以上,环山西地区目标新增亿元市场15个,长三角、珠三角聚焦高端圈层营销,长江以南空白区域培育差异化清香消费群体 [4]
“禁酒令”下的昔日高端“平替酒”们:持续破价,腹背受敌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8:16
政策影响分析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饮品,政务消费占比已降至5%以下[2][3] - 政策对市场情绪冲击显著,茅台股东会晚宴用蓝莓汁替代白酒,飞天茅台补贴价跌破2000元[2][6] - 禁酒范围从高档酒水扩展至所有含酒精饮料,标志着政策调控进入新阶段[3] 高端白酒市场变化 - 高端酒降价形成"降维打击",茅台1935等次高端产品批发价降至700元左右[6] - 800-1500元价格带产品倒挂程度最高,500-800元价位带生存最为困难[7] - 摘要酒(500-800元价格带)市场建议零售价1399元/瓶,实际出现严重价格倒挂[10] 次高端白酒困境与转型 - 次高端白酒面临市场缩量压力,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成为主要消费场景[6] - 水井坊通过婚宴甜品台等方式抢占婚宴市场,与即时零售渠道合作拓展增量[12][13] - 2025年1-6月市场动销最好价格带为100-300元,消费持续向中低端下沉[7] 大众消费市场崛起 - 玻汾年销量超2亿瓶,90后消费占比超50%,预计2025年收入突破百亿元[14] - 2013-2021年光瓶酒市场规模从352亿元增至998亿元,CAGR达13.8%[16] - 低度白酒成为新增长点,五粮液将推29度产品,泸州老窖研发6度酒[16] 消费场景结构性变化 - 商务宴请占比加速下滑,婚宴市场成为次高端白酒重要出路[6][12] - 终端消费从盒装酒转向光瓶酒,行业向健康化、年轻化转型[16]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2024年光瓶酒规模将超1500亿元[16]
洋河、汾酒扎堆“59元黄金赛道”,品牌酒企缘何集体发力低价光瓶酒?
搜狐财经· 2025-06-26 11:45
行业趋势 - 光瓶酒2024年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整体保持扩容态势,百元以内价位带以年均15%增速领跑 [1][13] - 300元以下价格带市场规模占比攀升至43%,消费需求从"量"转向"质",差异化香型布局趋势明显 [13][15] - 50元价位成为市场主流,10元以下价位逐步萎缩,因生产成本上升和消费者品质要求提升 [15] 竞争格局 - 全国性光瓶酒(如汾酒玻汾、牛栏山陈酿)年销售额超30亿元,龙头单品利润率高达25%-30% [5] - 区域性光瓶酒(如金裕皖、三井小刀)依赖区域市场占有率,但难突破大本营 [6] - 创新性光瓶酒(如江小白、光良)通过情绪价值和品质新表达吸引年轻消费者 [6] 产品策略 - 高线光瓶酒(单瓶50-60元)成为"黄金赛道",洋河、仰韶等推出升级版产品,保留简约包装但提升品质 [1][5] - 汾酒玻汾年销1.68亿瓶、增速25%,直接推动竞品入局 [3] - 产品同质化严重,60元以下价格带主导市场,部分品牌采取低价策略压缩利润空间 [17] 消费行为 - 年轻消费者偏好"喝好一点但不为包装买单",理性务实消费观念推动高性价比产品需求 [1][13] - "光瓶=低质"认知被打破,消费者既要实惠也要好酒,品质升级成为破局关键 [13][17] - 线下超市中50-60元品牌光瓶酒成销冠,回头客看重纯粮品质与一线品牌背书 [8] 企业动态 - 洋河推出59元高线光瓶酒,避开高端市场竞争,利用品牌优势拓展新市场 [10] - 白酒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严重,主销价格带下沉至100-300元 [11][13] - 头部酒企密集控货稳价,500-800元价格带产品生存困难 [13] 历史演变 - 2010年前盒装酒主流价位在百元以下,消费升级后百元以上成主流,光瓶酒填补百元以下空心化 [15] - 白酒新国标实施加速劣质产能出清,品质光瓶酒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15] - 光瓶酒市场从"流量红利"转向"品牌红利",名酒企业通过光瓶酒培育消费口感 [16]
行业调整期,即时零售何以适配白酒?
搜狐财经· 2025-06-25 19:25
文|朱浪 2025年,受宏观环境和产业周期影响,酒业深度调整。 2025年一季度,白酒生产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连续第八年下滑。 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月,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营收1534.2亿元,净利润649.1亿元,增速同比明显放缓,59.7%的酒企营业利润减少。 此外,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同比增加10%;存货量同比增25%,主销价格从300-500元下移至100-300元。用"量价双跌、库存高企、利润下滑"可描述今 年白酒遇到的困难。 白酒产业遭遇挑战之际,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酒类新零售,却在帮助白酒品牌和经销商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其三,白酒带动品类复购。数据显示,618期间白酒销售爆发,带动了啤酒、葡萄酒、洋酒等相关酒品增长,其中啤酒销售增长20倍以上。白酒为门店带 来很大流量和收益,也极大提升了酒类复购率。 刚刚过去的618,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其618活动全周期,白酒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10倍。其618活动首日,酒类整体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涨超18 倍;白酒首12小时成交额即破3亿元,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0倍;16个连锁酒类品牌单日成交额破千万。 一句话,618大 ...
山西汾酒(600809):腰部产品放量 业绩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6-24 14:24
核心要点: 投资建议 白酒行业调整阶段,公司主动控速提质,结构化升级、全国化渗透稳中有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373.25、426.48、482.27 亿元,同比增长16.9%、14.3%、1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3.68、144.97、166.27亿元,同比增长18.5%、17.2%、14.7%。EPS 分别为10.14、11.88、13.63元。基 于公司全国化不断渗透,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位居白酒行业第三,以及宏观政策落地带动需求回暖, 我们上调公司评级,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结构性升级不及预期;全国化不及预期。 分产品看,2024Q1-3 公司中高价酒类销售收入226.14 亿元,同比增长14.26%;其他酒类86.38 亿元,同 比增长26.87%。2024Q3 中高价酒销售/其他酒类销售收入分别为61.88/24.05 亿元,同比 +6.74%/+25.65%,青花系列环比恢复增长,腰部产品放量保持高速增长,玻汾放量带动其他酒类高速 增长。 分渠道看,2024Q1-3 公司直销(团购)销售收入1.79 亿元,同比下降 ...
公务消费政策收紧,“禁酒令”激活口粮酒市场生机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7
政策影响 - 政务监管政策逐步收紧,从2012年"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酒水"到2025年"全面禁酒",旨在破除"酒桌办公""以酒谋私"的潜规则 [2] - 2025年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公务接待烟酒全禁,多地政府推出升级版"禁酒令",实施全天候酒精检测巡查 [2] - 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现象,新华社等央媒发声指出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4] - 随着央媒集体发声,A股白酒板块迎来大涨,皇台酒业涨停,金种子酒、迎驾贡酒涨超6% [8] 行业格局变化 - "禁酒令"促使白酒消费摆脱政务依赖,转向市场化竞争,大众消费场景成为重要阵地 [8] - 头部名酒将资源倾斜至高端会所、私房菜等场景,开展品味非遗、名酒品鉴等活动 [8] - 餐馆、夜市等大众餐饮渠道中,盒装酒让位于光瓶酒,玻汾、光良酒等50-100元价格带产品迎来爆发 [8]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元,占中国白酒总体销售收入超过18%,2025年剑指2000亿元 [11] 消费趋势 - 消费环境变化推动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激增,光瓶酒契合消费者对于"质价比"的需求 [10] - 超过65%的Z世代消费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包装"支付溢价,青睐"简单好看又好喝"的产品 [10] - "即时零售"模式让消费碎片化、即时化,光瓶酒凭借随时随地畅饮、简单包装等优势天然适配 [10] - 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助力光瓶酒崛起,撕下"低端""低质"标签 [10][11] 产品与价格 - 光瓶酒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江小白金盖定价108元,泸州老窖黑盖98元,光良59plus定价109元,献礼版玻汾突破百元/瓶 [13] - 光瓶酒市场进入品牌、品质、渠道等多维度综合竞争阶段 [13] - 头部名酒推出主流价格50-100元/瓶的战略大单品,如汾酒玻汾、五粮液尖庄、郎酒顺品郎等 [13] - 区域名酒产品主流价格20-60元/瓶,老牌光瓶酒品牌主流价格10-50元/瓶 [13] 挑战与机遇 - 光瓶酒面临产品同质化、利润空间有限、后劲乏力等问题,60元以下价格带长期主导 [15] - 部分品牌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压缩 [15] - 品质升级是破局之道,需撕掉"低价低质"标签,实现品质突破 [15] - 低度酒与养生酒或将成为突破口,需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 [15] - 加强与电商、即时零售等渠道合作,提升产品触达效率 [15]
山西汾酒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山西汾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收 360.11 亿元,同比增长 12.79%;净利润 122.43 亿元,同比增长 17.29%;总资产 534.95 亿元,较期初增长 21.32%;所有者权益 352.04 亿元,较期初增长 24.51%;基本每股收益 10.04 元,同比增长 17.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9.68% [2][3] - 2024 年分红率达 60.38%,较 2023 年提高 9 个百分点,共实施两次利润分配,中期派现 30.01 亿元,年度派现 43.91 亿元 [3][4] 2. **品牌建设和市场布局** - 三大品牌发力,构建国内国际、线上线下营销格局,优化全国化布局,激发长三角、珠三角潜能 [5] - 省外经销商 3718 家,营收 223.74 亿元;省内经销商 835 家,营收 135 亿元 [2][5] - 推行汾享礼遇渠道新模式,醉意秦酒实施招商等工程,杏花村酒开展消费者培育活动,中高价酒类营收同比增长 14% [2][5] 3. **国际化成就** - 2024 - 2025 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业绩良好 [17] - 组织 700 多场推广活动,填补 11 个国家市场空白,酒类创汇同比增长超五成 [2][6] - 在亚洲多国开设海外体验中心等,为国际化奠定基础 [2][6] 4. **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 - 成立省级科研平台,获中国质量协会 QC 成果一等奖 [2][7] - 牵头成立中国酒业活态文化研究院,青花汾酒融合传统文化,获山西赏杏花最佳地点荣誉 [2][7] 5. **绿色低碳发展** - 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绿色电力占比达 30% [3][8] - 开展低碳酿造等研究应用,获国家级绿色仓库殊荣,明确供应链体系发展方向 [3][8] 6. **2025 年工作计划** -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品牌协同、拓展市场、坚守品质、优化管理、深化文化建设、改革体制机制、打造人才队伍、履行社会责任 [9][10] 7. **2025 年战略布局** - 明确复兴纲领“八个面向”,全要素优化,扎根酒业第一方阵 [11] - 市场向全国化 2.0、国际化 1.0 和年轻化 1.0 突破,采取上山下乡等策略 [11] - 品质坚持酿好酒等路线,2030 技改项目试运行,5.88 万吨原酒储能项目投入使用 [11] - 加大活态文化研究和传播力度 [11] 8. **费用管理** - 2024 年创新费用管理架构,2025 年优化,预计全年市场投入费比合理 [12] 9. **产品规划** - 采取四轮驱动策略,激发全价格带产品矩阵优势,铺货控量,打造新单品 [13] 10. **全国化 2.0 目标和路径** - 目标是长江以南地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通过全要素重塑提升实现 [15] 11. **分红规划** - 维持 60%以上分红率,综合考虑多因素,听取中小股东意见确定方案 [3][16] 12. **产品推广和定位** - 氢花汾酒 26 获认可,采取省内深耕、省外突破策略,未来全国扩张 [16] - 氢花汾酒 30 定位 800 - 1000 元价格带,与氢花汾酒 26 形成组合 [16] 13. **行业趋势和差异化策略** - 行业品牌格局固化,消费、产能、份额向优质集中 [17] - 发挥清香品类优势,坚持品质路线,文化创新赋能,促进品牌协同,提升运营效能,与伙伴共赢 [17] 14. **国际化营销** - 2025 年打造国际化 1.0 元年,明确七个思路,拓展市场、提升影响力等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治理优化方面履行监督职责,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监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法律合规与治理结构优化 [14]
“新禁酒令”下,白酒行业能否突出重围?
搜狐财经· 2025-06-14 23:00
政策影响 - 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被市场称为"新禁酒令" [1] - 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白酒行业政务消费占比从40%降至目前约5%,头部企业如茅台政务渠道销量占比不足1% [3] - "新禁酒令"对白酒行业实际销量冲击有限,但资本市场反应敏感,禁令发布后首个交易日白酒板块指数跌幅超2%,贵州茅台、五粮液等股价下跌2%-3% [3] 行业应对策略 - 白酒行业消费分层深化,头部名酒在商务、礼品等社交场景保持强势,如茅台通过"i茅台"平台动态调整经销商配额并推出1935产品绑定民营企业需求 [5] - 大众消费市场崛起,聚会、自饮、家宴场景成为主流,一线白酒纷纷布局光瓶酒,五粮液旗下尖庄2024年销售额超150亿元,山西汾酒玻汾年销售额近百亿 [5] - 酒企探索品牌年轻化,泸州老窖推出40度以下低度酒并添加草本成分,五粮液联名电竞IP在东南亚推出"南洋风味"调和酒 [7] 行业发展趋势 - "新禁酒令"促使白酒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7] - 行业从政务消费依赖转向商务、大众消费及年轻消费群体多维度发展 [5][7]
不到两千买茅台?618酒水集体大降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6: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重庆报道 飞天茅台只要一千九,剑南春只要三百六,雪花百威乐堡只要两三元? 今年618酒水怎么这么"卷"? 618大促已经进入后半程,但你可能不知道,最近各种白酒、啤酒、葡萄酒已经被打到地板价了。 线下要卖2200元、2300元的茅台,最近在某电商闪购只要1900多元。剑南春水晶剑,在某平台闪购补贴 后只要369元,接近全网最低价。有朋友在某电商旗舰店买了一箱黄盖玻汾才200块钱,一瓶才三十多 元,只有市场价的一半。 所以前段时间平台发布的战报,酒水类目都是一路飘红。 而正在进入旺季的啤酒,也面临着阶段性调整。 啤酒的主要消费场景是餐饮、夜场这类现饮渠道,但是这两年现饮渠道低迷,很多人将外出的餐饮消费 转移到了家里。 一罐乐堡、雪花勇闯天涯SuperX不到2元,高端的青岛啤酒(600600)白啤、百威啤酒通通4元。 为什么今年618酒水这么便宜? 首先,今年几大电商竞争即时零售赛道,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有做电商酒水业务的行业人士告诉我们,今年有头部电商增加了酒水类目的补贴投入,部分白酒品牌今 年的官方补贴力度达到10%。 分品类来看,先说白酒。夏天一向是白酒消费淡季,这个时候市场价格本 ...
白酒的价格带梳理
雪球· 2025-06-08 14:28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100元以下价格带 , 基本上老玻汾和二锅头的天下 , 二锅头胜出是杂牌军打不过大厂嫡系 , 老玻汾胜出是清香老大降维打击 。 酱酒酿造成本就超过100元了 ,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 , 赔钱 的买卖没人干 , 但是有人干了说明酒本身有问题 。 浓香以前在这里都是食用酒精酒 , 打不过 人家纯粮酿造 。 随着一线浓香大厂固态新产能上市了 , 看看有无机会突破吧 。 100元—200元价格带 , 目前是海之蓝一支独大 。 五泸古在这里没有强势大单品竞争 , 其他 酒厂的产品又没有洋河的好喝 。 海之蓝这些年不被洋河重视 , 加上市场上假酒太多 , 影响了 他的声誉 。 其实产品本身还是不错的 , 要相信老百姓的选择 , 年销售过亿瓶的大单品 , 岂 是不好喝能做到的 。 200-300元价格带 , 浓香基本是五粮春的天下 , 一线大厂嫡系 , 老窖这里没有强势大单品竞 争 。 其他浓香好喝的大单品基本都在400元价格带 , 一般好喝的在这个价格带性价比又不高 , 毕竟参照物是五粮春 。 400元价格带是中端和低端的分界线 , 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