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金属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华西证券· 2025-07-07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加速放量,引领折叠屏产业链创新升级,看好折叠屏UTG盖板、铰链等核心增量环节以及液态金属、3D打印等新工艺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叠屏手机加速渗透,引领智能手机创新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暖,达12.38亿部,同比+6.4%,苹果、三星、小米占据半壁江山,CR3为50% [12] - 折叠屏技术成智能手机领域受关注的创新方向,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首款消费级量产折叠屏手机,2019年起多家厂商入场 [15] - 折叠屏手机有横折式和竖折式,2024年中国横折和竖折手机占比分别为67.4%和32.6% [17]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1780万台,预计2027年达7000万台,2024 - 27年CAGR为57.8%,苹果有望2026年推出折叠iPhone带动放量 [20]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华为以48.6%市场份额领先 [23] - 折叠屏手机硬件端有折叠痕迹明显等问题,软件端有外屏利用率低等痛点 [24] - 主流厂商折叠屏手机厚度及重量持续优化,2021 - 23Q3横折叠手机平均厚度由15.1mm减薄到11.1mm,平均重量由289.2g减重到252.8g [29] - 折叠屏手机价格不断下探,2021 - 23Q3横折叠手机均价从14032元降至9942元,竖折叠手机均价从8294元降至6766元,2024年持续下行 [31] - 铰链和盖板是折叠屏手机核心价值增量,三星Galaxy Fold1显示模组和机械结构件成本占比分别提升13.3%和5.8%,华为Pura X显示模组和铰链系统占比合计70% [36] 铰链:折叠屏核心零部件,各品牌积极布局打造差异化 - 铰链负责支撑和引导屏幕开合、悬停,结构复杂,要满足20万次以上开合寿命,厂商对其结构、材质和工艺全面升级 [38] - 折叠屏铰链分水滴和U型,水滴型折痕浅、减少屏幕磨损,华为、OPPO等内折叠手机基本采用,三星Galaxy Z Fold 5系列也采用 [40] - 国内厂商基于水滴型铰链精简结构、引入创新材料实现轻量化,如小米MIX Fold 4龙骨转轴2.0 [44]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约32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154亿美元,2024 - 32年CAGR为21.69% [47] - MIM工艺流程包括造粒、注射、脱脂、烧结,后续还需整形等处理,结合塑料注射成形和粉末冶金优势,适合大批量生产复杂金属产品 [53] - MIM技术相比传统金属加工和CNC技术,有设计自由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我国MIM行业快速发展,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41.4亿元,2020 - 26年CAGR为11.65%,消费电子应用占比超50% [56][62] - 液态金属即非晶合金,性能优于常用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高效,后处理工序精简,锆基液态金属已用于头部品牌折叠屏手机铰链 [67][74] - 钛合金适合轻量化消费电子产品,传统加工难度大,3D打印可降低制造难度,有材料利用率高、缩短研发周期等优点 [75][77] - 荣耀Magic V2和OPPO Find N5采用钛合金3D打印铰链,带动钛合金在折叠屏领域应用 [79] 盖板:实现折叠的核心部件,加速推进UTG技术布局 - 柔性盖板需兼具透明度、可折叠性和可恢复性,常用材料是CPI和UTG,UTG逐渐取代CPI成主流,2023年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UTG使用占比提升至70%,2028年UTG出货量有望超5100万片,2024 - 28年CAGR为19.99% [87][88] - 不等厚超薄玻璃UFG有望成下一代主流方案,中间弯折区30um,两边非弯折区70 - 150um,无需贴膜 [96] - UTG生产分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一次成型法技术壁垒高,被国外制造商掌握,二次成型法是国内厂商主要采用方案,但产品存在外观良率欠佳等问题 [101][103] - 柔性玻璃需切割处理,传统切割方法不适用,需采用非接触式激光切割 [104] - 超薄玻璃需钢化提高强度,化学钢化后的玻璃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是UTG盖板加工企业首选工艺 [107] 投资建议 -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UTG的蓝思科技,铰链的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液态金属的宜安科技,3D打印的华曙高科、铂力特 [7]
宜安科技: 宜安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控股子公司逸昊金属增资1.2亿元,其中4428万元进入注册资本,其余进入资本公积,增资后逸昊金属注册资本从9225万元增至13653万元,公司持股比例维持72.9730% [1] - 增资目的为巩固液态金属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研发能力及产能,满足重要客户新项目订单需求 [1] - 逸昊金属后续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进其他投资方,以支持新项目开发、市场份额扩张及技术升级 [2]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将模具设计中心、模具制造中心整体独立并转入全资子公司东莞宜安新材料研究院,采用市场化模式运营,优先保障内部需求同时承接外部业务 [2] - 调整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旨在提升模具领域设计制造水平及整体竞争力 [2] 公司治理动态 - 董事会全票通过三项议案,包括增资、引进投资方及模具业务独立运营,均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2][3]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7月17日召开,审议上述事项 [3]
宜安科技增资旗下液体金属子公司 提高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21:38
公司增资情况 - 宜安科技以自有资金对控股子公司逸昊金属增资1.2亿元,其中4428万元进入注册资本,其余进入资本公积 [1] - 增资完成后逸昊金属注册资本从9225万元增至1.37亿元,宜安科技持股比例从60%提升至72.97% [1] - 增资前股东结构包括宜安科技(60%)、液态金属有限公司(16%)、深圳市亚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8%)等 [1] 逸昊金属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净利润273.35万元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816万元,亏损347.06万元 [1] - 截至2024年底股东权益评估价值为2.52亿元 [1] 液态金属行业特性 - 液态金属(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耐腐蚀和耐磨性等特性,抗弯/抗拉强度优于常规材料 [2] - 该材料被列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及重大工业应用价值的新材料 [2] 行业应用前景 - 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折叠设备铰链、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 [2] - 新兴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高端体育器材、航空航天及AI机器人 [2] - 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及下游接受度提高,需求将持续扩大 [2] 增资战略意义 - 增资旨在提升逸昊金属研发能力、扩大产能以承接重要客户订单 [1][2] - 强化公司在液态金属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符合长期发展战略 [3]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及正常经营 [3] 逸昊金属市场定位 - 产品被传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以减少折痕,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技术知名度 [2]
三大指数基本平开
快讯· 2025-05-14 09:32
智通财经5月14日电,沪指低开0.02%,深成指低开0.09%,创业板指小幅高开。液态金属、CPO等板块 指数涨幅居前,电力设备、PEEK材料、TOPCon电池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三大指数基本平开 ...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7: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6.5亿,其中镁制品7.07亿、铝制品5.76亿、液态金属1.23亿、有机硅胶1.01亿、模具0.65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55万元 [1] 营收和利润下降原因 - 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影响利润 [1] - 2024年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影响利润 [1] - 2024年淘汰落后设备产生资产处置损失影响利润 [2] 产品价格与原材料关系 - 主要原材料镁合金、铝合金及海绵锆价格相对稳定,涨跌幅超约定范围会对客户产品调价 [2] 提升盈利措施 - 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开拓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2] - 推行精益生产和智能化,通过工艺优化提质、降本、增效 [2] 液态金属情况 特性 - 非结晶状态金属,具备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性能,加工方式优于传统加工 [2] 公司优势 - 专注研发和产业化10余年,多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制程能力,有中国最大规模生产线 [2] 应用板块 - 消费电子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结构件、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 [3] 准入门槛 - 母合金成份和熔炼技术、设备制造和模具、工艺技术有一定难度 [4] 销售及毛利率 - 2024年营收1.23亿,同比增长16.41%,毛利率整体高于镁合金和铝合金,具体产品有差异 [5] 子公司情况 逸昊金属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60%,香港液态金属有限公司持股16%,深圳市一鼎材料合伙企业持股16%,深圳市亚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 [6] 亏损子公司情况 - 株洲宜安精密处于产能建设和爬坡期,化成线今年刚建成;巢湖宜安云海因汽车零部件产品降价和资产折旧亏损,公司已加强管控和业绩考核 [6]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低,加征关税总体影响较小,会关注政策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 [7] 公司未来定位 - 短期内重点在汽车零部件产品、液态金属和生物可降解医用镁产品 [8]
年后两市成交额首度跌破万亿【情绪监控】
量化藏经阁· 2025-04-02 22:32
市场表现 - 规模指数中中证1000指数上涨0.28%,中证2000指数上涨0.27%,上证50指数下跌0.15%,沪深300指数下跌0.08% [1][6] - 板块指数中北证50指数上涨0.52%,科创100指数上涨0.30%,科创50指数下跌0.16% [1][6] - 风格指数中沪深300价值指数上涨0.35%,沪深300成长指数下跌0.52% [1][6] - 综合金融行业涨幅居首达1.69%,纺织服装、通信、银行、轻工制造行业分别上涨1.42%、0.97%、0.89%、0.56% [1][7]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最大达-1.53%,有色金属、电力公用事业、钢铁、医药行业分别下跌-0.83%、-0.71%、-0.59%、-0.55% [1][7] - 黄酒概念涨幅最高达5.06%,珠宝、家纺、PEEK材料、液态金属概念分别上涨3.19%、3.01%、2.71%、2.00% [1][8] - 黄金精选概念跌幅最大达-2.44%,航空发动机、光刻机、中航系、油气改革概念分别下跌-1.87%、-1.80%、-1.80%、-1.73% [1][8] 市场情绪 - 收盘涨停股票48只,跌停股票19只 [2][12] - 昨日涨停股票今日收益0.33%,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益-3.54% [2][15] - 今日封板率62%持平前日,连板率12%较前日下降14% [2][17] 市场资金流向 - 两融余额1914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028亿元,融券余额112亿元 [3][20]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2.4%,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8.8% [3][23] 折溢价 - 物联网ETF招商溢价3.15%,科创生物医药ETF折价0.57% [4][25] - 近半年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额16亿元,当日成交金额9亿元 [4][29] - 近半年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5.41%,当日折价率4.29% [4][29] - 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0.44%,处于近一年44%分位点 [4][31] - 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3.32%,处于近一年38%分位点 [4][31] - 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11.75%,处于近一年20%分位点 [4][31] -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13.58%,处于近一年34%分位点 [4][31] 机构关注与龙虎榜 - 近一周调研机构较多股票包括三花智控(409家)、麦格米特、华阳集团、良信股份等 [5][33] -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较多股票包括东土科技、秦川机床、中洲特材、电投产融等 [5][37] - 龙虎榜机构净流出较多股票包括航发动力、润都股份、合锻智能、唯特偶等 [5][37] - 陆股通净流入较多股票包括东土科技、电投产融、秦川机床、会稽山等 [5][40] - 陆股通净流出较多股票包括兰石重装、雪人股份、新铝时代、富岭股份等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