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快讯· 2025-07-10 18:14
蔡奇强调,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人民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仍然任 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我们要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要 共同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要共同加强各国人文往来,努力营 造和谐共生的交流互鉴氛围;要共同加强平台机制建设,推动构建多元立体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智通财经7月10日电,据新华社,10日下午,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 奇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蔡奇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此次会议,专门发来贺信,贺信站位高远,思想深邃,为接下来的文明 对话指明了方向。两年多前,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和积极呼应。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是多样的,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强调文明是共通的,主张同心同德、大道 同行;强调文明 ...
外交部:中方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建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
快讯· 2025-07-10 15:36
7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总台国广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今天中国外文局公布了第 二届兰花奖的评选结果,有9位国际友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毛宁表示,首先我们对获奖的国际友人和机构表示祝贺,他们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 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兰花奖的评选活动是落实全球文明倡 议的生动实践,中方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以对话增进了解,以交流弥合分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彼此成就,共建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央视新闻) ...
中国—东盟外长会在吉隆坡举行
快讯· 2025-07-10 15:03
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与未来方向 - 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区 [1] - 中国东盟发展理念相近 诉求相通 利益相融 将在亚洲现代化进程中相互支持 [1] - 中国提出四点合作建议: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开展互利共赢合作 促进包容互鉴 [2][3] 经济与贸易合作 - 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3] -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 加强互联互通与产供链合作 [3] - 打造人工智能 数字转型 清洁能源等合作亮点 [3] - 东盟—中国自贸区3 0版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 [4] 区域安全与治理 - 中方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 愿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 [2] - 反对将地缘冲突引入亚洲 主张以对话解决争端 [2] - 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2][4] - 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共同塑造南海合作新叙事 [2][4] 人文与社会领域合作 - 将2026年定为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主题年 [4] - 实施《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4] - 加强教育 青少年 智库 媒体等领域交流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3][4] 各方评价与回应 - 东盟高度认可中国东盟合作成果 称其最具活力且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4] - 东盟感谢中方对其中心地位的支持 愿深化贸易 投资 数字转型等全方位合作 [4] - 期待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应对全球性挑战 [4]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
大众日报· 2025-07-10 08:54
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汇聚多国政要及学者 包括马尔代夫副总统拉提夫 柬埔寨国务大臣陈乐提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等 [1] - 知名学者安乐哲 王中江 史蒂夫·富勒等发表主旨演讲 [1] 论坛意义 - 论坛回应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新命题 探寻文明和合共生新路径 [2] - 通过文明多样性滋养多元现代化道路 以互鉴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挑战 [2] - 论坛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实践 [1] 核心观点 - 当前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 人类社会现代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1]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 安全 文明维度寻求破解全球性难题 [1]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 [2] 参与方 - 中国中央及地方领导出席 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等 [1] - 多国驻华使节 国际组织代表及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外宾参与 [2]
朱锋: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需要文明对话
环球网· 2025-07-10 06:47
全球局势分析 - 2025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 但国际局势呈现80年来罕见的变乱交织特征 [1] - 俄乌冲突和中东以哈冲突持续发酵 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虽停火但和解前景不明 潜在第三场战争风险加剧全球动荡 [2] - 美国政府推进"大而美"税改法案 加速"特朗普2 0"政策转型 单边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经贸秩序 [3] 全球治理挑战 - 气候变化、疫情后续影响叠加 世界脆弱性达二战以来峰值 西方制度优越论面临空前质疑 [3] - 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治理体系遭遇挑战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受到实证领域重大质疑 [3] - 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推动的全球化进程面临"再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双重压力 [3][5] 中国全球文明倡议 - 倡议包含四大核心内容: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6][7] - 强调文明交流超越隔阂 互鉴超越冲突 包容超越优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8] - 第78届联大通过决议设立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获80多国支持 [9] 倡议实施路径 - 通过机制化架构塑造国家间关系 深化人文交流消除隔阂 搭建多边对话平台 [7] - 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 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防止霸权冲突和阵营对立 [10] - 推动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 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 创造和平繁荣发展前景 [10]
凝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合力——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述评
新华社· 2025-07-09 23:03
全球文明倡议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包含四个"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1] - 倡议旨在增进文明对话交流,消弭误解隔阂,为人类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 [1]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将吸引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参与 [1] 文明平等与交流 - 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每年6月10日),由中国等83国提案通过 [2] -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创造了多元文明,通过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繁荣 [2] - 中国推动中老铁路"跨国春晚"等创新文化交流形式,促进民心相通 [7] 国际合作实践 - 中国与埃及、希腊等国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如中沙红海考古、中埃孟图神庙考古等 [12][13] - 中非合作将文明互鉴列为"十大伙伴行动"之首,并发布《2026年"中非人文交流年"概念文件》 [8][9] - 中国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至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实现海合会国家全覆盖 [11] 技术创新赋能 - 中国企业研发智能翻译眼镜,助力跨语言文化交流 [12] - 中国网络文学、游戏、影视剧等文化"新三样"成规模出海 [11] - 科技与艺术融合项目如"上海·伦敦艺术之约"促进文明创新 [10] 多边平台建设 - 中国举办良渚论坛、世界汉学家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国际对话平台 [8] - 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等专业机构 [8] - 积极考虑承办2028年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 [9]
尼山论什么?全球文明对话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核心使命 - 通过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1] - 历届主题紧密呼应全球性挑战,如第二届聚焦冲突消弭,第四届探讨生态文明[1] - 学者共识为尊重、交流、平等、互鉴是文明共存发展的方式[1] 议题设置的创新性 - 2022年活动中比较中希古典文明智慧,寻求跨文明最大公约数[2] - 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会体现不同文明间的共通性[2] 第十一届论坛的迫切性与主题 - 针对单边主义、地缘紧张等背景,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3] - 设置6个分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儒家文化等全球化热点[3] - 主旨引用费孝通理论,强调文化多样性承认与平等共存[3] 主题的深层意义与全球价值 - 揭示文明发展本质为多元协同而非单一扩张[4] - 全球现代化需各文明保持特色并吸收其他文明成果[4] - 呼应文明交流大趋势并为现代化提供路径指引[4]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7-05 08:22
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下设6个分议题,包括"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1] - 确认参会嘉宾560余人,其中国际嘉宾约300人,涵盖五大洲70多个国家 [1] 活动安排 - 论坛将举办2场主旨演讲、4场高端对话、8场分组对话会、7场平行论坛 [1][2] - 平行论坛包括尼山儒学对话会、古典文明对话会、中医药文化论坛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为首次举办 [2] - 金融文化论坛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 [2] 学术活动 - 论坛将举办38场学术活动(主论坛16场、平行论坛22场),4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外220余位、国内180余位) [4] - 超过230名学者将在38场学术活动中演讲和对话,已收到30多个国家的论文150余篇 [4] - 学术活动形式创新,包括高端访谈增设观众问答环节、高端对话采用"1主持人+6嘉宾"互动模式 [4] 主题解读 - 论坛主题体现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互助合作共同发展,与全球文明倡议核心理念一致 [3] - 主题呈现儒家思想"和而不同""仁爱思想"等价值观,是儒家思想的现代表达 [3] - 主题反对"单边主义",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3] 文化传播 - 论坛邀请国内外媒体记者报道,特别邀请外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人实地采访 [4] - 举办多场"尼山杏坛"专家演讲,同步制作多语种视频节目 [4] - 孔子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举办"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部分文物首次出京展览 [4]
“2025中国非遗海外行”走进乌兰巴托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16:50
活动概述 -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海外行"活动,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活动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蒙古国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恩赫巴特等出席 [1] 活动内容 - 活动展示三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2003年入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2019年入选)、传统香道 [1] - 著名琴人赵金阳演奏《阳关三叠》《流水》《酒狂》并进行古琴知识讲座 [6] - 慧欣行茶九式创始人赵欣欣分享中国茶文化及茶道展示 [6] - 香道老师杨茂森分享中国香文化,通过香料配伍与品香仪式传递"清净身心"的智慧 [6] 活动意义 - 活动以茶、琴、香为媒介,实践全球文明倡议,为中蒙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提供新契机 [1] - 沈敏娟强调"茶叶之路"的历史意义,称其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商贸通道 [1] - 恩赫巴特表示蒙中文化相通,希望通过联合申遗、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 [1] 活动主办方 - 活动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6]
专访丨中国是全球南方最可信赖的伙伴——访印尼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
新华网· 2025-07-04 15:43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 - 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坚持以团结、共赢、发展为导向推动合作 [1] -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优惠融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和自主发展 [1] - 中国的合作模式不附加政治条件,基于信任和团结,与传统援助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1] "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合作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对等与尊重的合作理念 [1] - 印尼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具有战略性和实效性,为印尼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 - 雅万高铁项目将雅加达和万隆的通勤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提升交通连通性并带动沿线多领域发展 [2] 全球安全与发展倡议 - 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互信与发展而非军备竞赛 [2] - 中国拒绝将安全合作工具化,不参与军事集团或强加政治模式,与西方军事干预形成对比 [2] - 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共同发展、文明互鉴,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自主现代化路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