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文明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0-17 08:38
活动概况 -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10月16日在西安开幕,活动将持续至11月9日 [1][2] - 艺术节主题为“丝路同心 艺术同行”,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1][2] - 开幕式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宣布开幕,省长赵刚致辞,多位国内外嘉宾出席 [1] 活动内容与规模 - 艺术节分为“开闭幕式”、“舞台艺术展演”、“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国际文化交流”4个板块 [2] - 活动期间共计上演34台剧目、46场演出 [2] - 开幕式后上演了大型民族管弦乐《丝路长安》 [2] - 艺术节策划了“偶人巡游”、“美术馆之夜”、“艺术快闪”等公共教育活动,深入商圈、高校、社区 [2] 战略意义与定位 - 该艺术节被定位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对话互鉴、促进民心相融相通的重要平台 [1] - 活动旨在通过文化产品和活动展示陕西特色、中国精神,并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展现担当 [1] - 艺术节举办十余年来,全面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风采 [1]
四大全球倡议,迈向多极世界的清晰路线图(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15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倡议 - 公司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向更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演进 [1][4] - 公司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贸易国,在高铁、5G、新能源等科技研发与工业制造领域持续实现突破 [1] - 公司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构成推动世界均衡发展的完整愿景 [2] 四大全球倡议的内涵 -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核心议题,呼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加大投入以缩小南北差距,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动力 [2] - 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和共同安全理念,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提供方案 [2] -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思想根基 [2] - 全球治理呼吁扩大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代表性,以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 多边合作机制的实践支撑 - 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公司推动合作从经济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等多领域拓展 [3] -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公司积极推动组织扩员与合作升级,维护亚欧大陆安全稳定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 - 公司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持续深化在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建设 [3] - 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公司积极搭建对话合作平台并推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 倡议的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四大全球倡议是迈向多极世界的清晰路线图,打破了少数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特权垄断 [3] - 倡议将发展、安全、文明与治理相关权利界定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权益 [3] - 随着合作深化,公司将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4]
学习进行时丨一图速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
新华社· 2025-10-16 22:14
四大全球倡议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四大全球倡议,旨在应对全球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推动建设更美好世界[1] 全球发展倡议 - 提出于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3] - 核心原则为“六个坚持”: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动导向[5] 全球安全倡议 - 提出于2022年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6] - 核心原则为“六个坚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安全[7][8][9] 全球文明倡议 - 提出于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9] - 核心内容为四个“共同倡导”:倡导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10] 全球治理倡议 - 提出于2025年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11]
展望中吉关系:世代友好、共享繁荣、命运与共——专访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刘江平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20:45
中吉政治关系 - 中吉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 [3] - 两国元首频繁会晤,高层互访密切,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 [3] - 通过友好协商彻底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将1000多公里共同边界打造成友谊纽带 [19] 中吉经贸合作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进口来源国和投资来源国地位 [4] - 2023年两国贸易额达227亿美元,2024年1-8月达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52.6% [4] - 中吉乌铁路项目于2024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将使吉尔吉斯斯坦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4] - 投资合作增长势头迅猛,绿色矿产、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4] 中吉互联互通 - 中吉现有三对陆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已实现全天候运营 [12] - 别迭里口岸公路项目启动建设,协同推进口岸现代化改造 [8] - 乌鲁木齐市同比什凯克、奥什开通直航,构建更高水平互联互通格局 [12] 中吉人文交流 - 中亚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落地比什凯克,鲁班工坊建成运营,4所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 [4] - 中方开展"健康快车光明行"活动,为800余名吉尔吉斯斯坦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4] - 两国已建立29对友好省州(市),地方合作不断拓展 [5] -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赴吉演出,促进民心相通 [13] 中国与中亚区域合作 - 2024年中国同中亚五国贸易额达948亿美元,较建交时增长上百倍 [14] - 中国同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世代友好原则 [15] - 中国支持吉尔吉斯斯坦主办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 [16]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 -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政策、区位、人文、资源等独特优势 [12] - 中吉乌铁路中国境内起点在新疆喀什,为两国合作注入新活力 [12] - 新疆在绿色矿产、风电、光伏等领域优势明显,与吉尔吉斯斯坦加强绿色产业合作 [13]
文化新观察丨“中国学”何以是世界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现场观察
新华网· 2025-10-16 07:00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于10月14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政府主办开幕 [3] - 大会包括开幕式、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 [3] - 约5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展开交流 [3] 中国学的全球意义与发展 - 中国学旨在更好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 [4] - 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中国学的高度关注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5] - 中国在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及全球南方事务中扮演关键角色,使中国学愈加重要 [5] - 构建中国学自主知识体系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5] - 数字技术能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有助于中国学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减少语言障碍 [7] - 年轻学子对中国的兴趣常始于文化体验,如旅行或电子游戏,这成为通向学术研究的桥梁 [7] 历史与当代中国的内在联系 - 理解当代中国必须了解其悠久历史,当代中国深植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之中 [11] - 中国历经五千年风雨洗礼,中华文明的丰厚土壤是中国学研究持续不断的创新源泉 [12] - 读懂中国的关键是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它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 [13] -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各国应拥抱自身历史、体制与文化,走符合国情道路的深刻启示 [13] 文明交流互鉴 - 大会现场通过历史出版物等细节展现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生动图景 [14] - 了解中国经典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文明互鉴需要人与人的交流、机构间的合作 [14] - 世界中国学大会搭建对话平台,汇聚全球学者,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16] - 大会一方面回应“中国之问”,探寻中国成功密码,另一方面积极与世界共享中国智慧 [16]
和平发展,中国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坚定抉择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根基 - 和平发展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崇尚"以和为贵""天下太平",即使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对和平的坚守也从未动摇 [3] - 近代百年屈辱使中国人民更加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从深厚文明底蕴中生长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 [3] - 和平发展是历史启示的人间正道,二战期间法西斯穷兵黩武终招致覆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等共同追求如不灭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4]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定力与行动 - 中国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种战略定力源于对时代大势的准确把握 [5]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事实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 [6] - 中国近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信心与希望,国际媒体认为此举重振了全球减排信心 [8] 中国引领和平发展的多维实践 -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展现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决心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9][10] - 中国同超过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在"一带一路"上携手,同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机遇 [10] - 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从支持联合国维和到成功斡旋沙伊和解,再到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诠释守卫和平的行动 [10] - 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今年以来在全球多地举行文明对话活动,打造和平的纽带和发展的动力 [11]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凝聚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等广泛共识,为世界和平发展夯实治理根基,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 [12]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全球治理倡议的背景与提出 - 全球治理倡议于9月1日由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倡议的提出背景是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与冷战思维、强权政治、保护主义等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 [1] -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0周年、《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担当 [2]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 - 倡议的五个核心理念包括:奉行主权平等为首要前提、遵守国际法治为根本保障、践行多边主义为基本路径、倡导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注重行动导向为重要原则 [6] - 倡议强调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不是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增强现行国际体系执行力和有效性 [4] - 倡议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平台作用 [3] 全球治理倡议的国际反响与支持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认为倡议直面全球治理突出问题,兼具先进理念和切实解决方案 [4]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指出倡议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4]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愿同中方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倡议落实 [4]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倡议为构建更公平、有效应对挑战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信心和动力 [5]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具体行动与成果 - 中国推动五核国领导人首次就防止核战争发表联合声明,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6] - 中国携手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新开发银行 [6] - 中国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推动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将上合组织打造为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6] - 中国率先驰援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6] 全球治理倡议与其他全球倡议的关联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四大全球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行动指南 [10] -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4年来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 [11] - 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 [11] - 全球文明倡议通过举办全球文明对话等活动,凝聚消弭误解隔阂的力量 [11] 全球治理倡议的深远意义 - 倡议反映了全球南方国家的核心诉求,有利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7] - 四大全球倡议构成了关于全球事务的完整框架,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担当 [12] - 倡议蕴含崇尚和平与合作的中华文化基因,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1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5
全球发展倡议 - 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以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和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 - 坚持发展优先 以人民为中心 普惠包容 创新驱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行动导向 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1] 全球安全倡议 - 倡导以合作促发展 以合作促安全 构建均衡 有效 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2] - 坚持共同 综合 合作 可持续的安全观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2] 全球文明倡议 - 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 以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繁荣世界文明 [2] -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全球治理倡议 - 因应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治理走到十字路口而提出 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3] - 提出五项原则 包括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 [3]
大使谈中国之治|赋能妇女全面发展,共同点亮美好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5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分享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就,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表达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及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意愿 [1][3][9][10]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 - 中国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无数杰出女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贡献者 [4] -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治理重要内容,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明确战略任务,并建立了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法律体系 [8] - 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8] - 中国女性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超过四成,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国家文化英才项目中女性占比近半 [8] - 大飞机研发、生物医药、远洋探潜、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均有女性广泛参与 [8] - 有6亿9千多万妇女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8] 中国妇女赋能案例 - 通过“春蕾”计划,王佩玲获得教育机会并完成大学专科教育,最终成为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合伙创始人,实现命运转变 [4] - 侯佑林返乡创业,建立手工作坊,带领30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刺绣、串珠等工艺“指尖致富” [6] - 侯佑林的业务在21个村开设“扶贫车间”,与7个厂家建立长期合作,代加工产品涵盖多个品类,平均每月为当地增收100多万元 [6] 中国在全球妇女事业中的角色 - 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举办全球妇女峰会,并向身处冲突、灾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人道援助 [9] - 中国与全球140多个国家、420多个妇女组织机构保持友好交往 [9] - 中国在20多个国家实施超过4000万美元的妇女赋能项目,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并为100多个国家妇女就业提供帮助 [9] - 中国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为全球妇女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9] - 中国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与各方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 [10]
习近平: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国家能源局· 2025-10-15 16:57
全球发展倡议 - 坚持发展优先 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 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 - 坚持普惠包容 通过缓债和发展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6] - 坚持创新驱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开放公平的科技发展环境 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 [6]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6] - 坚持行动导向 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等领域合作 中国宣布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 [6] -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来 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 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 [20] 全球安全倡议 -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 [9] -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不干涉别国内政 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9] - 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摒弃冷战思维 反对单边主义和集团对抗 [9] - 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 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9] - 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 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9] - 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9] - 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 在维护地区稳定等领域取得重要收获 包括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实现内部和解 [20] 全球文明倡议 -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12] -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不将自身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 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12] -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12] -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12] - 旨在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 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16] - 中方将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 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互学互鉴 [21] 全球治理倡议 - 奉行主权平等 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 [29] - 遵守国际法治 全面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 不搞“双标” [30] - 践行多边主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反对单边主义 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 [30] - 倡导以人为本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保障各国人民共享全球治理成果 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30] - 注重行动导向 统筹协调全球行动 调动各方资源 打造更多可视成果 避免治理碎片化 [30] - 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29] 倡议协同与目标 - 系列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 [23] - 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和发展道路的包容 [15]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表明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 [18] - 上海合作组织秉持“上海精神” 提出并实施许多全球治理新理念 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