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商业健康保险征求意见稿4月11日前反馈意见!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市盈率仅24倍,连续9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4-11 10:37
创新药多元化支付推进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月召开座谈会推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保药品目录体系 目标覆盖境内外药监局审批上市的所有药品 [1] - A系初稿于3月28日开始向行业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日期为4月11日 [1]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4月11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势上涨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2月21日的64倍降至4月11日的24倍 降幅达62.5%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实时成交额超3.5亿元 [1] - 成分股表现:东阳光长江药业、康方生物涨超5% 乐普生物-B、晶泰控股涨超3% 云顶新耀-B、先声药业、康希诺生物涨超2%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 包含全球CXO龙头和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创新药列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一 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制定创新药目录 [2] - 政策推动丙类目录和商保支付取得实质性进展 释放国内创新药市场增长潜力 [2] - 政府提出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促进分级诊疗 [2]
全球新“药王”买入国产创新药!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涨0.44%,连续2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界面新闻· 2025-03-26 19:58
跨国制药巨头与国内药企合作 - 诺和诺德与国内港股创新药企业达成最高达20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用于买入减肥新药UBT251 [1] - 诺和诺德是全球减肥药市场霸主,其司美格鲁肽2024年卖出293亿美元,距离全球药王仅差2亿美元 [1] - 此次合作表明国产创新药企研发实力获全球认可 [1] 港股创新药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涨0.44%,连续2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1] - 过去一个月日均成交额1.89亿元,流动性排名同指数第一 [1] - 成份股中三生制药涨超10%,晶泰控股-P、药明合联、康方生物涨超4% [2] - 港股医药题材相关ETF产品走势积极 [3] 行业基本面改善 - 港股创新药企基本面持续向好,部分龙头药企业绩突破 [3] - 药明康德2024年四季度营收创单季新高,在手订单规模同比增长47%至493亿元 [3] - 翰森制药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3.4%,创新药收入占比攀升至77.3% [3] -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度创新产品收入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21.9% [3] 国产创新药出海趋势 - 2020年中国在价值5000万美元以上医药授权交易中占比不足5%,2024年跃升至约30% [3] - 2024年全球31%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3] - 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项目达16项,交易金额全球占比近50% [3] 港股创新药估值优势 - 港股创新药行业"含新量"更高,研发费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更高 [4] - 板块整体净利润增速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持续领先于A股 [4] - 对美债利率更敏感,更受益于海外流动性宽松 [4] - 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优势,潜在估值弹性更大 [4]
深夜利好!恒瑞医药与默沙东签订19.7亿美元独家协议
扬子晚报网· 2025-03-26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与默沙东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HRS - 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全球权益授予默沙东,交易总额上限达19.7亿美元,是国产创新药出海重大突破 [1][2] 公司相关 - 恒瑞医药是中国创新药龙头,3月25日晚宣布与默沙东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自主研发的HRS - 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全球权益授予默沙东 [1] - HRS - 5346是在研Lp(a)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正在中国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1][2] - 恒瑞医药可获2亿美元首付款,后续有望获不超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若产品获批上市还将按净销售额比例获销售提成 [1][2] - 默沙东将获HRS - 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该引入将扩充完善其心血管、代谢疾病领域研发管线 [1][2] - 交易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2] 行业相关 - Lp(a)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全球约14亿人口Lp(a)水平升高,影响全球多达五分之一成年人,潜藏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1][2] - 中国药企正从传统仿制药生产向创新驱动转型,此次合作是国产创新药出海重大突破,本土企业可分享全球市场红利,推动中国从“医药制造大国”向“创新研发强国”迈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