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交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伊朗证实:“严重受损”!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22:43
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确认该国核设施在美国空袭中"严重受损" [1] - 美国B-2轰炸机使用掩体炸弹造成重大损失 具体细节未披露 [1] - 美国总统宣布美军成功打击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 [2] 美伊外交关系现状 - 伊朗驳斥美国"自相矛盾的言论" 指出美方一边谈论外交一边默许以色列袭击 [2] - 伊朗认为美国破坏了外交基础 强调国家安全是首要考量 [2] - 伊朗要求美国证明其外交诚意 作为重新接触的前提条件 [2]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伊朗呼吁回归外交逻辑。
快讯· 2025-06-25 21:09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伊朗呼吁回归外交逻辑。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乌克兰局势的背景下,俄罗斯优先考虑外交方法。通过谈判达成和解是可能的,但这需要消除根本原因。
快讯· 2025-06-25 18:25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乌克兰局势的背景下,俄罗斯优先考虑外交方法。通过谈判达成和解是可能 的,但这需要消除根本原因。 ...
中国驻荷兰使馆驳斥北约秘书长在海牙峰会期间涉华错误言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7:11
北约涉华言论 - 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海牙峰会期间屡屡操弄涉华议题 包括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 渲染中国军事威胁 借乌克兰问题诬蔑中国 [1] - 中方对北约的错误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认为其表态充满偏见 抹黑和挑衅 [1] 台湾问题立场 -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纵容支持 [1] - 中方敦促北约顺应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 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1] 中国外交政策 -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 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反对北约以中国为借口扩张军力 搅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局势 [1] 乌克兰问题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积极劝和促谈 推动政治解决 其建设性作用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1] -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 从不拱火浇油 趁机渔利 也绝不接受甩锅推责 [1] 对北约的敦促 - 中方敦促北约纠正错误对华认知 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抹黑中国形象 干扰中欧关系 [2] - 北约自诩是区域性 防御性军事组织 中方希望其言行一致 毕竟大西洋与太平洋远隔万里 [2]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核不扩散条约一直为我们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时期难免会出现激烈言辞,但我们仍在努力推动外交解决方案。
快讯· 2025-06-25 16:57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讲话 - 核不扩散条约在国际事务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1] - 战争时期各方言辞激烈但外交解决方案仍是主要努力方向 [1]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无论是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解决方案。存在实现外交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契机,我们不应错失这一良机。
快讯· 2025-06-25 16:51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无论是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解 决方案。存在实现外交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契机,我们不应错失这一良机。 ...
伊核问题未获解决 以伊停火能否持续存变数
央视新闻· 2025-06-25 11:07
伊朗以色列停火现状 - 尽管伊朗和以色列双方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 但专家分析认为伊朗核问题在持续12天的冲突中并未得到解决 双方停火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1] - 以伊双方在过去10多天的冲突中均遭受重大损失 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直接介入的美国也不愿陷入战事泥潭 停火成为符合三方考量的选择 [1] 伊朗核问题复杂性 - 虽然达成停火 但伊朗核问题未解决 冲突或令其前景更加复杂 [1] - 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伊核协议 第二任期曾寻求与伊朗谈判 现又协同以色列打击伊朗 导致伊朗认为美国丧失信誉 伊美谈判将更加艰难 [1] - 伊朗为维护自身权利不会轻易彻底放弃核项目 以色列伊朗敌对关系仍将持续 [1] 外交谈判的必要性 - 对以色列和美国而言 伊朗核设施是否被彻底破坏 核材料处理 浓缩铀生产能力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等问题尚无定论 需通过谈判解决 [2] - 宁夏大学教授指出 即便美以宣称摧毁伊朗核设施 但伊朗仍持有高丰度浓缩铀 未来可恢复生产 相关问题必须通过谈判解决 [2] - 此前已进行五轮谈判未果 未来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将是最佳解决方案 [2] 谈判失败的风险 - 若谈判无果 伊朗可能继续发展核能力 以色列或再次袭击伊朗核设施 导致中东地区进入更动荡时期 [3]
韩日建交60年,冲突与合作往复
虎嗅· 2025-06-25 09:14
韩日邦交正常化60周年纪念 - 两国机场设立专用通道缩短入境审查时间以促进交流 [1] - 日本外务省强调保持日韩关系稳定的重要性 [1] - 两国大使馆举行纪念招待会 日本三位前首相罕见同台 [1] 韩日关系历史演变 - 2020年文在寅政府时期关系跌至冰点 发出"诀别宣言" [2] - 2022年尹锡悦以0 73%优势当选后主动改善关系 [2] - 当前被评价为"建交以来最好时期" 但进步派上台引发日方忧虑 [2] 历史问题争端 - 2018年韩国最高法院强征劳工判决引发外交矛盾 [3] - 日本殖民时期约78万韩国人被强征劳动 [4] - 慰安妇问题与劳工赔偿成为文在寅时期主要外交难题 [5] 经济与贸易冲突 - 2019年日本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并移除韩国白名单 [6] - 韩国发起"不买不卖不去"抵制运动 82%民众取消赴日旅游 [6] - 半导体产业成为日本对韩施压王牌 [6] 尹锡悦政府政策转变 - 提出"大交易"方案解决历史问题 [9] - 2023年宣布由韩企代付劳工赔偿金 [10] - 访问日本推动关系正常化 恢复军事情报协定 [11][12] 双边合作进展 - 重启时隔12年的"穿梭外交" [13] - 达成半导体供应链合作等多项协议 [14] - 设立"未来伙伴关系基金"促进经济合作 [12] 美国因素影响 - 2023年戴维营会晤推动韩美日三边合作 [15]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日韩汽车钢铁等行业加征25%关税 [22] - 美国计划7月起对日韩分别加征24%和25%关税 [22] 区域经济合作 - 中日韩时隔五年重启经济对话应对美国关税 [24] - 三国同意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加强区域合作 [24] - 中国寻求与日韩扩大合作空间 [25]
伊朗,何以至此?
虎嗅APP· 2025-06-24 18:50
伊朗经济历史与现状 -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人均GDP达1500美元,但财富高度集中于王室和权贵阶层,石油收入占GDP的10%以上,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 [4] - 1978年伊朗通胀率超30%,失业潮与物价飞涨引发全国性抗议,最终导致1979年伊斯兰革命 [5][6] - 两伊战争造成伊朗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亿美元,累积外债450亿美元,基础设施大面积毁坏 [8] - 2010-2019年伊朗年均经济增长率仅0.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收入停滞甚至倒退 [11] - 2020-2022年伊朗GDP总量跌至4500亿美元,与20世纪70年代后期峰值相当,约35%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6][17] 经济结构性问题 - 石油和天然气占伊朗政府财政收入的60%左右,非石油出口仅占出口总额不到20% [11] - 非油工业和制造业占GDP不到三成,服务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单一脆弱 [11] - 国有部门和宗教基金会掌控经济命脉,民营企业受管控和权贵寻租困扰,腐败和低效普遍存在 [12] - 非正规经济规模占GDP的35%-44%,包括走私、逃税等灰色经济活动 [13][24] 国际制裁影响 - 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原油出口恢复至每天250万桶,但2018年美国恢复制裁后出口量断崖式下跌至日均35万桶 [15][16] - 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量徘徊在每日120-150万桶,不到2018年的一半,政府财政收入砍半 [16] - 伊朗本币里亚尔汇率从2015年1美元兑4万里亚尔暴跌至2023年初约60万里亚尔,货币价值缩水逾90% [16] 社会与人才流失 - 15-24岁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1%,2021年约11.5万伊朗专业人士移民海外 [19] - 2022年"头巾抗议"浪潮造成至少500多名抗议者丧生、逾2.2万人被捕 [18] - 革命卫队关联企业控制伊朗20%-40%经济活动,旗下"盖达尔"营建总部承包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占GDP的12% [22] 治理与制度问题 - 伊朗政权依赖军经复合体、意识形态控制与高压镇压机器三大支柱维持统治 [22][23] - 灰色经济网络成为制裁下的"减震垫",约13%对外贸易通过黑市走私进行 [24][25] - 经济多元化尝试始终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内生增长机制,制度缺乏包容性和专业治理能力 [27][29]
欧盟发言人:呼吁伊朗认真参与具有可信度的外交进程。
快讯· 2025-06-24 18:29
欧盟发言人:呼吁伊朗认真参与具有可信度的外交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