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复兴
icon
搜索文档
奏响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强音——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经济日报· 2025-09-06 17:07
纪念活动与精神传承 - 习近平总书记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并表达崇高敬意 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1] - 抗战精神包括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构筑了中华民族克敌制胜的深层密码[1] - 十四年抗战史(5098天)实现中华民族从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1] 精神力量与民族发展 -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需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2] - 当前处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关键期 "十四五"收官在即 "十五五"蓄势谋篇[2] - 需通过自强不息和万众一心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2] 现代化建设与历史使命 - 14亿多中华儿女需传承抗战精神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而团结奋斗[3] - 用今日奋斗致敬历史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告慰先烈[3]
央广时评|阅兵场内外,这些年轻人为何出圈?
央广网· 2025-09-06 15:28
青年群体参与纪念活动 - 香港暨南大学学生许仕乐等青年通过观看九三阅兵直播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和平守护的责任感[1] - 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在社交媒体通过"缅怀""铭记""激动""自豪"等关键词抒发对纪念活动的深刻印象[1] - 受阅部队以95后00后为主力 其中仪仗方队平均年龄23岁且00后占比90% 海军方队平均年龄不到21岁 女民兵方队平均年龄26岁[1] - 纪念大会3000人合唱团以00后为主演绎7首歌曲 文艺晚会00后演员占比超50% 90后编导参与主创团队[1] 国防装备展示与技术发展 - 歼-35 歼-35A 歼-20S战机 99B坦克 100坦克及东风-5C"和平盾牌"等装备亮相阅兵式[2] - 装备展示体现国防力量跃升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底气[2] 青年群体社会贡献 - 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国家重大任务 在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社会服务 卫国戍边等领域担任排头兵[4] - 青年群体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业态培育 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4] - "新工匠""新农人"等青年群体在平凡岗位创造社会价值[4] 历史纪念与时代使命 -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4] - 青年通过历史与现实对话明确使命 将先辈愿景转化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图景[4] - 中学生群体在抗日战争纪念馆留言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5]
天天学习|烽火淬英魂
央视网· 2025-09-05 20:46
天天学习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 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缅怀先烈、致敬英 雄,身体力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民族复兴凝聚前行力量。 在总书记心中,"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 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
青岛地铁8号线项目部组织全员观看九三阅兵盛况
齐鲁晚报· 2025-09-05 20:08
公司活动与精神建设 - 中国中铁上投青岛市地铁8号线中铁一局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直播 [1] - 活动使员工感受到国家强盛与民族坚韧 激发爱国情怀和集体共识 [2] - 建设者从阅兵中汲取精神力量 将情感倾注于工程精确性和质量 [2] 工程意义与行业定位 - 地铁被定义为城市地下的生命线 是重要民生工程和国家现代化图景中不可或缺的经纬 [2] - 青岛地铁8号线建设以"零误差"标准为行动坐标 强调工程精确性和卓越追求 [3] - 项目服务于城市轨道延伸和万千民生 为土地发展注入动力并为民族复兴铺设路基 [3]
讲好“大思政课”,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环球网· 2025-09-05 15:24
节目背景与意义 - 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开学首日联合播出《开学第一课》节目 主题为"铭记与奋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节目作为新学年开学礼物和"大思政课" 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通过历史教育引导青少年群体 [1] 教育内容与形式 - 采用情景剧、VR/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结合抗战遗址遗迹参观 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 [1] - 系统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脉络 包括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战历程和延安大生产运动史实 [1] - 组织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阅读抗战图书、参观抗战纪念馆等多形式教育活动 [2] 精神传承重点 - 突出杨靖宇"头颅不惜抛掉 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不会动摇"的铮铮誓言 [2] - 展现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的事迹 以及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壮烈故事 [2] - 弘扬狼牙山五壮士"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2] 教育目标导向 - 引导青少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 [2] - 锤炼奋斗意志 培养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争做民族复兴栋梁之材 [3]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 2025-09-05 14:30
纪念活动与讲话反响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1] - 讲话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 - 讲话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4] 抗战精神传承 - 抗战老兵表示要传承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使国家更强大 国防更强大 保卫国家不受欺负 [4] - 社会各界表示要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1] 和平与发展主题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各国各民族只有平等相待 和睦相处 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 消弭战争根源 [4] - 中国在世界上呼唤和平 希望世界大家庭共同创造未来 [4] - 中国军队展示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和强大实力 [4] 行业代表表态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将立足一线岗位 不断赋予自身新的能力 全力保障航天任务圆满成功 交上富国强军新答卷 [5]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将用实干传承先辈遗志 以服务践行责任担当 为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和现代化铁路强国贡献力量 [5]
习言道|铭记历史,启迪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8:54
经核查,该文档内容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商业、财务、市场或运营信息 其内容完全聚焦于宏观历史叙事和国家发展方略 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胜利的歌声 正义的回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新华社· 2025-09-05 08:06
文艺晚会内容与形式 - 晚会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通过文艺表演形式呈现历史叙事和情感表达 [1] - 演出包含音诗画《山河铭记》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舞蹈《殇》情境诗朗诵《这束光》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男子群舞《血战到底》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等多元化艺术形式 [1][5][6][8][10][13] - 参演人员包括抗战老战士代表 少先队员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刘昊然 表演艺术家宋春丽等 观众规模约6000名中外人士 [1][9][14] 历史事件与英雄人物 - 呈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 南京大屠杀 平型关战斗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等重大历史节点 [1][6][10] - 歌颂杨靖宇 赵尚志 赵一曼等东北抗联英雄 以及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名勇士(刘老庄连)的牺牲精神 [5][10] - 展现中国共产党发表《论持久战》 领导军民大生产 创办抗日军政大学等历史贡献 [8] 艺术表达与情感传递 - 运用倒计时影像 当代人物与历史人物对话 跨国反法西斯歌曲联唱等手法实现时空交融 [1][13] - 通过《怒吼吧 黄河》《游击队歌》《地道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经典旋律引发观众共鸣 [6][9] - 总导演周莉亚强调以"剧"元素贯穿历史叙事 突出情感逻辑和真实性 [6] 时代精神与传承 - 通过北斗组网 高铁飞驰 战机翱翔等现代元素展现新时代中国成就 [14] - 采用"今日中国 如你所愿"的对话形式呼应先烈遗愿 强调国家主权与发展成果 [13] - 尾声《命运与共》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掌声持续不断 [15][16]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南京日报· 2025-09-05 07:51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各单位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 青年工作与组织建设 - 共青团南京市委聚焦为党育人根本任务 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武装青少年 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2] - 组建抗战精神青年讲师团 开展走进南京抗战遗址研学活动 分层分类组织青少年学习重要讲话精神 [2] - 坚持围绕中心大局 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团结带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产业强市和乡村振兴中奋勇争先 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2] - 江宁区委社会工作部以慧眼护宁攻坚善治强基领向宁有爱四项行动为抓手 坚持党建引领航向 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 [2] - 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统筹推进为基层减负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下两上江宁路径 [2] -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凝聚广泛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 国防动员与军民融合 - 市国动办表示国防动员因战而生为战而备 是打赢战争的基础性工程 核心在于凝聚全民力量 将经济社会潜力资源转化为国防实力 [3] - 面对新挑战 国动部门肩负服务主战保障打赢使命 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加强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和后备力量建设 [3] - 推动军事需求与地方新质新域产业发展双向赋能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京国防动员力量 [3] 司法与服务保障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传承抗战精神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全力服务强国强军大局 [4] - 引领广大退役军人投身现代化建设 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力量 开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 - 全市两级法院干警深受鼓舞 将把爱国情怀和抗战精神转化为审判工作动力 围绕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目标办案 [4] - 强化如我在诉意识 用心用情办好每件案件 以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4] 两岸交流与老干部工作 - 中共南京市委台办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持续优化台胞来宁学习生活发展环境 深化宁台民间交往青年交流文化交融经贸合作 [5] - 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以更精准服务更有力举措推进宁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让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共创美好生活 [5] - 在共享融合发展成果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南京力量 [5] - 六合区商务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表示退休老同志报国之志未减 愿继续发挥余热传承抗战精神 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5]
9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22:06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与约6000名中外人士共同观看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强调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24]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认为讲话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际社会以史为鉴、共促人类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26] 中国领导人外交活动 - 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通伦、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刚果(布)总统萨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等多国领导人 [8][9][10][11][12][13][14] - 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 [15][16]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会见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台湾各界人士代表洪秀柱等 [17]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别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通伦、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 [18][19][20] - 国家副主席韩正会见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福布斯,并同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共同出席庆祝中古建交65周年友好交流活动 [21][22][23] 国内科技与科普发展 - "十四五"期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 [27] - "十四五"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重点行业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28] 国际经贸与文化合作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首批进境展品共937件,分别来自匈牙利和泰国,投洽会将有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代表团参会 [29]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山东青岛成立,同步启动10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领域 [29] -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中国首映在北京举行,该片是"中俄文化年"框架下重要项目,今年2月在俄罗斯首映创下同类型影片票房纪录,9月6日起登陆全国院线 [29]